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章節

笑,但是……你能明白那種感受嗎?只有在黑暗中我才會有舒适感,再後來……後來……我覺得自己可能不是人類,也許我是別的什麽,我是指習慣于生存在黑暗中的那些生物……大概吧?別笑話我……”

搭檔:“怎麽可能?當你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兒之後,就開始找那些中世紀有關宗教和那些吸血鬼的書來看,對吧?”

她點了點頭。

搭檔:“那,你喜歡看血嗎?”

她:“血?鮮血?不。”

搭檔:“嗯……這麽說吧,你這些舉動把你未婚夫吓壞了,包括你看的那些書,所以他來求助于我們。”

她低着頭:“我知道,為這個我們吵過架,有一陣兒,我們倆差點兒解除婚約,就是因為這些事兒……這并不怪他,我實在是太喜歡黑色和黑暗了……”

搭檔迷惑地看着她,沉默了一會兒,問了個緩解氣氛的問題:“你不怕大蒜和十字架吧?”

她輕笑了一聲:“不。”

搭檔:“好,情況我已經了解了。這樣,你先休息一會兒,讓我和催眠師商量一下,你看行嗎?”

她:“好。”說着,她站起身,我留意到她身材不是比較瘦,而是非常瘦。

搭檔:“那麽,待在哪兒你會感覺更舒服一些?這裏?還是剛才你看到的催眠室?”

她看了一眼窗戶:“這裏吧,這裏窗戶少,也小……能拉上窗簾嗎?”

搭檔:“可以,不過最好開着燈。”他指了指桌上的臺燈。

“嗯。”女孩點了點頭。

搭檔使了個眼色,我們倆離開書房,去了與催眠室一門之隔的觀察室。

Advertisement

進門後,搭檔把手裏的本子扔到一邊,自己坐在桌子上,并把腿也盤了上去。

我對他這副德行早就習以為常——深度思考的時候他喜歡盤腿、弓背的姿勢,并把雙肘抵在膝蓋上,用指關節托着下巴。

看來這個女孩的情況難住他了。

我:“剛才聽得我脊背發涼。”

搭檔:“嗯,這個情況的确比較特殊,很費解。”

我:“一會兒催眠的重點是什麽?是在她半睡半醒時要她躲起來的那個人?還是別的?”

搭檔:“我不能确定……”

我:“你最好确定,因為她就等在那裏……或者,我們推到明天?”

搭檔:“不,給我點兒時間想想……目前……雖然看上去應該從所謂‘夢游’那裏找問題,但是我本能覺得問題的根源不在那裏……”

我:“你的意思是那也屬于表象?”我指的是心理分析中的一個觀點,即:問題根源都不會停留在表象,否則就不會被稱之為‘根源’。

搭檔:“我說不好,最初的時候我以為是生活中某些事件使她喪失了安全感,但是聊起來的時候,我沒發現她性格中隐藏着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人的恐懼……問題就出在這兒了……”

我:“的确,另外,她言談中也沒有壓抑的情緒。”

搭檔喃喃地嘀咕着:“所以我不明白,按照她的嗜好來看,她所表現出來的應該有不對勁兒的地方,可是通過剛才的對話和她的言談舉止,我覺得她一切正常,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這反而不正常,為什麽會這樣呢?難道是她性格中有……隐藏的部分沒被發現?”

我:“如果她性格中有潛在的部分,催眠是不是很危險?”

搭檔微微擡起頭,謹慎地看着我:“是……”

我:“要不……先提議讓她做個全面的身體檢查,而不是催眠和心理診療?”

搭檔:“為什麽這麽說?你覺得她體質上……你這是把我的思路往靈異方面帶嗎?”

我:“我可沒這麽想,不過剛才我的确覺得有點兒寒意……”

搭檔鄙視地看了我一眼,搖了搖頭:“你太不專業了。”

我:“我的專業是催眠師,但是剛聽她說完,我覺得她需要驅魔師……”

搭檔似乎并沒在聽我的玩笑,而是自顧自地繼續嘀咕:“要給她一個全黑的環境催眠嗎?”

