第2章 戰亂古代2

本來雲瑾卿能夠一鼓作氣将南蠻趕回草原,甚至直接打到他們老家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景順帝本就非明君,被朝中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小人一挑撥,疑心他有不臣之心,也不知怎麽想的,竟然在此時派人暗殺于他。

或許真應了那句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雲瑾卿雖聰明,卻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皇帝會在“飛鳥還未盡”時就敢“良弓藏”。

因此在又打完一場勝仗,正帶着小隊人馬回營時,竟然遭到刺客行刺。偏偏自己随行的小隊中竟然有刺客的幫手,哪怕有其他人拼死相保,他終究還是中了毒箭,被人追進一處荒山老林中。

卻說暗殺他的人追進林子裏卻怎麽也找不到人,哪怕肯定他身中毒箭必死無疑,但在沒看到屍體的情況下卻是不敢确定,于是只能老實的上報回去。

暫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那些挑唆皇帝殺他的人得到消息後,自然想繼續派人尋找,以确定他是真的死了。奈何皇帝卻對此結果并不以為意,派了個親信去接掌營城的大軍後,便又開始放松的在後宮玩樂起來。

看到本來在山中過着悠哉日子的人,出山後累死累活的幫皇帝打了好多場勝仗,結果卻落得這麽個下場,陶清之不由“啧”了一聲。

保家衛國,他身上的功德想來不少是這麽來得,不過觀他功德之深厚,怕也有前世積累的緣故。

目送他上樓後,雲瑾卿打量周圍一圈,随即從竹樓後門出去找到廚房。

廚房內的各種用具一應俱全,然而看那纖塵不染的樣子就知道肯定從來都沒使用過。

雲瑾卿中的毒名謂“無夢”,中毒者在一炷香後就會陷入昏迷,一天後便會在昏迷中氣絕身亡。

好在他知道解藥的方子,又能在此時保持清醒,所以解毒倒也不難。

将籃子裏的藥材放入洗好的藥罐放在爐子上,趁熬藥的時候雲瑾卿将左肩上不算深的傷口處理了一下,等藥熬好後,端着碗小口小口的慢慢飲盡,蒼白的臉上被熱氣熏染出幾分血色。

喝完藥後,他從廚房出來,恰好一陣風吹來,一片竹葉從樹上落下,随風吹到他面前。

Advertisement

雲瑾卿下意識地伸手接住竹葉,下一刻卻又看着風将它吹走,帶向更遠的地方。

他不是喜好權勢之人,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只因師門與皇室有關系,才在南蠻叩邊朝廷無人能阻擋時遵祖師遺命出山。

本來他就決意等解決了南蠻便重新回山裏,卻沒料到才讓南蠻的大軍稍退,就有人想要“良弓藏”。

“無夢”這種前朝的毒早就已經失傳了,若說還有的話,也只有那天底下最富貴的地方。

在接掌虎符之前,雲瑾卿是見過當今的,自然知道那位不算多英明的君主在小人的挑唆下是肯定做得出這種沒腦子的決定。

失望有之,就此退隐的想法亦有之,可是想到那些因為戰亂無家可歸的百姓,還有那些為了守護國土而抛頭顱灑熱血的将士們,終究不忍心。

“罷了。”

不得不說,用功德點換來的藥材藥性十分好,服藥才這一會的功夫,他唇上的紫色已經淡下去,精神也肉眼可見的好了許多。

越飛越遠的竹葉已經消失在竹林中,雲瑾卿收回目光,擡腳往竹林裏走去。

吃過解毒的湯藥後,在竹林轉附近轉過一圈的雲瑾卿捉了些獵物拿到廚房裏,動作熟練的處理完後,做出三菜一湯。

将菜擺到桌上,雲瑾卿不由看向樓梯,心裏想着要不要請主人家下來一同用飯,就見他正好從樓梯下來,如此倒不必再猶豫:“我做了些飯菜,店主可要一同用些?”

本來就是聞到誘人的香味才下樓的陶清之自然不可能拒絕,“嗯”了一聲後,故作淡然的坐到桌前。

“先喝點湯。”一面說着,雲瑾卿一面盛了碗雞湯放到他面前。

明明就是普通的蘑菇和雞炖出來的湯,聞起來卻特別的誘人,陶清之喉嚨幾不可察的滾動了一下,端起淺金色的湯喝了一口後,舌尖上滿是清甜中透着鮮香的滋味,讓他眼底有些發亮。

