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

道,讓人不自主就松懈下來。

孫殿英聽見有人闖進來,正要發作,一擡眼發現是許一城,立刻笑容滿面:“許先生,跟日本人談完啦?來兩口吧?”他挪了挪身子,給騰出個地方。馬弁連忙起身,想給許一城拿杆煙槍。

許一城也不坐下,劈頭就說:“孫軍座,我來此是辭行的。”

“哎?咱倆還沒聊夠呢,你怎麽就要走啦?”孫殿英從炕頭一骨碌爬起來。

許一城拱手道:“我的朋友如今還被困匪窩,生死不明。我已決定親赴平安城一趟,把朋友換回來。”

“啧,好義氣!有咱九成風範。”孫殿英先翹起拇指贊了一句,然後又擔心地說道,“不過王紹義那個人兇殘得很,張少帥都碰一鼻子灰,你去了那兒,危險得很吶。”

“是啊,怕是九死一生,所以才特地來辭行。”許一城笑道,“我若是活着回來,定當投效軍座,效犬馬之勞。”孫殿英先是一喜,然後“呃”了一聲,終于反應過來了。許一城自蹈險境,以此逼宮,這是在談條件呢:你不是想招攬我嗎?行啊,那就別看着我去送死,趕緊出兵把王紹義滅了。

孫殿英愁眉苦臉,站起身把煙槍扔給馬弁,過來拍許一城的肩膀:“哎喲,許老弟,咱不是不想幫你,實在是麻煩得很吶。你不在軍中,不明白眼下這局勢。咱剛投靠國民革命軍,正是敏感時期。一動兵馬,不知多少人會緊張。馬福田、王紹義跟李德标不一樣,我打他們師出無名,會惹出亂子呀。”

許一城敏銳地聽出他話中漏了點口風,眼神一斜:“軍座的意思是,如果師出有名,那麽打王紹義就沒問題了?”

孫殿英遲疑地抓抓光頭:“話是這麽說不假。要麽他們現在還堅持打奉軍的旗號,要麽他們脫了軍裝重新落草為寇,那我開戰還算有正當理由——不過王紹義外號‘惡諸葛’,他才沒那麽傻,落下這麽大破綻。”

“那……若是他們前來襲擊軍座呢?”

孫殿英眼睛一瞪:“他們敢!老子把他們揍出屎來!”

許一城一拍手:“那麽這就好辦了。平安城我是一定得去的,不過我會設法讓王紹義的軍隊調離平安城,前往遵化以東、薊縣西北的馬蘭峪附近。那裏是軍座的防區,他們一頭紮進去,等于是侵犯友軍地域,您就反擊有理,師出有名了。”

孫殿英皺眉:“他們真敢把軍隊派去那裏,老子收拾起來肯定不含糊。不過你咋能把他們弄過去?”許一城負手而立,微微一笑:“山人自有妙計,孫軍座只要事先埋伏好兵馬,等我把他們引過來就是。”

孫殿英聽了這話,眼睛發亮。戲文裏諸葛亮最喜歡說這句話,每次這句話一出口,肯定有一場大勝仗。他再看向許一城,這家夥神神秘秘地賣着關子,嘴角笑意若有若無,還真有幾分諸葛亮的風範。

許一城表面上胸有成竹,其實心裏卻在苦笑。

Advertisement

根本沒有什麽妙計。東陵就在馬蘭峪,王紹義本來也要帶兵去那裏,用不着許一城去引。他故意不提東陵,說成馬蘭峪,就是想把孫殿英的注意力引到殲滅馬福田、王紹義匪幫的軍事行動上來,別讓這位孫麻子對東陵起了貪心。

眼下除了孫殿英,附近沒有能制住平安城的勢力。許一城為了能擋敵于東陵之外,別無選擇,只能把自己都當籌碼打出去。

“等到幹掉王紹義,救出你的朋友,你可不能食言吶。”孫殿英不忘了提醒一句。

“事成之日,一城為軍座親自執缰扶鞍。”

得了許一城保證,孫殿英大喜過望,拉住他胳膊:“扯啥執缰扶鞍,你過來,咱們倆就是兄弟相稱,富貴同享,有難同當……哎呀,都說到這份兒上了,走之前咱們倆不如結拜吧!”

