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嫌兇落網,(2)

旨意嗎?”

李成軒睜眼朝外掃了一眼:“是在發榜尋找太皇太後。”

“還在找啊?!”西嶺月有些意外。

尋找太皇太後沈氏,自代宗一朝起,歷經代宗、德宗、順宗三朝,到了如今,已經足足找了四十五年。這其中的內情,幾代帝王的真情和孝心,足以讓天下人動容——

太皇太後沈氏,閨名“沈珍珠”,乃吳興才女。開元末年嫁給時任皇長孫李俶為妾,即後來的代宗皇帝。天寶元年,年僅十五歲的沈珍珠生下了皇長曾孫李适,即後來的德宗,然而由于楊貴妃受寵,其侄女崔氏被冊封為代宗正妻,沈珍珠雖然進門早且育有皇子,但只

是側室。

十年後,安史之亂發生,長安淪陷,玄宗帶着一衆皇親國戚倉皇出逃。代宗身為皇長孫,其妻崔氏身為楊貴妃的侄女,都有幸随駕逃離,沈珍珠卻不幸被留在了長安,從此與代宗離散。

一年後,代宗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發兵收複洛陽,意外在此見到了被囚的愛妾,可當時山河動亂、長安未複,為了沈珍珠的安全考慮,代宗只能将她安置在洛陽,從此揮別。

可沒過多久,洛陽再次被史思明攻陷,他知道代宗時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聽說他的愛妾沈氏在此,立即派人尋找。然而當時的守将李光弼眼看洛陽不保,早早下令将洛陽百姓及上陽宮的宮人率先轉移,最後落在史思明手裏的洛陽只是一座空城。史思明尋找沈珍珠自然一無所獲,而她也從此下落不明。

後來代宗臨危即位,平定了安史之亂,卻始終沒能找到沈珍珠。為此他痛心不已,便昭告天下,立沈珍珠之子李适為皇太子,并下旨尋找太子生母。

可終其一生,他都未能找到沈珍珠,抱憾而去。代宗駕崩之後,德宗李适即位,冊封生母沈珍珠為皇太後,封賞整個沈氏家族,并下旨繼續尋找。德宗在位的二十幾年裏,曾有許多女子自稱沈珍珠,最終都被确定是冒名頂替,但德宗并未失望,一直在尋找生母,仍然未能找到。

德宗駕崩之後,先皇順宗拖着中風的病體即位,依然不忘尋找祖母沈珍珠。可他在位僅半年就傳位給了當今聖上李純,由聖上繼續發榜尋找……這尋人之事歷經四朝天子,如今算來已經整整四十五年了。

天下人都希望能找到沈珍珠,以成全歷代天子的心願,但時間拖得越久,希望就越渺茫——因為她若還在世,今年也該八十高齡了。

都說“皇家薄幸”,可看看幾位帝王锲而不舍地尋找,總是教人動容。西嶺月聯想起自己的身世,不由得感慨:“無論太皇太後在不在世,她若知道歷朝天子都在找她,也該欣慰了。”

李成軒聽出她話中的感同身受,俊目微垂,掩飾住那一抹苦澀。

西嶺月忍不住伸頭再看那張皇榜,直至馬車越行越遠,她才收回目光重新坐定。她像是想到了什麽,忽地提起勁頭,一把拽住李成軒的衣袖:“王爺,我想到了!甄羅法師一定來自宮中!”

Advertisement

李成軒目中閃過一絲異樣:“你如何确定?”

“方才看到皇榜時我想到的。”西嶺月顯得很激動,“你想啊,什麽人才能聚集這麽多寶貝?尤其武後的通天手杖,擺明是宮中之物啊!她一定是從宮裏出來的!”

西嶺月越想越認為大有可能:“自安史之亂起,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哪一朝不是風雨飄搖,兵禍天下?就連沈……太皇太後都走失了!單就德宗時的‘泾原兵變’,他逃出長安,抛下多少宮

人四處流散?那個甄羅法師,極有可能就是某次兵禍中逃出宮的,還秘密帶走了宮裏大批財寶!還有還有,那個清修苑就在安國寺後街口,離大明宮已經很近了!她可以走建福門,把宮裏的財寶偷運出來,再藏到清修苑,馬車運送只需半個時辰!”西嶺月這般說着,不自覺地抓住李成軒的手臂,“王爺,她在宮裏一定還有同黨,是她的故舊,權勢滔天,在暗中幫着她盜竊生辰綱!”

“你的推測極有道理,可是,”李成軒指出要害,“你沒有證據。”

“沒有證據那就找啊!”

“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這麽簡單。”李成軒再次蹙眉,“倘若真如你所言,甄羅法師在宮中有幫手,你可曾想過那幫手是誰?你将那人揪出來,他是否會報複你?宮廷險惡,人心複雜,甄羅法師寧可自己承擔罪責也沒有供出同謀,可見那人藏得很深。”李成軒看着她,目光沉穩而深刻,“既然如此,為了你的安危,為了宮中的平靜,也為了我母後順利度過生辰,我希望你放棄此案。”

這是頭一次,李成軒如此直白地告訴她宮廷的生存法則。講句實話,有些說法她并不能認同,甚至還覺得疑惑,明明在生辰綱丢失之初,李成軒還信誓旦旦地要揪出那個宮中毒瘤。

前後才過了一個月,他的态度就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郭仲霆都消極地對待此事,可

見幕後之人的确能夠只手遮天。

“王爺,我只問你一句,”西嶺月仍不死心,壓低聲音附在他耳畔問道,“甄羅法師的幫手,是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嗎?”

這一問讓李成軒沉默了很久,到最後他也沒有給出回答,只是模棱兩可地對她說:“西嶺,你記住,如今你姓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