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坦白……

“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去年我被砸到車底下昏迷的時候, 見到一個漂亮姐姐,她跟我說, 她是謝家的先祖,姓吳。還說知道未來幾年會有亂世, 說你是她的後輩, 留在國內要受苦了,她不想看着咱們家受苦, 要送給我兩庫金銀細軟以備不時之需。”方淮心一本正經的瞎編。把所有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都往怪力亂神上推,把好事兒都按吳翠花頭上去。還不甘心把自己往老了說,特意強調,是個漂亮姐姐,而不是老奶奶……

“那你怎麽早沒跟我說呢?”黃芪是老革命, 老黨員了。但她從來都不是無神論者。

要說這世界上有誰還會真真切切的對神仙鬼怪的事深信不疑的, 那謝家人一定是其中之一。黃芪做為謝家的外孫女, 那是從小就聽着謝家發家的故事長大的。

外人只當謝家每年過年的時候都要進行盛大的祭祖活動, 是傳統。謝家的人才知道, 并不是那樣的。外人只知道過年的時候謝家會祭祖。他們可是不知道, 對于謝家來說,最重要的日子, 卻是每年的五月十三日。那正是吳翠花的生日。

每年的那一天, 謝家以及謝家的外家們,都會準備極大量的香燭元寶供祭給那位保佑了謝家一代又一代子孫避過了所有大災大難的先祖。

除了生日這一天最隆重的祭祀之外,所有大節小節,能找出來的各種由頭, 謝家人都會多少不一的燒些紙紮以示恭敬。

吳翠花的生平,黃芪都能背下來了。

所以,閨女一說那個話,她一點兒不信的念頭都沒有,而是下意識的就想到了吳翠花的身上去。

所以,她問出來的話,才不是不相信,而是為什麽沒有早告訴她。這會兒她想的是,要是早知道,見到她二哥那時候,就能告訴她二哥知道,就可以傳回謝家去了。那謝家得多高興多興奮呀!

“那我咋說呀。我也不知道那是真事兒啊。以為是我自己做夢了呢。”方淮心就回話,以前可沒有用得着她從倉庫拿東西的時候。

“那你又是怎麽發現自己能變出來東西的呢?”

“就剛來農場那時候,我不是沒帶被褥嗎?到省城的早上,我出去買布料和棉花,可是所有的店都不開門,後來找了一家裁縫鋪,把所有的布票都花了也只買到了布,沒有棉花。我當時就特別特別想要棉花。然後手上就出現棉花了……”

“那這也快一年了,你可夠能瞞的呀。”黃芪報怨,這孩子,嘴也忒嚴了。

“不是瞞,我是不敢說呀。這種事兒,咋說呀。你再以為我是妖怪可咋整啊?再說來了農場之後,啥都挺好的,我也再沒也用。”

“那這麽說,之前你拿出來的那些奶粉也是變出來的了?”黃芪想起來,當時她好奇奶粉的來處的時候,方淮心不讓她問,她當時還以為是有什麽特殊的朋友,沒往深了想。

“是啊。當時我就想什麽東西對我姐有好處,就想到了奶粉,沒想到這種東西居然也能變出來。”都說到這個程度了,能拿出來什麽來,倒是沒什麽可隐瞞的了。

Advertisement

“只要是你想的,都能變出來嗎?”黃芪就好奇,閨女這是得了一個多大的寶藏呀。

“那我不确定,除了那兩樣東西,就是變了些金條出來。別的我也沒想過呀。”方淮心裝傻,話沒說死,留了活頭兒。

“那咱們回京城的時候,你找夏天的哥哥辦事兒,幹什麽了?”黃芪很敏銳。

“哦,那個呀。就我姐家現在住的那個院子,就是我讓夏元幫忙買下的。”方淮心實話實說。當時跟田野就說了,那房子是她買的。後來搬的時候,田野就沒問。方家人以為是田野找的房子,田野以為方家人都知道,所以兩相裏都沒問,她也就沒解釋。

“就買了院子?”黃芪不信,要只是買個小院子,那還用得着動用金條嗎?她自己手裏就至少有幾百塊錢,就算不跟她要,随便跟她那幾個朋友借一點,也能買下那個小院子。那院子她又不是沒去過。

“後來又買了五個……”方淮心就小聲說道。

“花了多少錢?”黃芪想的是,他們在背後這麽折騰,又過了夏元的手,那是什麽人,別再做了什麽喪良心的手段。

“我給了夏元二十根金條,沒買他們收上來的那種院子。買的是自願賣的人家的,手續都全的。”方淮心一聽就知道黃芪擔心什麽呢。

“啊……”黃芪一聽,就算夏家那孩子手黑一點,扣下一半吧,現如今這樣的世道,兩根金條買個院子,價格不算低了。轉念又一想,“你買那麽多院子幹什麽呀?”

