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歸來
沈瑤回家就翻找材料,家裏能用來做餡的材料還真不多,只能做紅豆沙綠豆沙的,連伍仁的餡料都湊不齊,而且這幾種餡都是尋常,供銷社賣的基本也是這三種,雖然沈瑤能将口感做得更好,但想要博一份工作,這個還是不夠。
她細細思量,想到了蛋黃月餅,但九月份家裏還有鹹鴨蛋的人家真不多,記憶裏五奶奶家是年年要腌的,只不知道這時候還有沒有了,沈瑤她特意往五奶家去了一趟,想着碰一碰運氣,要是沒有的話中午讓她媽幫着各家問一問。
也是她的運氣,老太太今年日子雖不好過,這鹹鴨蛋還真腌了一壇,而且她平時緊省,到現在也還剩了小半。
今天賣雞蛋的錢還在她口袋裏,沈瑤掏錢要買幾個,老太太直接從壇子裏給撈了六個,錢卻是不收的。
沈瑤笑,說:“那我也不跟五奶奶客氣,我是做月餅用,等做好了我給您送幾個過來。”
沈老太太廚上的手藝是很不錯的,聽着沈瑤做月餅稀奇了:“你還會這個呢,現在會做月餅的小姑娘可不多了。”
沈瑤笑,說:“就是饞嘴,吃的東西就樂意多琢磨一點,上次做的板栗餅也是我自己瞎琢磨出來的,您吃着還成吧?月餅我先試兩個,不成的話自家吃也不丢人,成的話我就又會了一樣。”
“肯定能成,你上回給的板栗餅比供銷社裏賣的點心好吃多了,我們瑤瑤是個聰明孩子。”老太太笑得眼都眯上了,誇道:“聽你媽說前些日子人清明了,現在都能識字了是不是?”
沈瑤點頭說是,老太太聽着就高興,拉着沈瑤說:“前邊十幾年都是老太爺給的磨難,先苦後甜,現在苦難過去了,以後就都是享不盡的福氣。”
沈瑤好笑,心說這還真說不好,她上一輩子福氣太厚,把好日子過盡了現在才來受苦。
不過如果單從這一輩子論也說得通,老太太慈和,給她的都是滿滿的祝福,沈瑤心裏只有感謝的。
跟老太太說回去琢磨着做不過是個說詞,月餅這樣的東西家裏姐妹幾個都會,年年中秋節這必要親手做了孝敬祖父母和爹娘的。這個不假丫鬟廚娘的手,姐妹幾個會親力親為,會的花樣也多,材料齊備的話沈瑤能做出數十種不同口味的來。
回了家裏就着手浸豆子做豆沙,折騰的動靜真不小。王巧珍雖然家裏地裏的活都拿手,清明節做個艾米果,端午節包個粽子的沒問題,做月餅還真不會,跟在旁邊看稀奇,不大放心的問沈瑤:“你真會做啊?”
沈瑤照例說不會,笑着說:“試試呗,做什麽不都得有第一次啊,多做幾回就會了。”
王巧珍搖頭:“我可真羨慕你這沒心沒肺的樣兒,我姑這是多寵着你呀,我在家要敢這麽禍禍糧食,我媽會罵死我。”
沈國忠和王巧珍中午回來就聽說沈瑤要做月餅了,夫妻倆第一反應就是閨女又想去黑市,王雲芝等侄女兒沒在跟前的時候悄悄問沈瑤,沈瑤搖頭,說:“不是,另有用處的,我今天在供銷社聽營業員說起江市食品廠,媽,我想進城裏當工人。”
Advertisement
王雲芝先還沒反應過來做月餅跟當工人有什麽關聯,緩了好一會兒腦子轉過彎來,覺得閨女也太異想天開了。“就憑會做月餅就能進食品廠?你想得也太簡單了,江市食品廠可是國營廠,哪裏那麽好進,鐵飯碗都是一代代往下傳的,每年招工的名額非常少,一年就那麽一點缺,那也是人家職工內部先推薦人,還有市裏、縣裏,輪到咱鄉裏村裏之前就沒了,要不然說進城當工人難呢。”
沈瑤現在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也更多了一些,不過她想着,國情再怎麽變,國營廠也好,還是她前世的各大商號也好,歸根結底都需要盈利,需要生存的,只要有足夠的才幹,去争取總會有一線機會。
她笑着說:“試試呗,往年我也吃過供銷社賣的月餅,今天聽說是江市食品廠出的,我覺得我做的能比那個好很多,要是成了我就走出農村了,要是不成,也就是浪費幾個餅。”
王雲芝聽着覺得還挺有道理的樣子,嗯,不太對,她閨女怎麽把浪費幾個餅說得這麽輕飄飄呢,多少人家幾年沒買上一回月餅了,這東西還真是城裏人需求大一點,鄉下人家能飽肚子就不錯了。
城裏人是有工資花不出去,什麽都憑票供應,限量供應,拿着票本和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東西,所以城裏黑市怎麽都管不住。鄉下人是領了糧食也不敢都自己吃,勒緊了褲腰帶寧願每天少吃點,也要勻出來一部分悄悄背到黑市換幾個錢回來花用。
所以,看着又是面粉又是豆子的,哪裏就不心疼了。不過聽沈瑤說得也挺像那麽回事的,真要能進得了城別說點面粉糧食了,砸鍋賣鐵也樂意。她一邊刷鍋炒菜,一邊不确定的問沈瑤:“月餅你會做嗎?”
