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尋墓
十個民兵,肯定是優先選擇有經驗又有耐力的周堂叔那一輩兒的人,确定人選的事青梅表示沒有任何意見,聽支書的。
在平時青梅也是這個态度,可那時候還沒啥特殊的感觸,畢竟大家都是一個屯的,又早就有了老支書一手指揮安排的前例。
可這次在林隊長面前青梅這麽直白的表态,卻讓江紅軍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手下有本事,被上頭的人看重,若是這個手下又恰好是青梅這樣不念權不藏私的,那做她頂頭上司絕對是很好的體驗。
江紅軍此時此刻就有深刻的體會。
感覺受到了尊敬,在比他更高幾頭的人面前有面兒。
眼看着人手已經敲定,全程當小透明蹭在旁邊的陽臻跟韓江着急了。
韓江想要出聲直接求青梅帶上他倆,倒是陽臻,頂了頂眼鏡,扯了一把韓江,略略搖頭不讓他說話。
青梅安靜地側頭看了他們倆一眼,沒說什麽。
這兩人的打算,青梅自然知道,不過她可不準備真帶這兩人進山。這兩人不說別的,就是體力上也連屯子裏的小夥子都比不上,帶進山裏除了當累贅,也沒啥別的用處了。
現在兩人不開口,青梅反而樂得節省說拒絕話的那點口水。
晚上回家,趙三明已經知道了青梅要跟考古專家團隊進龍鳳山找什麽墓。趙三明這樣的普通人,并不知道墓在哪兒,又是哪個大人物的墓,就覺得要進死人的墳坑忒晦氣。
飯桌上,看青梅吃着小魚幹下蛋花湯,趙三明在一旁愁眉不展。
“這死人坑,真要下啊?就不能讓別人去嗎?”
青梅發現趙三明是真在為她擔心,也就多說了兩句話:“陳教授他們的安全問題不能疏忽。”
甭管最後青梅能不能把這些人全給保護好全須全尾的回來,反正她身為大崗屯的民兵隊隊長,絕對是要跟着去的。
去了,那就是盡了人事。要是不去,回頭這夥人真出個意外,大崗屯肯定要被問責。
只要不是智商下線,趙三明還是有點小聰明的,也明白這個道理,問這麽一句廢話,實在是他太擔心了。
死人坑裏除了死人還能有啥,他媳婦要進坑裏看死人,這能不讓人擔心麽。
聽見身後竈洞裏的柴火頭染完掉地上了,趙三明懶洋洋起身把柴火頭撿起來,迅速扔回竈洞裏,又想到個主意:“那你進去了,能争取留在地面上嘛?山裏野獸多,可不得留人在面上接應麽?全下坑裏了,萬一出來就發現出口被狼群給包圍了,那不得危險啦!”
看趙三明這麽坐立不安,青梅只能随口敷衍一句,先把趙三明的心給安撫住,争取讓他甭在她吃飯的時候唠唠叨叨了。
要唠叨,好歹也唠叨些好吃的給她開胃健脾啊。
雖然對此還是有所擔心,可好歹不是要下死人坑,趙三明雙手叉腰在屋裏轉了幾圈,忍了又忍,好不容易才閉嘴憋着沒繼續說這個事兒了。
狗子疑惑地眼神跟着趙三明身影晃來挪去,雖然他也有點擔心,可更多的是舍不得跟梅姨分開。
在他心裏,梅姨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下個死人坑又有啥,死人都不會動,能比老虎毒蛇更吓人?
且不說晚上趙三明太緊張翻來覆去睡不着,結果被青梅不耐煩地一腳踹下去這事兒,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青梅就在趙三明依依不舍萬般擔憂的目送下頭也不回的走了。
集合的地方自然是老支書家,大食堂早上不管飯,他們這些要上山的人都到老支書家吃了一頓熱乎面條當早飯。
一開始看見唐稼陽臻韓江三個小年輕也在,青梅沒在意,畢竟三個人本來就是住在老支書家,家裏開飯,三個知青總不能被排除在外不讓人家吃飯。
可等吃完飯收拾收拾,由江六伯帶路,江紅軍帶林隊長等人在前,青梅帶十名民兵隊隊員殿後,陳教授等人走在中間。
這時候青梅忽然看見韓江跟陽臻一左一右跟在陳教授身邊,一個殷勤小意又是擋風又是送水,一個面露對知識的渴望認真向陳教授問問題時,青梅終于發現不對勁了。
陳教授喝了一口尚且溫熱的水,韓江重新擰好軍用水壺的蓋子回頭張望,剛好跟青梅視線相對。
看見青梅,韓江笑容燦爛地朝青梅揮舞胳膊。
一個陳教授的學生好奇地問韓江:“韓江同志,你跟青隊長很熟嗎?”
