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案情洩露

? “哎,我剛聽說了個大消息!前面當鋪死了的那個李掌櫃,竟然是個閹人!”

天近傍晚,客棧裏陸續來了吃飯的客人,連林清潭都到了堂中坐下,點了胡伯的拿手菜,李澄秋正坐在他旁邊與他說話,就聽見了這一句。

她驚訝萬分的回頭去看,發現說這話的人正攜友進門,卻是鎮上壽材鋪的東家趙奇。在他身邊一同進來的,是照雪客棧的鄰居、聚寶齋掌櫃張貴寶。

他聽了趙奇的話,顯然也十分震驚:“此言當真?這怎麽可能呢?他是李家的上門女婿啊!”

徐二娘此時也迎了上去招呼:“趙掌櫃許久不來,一來就說這樣驚人的消息,快裏面請。”

趙奇看自己一句話引的滿堂人都望過來,一時有些得意洋洋,笑眯了老鼠眼,跟着徐二娘到裏面一張空桌落座,然後才道:“我原本也不信,可這是李家夥計傳出來的消息。他們家不是從我這裏買了壽材麽,本來今兒要下葬的,我們說好了把紮好的亭臺樓閣、牛馬車船給送到墓地去,可李家一早來了個夥計,說李娘子被巡檢司帶走了,家裏李大姐立不起事,只會哭,今兒眼看着是下葬不了了。”

“李娘子為什麽被帶走?難道是她下的手?”張貴寶問道。

趙奇道:“那卻不知。只聽那夥計說,李娘子和家中另一個夥計有些不清不楚,被巡檢司發現了。”

邊上客人聽了半晌,也沒聽到他提起重點,忍不住催問:“先別說這個,那閹人是怎麽回事?”

趙奇神秘兮兮的說道:“那夥計說,當初李掌櫃一死,仵作驗屍立刻就發現了他沒有命根子,不過巡檢司不叫說出來。但此事李娘子卻是必然知曉的,她告訴了相好的夥計,那夥計憋不住話,李家夥計如今可沒誰不知道!”

衆客人聽了都啧啧稱奇,“一個閹人是怎麽做了李家上門女婿的?”

“這有什麽?哈哈,難道老泰山還能讓女婿脫了褲子驗一驗?”

“老泰山自然不能,可新婚之夜,難道李大姐就沒發覺不對?”

男人們越說越離譜,林清潭聽着聽着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對李澄秋說:“我們去後院說話吧。”

李澄秋正在沉思,聽了他的話沒有反應,反而站起身走到趙奇身邊問:“趙掌櫃,那個跟你說這些的夥計叫什麽,您可知道?”

“唔,好像叫劉春。他還說啊,這個李掌櫃極有可能是原來陳朝宮中的內監,李家還有陳國皇宮的寶貝呢!”趙奇唾沫橫飛的說道。

Advertisement

林清潭正待叫李澄秋回來,不妨又有人接口:“怪不得!今日一早小梁捕快就來找周掌櫃去,周掌櫃不是金陵人麽?他還常說認得陳朝宮中那些達官貴人。”

“你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晌午我在醉仙樓和幾個西域客商談生意,聽隔壁雅室有人說什麽,‘死的就是彭鸪’,我還想呢,這陳朝覆滅都八年了,那個作惡多端的閹豎彭鸪早該死了,這會兒提他做什麽?現在聽了幾位的話才想明白,恐怕他們是在說,那當鋪李掌櫃就是彭鸪!”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幾乎所有人都議論起來,李澄秋站在中間,目光依次掠過一張張坐滿了客人的桌子,心裏滿是疑慮。

“如果真的是彭鸪,那他死的就真不冤枉了!”

“是啊,這樣一來,兇手留下‘佞臣當誅’四個字,意圖也就十分明了了!這下手之人,必定是陳朝的忠臣!”

“我看不會那麽簡單,你們忘了麽?王府丢失的鳳冠,也與陳朝有關,也在現場留了四個字!”

“難道是陳太子蟄伏多年,終于積攢了底氣,此番要卷土重來?”

“嗤,我可不信!陳太子就算要複國,也與咱們雲南沒幹系啊!”張貴寶從中接話,“他要鬧事,怎不去長安?不回金陵?”

有陌生的聲音在角落裏接口:“也許他并不是要鬧事呢?拿回母後遺物、鏟除奸佞之臣,也許陳太子是想借這一番動作,告訴陳國遺民他要複國了呢?”

