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戰亂古代1
功德商店,穿梭于各個時空,有緣者才能到達,并能用身上所負功德點換取想要東西的地方。
何為有緣人?
自然是身上功德越多,就越與此地有緣。
陶清之,功德商店的店主,自有意識以來便在此店中,因十分好口腹之欲,賺的那些功德基本上都拿來在店裏換各種美食。
這日才睡了個回籠覺醒來,察覺到商店帶自己又換了一個時空,他已經見怪不怪。
他一面從雕花大床上下來,一面思考着中午到底要吃什麽,然而才想好菜單,卻悲痛的發現自己的功德所剩不多。
“真是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感嘆一句後,陶清之忍不住做起白日夢,覺得店內分到自己身上的功德點要是能從收益的十分之一增加到十分之二該有多好。
正暢想着若擁有多一倍的收益自己可以多吃多少好東西時,他忽然感覺到店外有人。
白日夢終究是夢,上門來的顧客才是真功德,因此陶清之擡腳走出去,遠遠地就看到大門外的地上躺着一大團亮瞎人眼的功德金光。
在吃貨眼裏,功德就等于好吃的,這麽多功德就等于許多許多好吃的,陶清之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
眨了下眼再看過去時,陶清之才看清那位唇色泛紫的顧客一副昏迷的狀态。
昏迷之人可無法在店中消費,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陶清之還是懂的,因此用半個功德點換來一縷靈氣打入他體內。
他雖為店主,不過店裏的東西并不能任意取用,也要花費功德點才行。
靈氣入體,本來奄奄一息的人臉上恢複了絲血氣,幾息之後,眼睫顫動了幾下,慢慢地恢複意識。
昏迷之前,雲瑾卿隐約看到一座巍峨的大殿,那時還只當是幻覺,如今醒過來,看到站在殿前一身白衣恍若天人的青年,猜到應當是面前之人救了自己,于是緩緩站起身來,拱手行禮。
“在下雲瑾卿,謝過公子搭救之恩。”
Advertisement
臺階之上的陶清之俯視着那舉手投足間透着優雅的人,見滿身狼狽亦掩蓋不了他周身的儒雅潇灑,便知其來歷不凡。
不過,話說回來,能到功德商店之人,來歷不凡的也不在少數,因此陶清之也不是很在意,說了句:“我并未救你。”後,示意其跟自己進商店。
不管內裏是個什麽性子,在面對顧客時,陶清之還是下意識的保持着高冷的姿态,別說,配上他那張俊秀的臉和一身比天上雲朵還要白的衣裳,看起來還是十分能唬人。
雲瑾卿身上只有左肩處一道被箭擦過的傷,之所以會昏迷則是因為射過來的箭上有毒,方才那一縷靈氣雖為他添了幾分生機,卻也只是讓他能夠清醒過來。
順着人離開的背影望過去,看到正門敞開的大殿以及門上匾額內“功德商店”這四個蘊含着說不出韻味的古樸大字,雲瑾卿步伐緩慢地走上臺階往殿裏行去。
就在他進入大殿時,門上懸挂的匾額上一道金光從四個大字上閃過。
殿裏十分空曠,三面牆前由金色的光點組成了如中藥鋪那樣的櫃子,每個櫃子上都有一個名稱,櫃子越高,組成的光點則越亮。
下意識地由下往上看去,卻發現這散發着光芒的櫃子像是看不到頂端一般,而且,不提更上面那些亮得他看不見字的櫃子,只說能看見的櫃子上面寫的名稱,已經讓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雲瑾卿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裏是功德商店,你可以用身上的功德點,換取店內的任何東西。”陶清之擡手介紹一句,面上沒什麽表情,心裏卻在猜測他會換些什麽東西,而自己又能分到多少功德點。
“敢問在下有多少功德點?”雖然這一切看起來實在有些神奇,然而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的雲瑾卿卻下意識的有些相信。
“自去功德石前一看便知。”陶清之指向大門左側方。
順着他的手看到那裏立着一塊等人高,如石碑一般的黑色石頭,雲瑾卿緩步走了過去。
就在他站到石頭前時,黑漆漆的石頭上閃過一道金光,随即顯現出一串數字。
早知道他身上的功德多,然而等看到具體數字,陶清之還是有些咋舌,好奇他是做了什麽好事才攢到如此多功德。
那些帶名稱的櫃子既是給客人的參考也是對他們的誘惑,店裏實際可以換的東西遠不止這些。
“現在,你可以默念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想到自己待會能分到的功德點,陶清之的語氣溫和一些,不像之前那般冷淡。
下意識的朝他看過一眼後,雲瑾卿決定且試上一試,于是只見金光一閃,功德石上面數字的尾數少了一點,地上則出現了他想要的一籃藥材。
見他花一點功德換來些藥材,陶清之只當他是先試試,因此也沒放在心上。
等發現他将籃子提起來後,似乎并不準備再換其他東西,陶清之才忍不住提醒道:“你不需要其他東西嗎?”