關系特別好才會有這樣熱情洋溢的打招呼方式吧。
學生忍不住回頭瞅了一眼青梅,在察覺青梅要轉眼看過來的同時連忙扭頭收回視線。
不知道咋回事,他有點怕這位青隊長。明明就只是個面容清秀身材嬌小的女同志,為啥眼神兒那麽冷嗖嗖的呢,跟他家那位看死人看多了的法醫小叔有點兒像。
韓江完全沒感覺到青梅有啥可怕的,一聽這位同學這麽問,還以為對方是羨慕自己跟梅姐感情鐵,登時忍不住嘚瑟起來,巴拉巴拉說了許多梅姐賊牛的話。
同學們在學校的時候都是成天埋頭認真學習的主兒,稍微有閑暇時間,也不是去跑圖書館就是去拜訪請教老師們。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跑現場,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這會兒聽一聽韓江吹牛,說些青梅的傳奇故事,同學們驚嘆連連之下也減輕了緊張感。陳教授見了,也就沒打斷,反而看着韓江暗暗點頭。
這小夥子,別的不說,心理素質是足夠好的。
又看身邊還在認真思考,且很擅長舉一反三的陽臻,陳教授還真動了要收學生的念頭。
原來陽臻這心眼兒忒多的年輕知青明白直接說要跟着進山,無論是支書還是青梅,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所以陽臻就想到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從陳教授這裏入手。
為何不選楊先生?嗨,那不是因為純粹搞文化研究的人更單純麽。
就像陳教授,陽臻跟韓江演了一出,就讓陳教授相信了他們倆雖然因為支援祖國農村建設下了鄉,卻一直沒有放棄自我提升與學習。
這次陰差陽錯來到大崗屯,發現老支書家以及其他社員家多多少少都有古董。
陽臻跟韓江覺得奇怪,這麽一番多方的追問,才知道了龍鳳山裏有個太後墓,于是有了勸說支書上報國家。
陳教授聽了這番話,又知道了古墓的事是面前這兩個知青勸說之下才讓他們知道的。
從這一點上,陳教授就很是誇獎了二人一番。又看這兩個年輕人一片赤誠愛國之心,到了這裏也時刻不忘為國做貢獻。
如此這般下,一聽陽臻腼腆又期待地說起想要跟着進墓學習更多的新知識,說不定他們以後有機會上大學的時候也不至于選專業沒個方向,陳教授哪裏有不答應的道理。
于是最後,陽臻跟韓江就成功混了進來,還是跟在陳教授身邊,受到公安跟民兵們保護的那種。
此時青梅不知道這些個彎彎繞繞,只暗嘆一聲麻煩,埋頭認真聽周堂叔說起山裏可能會出現的狀況。
雖然有公安同志做主力軍,可同樣民兵隊的肩膀上也擔子很重,大家都有些擔心陳教授等人出個啥意外。
這次進山,為的是尋找古墓,所以走得比較慢。
一開始,陳教授等人是順着河流走,一路往上追溯,時不時還要民兵隊的人下河撈片瓷器上來。村口無名河的上游,是一條從北往南貫穿整個小興安嶺原始森林區域的河流,是黑龍江的一條分支。
中途又彙聚了不少原始森林裏的地下暗河以及泉水形成的山溪。這就給陳教授他們辨別方向産生了不少幹擾。
好在大概是年頭太久遠了,古墓裏沖出來的大家夥也不少,在上游某一處暗河出口處的河灘上順利發現了一座殘缺石雕,陳教授等人拉着龍鳳山地形地勢圖紙後,初步大概圈定了趙太後古墓位置。
“應該就在這座山的山體裏,以山為陵是在唐朝的時候興起的,那時候國力強盛……”
陳教授時時刻刻都不忘給自己的學生們講課,發展延伸了一番後,陳教授又說起趙太後在銀國的非凡身份以及為何以銀國的國力,會願意大興土木為趙太後在這裏修建陵墓,甚至為此還改了個龍鳳山的名字。
“龍鳳山東南為落凰嶺,西南是龍眼泉,這個在風水學上……”
陳教授知識面确實很廣,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說到興起時,還能就玄學風水來扯兩句。
然而陳教授剛說到這裏,走在旁邊原本在自習觀望周圍山嶺走勢的楊先生卻及時扯了扯陳教授的胳膊,打斷了他的話,擡手指向不遠處,說:“老陳,你看那邊懸崖斷層,應該是海西期花崗岩,這邊的地下結構層……”
兩人就岩石層讨論了一番古墓在具體哪一片開鑿更有可能,陳教授當即就被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等到兩人讨論完,有個學生好奇地希望陳教授繼續剛才被打斷的那個話題,陳教授卻一時沒想起來,于是這個話題就暫且不了了之了。
在山林裏花了三天的時間,他們才确定了古墓具體方向。山體下有一條地下暗河從溶洞中流出來,查看之後,否定了從暗河直接深入古墓的便捷想法。
這樣一來,自然智能從地面上老老實實尋找辦法進古墓。
走走停停,路上又見識了一番青梅百發百中的弓箭,幾個學生少不得好奇圍觀,就連楊先生跟陳教授也贊嘆不已,對青梅這位女英雄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明白了清河鎮公社跟大崗屯支書對他們的人身安全做了多盡心的考慮與安排。
路面上可不好走,根據暗河在地下有可能輾轉的流向走走停停,遇到懸崖峭壁也要想辦法繞路。
這麽一耽擱,一行人又花費了四天時間才終于走到青梅熟悉的那片樹林。
發現樹林裏居然有明顯人工搭建的營帳以及殘留的篝火痕跡時,陳教授跟楊先生臉色俱是陡然一變。
等走進了看見明晃晃的盜洞時,陳教授更是氣得身子一晃,差點沒直接當場厥過去——盜洞上擋着的巨石已經在昨晚被青梅連夜趕過來搬開了。
其他人還有些不明所以,有人就皺着眉嘀咕山裏有啥動物能打出這麽大的洞,該不會有啥奇奇怪怪的危險野獸吧。
林隊長倒是看明白了,臉色也不大好看,咬牙切齒地說:“這裏被盜墓賊禍害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