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紅柳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雖說希望十分渺茫,林若秋覺得不宜過分打擊他的積極性。一本小冊子, 收着就收着吧, 權當心理安慰也好。
不過由誰收卻是個問題, 她看楚鎮那意思大概是要占為己有的, 而林若秋對這東西根本不感興趣——跟現代社會那些花色繁多的音像制品比起來,幾本薄薄的春宮集實在不值一提。
林若秋便恍若無意的背轉身, 給對方留出藏東西的時間, 她自己則繼續翻閱包袱中的物事, 忽覺一陣窸窣響動, 林若秋順着指頭勾去, 竟意外拽出一串緬鈴來。
這下她相信太皇太妃絕非無意的了, 想必這位曾經的寵妃一定與太宗皇帝感情甚篤, 才會将這些神奇道具逐一試過。而林若秋也只在筆記小說上看過類似的東西, 看來皇宮真是個卧虎藏龍的地方,裏頭的玄機令人大跌眼鏡。
楚鎮察覺到她身形微怔, 不禁咦道:“怎麽了?”
“沒什麽。”林若秋順手将包袱系好, 假裝裏頭空空如也。她可不想費神向楚鎮解釋那串緬鈴的來歷及用途,況且, 她為什麽懂?這話說出去就顯得太不純潔了。
好在皇帝比她純潔。
楚鎮見她神色淡定, 遂信以為真, 想不到裏頭還藏有別的稀奇,只雙眸炯炯道:“開飯吧。”
林若秋偷眼望去, 但見那作畫精細的小冊子已不知所蹤, 不知皇帝是将它藏在那座書架上, 又或是幹脆帶在身邊——誰都抵禦不了好奇心的誘惑,何況似皇帝這樣初經人事的。
越是得不到,便越是想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又能指責什麽呢?
林若秋更不會多說什麽,而是識趣的選擇閉嘴。她對于楚鎮始終同情居多,想想她若做了皇帝,一定也會三宮六院享盡齊人之福,而楚鎮迫于身體的缺陷卻只能終日案牍勞形,換做誰誰能咽下這口氣啊?
偏偏始作俑者還是老天,想撒氣都沒法撒去。
用膳的時候,楚鎮再度陷入心不在焉的狀态中,那筷子簡直變成了泥鳅一般,滑不留手。
林若秋看着他戳戳這碟,又動動那盤,卻始終沒認真夾起一箸菜,不禁小聲呼喚道:“殿下。”
又指了指面前一道蝦仁菜脯,她知道楚鎮愛吃這個,偏素性好潔,別人夾的多半會嫌棄,只能變相提醒。
楚鎮唔了一聲,回過神來,順手就将那碟蝦仁全部倒進她碗裏。
Advertisement
林若秋:“……”
這是想撐死老娘麽?
不過楚鎮這模樣多半是沒胃口了,林若秋便歇了勸膳的心思。她自己近來的胃口反倒很不錯,随着月份漸漸變大,害喜的症狀也逐漸減輕,否則成日家的聞見腥氣就想吐,那林若秋覺得還是不要生孩子好了。
這會兒她卻把碗中的蝦仁揀出來吃得幹幹淨淨,為着孕中飲食不宜太過辛辣,林若秋已經竭力壓制自己平時的口味,好在魚蝦這些鮮物她也很喜歡。
這一晚楚鎮并未留宿瓊華殿,用完晚膳後,便借口要批折子先回太和殿去了。然則林若秋瞧見他胸口鼓鼓囊囊的,很疑心他将那小冊子藏在衣兜裏,準備晚間慢慢研習——皇帝人小志不小,着實可堪敬佩。
林若秋自然沒留他,她就算立志做一個妖妃,也不能見天兒的纏着皇帝,何況她并沒這心思。男女相處,隐私感是很重要的,她能給予皇帝的就是那份自在舒坦,若令楚鎮太過拘束,那他興許就不會再來了。
不過當她洗漱好了往床上一躺時,倒意外的覺出點空虛落寞來。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楚鎮不過往她宮裏多來兩回,偶爾不來,她便受不住了,旁邊總覺得缺着一塊,睡裏夢裏也不安穩——齊婕妤的鬼魂雖未再來,她總以為這屋子陰氣太重,讓人身上寒浸浸的,還得天子龍氣來壓一壓。
還好黃松年的小徒弟最近安分許多,沒再拿那些混賬話來吓唬她,否則她先得賞他兩巴掌。
林若秋這廂輾轉反側,外間值夜的紅柳也察覺了,輕手輕腳的倒了盞茶來,“主子睡不好麽?”
