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孽世緣(二)

“我的兒呀,你怎的這麽狠心,就這麽将為娘與你妹妹抛下了……”

皇甫楠和展昭等人進去陳宅的時候,遠遠便聽到女子的哭聲。

陳宅的總管在前頭快步帶路,“在湖中的浮屍是我們家三公子,如今我們聽到的哭聲,便是他的親娘二姨娘。三公子前天說要去湖中采蓮,不讓人前去打擾,今兒個晌午,有丫鬟偷偷前去湖邊采蓮子,發現了他的屍體。”

公孫策:“前天去采蓮?三公子若是前天失足跌落湖裏,那便是有兩天他不曾在府中出現了,你們竟然也沒發現麽?”

總管嘆息着說道:“幾位有所不知,宅子中的荷花,是三公子找人回來種的。他向來喜歡這種風雅之事,時常與人在湖中徹夜泛舟賞月,在湖中過夜那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別說我們當下人的,便是二姨娘和二姑娘,也見怪不怪了。誰曉得這回三公子他——”

老總管話音一頓,最終還是沒往下說。

展昭說道:“節哀順變。”

老管家稍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這宅子怕且是風水不好,不然怎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事?”說着,他回頭看向公孫策,問:“我聽說你們是從開封城來,有很多人随行,有沒有随行的得道高僧,若是有的人,能讓他來給我們念念經驅驅邪麽?”

皇甫楠:“……”

皇甫楠覺得陳宅用它的實際行動表明了財大氣粗四個字是怎麽寫的,種滿荷花的人工湖很大,傳來陣陣淡雅荷香,前方有臺階下去,湖邊還有兩個竹筏停在那兒,往對面看,郁郁青青,竟有種看不到對岸的感覺。湖的左邊是陳宅的花園,管家是家中夫人小姐們時常會邀請其他家的夫人小姐們到花園中開茶話會,一邊賞花一邊聊天,右邊是一個梅林,因為陳家家主陳晔生前喜歡梅花,便在此間植了一片梅林。

三人一邊走一邊打量着周圍的環境,忽然展昭腳步一頓。

皇甫楠有些狐疑地側首看向他,只見他看着前方,眉頭微皺。順着的他的目光看過去,前方圍着一堆人,有一個穿得頗為華貴的中年夫人哭得昏天暗地,有兩個年輕姑娘在扶着她,看着并不像是丫鬟。

總管:“那個哭得肝腸寸斷的,便是我們的二姨娘。扶着二姨娘的,左邊的那位是咱們府中的二姑娘,右邊那位是二姑娘的朋友丁姑娘,她今個兒來找二姑娘玩,卻沒想到遇上這樣的事。唉!”

皇甫楠眨了眨眼,“丁姑娘?”

“丁月華姑娘,是杭州丁府主人的堂妹,從小就住在丁府,是丁老夫人的心尖肉,從小就當成是自個兒的女兒養的。”總管解釋說道。

皇甫楠恍然地點了點頭,難怪展昭會有那樣的反應,這應該算是冤家路窄。

Advertisement

幾人走過去,總管介紹了一下公孫策等人,公孫策便前去查看屍體。而展昭和皇甫楠留在原地,問家屬一些問題,二姨娘情緒過于激動,根本無法交流,只好由陳府的二姑娘陳如雪代勞,而丁月華也陪伴在側。

有要事在身,皇甫楠也沒顧上打量丁月華,只覺得這個姑娘長得頗為好看,一直陪着陳如雪,不時吩咐身後的婢女照顧好二姨娘,讓人感覺她也是陳府的一員毫不違和。皇甫楠想,這個姑娘也是個很有親和力的人。

展昭這邊的問題問得差不多的時候,公孫策也過來了。

總管讓人端上一盆溫水讓他洗手。

“有勞管家。”公孫策一邊洗手一邊與展昭皇甫楠說道:“他身上并無任何異常的地方,只是單純的溺水身亡。”

皇甫楠蹙眉,問道:“那天傍晚,最後一個看到三公子的人是誰?”

“那天傍晚,三哥送了兩支荷花過來給我便走了。”說話的人是陳如雪,江南一帶的口音,吳侬軟語,一聽便感覺水汽撲鼻而來。

皇甫楠看向她,她的眼睛紅彤彤的,鼻尖也紅彤彤的,可見心中也是難過至極,只是礙于經歷喪子之痛的母親已經崩潰,她只能硬撐着堅強。

“他有沒有和你說什麽?”皇甫楠問。

陳如雪搖頭,“沒有,他只是說見湖中的荷花開得十分好看,清香淡雅,便親自去剪了兩支送來給我,說即便夏日炎熱,可聞着這清香,便能讓人心中平靜。那天他并無任何異常之處,可誰知道——”

兩滴眼淚又劃過臉龐,陳如雪已經泣不成聲。

皇甫楠心底微嘆,柔聲安慰:“三姑娘,人死不能複生,你尚有母親要照顧,千萬要保重。”

佛曰人有八苦,生離死別,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有的話,她都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以為自己早該麻木,然而每次說的時候,心中的難過并未減少一分一毫。

皇甫楠說話的時候,一直在陳如雪身旁的丁月華,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這時,公孫策走過來,說道:“我想去發現三公子屍體的地方看看。”

皇甫楠點頭,“我與你一起去。”

展昭見狀,擡手揉了揉太陽穴,“那我去三公子的住處看看。”語畢,轉向總管,“有勞總管帶路。”

總管點了點頭,丁月華忽然說道:“總管,我與二姑娘也一同前去。”

展昭劍眉微揚,側首看向丁月華。

丁月華迎着他的視線,不卑不亢地說道:“如雪是三公子的胞妹,不論展大人此行有什麽發現,她都應該是第一個知情的。”

展昭聞言,沒有再說什麽。

皇甫楠和公孫策踏上小舟,前去發現陳家三公子屍身的地方。

皇甫楠趁着還沒到目的地,就将她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問了出來,“公孫,适才管家說陳府風水怕是不太好,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公孫策:“陳家在杭州,也算是家大業大,半年前,陳家家主病逝。在他去世三個月後陳府的三姨娘便吞金自殺。”

“吞金自殺?殉情麽?”

公孫策不置與否,“傳言是這麽說的,畢竟,三姨娘是陳家家主生前最寵愛的人。但是在她死後一個月,陳家家主的幺弟陳牧,死于火災。”

皇甫楠看向公孫策,“火災?有人放火嗎?”

公孫策搖頭,“并不是縱火,陳府的人說是因為陳牧借酒消愁,喝得爛醉,不小心撞翻了燭臺引起火災,因為是深夜,當大夥兒發現的時候,火勢已經太猛了,無法将他救出來。緊接着,便是這三公子溺水了。”

皇甫楠目瞪口呆。

公孫策說:“其實這幾個人的死,都解釋得過去。但接二連三發生這樣的事情,總讓人感覺透着說不出來的怪異,也難怪總管問是不是陳宅風水不好。”換了他是陳府的總管,也會有想哭的心情。

公孫策見半天皇甫楠沒有反應,轉頭看向她,只見她一臉震驚的神情。他一愣,雖然說這幾個人吞金火宅也好,失足落水也罷,死得總是有那麽一點莫名其妙,可皇甫楠對這種事情向來都是抱着見怪不怪的态度,這麽大的反應還是他頭一回見到。

公孫策問:“皇甫,你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嗎?”

皇甫楠點頭,但随即又搖了搖頭,“這些事情沒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可跟我看過的一個故事很像。”

公孫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