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月底紐約下了冬天強弩之末的最後一場大雪,之後天氣便逐漸轉暖,四月沒過完,禿了一個冬天的樹枝抽出嫩綠的新芽兒,路上的行人也脫去沉重的冬衣,換上了顏色輕柔亮麗的春衫,整座城市與這滿目生機勃勃的街頭顏色一起活潑輕盈起來了。
今天又是一個周五,J&P紐約總部的幾個高級合夥人照例在公司的38層開總結會議:總裁兼CIO的沈邵祈,副總裁Gary Cohn、基金部門主管Felix Stringer、以及債券部門主管Sam Chou周子豪。原先掌管并購部門的William Steward去年升調盧森堡分公司的CEO,沈邵祈把并購一部的主管John Wayne提拔上來接替他的職務,John只是普通合夥人,但經過将近一年的考驗,他在今年開始列席高級合夥人會議,順利的話,也許他會很快成為J&P的第八位高級合夥人。
說起這個,John Wayne心中充滿豪情壯志。他32歲的時候接受沈邵祈的邀請,從摩根大通這個銀行巨頭跳槽,加入剛剛成立兩年的J&P,那時候周圍多少人笑他想不開,然而短短四年時間,他不僅從并購經理升到合夥人,他手上的案子也從當初勉強上億的小case變成現在動辄數十億、轟動業界的大項目,他讓當初嘲笑他的人全都閉上了嘴。
人前風光得意,如今又得到了列席高級合夥人會議的資格,事業更上層樓指日可待,原本他最近的日子應該過就像外面的春光,然而他卻頗有些焦頭爛額。
去年他負責的泰金與DCS Chemical的兼并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期間克服了重重困難,從州議會到工會,一層層一次次的談判和協商,每一場艱難的戰鬥都在他的主導下取得勝利,他用這場并購案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是他今年能夠破格參加38層會議的主要原因。
眼下并購成功,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一旦重組順利完成,他們接下來幾乎就是坐等摘取勝利的果實了。
然而,就在第一個重組計劃推行下去之後,卻引起了大麻煩,起因很簡單:重組之後的DSC集團将把電解液和光電高分子材料等産品的生産轉移到泰金,從戰略上來說這樣的做法能夠發揮協同效應,并使效率最大化——這些都是泰金的強項,而且未來電動汽車前景最好的市場在中國,現在全球充電電池技術發展最好的工廠也在中國。但這也意味着,DSC需要裁掉将近500名的員工。
在那個中部小城,DSC是當地最大的企業,這些工人一旦被解雇,很多人都面臨着徹底失業的危機,當初推進并購時,除了核心技術保密問題以外,這個問題就是他們遇到的最大阻力。
這段期間他們一直在與工會談判,然而效果不佳,工會那邊為了安撫工人,開出的條件高得讓人難以接受,并且揚言如果不同意他們的遣散條件,他們将展開全公司範圍的罷工。想到上周開會的時候他信誓旦旦這周之內一定解決,再想到等下老板會有的臉色,他覺得38樓那個景色極佳的敞亮會議室也沒有那麽有吸引力了。
果不其然,他們剛剛進入正題,沈邵祈首先就點到他:“DSC那邊到底怎麽回事?”
John連忙答道:“我們的計劃是關閉電解液和光電分子材料車間,并在未來1-2年內增加碳纖維生産線,有些員工擔心我們不會兌現承諾,也有些員工擔心無法勝任将來的新工作,更多人則擔心我們會在未來把更多的産品轉移到中國生産。”
“州裏和市裏怎麽說?”