雲瑾卿神色稍愣,随即有禮的對着他笑了一下,道:“多謝提醒,是還得換一個藥罐。”
頂好的藥罐也用不着多少功德點,想到自己給他用的那半個功德點可能都賺不回來,陶清之牙有些癢的磨了兩下。
心裏雖腹诽他有那麽多功德還這麽吝啬,陶清之面上卻依舊沒什麽表情,不過嘴裏卻沒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提醒他可以換取能解百毒的丹藥。
聽到他表示自己略通些醫術,明顯還是準備換個藥罐給自己治療後,習慣了到功德商店的客人不用自己多說一句話就會将身上的功德點花光光的陶清之反而起了一種逆反心理,覺得你越吝啬,我就偏偏要你将功德點都花完。
出于這種心裏,陶清之阻止他換陶罐的舉動,表示自己院內就有。
聽出他話裏有收留自己之意,雲瑾卿眸光流轉,拱手朝他施禮,想到還不知他的姓名,又客氣道:“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喚我店主便是。”心裏對他非但沒讓自己賺到功德反而倒貼了半個功德點有些不爽的陶清之丢下一句,随即領着他往大殿後面走。
從大殿後門出來,入目是一片鳥語花香的美景,穿過讓人心曠神怡的花海,前面是一片竹林,而陶清之居住的地方則是竹林中一座兩層高的精致竹樓。
“樓下的房間你随意挑一間住,需要什麽自己找來用就是,不必客氣。”帶人走進竹樓中,陶清之留下三言兩語便自從樓梯上去,推開房門走到窗前的軟榻上,姿态慵懶地躺下去。
本來躺下來後,他随手就想拿出些吃食來,然而想到自己所剩不多的功德點,以及方才那個吝啬的顧客,到底還是沒有行動,而是擡手召出了一面古樸的銅鏡。
這面懸在半空中的鏡子名為乾坤鏡,可以看到世間百态,乃是陶清之沒事時打發時間的寶貝。
往日裏他都會通過此鏡看看來店裏的顧客的生平,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界的中原在兩百多年前由趙氏一統天下,國號稱晉,如今在位的乃是景順帝。
景順十年秋,南蠻叩邊,晉朝大軍不敵,退守營城,三日後,營城破。
八百裏加急送入京城,滿朝上下都被這個消息給驚住了,待聽到皇帝詢問誰人能帶兵出征時才從如置夢幻的感覺中醒來。
大晉重文輕武,唯一征戰多年的老将軍已在營城破時戰死,朝中如今根本無人可用,因此自然沒有人敢應皇帝的話。
片刻後,倒有個熱血上頭的年輕官員站出來請命,然而他一不會武,二又沒帶兵經驗,便是再急病亂投醫景順帝也不敢選這麽個連紙上談兵都不行的人去。
眼見皇帝因為無人可用而大怒,有人開口小聲的提了一句可以請定安王的後人出山。
這位定安王乃是太.祖皇帝的義弟,其人足智多謀,當初正是有他相助,太.祖才能夠打下這天下。
而也就是在天下初定時,定安王便以自己之志不在朝堂為理由歸隐山林,過起了隐士的生活。
如今百餘年過去,定安王自然早已不在人世,不過想着他教出來的後人不說青出于藍,總能學得他幾分本領,實在沒辦法的皇帝只得同意了這個提議。
定安王當初只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不知是不是受他的影響,其後人也都只留下一脈傳人,因此山門中十分冷清。
這一代的傳人正是雲瑾卿,因祖師有遺言在先,是以在朝廷來人相請時,沒怎麽為難便随其下山。
雲瑾卿幼時就十分聰慧,且有過目不忘之能,其師在他少年時就曾誇過他之才可以與祖師相比。
他出山接掌虎符臨危受命後,不過幾日功夫就穩定了軍心,在入冬前就帶兵打過幾場勝仗,救下不知多少百姓,最終在次年開春時終于将南蠻打出了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