李澄秋心中一動,立刻往那角落走去,與此同時,別人繼續談論:“你說的不對,複國這樣的大事,怎能先打草驚蛇?這邊兒鬧開了,難免會傳到長安去,到時周朝派人追捕陳太子,豈不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這你就不懂了,那可是陳太子,師出有名,只要登高一呼,自有人響應。再說當年他敗得那般憋屈,此番想揚眉吐氣,堂堂正正向北周表明自己歸來,也是很有可能的。”

這次說話的人,正在先前角落的對角線處,而李澄秋此時也已經能看清角落的幾張桌子,客人多是眼生的,有交頭接耳的,也有臉朝外傾聽的,完全看不出剛剛說過話的人是誰。

李澄秋停住腳步,只覺眼前雖然看的清晰無比,各種議論聲也盡皆入耳,卻仍似有一團迷霧隔在當中,将此事遮擋的撲朔迷離。

“你怎麽了?”不知何時,林清潭走到了她身邊,低聲詢問,“在找什麽?”

李澄秋搖搖頭:“沒什麽,你坐一會兒,我找老劉說幾句話。”她說完不等林清潭回答,就轉身去了後院,揚聲叫了一聲“老劉”。

劉石宏很快從天而降,看方向應該是客棧房頂,李澄秋皺着眉将堂中情形與他說了,“你暗中留意一下那幾個角落裏的眼生客人。”

劉石宏聽完她的話,眉頭也跟着皺起,卻并沒跟着李澄秋從後門進內堂,而是翻進二樓走廊窗子,坐到了樓梯欄杆上,觀察堂中情形。

李澄秋返身進到堂中,正要去林清潭身邊坐下,走到半路卻看見一個熟人從門口進來,她立刻轉換方向,走過去打招呼:“蕭公子回來了?”

蕭若看見她迎上來,臉上露出微笑,回道:“是啊,聽說掌櫃的回來了,可惜昨晚我回來的晚,沒見着。”

“是麽?怎麽今早也沒見着蕭公子出門?”李澄秋笑問道。

蕭若道:“我一早就出去了,那時胡小哥剛開了前門。”她一邊說一邊掃視了一下堂中,聽衆人紛紛議論什麽“陳朝”、“陳太子”、“彭鸪”,不由問道,“怎麽今日這般熱鬧?這是說什麽呢?”

李澄秋回頭看了一眼,又轉回頭盯住蕭若,笑道:“說鎮上那樁兇案呢!有人說死者李掌櫃是個閹人,還是陳朝宮中的內監,就是那個奸佞之徒彭鸪。”

蕭若美麗的雙眸微微睜大,顯出十分吃驚之色:“這,這怎麽可能?”

李澄秋道:“是啊,真是匪夷所思。他們還說,這起兇案和鳳冠失竊,都是陳太子策劃的。”

“陳太子為人光明磊落,怎會做這等陰詭之事?”蕭若立刻皺眉反駁。

李澄秋詫異道:“蕭公子這樣說,是認得陳太子麽?”

蕭若眸光微閃,搖頭道:“我倒希望有那個榮幸。只可惜我年紀幼小,又長在長安,并無這個機緣。不過我自幼就聽家中長輩提起陳太子,說他胸襟磊落、聰穎仁厚,他就算要複國,也絕不會使這種手段。”

李澄秋不由得盯着蕭若仔細看了半晌,蕭若似乎對堂中衆人的議論深感氣憤,且毫不掩飾她對陳太子的維護之意。這讓李澄秋覺着,蕭若恐怕不僅是對陳國有些故國之思那麽簡單。

不過此時她并沒有多餘心思用來揣測蕭若,案情細節忽然洩露,李澄秋得趕快通知王珪,所以她一等劉石宏觀察出了結果,便叫他先去見王珪,将客棧中的流言和那幾個将話題引向陳太子之人的形貌特征講給王珪聽。

卻沒想到劉石宏一去不歸,直到夜裏店中打烊,他也還是沒露面,李澄秋莫名有些心神不寧,連一直沒走的林清潭都無暇顧及。

還是徐二娘看林清潭面色不好,悄悄過去跟李澄秋說:“林公子還等着你呢!”

李澄秋剛擡頭看了林清潭一眼,外面就傳來紛沓腳步聲,正在門口準備關門的胡小三兒同時出聲打招呼:“小梁捕快怎麽這時候來了?”又說,“老劉你怎麽才回來?”

話音落地,梁伯元已經和孟橋生等人走了進來,他見到李澄秋一拱手,問道:“李掌櫃,你店中是不是有個叫蕭若的投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