許一城見孫殿英興致這麽高,沒別的辦法,只得含笑點頭應允。譚溫江趕緊出去,張羅了黃紙、公雞、香燭和一尊關公像。孫殿英和許一城就在大煙館裏擺下儀式,對着關公叩了幾個頭,斬雞頭,燒黃紙,然後八拜成交。孫殿英年長為兄,許一城年幼為弟。

結拜完以後,孫殿英要來兩大碗白酒,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完,一張麻臉變得赤紅,大着舌頭問他道:“義弟,你這是打算直接去?”

許一城道:“拖一天就多一天危險,這裏離平安城不算遠,我等一下就出發。”

“真不用老哥哥我給你帶幾個護衛?”

“若此計可行,一人足矣;若是此計不可行,護衛再多也沒用。這次就讓小弟我單刀赴會吧。”

許一城知道孫殿英最喜歡聽評書,還喜歡自己腦補想象,故意多用三國典故。孫殿英聽了,果然拍着胸脯慷慨激昂。許一城又把他偷偷拽過來,壓低聲音道:“馬福田、王紹義為匪多年,手裏財寶山積海聚。他們完蛋以後,平安城裏的資財,哥哥你可得早點派人去接收。”

對于孫殿英這樣的軍閥,動之以情只是虛幌,真正想要他出死力,還要動之以利才行。孫殿英聽完,“嗯”了一聲,沒有聲張,眉眼之間卻全是喜色。別的都是虛的,這才是沉甸甸的實在好處。他軍中缺饷,這可正是及時雨。

兩個人又商定了一些細節,許一城建議提前把十二軍埋伏在馬蘭峪的峪口,這裏道路狹窄,兩側山高,是絕好的伏殺場地。他其實藏了點私心,馬蘭峪峪口離東陵還有一段距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兩軍交戰對東陵的影響。

商議既定,許一城又道:“不過我還得找哥哥借一個人,往北京去送封信。”孫殿英一指譚溫江:“你交給他就得了,他今天正好得押送一批貨物到北京去。”

于是許一城寫了封信,請譚溫江轉交付貴探長,并把富老公身死的消息告訴宗室。譚溫江對軍長這位新義弟恭敬非常,說他一進城就送去,絕不會有半點耽擱。孫殿英又問起堺大輔的事,許一城不想讓他知道太多,說反正都要對王紹義動手,不如賣日本人一個順水人情,孫殿英自然也樂見其成。

堺大輔剛才已經被許一城斥破了陰謀,不管他們有什麽鬼蜮伎倆,都暫時構不成威脅了。

許一城在馬伸橋鎮把事情都交代完以後,換上一身古董商的行頭。臨走之前,孫殿英千叮咛,萬囑咐,讓他小心行事,還說他會安排一個連的精銳在平安城附近,一旦有危險,有人接應。

許一城拜別孫殿英,一個人騎馬朝着平安城趕去。一出鎮子,又趕上一場蒙蒙細雨。許一城不敢耽擱,冒着雨一路前行,又不敢跑得太快讓馬蹄陷住。不一會兒,雨水便住了,露出天青雲白。東陵的護陵案山在遠方隐約可見,氣勢恢宏博大。

許一城将懷中的大白手帕拿出來,擦去面上的雨水,望了望京城方向,嘴唇輕輕嚅動,似乎有無數話語要說。但他終究還是什麽都沒說,抖動缰繩,沿着官道疾馳而去。在前方,平安城頭的黑雲彙聚,又一場暴雨要降臨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