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她終于一身疲憊飛回北京。歌友會結束了,接下來又是各大音樂頒獎禮,四月,是上一年收獲季的延續。

其實內地的頒獎禮分豬肉居多,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願以償,拼人氣、看實力、比資源,主辦方也不會傻到自砸招牌,口碑實力跟獎項是基本一致的。

通常在頒獎禮前一周左右,就會有消息流出,歌手自己會拿什麽獎都已經八九不離十了。然而這次主辦方給她團隊的“劇透”卻模棱兩可:肯定有獎,但目前還不能确定是什麽獎項。

謝欣跟團隊的其他人為到底去不去頒獎禮争執不下,謝欣認為,不給肯定答複,吊着胃口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如果到時候去了,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小獎項,那就太尴尬了,沒必要讓她陷入這樣兩難的境地。很多大咖,根本不在乎頒獎典禮,獎項就當做集郵而已。她不是新人,沒必要有獎就去。

況且四月份工作很多,時間恨不得以秒來計算。

最後問她,她遲疑片刻,說:

“還是去吧。”

只是因為從出道開始,不管是高峰還是低谷,九年來,這個頒獎禮都給了她嘉獎、贊許和安慰,她是個極其念舊的人,給過她溫情的人或者事,她都記在心裏。

周末的下午,他跟F.T.Roosevelt 坐在庭院外的葡萄藤下相談甚歡。

“電影的思路是對的,秦山導演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更不用說,不過Darcy,有個問題你考慮過沒有,這部大制作,需要兩年的拍攝周期,太久了,作為歌手,口碑很重要,曝光度更重要,這是娛樂圈的生存法則。”

“我知道,所以今天請你過來,就是想談談這兩年該如何規劃。秦導的主題曲就當是積累兩年的最後爆發,所以中間的空白,需要你來填補。”

F.T.Roosevelt從桌上拿起一疊紙質文件,翻了翻,然後聳肩:

“我手上現在有一支廣告,一直沒有物色到适合的人選,這麽多資料看下來,覺得她可以試一試。”

他接過文件,竟然是個一線化妝品代言,金牌策劃人的資源确實不一般。

“別怪我多嘴,其實一般情況下,作為策劃人,我需要跟明星溝通,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才能往他們想要的路子上引。你這樣的幕後推手,讓我的工作難度增加很多,效果也未必有預期那麽好。因為她這樣被蒙在鼓裏,根本談不上配合,萬一團隊跟我們想法有偏差,做法完全可能會南轅北轍。”

“……”先做幕後推手吧,争取早點轉正。他一臉無奈,心裏默默這樣想。

Advertisement

“或者你費了這麽大力氣,是想收購兼并他們公司?”

他晃了晃手上的酒杯,喝了一口,不置可否。兼并的想法并不是沒有,只不過他一直在做電影投資,雖然是地道的音樂科班出身,可也只是算圈子的邊緣人物而已,就算真正運作起來,他也只想用所有資源來打造她一個人,別人他沒心思管,也不屑于賺那點錢。然而宏觀上看,資源都是交叉相互的,如果真的收購,當然不可能只做她一個人。

所以他要另外想別的辦法,這個暫且不急,只是長遠計劃中的一個。

“關于這款化妝品,盡快跟她的團隊聯系吧,過了這個月,她就要開始着手演唱會了。”

“我知道,廣告創意的企劃案已經着手在寫,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如果談的順利,一周就能拍好,不會影響到演唱會。”

他點了點頭,與F.T.Roosevelt碰杯,目光灼灼,志在必得。

她回來的這些天,除了為演唱會做準備,也約他錄過一次音。氣氛顯然比第一次好了很多,為了感謝他生病期間的照顧,還特意帶了圓圓姐親自包的餃子。

錄音非常順利,6點進棚,10點不到就結束了,一首歌圓滿完成,本來計劃要到12點的,結束的時候她擡手看了看表,一臉驚訝。

他把準備好的溫水遞給她:

“今天的嗓音狀态很好。”

她自然而然地接過去,一口氣喝了大半,兩個腮幫子鼓鼓的,在他眼裏就像一只剛出籠屜的包子,還騰騰得冒着熱氣,誘人極了。

“還要再錄一首嗎?”

她竟越戰越勇,不過點到為止就好:

“今晚來不及,演唱會就要到了,還是保持好狀态。”

她也覺得有道理,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跟他說話:

“去吃夜宵吧,我餓了。”

兩個人去了東華門,點了爆肚、炒肝、豆汁焦圈、驢肉火燒和烤串兒,她還變戲法一樣拿出個食盒,裏面是圓圓姐準備的餃子,請老板拿去熱了,兩個人一邊等菜,一邊說話。好在已經夜深,人并不多,他們又坐在角落裏,無人留意。

他問她演唱會的曲目,她想了想,從包裏翻出一張紙,上面的都是備選,具體哪些還沒有定下來。

他專注地看,忽然有鈴聲響起,是她的電話。

“……剛錄完音。”

“……”

“出來吃夜宵,待會就回去。”

“……”

“沒有?……算了,最佳也不是沒拿過,專輯成績好就可以了。”她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那邊似乎開始滔滔不絕,她只好聽下去。

菜上齊了,他把餃子分盤裝好,實在是很多,三四十只,自家包的,又足夠大,香氣四溢,每一只都在挑戰嗅覺和味蕾。

“呃,你先別急,既然答應了,還是去吧,至于什麽獎,那邊不松口,也沒辦法。”

“……”

“最受也是獎,不輸給最佳,那是歌迷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

“我知道,你怕她拿最佳,後輩就後輩吧,心放寬點,我拿獎的時候,前輩們不也看着呢嗎?

“……”一通電話打了十多分鐘,挂了之後,她并沒有多解釋,看到一桌子美食不禁兩眼放光:

“你不餓嗎?”

他吃了一只餃子,家裏包的味道,已經很多年沒有嘗過:

“這麽多,怎麽吃得完?”

“吃不完就打包帶回去,你在美國呆久了,還習慣餃子饅頭?”

“老北京離不開這些,去哪兒都一樣。”

她吃到第一顆餃子就後悔了,家的味道:

“我媽要去長沙照顧外公,臨走前給我做了餃子。”桌上這兩盤是她三天的晚飯。

最後他很不客氣地把他們倆各自盤子裏剩下的餃子都打包帶走了,一共十餘只,都混在了一起,她有點不好意思,明明開個玩笑,怎麽他居然當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