沈瑤還是那一套說辭,自己琢磨琢磨,看着也不難。
王雲芝想想那板栗餅,覺得閨女在這方面可能确實有天賦,也就由得她了。中午休息的時候還把這事跟沈國忠說了,沈國忠想着試試也好,說道:“等她做出來了看看,真行的話我陪她去一趟市裏。”
下午沈瑤睡了午覺起來,看紅豆綠豆都泡得差不多了,着手做豆沙餡,王巧珍在邊上打下手,看到她又是做糖漿又是往餅模裏刷油,還準備了六個鹹鴨蛋,心裏直打鼓。
都是精貴東西啊,這做壞了怎麽好,提心吊膽看了一下午,直到晚邊成品出來了,看到這月餅品相比供銷社裏的都好,那顆懸着的心才放了下來。她問沈瑤:“這就做好了嗎?”
沈瑤心知這還不算完成,得再靜置一兩天,等月餅返油後口感和色澤才更好。
但她是打着瞎琢磨着做的幌子的,哪裏能表現得那麽專業,只能笑笑說:“應該是好了,咱收起來,等晚上大家都回來了一起嘗嘗。”
王巧珍叫那香味饞得嘴裏分泌口水,但也還有分寸,這樣金貴的東西呢,沒看瑤瑤自己都沒吃嘛,點了頭幫着沈瑤一起收拾案臺。
晚上沈國忠回家看了那月餅,叫沈瑤切兩塊大家嘗一嘗,沈瑤拿了一塊蛋黃餡和紅豆沙餡的分切了,沈國忠嘗了一小塊蛋黃餡的月餅後覺得他閨女可能還真适合端食品廠的飯碗,這口感比供銷社裏賣的強太多了啊,而且蛋黃做餡他還是頭一回見,都不知道她這腦瓜子怎麽轉的,還能想着這麽做月餅。
王雲芝也吃了一小塊,還是鹹蛋黃,她問沈瑤這哪裏來的,沈瑤笑說是到五奶奶家讨的,說着裝了四塊月餅,蛋黃餡的兩塊,紅綠豆沙餡各一塊,給沈老太太端去。
王雲芝聽着六個鹹鴨蛋,想着七月份的時候看見老太太腌鹹鴨蛋來着,當時也就腌了十幾個,這是一小半都給了自己家閨女了啊,這可真是,王雲芝心裏有點感動,這一對不算親祖孫,也勝似親祖孫了。
王巧珍這時候倒沒見出聲兒,不是她不想說什麽,而是被沈瑤這一手給震住了,随便瞎做能做成這樣,也太厲害了!!!
月餅這東西,他們也不是年年都能吃到的,正因為這樣,記憶裏供銷社賣的月餅是難得的美味,可沈瑤做的這個,餅皮更松軟,餡也調得好,尤其是蛋黃月餅,味道太好了,王巧珍覺得他活了十八年都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東西。
她還知道矜持,王曉康和沈剛這兩個就不知道什麽是矜持了,切的兩塊月餅吃得一點不剩,沈剛非但沒解住饞,反倒更饞得厲害了,尤其是蛋黃月餅,就那麽一小塊,吃了比沒吃更吊人胃口,他等沈瑤一回來就問:“姐,這蛋黃月餅還有不?”
