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可說(二)
皇甫楠回去了開封府一趟之後就要去陳州,李氏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火冒三丈。然而她還沒等到包大人回府和他算賬,就等到了包興。
包大人料事如神,知道李氏知道皇甫楠前去陳州的消息後會有何反應,于是先讓包興報信回來。
包興:“夫人,大人說了,您不必擔心陳州之行會讓四姑娘如何,當今皇上說了,若是當真有損四姑娘清譽,待他們回來之後,皇上便親自為他們賜婚。”
李氏:“當真?”
包興拍着胸膛,“大人何時欺瞞過夫人?”呸,這話說得包興自己都心虛。
包大人是從未欺騙過李氏,但從來都是選擇性隐瞞,美其名曰省得她瞎操心。
但偏偏,包大人的選擇性隐瞞對李氏來說很受用,所以李氏聽到包興的話,喜形于色,雖然說她是想心寬一點,但無奈皇甫楠的心太寬了,所以她只好多操心着點。
李氏從來都是個聰明的女人,該知道的知道的一清二楚,不該知道的就算她知道了也會裝糊塗。她當然知道若不是情非得已,包拯是不願讓皇甫楠單獨與展昭出行那麽長時間的,但既然願意了,肯定也是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
于是李氏的臉色緩了緩,朝包興擺了擺手,示意他下去。
她在廳中想了想,随後就離開,朝着皇甫楠的瀾風苑走。她打算過去讓墨雨替皇甫楠收拾一下行李,皇甫楠這一趟去開封府,大概又是深夜才能回來,包興說她明日一早就要走,如何能來得及收拾?
嚴冬過去,如今初春已至。
李氏走在路上,覺得什麽東西看進眼裏都十分順眼,嗯,這大概跟她此刻的心情有關系。一直又當嫂子又當娘的,終于盼到有人接她的班,繼續為皇甫楠操心了。她心裏雖然有些舍不得,但還是喜悅居多。
而此刻在開封府的皇甫楠正在聽公孫策說包大人入宮的事情。
公孫策将事情的大概與皇甫楠解釋了一遍:“陳州知府上奏朝廷,為的便是近半年來陳州多名女子被殺之事,奏折是大人所見,說那些女子死前曾被淩虐,死後都不約而同地擺成跪伏在地忏悔的姿勢。陳州知府希望皇上派出能人前去陳州協助破案,大人想讓你與展護衛一同前去。”
皇甫楠搖着下唇,思索半晌,說道:“我與展護衛一同前去,自然是沒問題的。”根據公孫策所言,這個案子大概都是一人所為,但他們手頭上沒有任何資料,一切都只能等到了陳州再行判斷。
公孫策點頭,“既然沒問題,那你待會兒便去與展護衛碰一下面,看明日啓程前是否要準備些什麽。”停了停,他又說:“對了,小戒心思敏感,十分擅長觀色察言,武功似乎也不錯,這幾個月在展護衛的點撥下,也長進了不少。”
Advertisement
小戒?
皇甫楠一愣,随即反應過來公孫策說的小戒,乃是她強買強賣從風月樓認回來的弟弟。短短幾個月,那小子竟然已經毫無障礙地融入開封府這個大家庭了麽?
公孫策眉目含笑,側頭看向皇甫楠,說道:“你認回來的弟弟算是有出息了,大人雖說是讓他當你的保镖,但希望你能與他一起多去外面走走,以長見識。”
君王恩賜特權,讓她有可以随案調查,皇甫楠可謂是開封府古往今來第一人。包拯一直認為皇甫楠身上有一些東西與他們不同,但讓一個已經成年許久的人與皇甫楠一起,要麽被她的語出驚人噎死,要麽就是慢慢習慣她的思維方式,卻不會受她影響多少。
每個人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都具有慣性,開封府衆人查案多年,雖不能說已經墨守成規,但對皇甫楠那些動辄就将人驚得找不着北的思維方式,只能适應而不會學習,當然,似乎也學習不來。
正好包大人心疼着他出了好大一筆銀子将方戒從風月樓裏撈出來,皇甫楠還想将人撈出來之後就樂得清閑,哪有那樣的好事兒,包大人在皇甫楠還在府裏休養的時候便打定了主意,讓方戒跟着皇甫楠,管他是弟弟還是保镖,那個小子如果有出息的話,總會在皇甫楠身上學到一些東西的。
皇甫楠聽到公孫策的話,先是愣了下,接着便說道:“我當時想将他從風月樓中帶出來,一則是為了案件,二則是因為心軟。我對小戒,不過是一時興起,但義兄卻給了他一次重生的機會。”
所以能在開封府做事,她心中覺得那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在這樣的一個年代,像包拯這樣的人,也就這麽一個了。
公孫策笑了笑,沒有說話。
大概有快三個月的時間沒有回來,感覺雖然熟悉親切,但還是有些不一樣。皇甫楠皺着眉頭,想着待會兒與展昭碰面的話,要商談些什麽。
這時,公孫策忽然輕咳了一聲。
皇甫楠回神,看向他。
公孫策說:“那個……皇甫啊。”
“……什麽?”
公孫策:“我說,你那天晚上夢到的人,到底是誰呀?”