說是茶,其實不過是溫水沖調的蜂蜜,味道不重,甜絲絲的反倒十分可口。林若秋向她道了謝,啜飲了小半盞便再不肯多喝,不然等會兒裝一肚子水光顧着小解,更沒工夫睡覺了。
紅柳在幾個丫頭裏頭心思最為細致,自然也最善解人意,見林若秋此刻睡意全無,她樂意陪着說說話,“主子是因為陛下沒來,所以心存疑慮麽?”
一面勸道:“婢子打聽得清楚,陛下今夜的确宿在太和殿,并未宣召別的嫔妃侍寝,您不用擔心。”
林若秋怎可能擔心這個?莫說皇帝不夠威武,其餘嫔妃來了也提不起勁兒,就算皇帝有心而有力,林若秋也不會為這個傷神——只有癡情且愚蠢的女人才會成天想将男人拴在褲腰帶上,她既不夠癡情,也不夠愚蠢。
只是……大約是懷着腹中這塊肉的關系,林若秋難免比平時多些思慮。憑心而言,她自然希望這個孩子順順當當生下來,無論生男生女,對她而言都是多一重保障,可,若生個公主還好,若生個皇子,只怕她就不得不為他去争、去搶,去謀奪所能謀奪的一切,這不光意味着失卻本心,于她而言也太累了。
紅柳沉默了一會兒,“娘娘不信任陛下麽?”
林若秋跟着她陷入沉默,楚鎮當然是值得依靠的,但她相信楚鎮的能力不代表相信他這個人。他會一輩子對她好麽?包括她腹中的孩子?恐怕連皇帝自己都沒法回答這問題。而林若秋前世看了太多的後宮故事,難免心存戚戚焉。
紅柳嘆道:“娘娘願意聽聽婢子的家事麽?”
林若秋總覺得紅柳以她的年紀過分早熟了些,并不敢任意刺探對方的隐秘:過于堅強的孩子,往往都有着一段過分沉重的往事。
不過這會子是她主動提起就無妨了,林若秋因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你說。”
紅柳給她掖了掖被褥,免得冷風沿着縫隙鑽進來,接着輕聲說道:“婢子當初并非自願進宮的,若非家中遭了難,誰不想早早尋戶安生人家嫁了,誰會巴巴的往這深宮裏鑽。”
這志向跟她倒是完全相反。林若秋咦道:“你家中沒有旁人支撐門庭麽?”
憑紅柳的姿色,按說找戶願意許聘的人家還是不難的。
紅柳苦笑道:“若有倒好了,可惜婢子連半個兄弟也沒有,能找誰做主?”
原來紅柳的父親不過是個清貧書生,母親卻是曾富甲一方的張員外之女,當初父親是員外門上清客,又生得儀表堂堂,着實引得不少丫鬟仆婢側目,就連張氏也悄然動心,本着巨眼識英雄的念頭,才托媒人說合這樁親事。兩人起初倒也恩愛篤睦,可惜好景不長,再深的感情也被柴米油鹽醬醋茶磨變了味。
父親是個命裏無運的,雖有些才學,卻始終未能飛黃騰達,最後還是靠變賣祖産捐了個升鬥小官,張氏當初嫁他雖大半出于少女的熱忱,卻也存了些希冀,指望相公哪日中舉升官,也好讓她當當诰命夫人。後來相公一日比一日灰心失意,終日借酒解愁,張氏不禁由怨而生怒,動辄大罵不休,一個孩子也在争執中不甚流掉了,從此再未能有所生育,只除了紅柳這個女兒。
林若秋聽得聚精會神,沒想到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竟會這樣收場,果然現實都是冰冷無情的。而紅柳因講述的切身經歷,聲調娓娓道來,讓人聽得尤其入境,林若秋不禁追問道:“後來呢?”
紅柳冷靜的道:“後來家父病殁,婢子便進宮了。”
原來依照當時律例,女兒是不能繼承家業的。張氏膝下沒有子嗣,很快家中財産便被人搶奪一空,而她又早與家中斷了聯系,孤女寡母的如何過活?更別提說件好親事。萬般無奈之下,張氏只得托人将女兒送進宮門,雖說是伺候人的,好歹能領份差事不至于餓死。
林若秋聽罷唏噓不已,“你們母女也是可憐。”
想想張氏也曾是天真爛漫的懷春少女,唯一的願景不外乎覓得佳婿,可誰知落得這般慘淡收場,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紅柳卻靜靜說道:“是可憐,但這條路亦是她自己選的,怨天尤人有什麽用?既然決定了,便該好好走下去,是她自己誤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