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部分虛構,一部分真實,難道這是在暗示什麽? (7)

道,那時他的目光中,一定會閃過深深的恨意。

瑪薇絲輕輕嘆息,起身來到窗前。

她并非對他毫無印象。相反,在酒會上的第一眼,她就看到了他眼中的勃勃野心和永遠不甘屈于人下的驕傲。和所有少年天才一樣,他有出衆的才華及強大意志,但也有與之匹配的驚人破壞力。

如果他心甘情願,做一個電影明星,也許會是最好的結局。他的全部天分和想象力,都會被限制在熒幕內,演出各種英雄或魔王。在虛拟空間裏,拯救或毀滅這個世界。

如果不,他的人生将不可控制。

從出生開始,她就有為國家犧牲愛情、締結政治婚姻的覺悟,但她決不能讓這樣一個人,分享自己的王冠。

寄回那張紙條,是為了讓他徹底死心;而寄回那句“How much”,則更多是為了讓那些顧命大臣們死心。他自己或許不知道,由于溫莎夫人熱心的“推薦”,從那場晚宴之後起,整個上流社會對他的暗中嘲笑就沒有停止過。男寵,戲子,頭腦發熱的三流演員,蹩腳的肥皂劇作家。

但時過境遷,當這封“求婚信”通過大使正式地轉交到瑪薇絲手中,從各種渠道知悉內容的大臣們,竟為一封措辭滑稽、充滿挑釁的信件争得臉紅氣粗。

他們完全忘記了對他的戲弄與诋毀,争論着這份“愛慕”有多少真誠,并讨論出各種辦法來,試圖從其中得到一些好處。

并毫無愧色地冠以國家利益的名目。

瑪薇絲只是神色自若地旁聽着,并沒有參與這場愚蠢且目光短淺的争論。婚姻,只是那波瀾壯闊畫卷中無足輕重的一處閑筆,必須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于是,她寄出了另一張紙條。直白,傷人,足以徹底粉碎這點妄想。

她将目光投向窗外。

城堡沿山而建,山腳下是一座巨大的公園。那裏有着碧綠的草坪和精心修剪的灌木。公園對民衆開放,老人、孩子、情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漫步在花園中,低聲交談着。她只要從卧室窗口俯瞰下去,就可以看到這一切。

這是一種刻意的安排,讓王室與它的子民并無距離。那美麗而祥和的圖卷,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她,對王室、對人民、對國家的責任。

她淡淡微笑,回過頭,将電視關掉。

Advertisement

三個月後,瑪薇絲繼任為歐洲聯合王國女王。

六個月後,她力排衆議,與自己的守護騎士Knight A結為夫妻。

一年後,亞當斯與凱瑟琳長女誕生于白宮中,起名格蕾蒂斯。

不久後,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式成為全球性戰争,北美與東方大國正面交戰,五洲四海,無不飽受戰争摧殘。

全面戰争正式展開的第三個月,局勢進一步惡化,北美本土亦受到攻擊。短短一個月中,亞當斯遭遇了七場暗殺,一次比一次更驚心動魄。

仿佛受到了上帝的庇護,他始終安然無恙,但在最後那一次暗殺中,他永遠失去了她。

那一天,得到襲擊預警,亞當斯全家在海軍陸戰隊的護送下,緊急轉移。

他抱着格蕾蒂斯,剛剛下到露臺,正要回頭去接凱瑟琳時,懸停在半空的直升機發出一聲轟然巨響,迅速被火光吞沒。

火光照亮了夜空,金屬殘骸宛如煙火,紛紛隕落。最後那一刻,凱瑟琳輕輕靠在舷窗上,注視着他,注視着他懷抱中的嬰兒。

她眼中沒有恐懼,沒有慌亂,只有滿懷愛意的寧靜。

這一生,她已經別無所求。

火光吞沒她之前,他似乎看到,她對他展顏一笑。

這一笑是那麽空靈通透,永遠地烙上了他的心。

巨大的轟鳴中,煙火散落,照亮他孤獨伫立的身影。

四周人來人往,随行人員拼命地想将他從爆炸半徑裏拉開,他卻沒有理會,只是抱着格蕾蒂斯,緩緩跪倒在草地上。

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原來失去她,他的心竟會那麽痛,痛到無法呼吸。

多年以後,他仍不時回想起凱瑟琳臨別時的笑容。

他有一種錯覺,她最後似乎想對他說什麽,卻又似乎沒有。

或許,凱瑟琳并不是如他想象的那樣,一無所知。

或許她知道,他心中有一個永遠無法觸及的角落,那裏裝着一部他要用一生去寫的一個劇本。男主角是他,但女主角不是她,而是一個遠在天邊的完美影子。她自己只是一個替身演員,代替那個影子來演出這些悲歡離合。

但她選擇了視而不見。不是因為無知,或是軟弱,而只因她太愛他,愛到足以包容他。

之後的很多年,亞當斯每想到這一切,就會感到深深的內疚。

或許,他真正應該深愛的,就是這枚平凡的戒指。所謂的“北極星”,只不過是他早就意識到,永遠不可能屬于他的珍寶。

在他以後的生命中,無論他再有怎樣的境遇,他都信守了曾經的誓約。

或許他愛過、愛着、會愛上別的女子,在沒有她的時候。

但無論何時,茫茫世間,唯有她,才是他的妻子。

THE END

向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已故影星加裏·格蘭特致敬。雖然時隔數十年,你仍是我最鐘愛的影史傳奇之一。你風趣優雅的英倫紳士形象是那個時代最珍貴的記憶,亦為我故事中的男主角原型之一。本故事中的部分對話亦受你的作品《金玉盟》、《深閨疑雲》、《西北偏北》影響。全文所有小标題都是你演出過的作品,謹以此表達一個異代影迷的敬意與愛!