“那幫老狐貍一看到形勢不對全部裝死,沒人肯站出來。” 這次回答的是Gary,他是這個項目的監管人。
出乎他們的意料,沈邵祈對這個回答似乎頗為滿意:“不指望他們,他們不落井下石就行了。”
他點了點桌子:“DSC的人力資源主管,叫喬治對吧?他跟工會聯席主席Patrick Coleman不是姻親嗎?從他那邊入手,’不小心’向他透露一點信息,不妨讓他感受到一點威脅。”
他加重了”不小心“這個字。
Advertisement
John沒想到老板連DSC裏面的人際關系都記得那麽清楚,佩服之餘他有些擔心,老板的意思是讓他借Patrick的口去威脅喬治,這個方法的确不錯,工會對投資方有防備情緒,同樣是威脅,直接硬碰硬很容易引起反彈,如果通過對方信任的夥伴,并且讓對方以為這是內幕信息,這會讓他們更加謹慎地評估。
這招是險招,如果奏效當然很好,反之,他們的處境将會更加被動,因為現在的問題仍然屬于錢能解決的問題,如果問題升級,恐怕到時不僅是錢的問題,連州政府那邊都不會做壁上觀了。
“如果他們反彈……”
“他們不敢。” 沈邵祈篤定地說。并購既成事實,與J&P談崩對DSC未來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工人們看不到這一點,那些老狐貍可不會不知道,他們現在漫天要價,不過是想要探一探J&P的底線順便撈點好處罷了。
他沉吟了一下,補充道:“先跟法務那邊溝通好,不能讓工廠找到半點空子。”
看老板這麽篤定,明明整個事情沒有任何進展,John也感覺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所有問題讨論過一輪,大家沒急着散,薛窈帶着秘書進來給每個人送上今天的下午茶——從英國Harrods百貨采購的春摘大吉嶺搭配當日小點心,整個紐約的私募公司裏獨一份的講究。這就得從沈邵祈這個英國佬說起了。
沈邵祈在紐約住了十二年,某些方面入鄉随俗的程度相當深,唯獨兩件事沒改掉,一個是他的倫敦口音,另外一個就是喝茶的習慣。
J&P每周五下午開會,談完正事,幾個頭頭總會在會議室多留一會兒,喝杯東西,聊點生意場上的小道、八卦什麽的,每當這時候,沈邵祈雷打不動的總是喝茶,他們這些人裏,本來同樣有喝茶習慣的只有Gary,其他合夥人對茶這種東方飲料陌生得很,但他們也不介意遷就一下大老板這點精致優雅的小愛好,也就常常跟着喝了。後來愛吃甜食的Gary幹脆吩咐薛窈準備一點兒點心,久而久之,周五的下午茶變成了J&P獨特的文化。
“Viola,今天又是什麽好吃的?” Gary問。
“還是上次你贊不絕口的Lady M。”
“太好了,給我來一塊玫瑰口味的。”
“我們家最近也總能看到這個,” Felix說道,“給我來一塊伯爵茶口味的。”
Felix的口味受到了Gary無情的嘲笑:“喝大吉嶺春摘竟然配伯爵茶蛋糕,果然給你們美國佬喝這麽好的茶就像給牛吃牡丹。”
“兩個都是茶,不是正剛好嗎?” Felix不以為然。
“所以說你土。不信你問問James,現在給他伯爵茶口味的他吃不吃。”
薛窈正彎着腰問他要吃點什麽,沈邵祈對她做了個不用的手勢,他看向Felix,一點沒客氣地說:“伯爵茶香氣濃烈,大吉嶺春摘香氣清淡,這就好比用BBQ搭勃艮第紅酒,的确有點兒暴殄天物。”
“聽見沒有?” Gary得意地說。
Felix喝個下午茶還要接連遭受夥伴和老板對他品味的暴擊,他了無生趣地對薛窈說:“算了算了,給我來個原味的得了。”
周子豪聽着他們瞎聊,突然對沈邵祈道:“你聽說了嗎?天化被收購了。”
沈邵祈聞言挑了一下眉。
其他人一時都沒反應過來天化是哪家公司,還是Gary記得清楚,他奇道:“被誰?跟我們有關嗎?”
周子豪意味深長地看着他,兩人不知道确認了什麽眼神,Gary竟然get到了:“不會吧?!”
周子豪慢悠悠地點了兩下頭,還沒來得及說話,Felix不耐煩地啧了一聲:“天化又是什麽玩意兒?Sam你什麽時候關心起并購的事來了?別打啞謎行嗎?”