“不多呀。您看,就算我大哥以後結婚了住部隊上,那我二哥小哥結婚了,是不是得有房子?我結婚了,是不是得有房子?咱家現在的房子能不能保住還不知道呢,總得留個後手兒吧?這就四處了。羅玄說他也要一處,我還沒給他呢。他又沒錢還我。我是想着,咱們倆在這邊兒,受了胡大叔這麽多照顧,沒啥回報的,給胡魁師兄留一個院子得了……”方淮心就念道自己的打算。

“那你不給羅玄院子,怎麽還借給他錢呢?”黃芪就有點兒想笑,方淮心給了羅玄二十根金條的事兒,羅玄肯定不會瞞着他爸媽,羅道士已經通過老胡,轉達了他的謝意了。只不過當時她不知道方淮心的錢是怎麽來的,又不好挑破了,只能拿話應酬着。

“那不一樣。他要買房子是為了自己享受,那肯定得他自己想辦法。可是後來給他那些金條,那是辦正事兒的。給多少我都樂意。”她分得可清楚呢。

“嗯,對,是不能縱着他享受。這次他們回京,又給拿錢了吧?”黃芪的聲音已經很放松了。

“是啊。這不是說要把慕易往咱們這邊兒調嘛。在這個世道裏還擠破腦袋往上鑽營的人,能是什麽德性?只要錢夠多,肯定能辦成的。”方淮心認得很坦然。

“那你這麽大手大腳的,就不怕那錢花完了,你又養成了這麽花錢的習慣,怎麽辦呢?”黃芪又有點兒愁。

“那有什麽呢。我平時又不往出拿東西用。不是正事兒,我不敢用的。這還沒怎麽着呢,就讓您給發現了,好歹您還信我。這要是讓別人看出毛病來了,可不是好玩兒的。”她又不是傻子。

“這也是我要跟你說的。你能想到這個,我就放心了。往後再有問起那些金子的來處,就說是我給你的好了。當年我跟随部隊剛進京城的時候,你姥姥姥爺也确實跟我見過。還有你表叔,也特意回來過一趟。這些我們也都是跟領導報備過的 。就是說破大天去,也不怕的。還不興家人給留錢了?咱們前些日子見過你二舅,這個也不是密秘。你能拿出來錢,也有說頭。不過琮是要注意保密,而且不是必要的話,還是盡量不要用。”黃芪又交代了一遍。

“知道啦。媽,那要不要告訴我爸呀?”哥哥姐姐們肯定是不會講的,都講了就沒秘密了。

“先不用講了。以後看情況再說吧。”這種事情當然越少人知道越好了,跟方南國又不住在一處,大老遠的,告訴他幹什麽,徒增他的煩惱罷了。

“好。”方淮心想了想,就沒把又讓夏元接着買房子的事兒告訴黃芪。

把金條來源的事兒解釋清楚了,又給自己找到了合理的對外解釋的同謀。可算是辦了一件大事兒。

方淮心就覺得,這一趟林場之行的收獲實在是大。

有人說,生活就是一個問題連着一個問題。

可能是吧。

方淮心帶着黃芪處理過的藥材回到農場。孫小雲做的泡菜和醬菜已經被趙場長和範書記兩位給推銷到縣城甚至省城裏去了。現在的生活艱苦,對于什麽都要買的城裏人來說,鹹菜就是很必須的東西。日子過的苦的人家,那真的是恨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鹹菜就粥活着的。

哪怕是日子過得最好的人家,也沒離了鹹菜、餅子。不昨不說,這年代,從人的生活水平上來看,真沒多大的貧富差距,大家都窮得很平均。

那在這種情況下,一樣的價格,味道卻上好上幾分的鹹菜當然就很受歡迎了。

這就是收入。

這也是趙場長為啥跑軍墾那邊兒去調大豆的原因。得做醬啊。去年知青們還沒來,醬都不是孫小雲自己做的,而是到處湊的,那醬菜的味兒還那麽好呢,那要是今天有了秘方,從頭就是按方子走的,那還了得?

為了做出特色來,黃芪特別認真的研究了那個腌菜方子,她是用藥的大行家,那鹹菜的方子,說白了,跟藥方子沒啥區別,也是各種材料的配比罷了。研究之後,她就給那方子裏加了一味山裏采的當地人叫馬蹄子的藥材在裏面。馬蹄子入藥是植物的種子。而黃芪要放在鹹菜裏的,是上凍之後,挂過一遍霜的馬蹄子葉。

采回來之後,她再有獨門秘法泡制出來,放在醬引子裏,一缸料只要放二錢的重量,既不影響原有的味道,還能增加一點兒清涼的清腦清香味兒。

趙場長已經調到了大豆,加上自家農場産的,這是要做醬引子了。就等着她的馬蹄子葉呢。

“心心,那馬蹄子葉還有嗎?”李英問方淮心。

“還有呢,怎麽了?”當然得備出來多餘的量,多了總比少了強。那東西又不難找,林子遍地都是,難得是怎麽泡制才能激出它葉子裏清香氣味來。

“你說我在咱的豆腐裏放一點兒行嗎?”李英吃過之前做試驗的時候先試腌出來的泡菜,很喜歡那個味道,她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就想着,能不能讓自己的豆腐裏也加上這個味道。