(1)一種肯尼亞弦樂器。

(2)Queen,可以譯為王後或者女王,在這裏有雙關的意思。

(3)一種肯尼亞最常見的主食,用玉米糊曬幹制成,可做幹糧長期保存。

(4)別懷疑這個數字,帝國大廈每年都舉辦爬樓梯大賽,這個數據來自于大賽官方。

(5)這是個虛拟的平行世界,本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後記

有讀者很好奇,我為何會把這兩個故事放在同一本書裏。這是一件很不讨好的事。一本書,同一個男主角,卻換了女主角。雖然中間相隔了二十年的時間,但總會讓人覺得郁悶:喜歡凱瑟琳的人應該不會再喜歡Candy,喜歡Candy的人就不會喜歡凱瑟琳。

但我想告訴大家,将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絕不僅僅因為有相同的男主角。而是因為,它們其實是如此的相似。

初見Candy的時候,亞當斯曾說過一句話:“二十年過去了,這個世界上,已沒有人再像他。”這個感慨或許不僅止于年華流逝。二十年前的他——《銘記之盟》中那個帶着空空的行囊闖蕩好萊塢的少年,和現在有那麽多的不同。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夢中的天使,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他離家出走,獨自闖蕩,為了生存,在馬戲團抛橘子,塗着油彩扮演小醜,拍爛俗的奶酪廣告。此時的他一無所有,卻懷揣着野心、對未來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只有天才才有的驕傲。他有些固執地相信,自己可以靠着努力,彌補了出身高貴者的鴻溝。他在內心深處相信一件事:有一天,他可以和瑪薇絲公主平等地站在一起。

二十多年後,他真的站在了最高位上。當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并沒有感到勝利的喜悅,而是清楚地知道,就在追求這一切的過程中,那個少年已經死去了。埋在他心底的某個角落,落滿塵埃。

這時,他看見了Candy。一個和他一樣,對未來充滿幻想,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的女孩。她說着一口惹人發笑的南部方言,在暗無天日的儲物間搬運道具。但她并不自卑,也不去掩飾粗砺生活在自己身上刻下的印記。無論做多麽卑微的工作,處于多麽窘迫的處境,她眸子裏卻始終存在着一種驕傲,那是來自于對未來的篤信。她單純地相信,自己有一個不可限量的未來。

亞當斯被觸動了。這個和他地位天地懸殊的女孩,仿佛一面鏡子,讓他看到了當初的自己。那一刻,他對Candy的确起了超脫凡俗的同情。他可以單純地成就她:現在就給她這一紙合同,把她捧成一個巨星,不求回報。若他真的這樣做了,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慈善家。但這是不可能的,二十餘年的政治生涯讓他謹慎、深沉、心如鐵石。那點同情只是一次小小的漣漪,改變不了太多。所以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只給了她最基本的幫助——歌劇團長的名片,然後就忘記了這個曾感動過自己的女孩。

但Candy卻真正動心了。我想,當她披頭散發地沖出儲藏室的大門,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心靈深處一定有深深的震撼——混亂嘈雜的世界裏突然有了一道光,讓她看到另一個世界的存在。這和二十餘年前,亞當斯看到瑪薇絲公主回頭對自己一笑的瞬間是如此相似。

所以,Candy找到了他。在他半開玩笑半拒絕地提出要她做自己的情婦時,她毫不考慮地答應了。

她出賣了自己,但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得到他,得到一份原本不屬于她的愛情——這和當年他出賣自己,換取那張請帖是那麽的相似。

我想,答應了這筆交易的亞當斯也一定很糾結。一方面,他希望和她的關系能夠停留在物質上。他付出金錢,收獲青春美麗的身體。但一方面,他也明白,這場交易從一開始就有超越物質的因素。他不想錯過這個特別的女孩,他願意提攜她一程,擁有她同時也觸摸她身上那些讓他覺得熟悉的特質,看她在午睡的間隙悄悄起身,辛勤地抛道具、練舞、背臺詞……

從這裏就注定了兩人之間悲劇的結局。一場金錢與欲望的交易,卻負擔了那麽多沉重的東西——他的同情與緬懷,她真誠的愛與感恩,這一切都太沉重,遲早讓這脆弱的交易分崩離析。

亞當斯在和Candy相處時,的确得到了他想要的。但他也永遠有一絲藏在深層的內疚。因為他把當年深深傷害自己的印記,親手打在了另一個人身上。他重複了當年別人對他的傷害,讓這場可恥的輪回得以實現。

所以,終于有一天,這種內疚到了頂峰。他終于決定終結這段關系,放她離開。他為她精心準備了合同,把她打造為一位巨星。這一刻,他真正放下了雜念,完完全全地為對方考慮。分手時他語氣溫柔地對她說:“當年我向往這頂王冠的時候,沒有人肯成就我。但今天,我願意成就你。”這番話比他一生中講過的任何精彩演說都要真誠。他願意成就她,不求回報地成就——仿佛成全二十年前的自己。

那一刻,他剖開內心,把最後的善意包裹成禮物,放在Candy面前。那一刻,他送Candy離開,也是打開塵封,擁抱內心深處那個少年沉睡已久的靈魂。

(全文完)

無冕之後Ⅰ+Ⅱ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章 一部分虛構,一部分真實,難道這是在暗示什麽? (7)

100%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