周子豪哈哈笑了兩聲,不疾不徐地解釋道:“天化是中國一個國企,去年孝原想跟他們合作,被老大打槍了。我前幾天聽他說,這個項目被沈邵鴻拿下了。”
沈邵鴻這個名字,在場的幾個人都是印象深刻,周子豪一說完,Gary嘴巴張大了一瞬,Felix則吹了一聲口哨,就連剛到38樓的John都聽說過一些此人的事跡,只不過,以前這類跟老板有關、跟公司無關的小道消息都是道聽途說,這還是他第一次親身參與這種讨論,聽到第一手的消息,他新鮮之餘還有點興奮——38樓果然刺激。
整個會議室裏反應最平淡的只有沈邵祈,他一副洗耳恭聽靜待下文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Gary還有點緩不過神來:“就他那個小破公司,哪裏籌的那麽多錢?”
“榮頂介入了呗。” 周子豪又丢了一個炸彈。
“這又是什麽操作?榮頂在海外一舉一動都受人注意,尤其是中國。他們竟然會去趟這趟渾水?”
Gary會這麽說,不是沒有原因的。現在中國的經濟形勢與13年何孝原看上這個項目的時候已經十分不同,去年三月份中國出現第一例債券違約,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一般,接下來一年裏面違約的新聞幾乎沒斷過。而前兩天保定天威未能支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利息而成為中國第一例違約的國企債券,更是打破了市場對“國企有政府背書”的盲目信心。
如果說之前何孝原他們對這個項目的前景看法各異,現在他們都更加傾向于認為沈邵祈當初的決定是正确的。
他同情地問:“他們知道這是被咱們打槍的項目嗎?”
周子豪伸出一個食指擺了擺,一臉幸災樂禍:“正相反,沈邵鴻一直以為我們對這個項目有興趣,不知道用了什麽方法說服沈耀真出面幫他搞定了這筆投資,估計他現在還以為這項目是從我們手上搶的。”
沈邵鴻會這麽以為并不奇怪,何孝原前期的确在這個項目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只不過還沒來得及報價就被沈邵祈叫停了。周子豪對這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最清楚的,何孝原那厮,項目被強制喊停本來就憋了一肚子氣,沈邵鴻還要來招他的晦氣,簡直是往槍口上撞。
想到何孝原的賤招,他笑道:“孝原給他們送了份大禮,他第一輪報價後才退出的。”
有了競争對手,沈邵鴻的報價想必擡高不少。Gary“哈”了一聲:“花了他們多少錢?”
“兩億人民幣。”
“痛快!”
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連沈邵祈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他雖然不會刻意去找沈邵鴻的麻煩,但他也不介意給他添點兒堵。
氣氛正好的時候,沈邵祈放在桌面上的手機突然“叮”了一聲,屏幕上出現一條信息。
看到發信人的名字,沈邵祈的眼神微不可見地波動了一下,打開手機。
其他人看他拿起手機,默契地安靜了下來。
只聽沈邵祈道:“喬納森申請破産了。”
他話音剛落,原本輕松愉悅的會議室瞬間陷入了沉默。
--------------------------------
作者有話說:
果然我還是寫這種題材最順手啊!希望小夥伴們不會覺得太枯燥,我已經盡量避免在小說裏放太多與主線不相關的東西,所以相信我,寫出來的都是跟劇情相關的,大家如果實在不喜歡就跳過吧。
關于上面DSC裁員這個案子:美國各個州的法律都不一樣,牽扯到各州的政治生态就更加複雜,作者非該方面的法律專業人士,所以采取比較虛的寫法,只提了中部某城(因為美國的中西部工會勢力較大,比較能夠符合這種設定),但即便如此,寫起來還是難免束手束腳,所以會議讨論只能粗犷到這個程度,不能太細,以免出現什麽bug而不自知。我自己覺得爛透了,一點也顯不出我家沈公子的帥氣!但是劇情所需,這段又跳不過,大家将就着看吧。(我實在很讨厭讓大家将就看這種做法,但這個真的沒辦法,細寫這種劇情的話,我需要一個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