我:“我不想冒險……”說到一半,我停住了,因為他現在的樣子意味着他已經進入到了一種類似于自我催眠的狀态——為了深度思考。根據經驗,我很清楚這種情況下旁人的任何主觀言論都會打斷他的思路,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簡單而空洞地附和,這是我慢慢摸索出來的。

搭檔:“黑色……黑暗……意味着什麽呢?”

我:“一定有某種含義。”

搭檔:“黑暗……黑色的膚色……她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我:“應該是有其緣由的。”

搭檔:“把身邊一切都換成黑色的東西……也就是說,實際上她在模拟黑暗的環境……那麽問題應該在黑暗本身……”

我:“嗯,黑暗本身。”

搭檔:“衣服穿成黑色……想把膚色轉黑……其實是一樣的……吧?”

我:“你是對的。”

搭檔:“那麽……這麽做……是讓自己融入黑暗嗎?”

我:“有道理。”

搭檔:“有人要她躲起來……融入黑暗……角落……黑暗……躲藏……”說到這兒,他回過神,遲疑着擡起頭看着我,眼裏閃爍着一些什麽。那正是我所期待的。

我:“掌握?還是很接近?”

搭檔愣了一小會兒,慢慢露出狡黠的笑容。他跳下桌子,雙手插在褲兜裏來回溜達着:“心理問題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在很多時候原始動機都被鎖了起來,讓人無法窺探到,但真正的重點并不在這裏,因為那些原始動機不但被鎖住,還被藏起來了。所以真正的問題在于:找到那把鎖被藏在什麽地方……”

我微笑着一聲不響地等着他繼續。

搭檔:“……把一切生活用品換成黑色,其實是在模拟黑暗的環境;而黑色的衣服、染黑皮膚的本質是在于讓自己融入黑暗——也就是說她需要把自己藏起來。目前看來,還是一種似乎沒有恐懼目标的躲藏。雖然這麽看上去好像已經很清晰,并且可以以此來尋找解決的辦法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為什麽她要這麽做呢?答案是……她想要通過這些行為來消除一些東西。”

我:“消除什麽?”

搭檔停下腳步,眯着眼看着我:“人們出風頭、刷微博、去找各種刺激、登錄各種社交網站留下自己的即時信息……你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嗎?”

我:“為什麽這麽做?嗯……你是指存在感嗎?”

搭檔:“是的,人們都在拼命證明自己的存在感。而這個女孩正相反,她在想盡辦法消除掉自己的存在感。”

我:“她為什麽要消除掉自己的存在感?”

搭檔:“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我還是能推斷個差不多。”

我:“結論?”

搭檔:“她行為上的‘消除自我存在感’其實還藏着更深的一層潛意識:自我否定。”

我:“你是說……”

搭檔咧開嘴笑了:“這就是那把鎖。”

女孩安靜地坐在大沙發上,帶着一臉好奇的表情看着我和搭檔架攝像機。

“催眠還要錄像?”她問。

搭檔:“對,這是必需的。”

她:“為什麽?”

我:“視頻可以作為參考資料之一進行反複分析,有時候能發現一些當時被忽略的問題。同時,全程錄像也是為了約束催眠師本身——指不良暗示。”

她淡淡地笑了下:“真有意思。”

我:“關于保護隐私的問題你可以放心,視頻不會洩露出去的——除非你許可。另外,你可以自己留備份。”說着,我望向搭檔。

他坐到女孩身後不遠的地方,打開手裏的本子,然後對我點了點頭。

我知道可以開始了。

剛剛就在确定了那把“鎖”之後,我和搭檔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催眠的重點放在她的童年時代。因為童年的某些事件在心智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眼裏,有可能會産生扭曲的印象和感受,之後随着時間的推移漸漸成為潛意識而被埋藏起來。慢慢地,記憶偏差以及成長等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幹擾,會無一例外讓當初留在內心深處的扭曲印象及感受放大許多倍——大到足以能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當然,不見得所有心理問題、行為異常都是這種情況造成的,但是這是嫌疑最大的。因此,我們決定從這裏開始。

“……當你推開那扇門的時候,你就能看到給你童年留下最深印象的事情……”

“3……”

她整個人看上去松弛了下來,身體慢慢向後靠去。

“2……”

她垂下頭,呼吸均勻而緩慢。

“1……”

搭檔對我點了點頭。

我:“你能聽到我嗎?”

她:“是的。”

我:“告訴我你都看到了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