“沒了,一共就六個蛋黃月餅,剛才吃了一個,給五奶奶送了兩個,還剩了三個另外有用處的,你要想吃吃紅豆餡的。”
紅豆餡的是好吃,可沈剛還是好那一口蛋黃月餅,眼巴巴的饞,跟王雲芝說:“媽,咱家明年也腌一壇鹹鴨蛋呗,讓我姐給我做蛋黃月餅吃,我願意明年一年不做新衣服。”
叫王雲芝給橫了一眼,笑着說:“你倒是會算賬,說得好像我明年準備要給你做衣服似的,你的衣服褲子放放袖子和褲腳就能穿的,你拿這個跟我抵啊。”
“姐~”沈剛不指靠他媽了,他轉而去看沈瑤,他姐能賺錢,他姐也比他有話語權。
沈瑤好笑,應承了下來:“期末考試考得好明年就給你做。”
翌日一早,沈國忠安排好隊裏的事,九點不到就帶着沈瑤往市裏去了,江市食品廠他也不知道在哪裏,跟人打聽了一番找過去的。
兩個農村來的說想要找廠長,門衛哪會讓他們進,沈國忠早有準備,從口袋裏掏出一包沒拆封的大前門悄悄塞了過去,說着好話請他幫個忙通融一下。
這時候大前門一包三毛五,在市裏也算是中高檔香煙了,沈國忠又能說,那門衛看了看那大前門,悄悄的收了塞進自己口袋裏,問了一通過來幹嘛的,聽沈國忠說是有月餅的方子叫廠長看一看,有這麽個勉強說得過去的由頭,他就不攔着了。
非但沒攔着,親自領了人過去,路上還跟沈家父女道:“也不白瞎了你那包煙,這食品廠的趙廠長是我家表弟,我領你們過去他見你們的概率大一點。”
沈國忠連連道謝,那門衛還挺受用,到了廠長辦公室,讓父女倆在外邊候着,他進去給幫忙通報了一回。
還真不是他吹牛,合該是沈瑤的運道好,這門衛跟食品廠的趙廠長是姨表兄弟,這擱往常趙廠長真不會什麽人都見,今天是自家表哥把人都領到辦公室外了,他這會兒正好不忙,本着給表哥面子見見也沒什麽的想法讓他把人給領進來了。
這一看到沈瑤,趙廠長還愣了愣,這小姑娘長得也太好了點,他倒不是有什麽歪想法,只是看到長得好的人本能就和顏悅色幾分,問沈國忠是什麽方子。
趙廠長五十上下,國字臉,整個人看上去有些威嚴,饒是沈國忠這樣見過點世面的,對着一家國營廠的廠長心裏也有些緊張,大致說明了來意,示意沈瑤把月餅拿過去。
沈瑤生平頭一回為了一份工作做這樣毛遂自薦的事,但好歹前生的十幾年不是白歷練的,皇帝太後也沒少見,倒不至于在這裏就緊張了。她把三包月餅都拆開了,直言道:“我叫沈瑤,是煌溪鄉沈家村的,平時沒事喜歡研究點心的做法,這是我自己做的月餅,家裏材料不齊全,只能做出這三種,紅豆沙餡、綠豆沙餡和蛋黃月餅,我嘗過貴廠的月餅,覺得我這個的口感略好,想着請廠長嘗一嘗,如果覺得可以的話,我想憑着方子在貴廠謀份工作。”
這種類似于談判場合,沈瑤平時會刻意收斂的氣場自然而然帶了出來,不止沈國忠有點發傻,就是趙廠長都覺得這姑娘通身的氣度了不得,偏偏一身的粗布衣裳,再看沈國忠的打扮,很明顯是農村來的。
貴廠、謀份工作,這說話真文謅謅的啊,瞧着還真新奇,趙廠長覺得好笑,比平時更好說話了幾分。
“帶着點心上我這裏找工作的,我這還是頭一回遇上,成,我嘗嘗你這月餅,不過可先說好,這月餅我嘗是嘗了,不保證能給你工作啊,還讓我嘗嗎?”
