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中生三美

八七年秋天,三美去高莊中學讀初一,這時候三美虛歲九歲,同行的還有複讀一個五年級考上的柳濤。報道的那天,楊大新和一美都去學校送她,一美被分到三班,班主任姓袁,教語文,跟楊大新很熟。那天三美很給楊大新長臉,等到班裏以後不時有學生和家長伸着脖子打聽跳了兩級考上初中的楊三美,連帶着三美的爸爸也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待看到跟楊大新一塊送人的一美,漂亮話直接就慣了楊大新一耳朵,楊大新一天都感覺輕飄飄的,仿佛又回到了家當柳花泊小學當校長給學校開大會的日子。

報完到以後三美接着回去了,由于人還太小,三美走讀不住校。回到家一美就很高興的跟奶奶顯擺三美在初中報道時引起的轟動,嘴巴都沒停過。看着喜洋洋的一美,楊大新很感動的對三美說,“三,看吧你大姐興奮的,她自己考上初中的時候都沒這麽高興。”三美微笑着點點頭。楊大新接着說:“要是二美也在,她肯定也很高興。”三美看了他一眼,轉身走了。

剛開學的幾天,楊大新每天接送三美。但安鎮的學校也快開學了,楊大新提前帶着一美去了武家窪小學,到時候直接去安鎮上初三,每天接送三美的就成了一塊念書的柳順。柳順已經一米六多,在五年級的時候就學會了騎自行車,等他考上初中,軟磨硬泡讓王芳給他買了一輛新自行車。

在三美和柳濤開學沒多久,收完了秋,柳培東就去山西找柳培友去了。柳培友在軍隊裏混的不錯,通過他老丈人袁建國的關系升了副營,專管後勤。看冬天沒事了,想讓自己弟弟掙點零花錢,就托人在他們部隊駐紮的市裏的建築公司找了個活幹。袁圓和柳培友生了個兒子,今年五歲了,起了個很奇怪的名字叫柳回,那時候柳培友正打仗,袁圓非常擔心,也不管名字好聽不好聽了,就這麽小回小回的叫,真把柳培友全須全尾的叫回來了。由于孩子小,至今沒有見過爺爺奶奶。這不柳培東一要去山西,家裏就收拾了一大包東西讓他帶着坐火車走了。

柳培東走了以後,柳老頭和阮老太太直接就把他們中間的牆推開了,家裏整夜整夜的亮着燈。柳順很不适應爸爸不在的日子,天天在三美耳邊念。三美沒辦法,就跟柳順說,“要不你們給六叔寫信吧,寄到五叔家裏,肯定能收到”。

柳順很不好意思,跟三美說:“三,我還沒寫過信呢,要不你替我寫吧。”三美看着柳順直搖頭,“哥,你還初中生呢,信都不會寫,你當兵走了想王芳大娘了怎麽辦。趕緊學吧,我就較你一次,你回去問問大娘有什麽要囑咐的沒有。”“行行,三美辦事就是痛快,你寫完了我抄,讓我爸見識一下他兒子的第一封信。”三美不想提醒柳培東不怎麽識字的事實,反正有柳培友呢。

柳順給爸爸寄出第一封信後就天天盼回信,越盼越喪氣,後來直接就把事情放下了。等快到年底期末考試的時候,柳順收到了爸爸的回信。信是他五叔代寫的,說柳培友在那裏挺好的,今年就不回家裏過年了,等過一段時間還有個彙款單寄過來,別忘了取,并問候老人孩子都好。柳順對回信裏自己不是主角很生氣,連帶着複習也沒好好複習,并且給自己未來的期末考試成績不好找到了理由,因為爸爸回信裏沒提到他影響了考試心情。

柳濤對柳順的行為很不齒,笑話他養豬不肥怨豬圈。自己老老實實的跟着三美複習,三美教柳濤的方法很簡單,把書上的東西整理出重點和例題來,讓柳濤一遍遍的抄,邊抄邊背,抄到考試為止。

結果期末考試成績下來,柳濤在他們班裏考出了十一名的好成績,班裏發獎狀發到十二名,王芳高興的當天晚上就做了一大桌子菜,叫上了楊奶奶和三美,吃完了還讓三美提了一兜子蘋果回家。據王芳說這是柳順和柳濤兄弟倆上學以來的第一張獎狀,給他爸爸寫信的時候一定要表揚。柳濤也不客氣,問王芳家裏能不能買個電視機作為獎勵,柳老頭喝酒喝得滿臉通紅,立馬接茬道:“買,老六不是剛寄來錢了麽,明天就去買電視,去寧縣買”。

王芳家的電視抱回家了以後,除非刮風下雨,他家的電視都待在院子裏,村裏的人吃完了飯帶着小板凳準時到王芳家等着看電視。柳順柳濤成了協管員,安排大家的座位。楊奶奶也攆着三美去,三美去了兩次,對那個22英寸的電視是在不感興趣,還不如在家裏翻着書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