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尉姑娘

京城一大早就熙熙攘攘了起來, 老百姓們都看熱鬧一般沿着京城東西兩條大街來回行走着。

今日比往日更為熱鬧, 從前三日開始, 朝廷上下也沸騰了起來, 原因無他, 駐紮在東南沿海多年的安國公在半個月前打敗了外敵水軍, 這是自小皇帝登基以來的最大一次勝戰,随着戰報而來的是安國公的送俘虜上京的奏折, 安國公本人還在東南沿海, 但安國公最為疼愛的長女卻親自押送俘虜上京了。

小皇帝自是欣喜異常, 多日的小毛病倒是好了不少, 連帶着心氣也足了許多。

吩咐了周宰相等大臣,連同衛均一起,到京城城門口迎接戰俘,以表示對東南沿海戰士們的慰勞和犒賞。同時也已經下了旨意, 對東南沿海一衆将士按品階給賞。

這一大波賞賜下來,京城多少人更想一睹安國公尉積之女尉大姑娘的英姿。

也想看看外頭那些俘虜有何不同。

宮中之人對此卻不同反應。

劉太後得知安國公不回來, 只派了長女回來, 連嫡子都沒有踏入京城門半步,冷笑了一聲, “真是一只狡猾的老狐貍!!”劉嬷嬷不說話, 只在一旁替劉太後盞茶。

“你不問一句哀家為何如此說?”劉太後換了個姿勢, 眼皮微微擡起,詢問劉嬷嬷。

劉嬷嬷低眉順眼地回:“回太後娘娘的話,奴婢只懂得服侍太後娘娘的事, 其他的,若是太後娘娘想讓奴婢知道,奴婢定然知道,若是太後娘娘不想讓奴婢知道,奴婢又怎會去操心?”

“你真無趣。”劉太後如此道,劉嬷嬷趕緊跪下,“行了,起來吧。都說安國公愛女,可哪有不喜歡兒子的?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他知若是親眷進了城,定然是回不去了,這才讓長女回來。”

“太後娘娘聖明。”

“哀家聖明能有什麽用?皇帝一點都看不透,還一個勁兒白高興。對了,聽說世子跑去兵營裏頭了?”

前幾日,劉太後娘家嫂子過來哭訴,說是承恩公世子竟然一聲不吭跑去兵營裏頭歷練了,如今邊塞虎視眈眈,劉家的嫡長子,怎麽能夠到那麽危險的地兒去,要去也是那些個庶出的賤貨去!

當時把劉太後鬧得很是疲憊,只是劉太後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世子不當,卻要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難道是為了賜婚的事提出的抗議?

實際上是劉太後想太多了,承恩公世子本就想報效朝廷,不過是機緣巧合,把握住了罷了。

劉太後卻心裏越想越覺得承恩公世子是不是翅膀長硬了,畢竟親生子小皇帝都不曾聽過劉太後的任何話。

她并沒有将內心的小九九說出來,只是壓在了心底,任其發酵,甚至于開始琢磨着,是不是真要先給承恩公世子賜個婚了。

“這尉大姑娘,也不知相貌如何?”劉太後默默地吐出這一句話來。

而謹身殿裏頭,靜淑得了消息,卻笑開了顏,來回問了絲竹無數次,“她真的回來了?”

“當然,安國公的奏折,皇上明法的谕旨,千真萬确,您就安心吧。”絲竹也跟着樂呵呵地笑開了,連帶着衛嬷嬷也搓了搓雙手,“尉大姑娘進宮,老奴得好好琢磨下,上次那些個梅花糕之類的,尉大姑娘喜歡吃,這次再做點別的,可別讓姑娘覺得老奴的手藝生疏了。”

“有勞嬷嬷了。”靜淑也跟着往庫房去,想着該從裏頭掏出點什麽東西給尉大姑娘。

不過宮中也有人不太樂意的,比如南安公主,聽說尉大姑娘回來了,臉拉得老長,尉大姑娘比靜淑難纏多了。

“她怎麽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這個時候回來!”她将床榻上的枕頭往地上一扔,十分不快地念叨着。

周太妃進來時,見她如此沒有規矩,訓斥了幾句。

如今周家似乎與她們日漸疏遠了,銀兩照常送進了宮中,但除了這些銀錢往來,便沒有其他的了。

周太妃對南安公主越發不上心了,若是以往還想着給她找個有權勢的驸馬,如今她算是看清楚了,南安得罪了周家人,她最後不還得靠周家,南安公主總是要嫁出去的,因而想了又想,便想起了過幾日的會試,不若......讓她榜下捉婿吧?

“南安,過些時日,你可知便是科考之日,那些學子們可是千挑萬選的精英,若是你能嫁給一個,皇上定然能另眼相看。”

“母妃,真如此?”南安公主不太懂那些什麽科考的舉子,也從來沒有去了解過,聽周太妃這麽一說,倒有幾分想頭。

到了獻俘的正日子,衛均與周宰相率領一品以上的官員到城門口迎接,不遠處,尉大姑娘騎着高頭大馬,身着铠甲而來,後頭跟着一群士兵,手指刃箭,踏步而來,圍在中間的便是一輛輛囚車。

到了城門口,尉大姑娘下馬上前,與衛均等人寒暄一番,由衛均代領小皇帝,親自替尉大姑娘斟酒,以示對三軍将士的尊敬。

尉大姑娘舉起酒杯,轉身示意将士們,喝下好酒後,将酒杯放入盤中,單膝跪地,朗聲謝恩,将士們也跟着高喊謝主隆恩。

一時間,那震撼人心的謝恩聲穿破天際。

周宰相上前,扶起尉大姑娘,一行人簇擁着尉大姑娘進宮。

尉大姑娘進宮後,自是見了第一次見的小皇帝,從袖口中拿出安國公命她帶回來的奏折,又耐着性子說了些小皇帝問的關于東南邊境之事,還有一些水上作戰要領以及這次大勝用了怎樣的排兵布陣。