沈瑤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趙廠長更樂,這哪像農村孩子啊,看年齡也不大,應該也沒讀過大學。
三包月餅,每包三個,看外觀是真不錯,返油的話還差一點兒,要是再放上一天色澤還能更好一些。
他随手拿了一塊月餅掰開,豆沙蛋黃餡的,皮薄餡大,那蛋黃都出油了。他雖是食品廠廠長,但是部隊退伍轉業過來的,對于吃食還真沒多大研究,但這月餅只看着就強過廠裏出的那幾種,照着那帶着蛋黃的半邊咬了一口,饒是趙廠長家裏點心吃到膩也被這味道征服了。
沈瑤觀他神色,唇角翹了翹,說:“這蛋黃月餅搭配蓮蓉的話會比配豆沙更好吃,我家裏沒有材料,所以只能配了豆沙,另外還會做伍仁月、火腿月、伍仁金腿月、鹹肉月、叉燒月、火腿蛋黃月、芝麻月、鮮肉月、棗泥月、梅菜月等幾十種不同餡料的月餅,如果把餅皮換成酥皮的話,口感又不一樣,且不拘中秋節,平日裏也能賣。”
她說完,笑了笑,問:“趙廠長,如何?其它點心我也會做不少,能進貴廠的話應該對貴廠産品的品種和品質都能有一定的提升。”
沈國忠:頭一回聽他閨女這麽能說。
趙長廠:如何?那些月餅聽着還……挺想吃的。
門衛老頭:咕咚,咽了口口水,看他表哥手上吃掉大半個還沒放下來的月餅,看來是真好吃啊,還真有兩把刷子。
趙廠長垂眸沉思,他一個在部隊呆了十幾年的人轉業來管一個食品廠,說實話,真沒那麽容易。
廠裏的技術工都是解放前就在這廠子裏做的老師傅,會做的東西幾十年沒怎麽變過,至少他來這廠裏四年就沒見有什麽新的産品出來。這小姑娘這手藝,要是招進廠裏來別說還真不錯,推陳出新這廠子才能活起來嘛,別看是國營廠,也是要看效益的,效益好了大家的日子都好過,效益不好發不出工資的國營廠也多的是。
之前沒嘗這月餅,沒聽她報一通聽着就好吃的月餅名兒還沒覺得廠裏的東西不好吃,因為其它食品廠做的也就是這些東西,吃過那月餅再聽她說一通話,趙廠長突然覺得廠裏還真需要引進新人才了。
他手在辦公桌上扣了扣,說:“這樣,國營廠裏編制是有數的,正式工肯定不行,你要願意的話,留下家庭地址和姓名,我聯系你們公社發個特招,你來我們廠裏先做臨時工,至于将來能不能轉正,這個我不保證,得看你進廠裏的表現。”
沈瑤自然是樂意的,臨時工也好,正式工也罷,于她言都只是個起點,她借了趙廠長辦公室的紙筆,留了地址姓名和所在公社。
這時候招工都要經過組織,還要查成份的,沈家三代貧農,她爸沈國忠還是黨員,沈瑤沒什麽可擔心的。
趙廠長只看沈瑤那一筆字,心裏又滿意三分,還是個文化高的,就這筆字廠裏沒一個越得過去,一拍板:“行吧,回去等消息,就這一兩天。”
沈國忠站在邊上除了一開始說了句話,這都沒開腔,他閨女就成國營廠的工人了,簡直不可思議,他雖然帶沈瑤出來了,想的是撞撞運氣,這運氣也太好了點。
跟着沈瑤一起謝過趙廠長,告辭出了廠長辦公室還暈乎乎的,他家閨女成工人了,雖然還是個臨時工,這也半只腳踏進城裏了,簡直做夢一樣,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疼得呲牙!!!
旁邊那門衛看得笑,沖沈瑤豎了豎拇指,“小姑娘了得,一腳拔出泥地裏,往後的日子可大不一樣啦。”
沈瑤笑着說:“還要謝謝大伯幫忙,等下回來我做幾個月餅送給您嘗嘗。”
這話說得老門衛心裏舒坦,想想自己也算幫忙做了引薦,要沒有他,小姑娘不見得進得了廠長辦公室啊,這麽一想心裏三分自豪七分高興,自己幫了一把才能進廠的人,尋思着這關系比普通工友要親近兩分,琢磨以後得多照顧小姑娘幾分。
這時候已經快十二點,沈國忠心裏高興,摸了摸兜裏的錢和糧票要帶沈瑤去國營飯店吃一頓,算是慶祝!
而這時,賀時在火車上輾轉近四天,風塵仆仆回了沈家村。這一路不知擔了多少心,一進村沒先回住處,反而是先進了沈家,想了一路在什麽場景以什麽樣的借口能和沈瑤單獨說上句話,好生解釋一回兩人間的誤會,甚至想好了準備把話挑明直接表白。
到沈家是一點鐘,沒看到沈瑤也沒見沈國忠,反倒是堂屋裏王雲芝陪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說話,他就聽到一句。
“……家的托我來你這裏探探口風,她家老大挺喜歡瑤瑤,想着娶你家瑤瑤,我想着年齡是差了四歲,可男方大一點知道疼人啊,又是一個村裏的,都知根知底,你家國忠是隊長,她們家也不敢虧待了,尋思這親做得,就應了做這媒,過來問問你的意思。”
賀時的腦子裏轟的一下給炸懵了,滿心想的怎麽找沈瑤的借口,找到沈瑤又要怎麽解釋怎麽告白統統被炸飛了,那老太太是給沈瑤做媒的?
沈瑤嫁給別人,只想到這樣的可能,他腦裏就只剩了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