這湯的味道竟然不比他花功德點換的美食味道差。

嘗到雞湯的美味後,陶清之對其他幾個菜期待起來。

比起第一眼見到時如仙人般清冷的氣質,雲瑾卿覺得此時端着碗筷眉眼間隐約透着絲愉悅的人身上多了些煙火氣,看起來好親近一些。

這還是頭一次有人品嘗自己的手藝,發現他似乎挺喜歡,雲瑾卿心中有些愉悅,含笑看他兩眼後,才收回目光坐了下來跟着吃起來。

吃飽喝足以後,陶清之再看這個讓自己一個功德點都沒賺到反而賠本的人順眼一些。

“味道不錯。”他随口誇完以後,感受着因為将一大盆雞湯一滴不剩的喝完而有些撐的肚子,起身踏出竹樓,在附近轉了一圈後躺在了門口一顆樹下的竹制搖椅上。

雲瑾卿将碗筷收拾好,站在門邊看了眼樹下似乎将自己搖睡着的人,感覺到十分疲倦的他轉身推開廳側的一道門,大概的掃了眼這個布置得十分雅致的房間後,直接躺到床上。

就在他躺在房間裏睡着後,竹屋外的搖椅稍微停頓一瞬,才繼續搖晃起來。

小憩片刻後,察覺到有客人來,陶清之睜開眼,一個念頭,半空中出現乾坤鏡,鏡中放映着店外的畫面。

沒有他的指引,店外此時是一片茫茫白霧,一個年約半百的老人一臉茫然的在原地打轉。

陶清之随手打了個響指,畫面上開始快速的展現老人的生平。

老人是某個小縣城中的大夫,開了家小醫館,生平救人無數,甚至因為心善,對于貧困人家,非但不收看診錢,反而倒貼藥錢。

奈何好人沒好報,在他幫着難産的縣令夫人保下孩子時,卻得罪暗示他任其一屍兩命的縣令寵妾,于是明明耗盡心力才救下孩子一條命,卻被那寵妾倒打一耙,說他救治不利才讓縣令夫人難産而亡。

縣令耳根子軟,哪怕壓根不在乎原配夫人,也知道她這一胎本就不好,還是因為寵妾的枕邊風,直接将老大夫關進牢裏。

好容易老大夫家人變賣醫館花錢打點将他從牢裏救出來,一家人搬回村裏,安穩日子沒過多久,就有官兵到各村征兵。

老大夫家只有一獨子,本來準備用家裏僅剩的銀子免他去從軍,哪知上門的官兵竟然與那縣令寵妾有點親戚關系,銀子照收,人也照帶走不誤。

沒多久老大夫的獨子傳來死訊,兒媳婦哭了一晚後,丢下年幼的兒子,直接回了娘家,他老伴也因此一病不起。

當初為了不讓兒子被帶走,老大夫家裏的銀子都已經使出去了,如今老伴病倒,一些比較貴重的藥都買不起,只能靠山裏自己采的藥吊着命。

因為戰亂,村裏年輕力壯的男人都被征走,大片的農田根本沒有勞力去種,家家戶戶都缺糧吃。

老大夫家裏也一樣,偏偏他心善,在村裏人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更不會收他們看病的錢,于是連額外收入都沒有。

哪怕他對自己那份口糧省了又省,家裏還是已經斷糧,如今只能靠着挖野菜和草藥充饑。

老大夫經歷挺可憐的,然世間比他更可憐的人也不在少數,且他既然有緣能到這裏,至少一家人未來衣食無憂肯定沒問題。

陶清之也懶得出去,直接傳音告知老大夫這裏是功德商店,他可以用身上的功德換取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

白霧中,老大夫聽到像是從虛空中傳來的仙音時,吃驚的左右張望,然後就發現前面的霧氣散開,露出一座巍峨的大殿。

當看到正門敞開的大殿上懸挂的匾額時,他只覺得眼睛被“功德商店”四個大字上面的流光刺得有些睜不開,當即不敢再看。

“敢問是哪路神仙在此?”

覺得此地神奇,老大夫恭敬的跪下來叩拜起來。

殿後的陶清之見他不趕緊進去買東西,反而一個勁的在門口叩拜,心說就算如此我又不會給你便宜一些。

不過,好在他什麽樣的客人都見識過,倒也沒不耐煩,幹脆換了個說法:“你平日積善行德,所以有緣能入此地,如今可用身上的功德去店中換取所需要的任何東西。”

“多謝仙人!”遭遇種種不幸時,老大夫也曾感嘆過為何好人沒好報,不曾想今日,這好報就來了,他心裏一時五味雜陳,雙眼瞬間有些濕潤。

起身後,他慢慢的走進殿裏,看到由光點組成的牆櫃時,先是目瞪口呆,随即再次跪下來叩拜。

每一個櫃子上寫的都是好東西,尤其是各種珍貴藥材、失傳的醫書以及藥方等東西,更是對老人充滿誘惑,然而他此時想起的确是自己的獨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小老兒可否用身上的功德,換我兒活過來。”

實際上,起死回生對功德商店并不算什麽,但需要的功德顯然不是老人能給得起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