小皇帝聽得連連稱好。

尉大姑娘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很快,小皇帝便說了心中所想:“朕知曉尉大姑娘乃人中龍鳳,與旁的女子不同。不過聽聞,女大當婚。這次安國公之所以命你進京,怕是也想讓朕幫你解決終身大事。朕少出宮城,終日只埋頭讀書,幸得衛大人與朕多說一些朝中之事,多少了解些青年才俊。只是,到底難以得知是否與姑娘相配。”

“朕心想,不若......尉大姑娘暫且居住在京中,若有意中人,只管進宮便是,朕定然為你賜婚。”小皇帝說來說去的意思不過就是,朕覺得你還是待在京城,可以掣肘下安國公比較好,順便警告你一下,你的婚事可是捏在朕手裏,你得好好識時務才是。

“多謝皇上隆恩。家父也有此意。”早在進京之前,安國公便提到她若是此次進京,怕是要将婚事定下了。他唯一不放心便是這一樁婚事可能他沒有說不的權力。

小皇帝一聽,心裏直贊安國公的人上道,比承恩公、周宰相的人好多了。

他等了好一會,卻沒有聽到尉大姑娘請退,便擡眼問:“尉大姑娘,可還有事?”

“是,皇上,可否允許臣女在宮中小住幾日?”尉大姑娘拱手詢問,小皇帝一驚,難道安國公的野心如此之大,竟然妄想讓尉大姑娘配朕?朕與尉大姑娘相差可是有四歲之多,再者,朕才不想娶這樣粗魯的女子當皇後。

“皇上別誤會。臣女只是......與靜淑公主交好,曾經是靜淑公主的伴讀,之後父親派人在五年前将我接到東南沿海,這才久久未曾見面,今日想着到靜淑公主處好好敘敘舊。”尉大姑娘頓了下,又問:“不知可否允準?”

“準了。”只要不是瞄上他的後位,想待多久都行。沒想到,靜淑身邊還有這樣的能人。

看來,與衛均的賜婚,得趕緊下手了。

衛均親自送了尉大姑娘出了乾清宮,在尉大姑娘正要下臺階時,低聲提醒她:“尉大姑娘,宮中有了許多變化,如今靜淑公主不住公主所了,也不住慈寧宮後頭的小院子了,在謹身殿,您得往慈寧宮邊上走。”

“多謝衛大人。”尉大姑娘不知衛均為何對她有這樣的好意,但道謝也是可的。

正當尉大姑娘又走了幾步時,衛均跟上又說:“勞煩尉大姑娘替奴才給靜淑公主帶句話,就說,奴才今日不便打擾,明日再過去看公主。”

尉大姑娘一聽,只茫然地點頭,心裏卻納悶,什麽時候靜淑跟衛均這麽要好了?

難道靜淑的腦子突然間開竅了?不會屈服在劉太後的淫威之下了吧?

宮中變化真是太大了,尉大姑娘順着甬道走,謹身殿她只去過一兩次。只是靜淑公主所住的謹身殿與當年貴太嫔居住的謹身殿不同,不過靜淑所居住的謹身殿,當年貴太嫔懷有身孕時住過。

尉大姑娘左拐右拐,這才到了謹身殿門口,大步走了進去,此時的靜淑,正坐在秋千下與絲竹盤算着尉大姑娘什麽時候過來找她,“想必得明日了吧?或許後日?她得代替安國公赴宴吧?”

“說不定姑娘心急,就過來看您了呢?”

“可我禮物還沒有準備好呢。”

“靜淑,什麽禮物?”尉大姑娘高聲詢問,靜淑轉頭,見正是她記憶中的尉大姑娘,可又有幾分不同,長高了,越發堅挺了。

“你這麽早就進宮了?可見過皇上了?你瘦了。”靜淑問了許多話。

尉大姑娘一一回了,将進宮來龍去脈說了,又接過絲竹親自捧過來的雨前龍井,笑着贊絲竹精進了,又問了衛嬷嬷好,吃了點心,贊了幾句,哄得她們都十分高興。

這般鬧了一番,絲竹和衛嬷嬷才退下了,只留下她們二人說悄悄話兒。

“靜淑,你氣色比以往好多了。”

“我也這麽覺得,我有事想跟你說。”

“正巧,我也有事跟你說。”

“你先說。”靜淑想聽她想說什麽。

尉大姑娘笑着說了她給靜淑帶的東西後,轉而嚴肅地問:“你跟衛均很熟?她讓我給你帶話,今天不過來,明日過來。他可不是簡單人,你......”

“不是,他是很好的人。”靜淑将衛均如何保護她的事全都一股腦說了,就為了證明衛均人很好。

可萬萬沒有想到,尉大姑娘反而問:“無緣無故突然對你很好,難道不是有所圖?”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啦,尉大姑娘是靜淑的好友,一下子就看出衛均有所圖~~~

通知下哦,這篇文從周日(5.19)開始倒V,周六不更,周日三更哦~~~倒V章節是從33章開始,看過的小天使們可以不用再看了哦。入V後保三進六啦,特別是六月份開始,保證每日六千更新哦~~~整篇文章字數不多,買下來也不貴哦,後頭有更多精彩情節哦~~~期待你們的繼續支持~~~也請支持正版啦~~~若是實在覺得不值得,請你們收藏下我接下來要開的古言《我給前夫當嫂子》和幻言穿書《反派後媽佛系養兒日常》~~~

求個收藏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