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成婚

世子妃的新婚禮服比起普通新娘的嫁衣要精美許多,圍着錦繡給錦繡上妝的,也看不到劉家的人,他們要按照禮儀,等在外面,等到錦繡梳妝好了,走出屋子,辭別爹娘時候,由劉秀才夫婦說出戒之勉之的話,然後錦繡才能上轎,一路往寧王府行去。

當錦繡被衆人簇擁從房中走出,外面等着的所有人,除了劉秀才夫婦,都跪下行禮,錦繡被丫鬟扶着,一步步往劉秀才夫婦所在的地方走去。

秀才娘子看着女兒行來,這一去,再見時候,就是更為嚴苛的禮儀,再不能像尋常父母一樣,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可以為女兒出頭。嫁入皇家宗室的女人,受了長輩們的委屈,也只有忍着。

錦繡盈盈拜下,隔着蓋頭,劉秀才仿佛也能看到女兒美麗的面容,從此,再舍不得,女兒也是別人家的人了。

“戒之勉之……”在秀才娘子的話語聲中,錦繡被扶上轎,轎簾放下時候,轎夫擡起轎子,衆人前呼後擁着,往寧王府行去。

院中的人沒有少很多,還有許多來賀喜的客人,見錦繡的儀仗走了,才一擁而上對劉秀才夫妻說着恭喜,其中頗有一些是十分豔羨的。

劉秀才應酬幾句,見秀才娘子面上還有止不住的傷心,也只有輕輕地拍一下妻子的手,好讓她招呼客人。

儀仗行在路上,錦繡坐在轎中只能聽到鼓樂的聲音,錦繡不由悄悄地掀起蓋頭,不知一年多沒見的孟微言是什麽樣子?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變化?而做人的妻子,和做人的女兒,是不一樣的。

想着想着,錦繡的面上更紅了,未來是個什麽樣子,錦繡是不曉得的,錦繡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不會後悔,只有這樣,才不辜負爹娘,不辜負孟微言,不辜負自己。

轎子很平穩,到了寧王府的時候,鼓樂聲音更大,孟微言身着蟒袍,站在寧王府大門前,看着往這邊慢慢行來的儀仗。儀仗之中,有一頂轎子分外顯眼,那是按照自己的心願挑的新娘,那是能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

負責禮儀的官員已經在那一次次提醒,衆人該做些什麽,儀仗來到王府門前,往兩邊散去,讓轎子來到王府門前,鞭炮聲響起,轎子停下,轎夫散去,并沒有掀起轎簾。孟微言對轎子拱手行禮,直起身時,孟微言往府內走去,內侍這才重新擡起轎子,寧王府大門處放了一個火盆,轎子越過火盆進了大門,一路擡進了前殿。

在前殿外,內侍放下轎子,丫鬟上前掀開轎簾,扶出錦繡。先行進府的孟微言已經在殿內等候,夫妻要在這裏行禮,然後錦繡被送進孟微言的房內。寧王封地離的最近的是越王府,越王只遣了賀喜的人來,并沒親身前來。別的王府,更沒有親身來的道理,因此除了王府屬官,觀禮的人只有寧王妃的娘家人。

不過禮儀還是一絲不茍地進行,拜天拜地拜父母,夫妻交拜之後送進洞房。

孟微言的屋子被裝飾一新,錦繡被扶着坐在床邊,又念過了吉祥話,蓋頭這才被挑起,錦繡擡起頭,孟微言低頭含笑看着她。

一年多沒見,似乎兩邊都沒多少變化呢,錦繡和孟微言仔細打量了對方,心中浮起的是這麽一句話。

“錦繡,你……”孟微言剛說了這麽一句,何嬷嬷就笑着道:“大哥,雖說不像民間,還有酒席的,不過王妃說過了,您還是要去陪舅老爺喝一杯。”

Advertisement

“好,我曉得。”孟微言收回放在錦繡那的眼,對何嬷嬷道:“你們可要照顧好世子妃。”

“大哥說什麽笑話呢?”小朱嬷嬷捂住嘴笑:“我們都是按規矩辦事,難道還會對世子妃不好?”

屋內服侍的人也都笑了,孟微言的臉不由微微一紅,又望錦繡一眼,這才往外走。

“世子妃,您要不要喝點茶,還有,這冠子太重了,先取下來,等大哥回來再帶。”吉祥也陪着錦繡,孟微言一出去,她就十分殷勤地詢問錦繡。何嬷嬷她們是曉得吉祥的意思,錦繡這一嫁過來,按了規矩,是要給錦繡配上足夠的人手,一般來說,派去教導服侍錦繡的人,在錦繡嫁過來後,也會跟着服侍她。