皇甫楠一怔,過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公孫策問的竟是幾個月前,她被藥性折騰得寧願昏過去的那個晚上的事情。
“……”
皇甫楠抿着唇半晌,然後白皙的臉上難得染上了一層紅暈。
公孫策揚眉,覺得十分新鮮。他從未見過皇甫楠害羞窘迫的模樣,如今有幸一見,公孫策覺得就算是被狂揍一頓也值了。
于是,公孫先生那天真的成為了開封府上第一個被皇甫楠揍得滿頭包的人。
在通往陳州的官道上,三匹駿馬往陳州方向直奔,傍晚時分才在城外的一個小酒館稍作休息。
“當年陳州三年幹旱,莊稼顆粒不收,而國安樂候龐樂昱荼毒百姓,朝廷赈災糧食但凡經他手中的,不知被克扣多少,民不聊生之際,他竟然還強征壯丁修建花園,恰好有當今包相包大人奉旨下陳州,前來赈災查賬……”
小酒館裏的人來人去,從來也不缺乏說書的人。
方戒聽了,跟皇甫楠說:“這個說的是大人下陳州赈災查賬的事情,如今開封府裏的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就是那時候大人下陳州前,公孫先生親自設計的。”
皇甫楠聞言,微笑着點頭,“這個我知道,那時候龐國舅還派了刺客要去刺殺我義兄,熊飛當時不止救了我義兄,在捉拿龐國舅一事上,也鼎力相助。”說着,她那雙明眸看向身側的那個穿着寶藍色長衫的男人,“我義兄說,他便是那時候開始,便想着如此人才,若是不能為國所用,實在是國之損失,于是就想方設法要将熊飛招攬到開封府來。”
展昭聞言,嘴角微揚,說道:“是大人過于擡舉我了。”
皇甫楠側頭,一雙明眸打量着展昭。
展昭被她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一個大男人,讓人看兩眼又不會怎麽樣,更何況他對皇甫楠有着別樣的心思,心裏恨不得她的眼睛能天天圍着他轉,當然不會有什麽不好的感覺。
皇甫楠并沒有移開視線,清潤的雙眸對上他的,笑着說道:“說起來,那時候在耀武樓被皇上封為四品帶刀護衛的熊飛,心中也并沒有那種十分高興的感覺吧?”
展昭一愣。
方戒撇了撇嘴,端起桌面上的酒杯,“你又知道展大人心中不高興了?”
皇甫楠眼快手機,将方戒手中的酒杯截胡過來,然後倒了一杯清茶給他,“小小年紀,別當上了酒鬼,我讨厭酒鬼。”
展昭微微一僵,低頭看着扣在手中的那個小酒杯,不知道是該一飲而盡還是将那杯酒敬給土地公公。
皇甫楠沒顧上打量展大人,只笑着跟方戒說道:“公孫說你聰明,我怎麽覺得你很笨?熊飛早年行走江湖,何等快意潇灑,後來耀武樓封為護衛,在旁人眼裏縱然是門楣生光,可總歸是自由慣了的,你以為行走江湖之人又有幾人當真是願意為這些繁文缛節所束縛?”
展昭想了想,将手中的酒杯放下,笑道:“皇甫所言不錯,初始之時,确實十分不習慣。”
其實不止是不習慣,行走江湖的人,大都會有一種優越感,居江湖之遠的,便會看不太慣那些居廟堂之高的。當日南俠展昭,江湖誰人不識?走在路上都帶風。後來被封為帶刀護衛,并沒有太多高興之意,若不是因為包拯,他是斷然不會走上這一條路的。甚至在他告假返鄉祭拜母親時,見到那些江湖朋友,心中也不會沒有自己有了一官半職而覺得光彩,反而覺得有些尴尬。
他看着眼前作書生打扮的皇甫楠,嘴角的笑意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縱容,溫聲說道:“雖然初始不慣,但從未後悔踏上這條路。那時大人邀我與他一同回去,我原本尚在猶豫,後來見大人離開之時,陳州百姓對大人依依不舍的場景,便與他一同回去了。”
江湖之上,但凡是稱得上個俠字的,都有着一顆想要鋤強扶弱的心。
但昔日那種快意恩仇所能幫助的,不過是少數。陳州百姓對包拯的愛戴,讓展昭心有觸動,包拯曾說過,為官并不是為了光耀門楣,而是要為民請命。
他是武将,沒有包拯那樣的治國之才,如今天下太平,也無須安國定邦,但要他輔助一位有治國之才的包相,為其分憂,他覺得自己是十分心甘情願的。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指婚這個說法,我查了一下,沒有明确說清朝以前不能用,可能賜婚會更加妥當,不過就一個詞,我覺得沒必要摳字眼,所以就不改了。
其實我自認不算是不跟青紅皂白就噴人的,但有時候覺得過分的評論,我還是忍不住會反駁的。
譬如什麽含沙射影地說你這文跟我看過的某文主線很像的,像在哪裏啊?你能不能說個明白啊?晉江有舉報中心你不知道嗎?你知道不知道碼字很辛苦?你知不知道構思一個故事要死多少腦細胞?看到你登陸了還在我非V章評論我V章內容,點擊去一看原來是個沒訂閱的,你讓我态度怎麽好啊?你不是找存在感是什麽?你覺得像你去舉報就是了啊,憑什麽你無憑無據來我文下給我添堵我還不能說你找存在感?
還有什麽作者根本沒查資料吧之類的,難道我沒有在你面前吃肉你就可以判斷我不吃肉了嗎?
而且就算我反駁了,也只在我文下的評論是反駁,我也還不至于無聊到追着讀者噴。當然咯,你也還可以說作者我買V了,為了避免被人噴所以我退出登錄了,可我沒說是作者你要噴我啊。可你在我文下留言,難道不是給我看的嗎?我真的很讨厭別人在非V章評論V章內容,不管有沒有登錄,沒講什麽難聽話一概不回複,講了難聽話我當然要反駁,你登錄了留言更好,我一點進去看到你的專欄有沒有訂閱記錄,就算是噴,我也噴得理所當然,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