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家庭活動不帶他

“府裏可還有公務?若是沒有,陪我去喝兩杯?”

章無虞扯着戚書望的袖子,擋在他面前,冷聲道:“他沒空。”

秦修顏嗤笑一聲,看向戚書望。

“我問的不是你。”

戚書望喚來擡轎的,垂眸對擋在身前的章無虞道:“你先回去,我去去就來。”

秦修顏掃了眼臉色鐵青的章無虞,笑着和戚書望離開。

酒樓,秦修顏一杯杯酒下肚,已經是微醺,忽的一笑。

“你跟我走,是為了讓章無虞吃醋,而我也得了個酒友,都不錯。”

戚書望不喝酒,只挑着毛豆,随手擋住了秦修顏還想叫店小二擡酒的手。

“以後對她客氣些。”

“這就心疼了?”秦修顏笑轉為苦,忽道:“我與戚鏡本來已經定了婚期,可那時我不甘心過相夫教子的生活,一輩子只為夫家活着…我逃婚了。”

“為何不與他明說。”

秦修顏斜眼看着戚書望,“如果有一天章無虞告訴你她想像個男人一樣雲游四方,想跟着各種名廚去學習做菜,不得不離開你,你可願意?”

也不等戚書望回答,秦修顏壓低聲音,“我不敢提,又後悔成親,所以才逃了婚,可我并不是不想嫁給他。當我忐忑的回到家鄉,發現他這幾年并未娶親,我心中喜悅不已,以為能破鏡重圓,可他不肯。”

秦修顏一口喝光杯中酒,“我忘不了他,還很喜歡他,哪怕這幾年在外面流浪,我沒有一天不在想他!”

“這話不應該對我說。”戚書望招來店小二結賬。

看着秦修顏坐上轎子,吩咐轎夫将人送到玲珑客棧,朝着相反的方向走。

一座處處透着雅致的精致院落,讓守門的小厮通報後,戚鏡親自出門迎接,将人迎到剛布置好的大廳。

這大廳布置得舒适,雖置辦家什不多,但處處透着奢華,牆上的字畫,架子上錯落有致的古董都價值不菲。

一條細棍就可值萬金的沉香奇楠木,做成了一整套桌椅,且不見一個蟲眼,木料紋理清晰,更是世間難得,更別提小厮捧上的茶碗。

“大人看我這布置如何?”

戚書望當年在皇宮吃穿用度頂尖的好,哪怕一個抓癢勺都是珍品,這些玩意雖然都很珍貴,但比起皇宮還是差遠了,并不表現得驚訝。

“一般。”

戚鏡只是笑笑,捧茶喝了口。

“剛才離席離得急,沒想這麽快就能見面,大人找我可有事?”

戚書望掏出七百兩壓在桌上。

戚鏡悠悠的掃了一眼,笑道;“大人可真是孝順,無虞收養你也算是有了回報。”

“她是我的。”

戚書望不怒自威,出生皇家睥睨天下的氣勢讓周遭氣息都似乎凝固了幾分。

戚鏡本笑意吟吟的搖着扇子,對上戚書望的眼後微微一怔。

那是一雙讓人不敢違抗,甚至對視也會心虛的眼睛。

當戚書望離開後,那種心被揪着的感覺才好了些。

戚鏡壓下剛才的不适感,狀做輕松的搖扇,“還是毛頭小子,這就沉不住氣了。”

他起身踱步回書房,拾起剛才買來得急拿走的藥囊,久久沉默。

既然酒樓已經盤下,接下來當然是修繕好開張,次日戚鏡就讓小厮去請章無虞過來,順便将那七百兩之事說了。

小厮來報名,道今日章無虞沒空。

戚家在每年六月末的一天,定然是要全家聚在一起的。

此時戚府,戚書望起了個大早,一直坐在大廳裏等着,福伯已經吩咐了小厮守門,對門忽然來了人,要立刻來報。

今日衙役也不會來找,衙門裏的人都知縣令過年過節都不休息,唯獨六月末這一日定然不在。

戚書望餘光已經不知是幾次掃向門外,然後才挪回手上的書本。

六月末的這一天是戚家定居在宜陽鎮的日子,對戚家幾人來說都是大事。

該死!今年到底是游湖,踏青還是家宴?!

一家之主等着對門來通知今日的活動,等了一早上,眼看就快響午,等得心焦。

福伯提着一小籃子的雞蛋走進大廳。

“大人,府裏得了些好雞蛋,聽聞放在深山裏散養,吃的都是些好東西,蛋清不腥,蛋黃緊實有彈性,口感極佳。”

戚書望不耐煩的擺擺手,讓福伯不要拿這種小事去煩他。

“大人,這麽好的雞蛋,為何不讓新菊送到對門去,讓二位公子也補一補?”

戚書望眼睛一亮,贊賞的看着福伯。

“去将新菊叫來。”

福伯莞爾一笑,“新菊已在門外。”

新菊挎着籃子出了門,心裏記着大人的吩咐,去送雞蛋時要看看二位公子都在幹什麽,順便旁敲側擊下今年戚家活動何時開始。

不一會,新菊挎着籃子回來了,道對門無人,隔壁鄰居聽見敲門聲出來應了,說是年輕寡婦帶着兩個兒子,今早租了馬車出城去了,說是去踏青。

被遺留下來,排除在家庭活動之外的一家之主:“……”

傍晚,馬車停在戚府對門,車夫收了銀子,幫着把小公子抱下馬車。

章無虞下車,看着站在家門口的管家。

“福伯?新菊”

“老夫人。”新菊親熱的喊了聲,話落才察覺不應再這麽喊,忙住嘴。

福伯是來勸章無虞管一管自家大人的。

“大人已經在書房生了一天的悶氣了,這天氣這麽熱,窗也不開,也不喊小厮伺候着,莫要憋出病來。”

戚書問興沖沖道:“今天我們去采了桑葚,特別好玩。”

他獻寶似的從袖子裏揣出了個圓潤的石子讓福伯看,很認真道:“福伯,明日你能帶我去拜拜神仙嗎?”

幾個大人同時看向戚書問。

福伯溫和道:“三公子可是有事想和神仙說?”

戚書問點頭,頗為苦惱,“今日娘親給買了糖炒栗子,在城外,書問看到了大南瓜,只好丢掉了糖炒栗子,在路上,有很好看的花花,書問只要好了花花,采桑葚的時候,要花花就拿不了桑葚,可是這石頭也很好看。”

福伯溫和道:“所以三公子丢了桑葚,又要了石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