不過這也要看寧王妃的心意,要是寧王妃不高興了,給錦繡重新調配人手也是很平常的事。不過要是錦繡執意要把人給留下,寧王妃也不會多說什麽。

“吉祥說的是,世子妃,您還是先把冠子取下罷。”小朱嬷嬷也跟着殷勤地說,她們不說還好,一說錦繡就覺得脖子肩膀都是酸痛的,她伸手往肩膀上敲了敲,吉祥已經摸出不知在哪尋到的美人拳,上前給錦繡殷勤地敲着肩膀,何嬷嬷伸手替錦繡把鳳冠取下,小朱嬷嬷倒了茶過來,錦繡剛喝了一口,就聽到門外傳來丫鬟的聲音:“三姐來了。”

寧安郡主已經擇定了儀賓,要在今年年底出嫁,郡主出嫁的規模總比世子和郡王成親的規模要小一些,因此除了備辦嫁妝,王府并沒有更添忙碌。錦繡沒想到嫁過來的第一天,先見到的人會是寧安郡主,還沒來得及說請,寧安郡主就笑容滿面地走進來。

錦繡剛要站起身迎接,寧安郡主已經快走兩步,按住錦繡的手:“你快坐下,別站起身,我曉得這有講究,說是新娘要一直坐着,等到新郎重新進來,才能站起身。”

“三姐果真和我們離開王府時候不一樣了。”何嬷嬷笑着湊趣,寧安郡主已經坐在椅上,仔細看着錦繡:“原先我還不曉得,大哥為什麽非你不可,這會兒我仔細瞧着,原來嫂子你果真和別人不一樣。大哥的眼力果然好。不過,我的眼力也不差。”

寧安郡主突然誇起她自己的眼力來,錦繡微笑:“三姐怎麽說你的眼力也不差呢?”

寧安郡主親熱地拉着錦繡的手:“你難道忘了我原先說過的話。這會兒你做了我嫂嫂,我都高興了一年多了。”說着寧安郡主吐一下舌,貼着錦繡的耳輕聲道:“不過這話,也不敢在母親面前說呢。”

說完寧安郡主直起身,對錦繡露出俏皮微笑,錦繡只淺淺一笑,吉祥端上茶,寧安郡主瞧一眼吉祥,對吉祥笑着道:“你也是有福氣的,能來服侍嫂子。”

“三姐這樣說,叫奴婢怎麽敢當?”吉祥的話讓寧安郡主又笑了:“說你有福氣就是有福氣,難道我說的不對?”

“三姐說的話,自然是對的,不但吉祥這丫頭有福氣,我們也都是有福氣的。”何嬷嬷不愧是在王府待了很多年的老人兒,立即就把這話接過來了,寧安郡主又是甜甜一笑,錦繡面上的笑容一直沒變,寧安郡主說了會兒話,也就告辭。

錦繡等到寧安郡主走出門了才問小朱嬷嬷:“我記得原先三姐身邊有個大丫鬟,叫越梅的,怎麽今兒不見三姐帶着她來?”

“越梅那丫頭啊,也不知怎麽了,去年八月中秋節的時候,沖撞了三姐,王妃知道了,就說不讓她再在三姐身邊服侍,讓她家裏人把她帶走了,聽說她回家之後,沒到三個月就被她爹娘嫁給了一個富戶家做妾。”小朱嬷嬷她們雖然在錦繡身邊服侍,但王府內的一舉一動她們還是很清楚的。

“世子妃您擔心什麽呢?這會兒您今非昔比,您是诏書明發,天下人都知道的寧王世子妃。”何嬷嬷會錯了意,輕聲勸着錦繡,錦繡沒想到自己順口一問,就讓何嬷嬷她們想的很多,剛要解釋就聽到內侍在外面道:“大哥回來了。”

朱嬷嬷急忙伸手把錦繡手裏的茶杯接過來,小何嬷嬷拿着胭脂和粉往錦繡面上快速地又撲了撲,這才給錦繡重新戴上鳳冠。剛把鳳冠戴上,孟微言就已經走進屋來。何嬷嬷和小朱嬷嬷帶領着屋內衆人對孟微言行禮:“恭喜大哥。”

孟微言揮退衆人,重又走上前看着錦繡。錦繡粉面低垂,唇邊有淺淺笑意,就是不擡起頭。

孟微言不由輕咳一聲,錦繡這才擡頭看着他:“大哥着了風寒?”

“你故意的。”孟微言笑着說了一句,順手把錦繡頭上的鳳冠取下:“這個你不戴着也沒什麽,都戴了一天了,你不嫌脖子和肩膀疼的慌?”

“方才取了下來,這會兒才戴上的。”短短幾句話,仿佛他們之間從沒分離那麽長時間,錦繡唇邊的笑又浮現,孟微言已經坐在錦繡身邊,看她不時露出笑:“你在笑什麽呢?”

“我就在想,這才一年多工夫,就發生了這麽多的事。還有,謝謝你,大哥。”孟微言不由伸手把錦繡的手握在了手心,錦繡的手很纖細嬌小,孟微言揉捏着錦繡的手:“謝我什麽?要拿什麽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