“行啊,怎麽不行。那明天你多開一趟磨,咱們試一試啊?”天氣冷了,豆腐能凍住了,又沒有青菜吃,今年還是大豐收,掙得多了,買豆腐改善夥食的人家就多,豆腐坊一天得做一百盤子豆腐了。多開一趟磨的意思就是再多磨一鍋漿子的量,全都做成大豆腐的話,能多出來五盤子。

“行。”李英挺興奮的,對于好鑽研的人來說,有新目标了,總是能讓人有動力的好事兒。

“行啊英子,腦子可真快。哎媽呀,等你的清香豆腐也做出來了,咱這買賣不是得更好啊。那咱這大豆可更不夠用了。”孫小雲這幾天累得人都瘦了兩圈了,回來一頭栽到炕上就不想動,聽到李英跟方淮心研究改進豆腐的味道,迷迷糊糊的誇了一句。

“小雲哪,英子要是把清香豆腐做出來,那你們不是得竟争啊?那大豆可是有限的。”方淮心心裏一動,拿話試探孫小雲。

“那我可真要謝謝英子了。快點兒做出來吧,我這都要累死了。我可沒那麽積極,差不多行了。累死累活的圖什麽呀?鹹菜做的再好還能當場長咋滴?我是那塊料不?再說了,醬引子今兒個料都下完了,就這些了。來年能做多少醬都是定型的,有啥好争的?”孫小雲強撐着身子爬起來,李英看她實在是累,熱水燒好之後,都給她端到炕沿下了,她再不起來洗腳水好涼了。

“好吧,你們都高尚,是我狹隘了。”方淮心就笑。

“謝謝心心。”李英卻看着她笑。

“為啥謝她啊?謝她調撥咱倆關系啊?”孫小雲故意接過話頭,還白了方淮心一眼。方淮心也不在意,只是笑。

“小雲,你別這麽說心心。我知道,她是怕咱倆結下心結來。我知道你不會的,要不然我就不會問了。”李英的性子明感。

“我知道。她一天到晚的裝大人,老把咱倆當小孩兒。也不想想,出了這個門,誰還慣着咱們了?你做豆腐坊帶着我,不給我藏私,我不用下地去幹活,難道我不知道你是幫我?我做鹹菜也是想讓咱們的路更寬一點兒罷了。”孫小雲嘆氣,難得認識的說話。

行吧,在農場裏待了一年,離開了學校那個單純的環境,小姑娘們也都鍛煉出來了。

“看看,我就說吧,是我狹隘了。好了,心裏有數兒就行了,睡覺,明天還忙呢。”

第二天,方淮心早早的起來,跟李英到豆腐坊做試驗。豆腐坊現在有電磨了,以前的老石磨就放着沒人用了。兩人正好用那個先試一試,爐子上也有小鍋。等試得差不多了,那邊兒活兒也幹完了,正好可以上大磨。

并不是什麽高難的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不過是加入添加劑的比例問題罷了。小鍋試了幾次也就成了。

上大鍋一試,果然味道更好。

那就行了。

成品出來,理所當然的更受歡迎。

元旦的時候,方淮心收到京城裏的來信,羅玄已經去石場子接慕易了,事情辦好了。接上人之後還要陪着他一起去看慕老爺子。那就挺好的。

林援家裏沒什麽事兒,不過他父母也都低調起來了,不想同流合污的話,就得低調。他還特意跑去燕北看了張愛華,那邊也還好吧,說是過年也能回京城過年。

夏天也有信來,随着信的還有一張房契。信上還說,她要的東西也收了不少,都在之前買的院子裏放着呢,讓她放心。

方淮心一看那地契,可了不得了,這處院子,忒大了。

那地方她知道,原來是前清一個王爺的府邸,正經的五進的大院子,帶着花園子的。民國的時候,也是幾經傳手,但不是高官就是大漢奸手裏。這種地方,真不是一般人消受得起。建國後,那裏劃給了一個民主人士辦的讀書會,常出入的也都是一些詩人作家啥的。

不用問了,那些人,正是這回運動的最大目标,那地方哪裏還留得住。就是不知道夏元怎麽運作的,把這樣的地方都弄到手裏了。

都弄來了,小酒盅也沒有說有啥不妥的地方,那就收着吧。

只是這人情,真是越欠越大了。

過了元旦沒幾天,就進臘月了。

進了臘月,基本上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

北方的冬天,太冷了,室外的活兒,基本上能幹的少。今年收成好,就都想着過個好年。

豆腐坊的生意進了臘月就特別特別的好。以前都是到中午就關門清潔機器了。進了臘月,都快二十四小進連軸轉了。又加了十個工人,新進了一臺電磨,還是忙得不行不行的。

自打清香豆腐做出來,這豆腐就跟外面的有了區別了。就不光是農場林場和江灣屯要供應。鎮上的供銷社也開始來進貨了。等大家都開始準備年貨的時候,那豆腐都得提前好幾天就預訂,要不然都排不上隊的。

方淮心和孫小雲閑着的話就到豆腐坊給李英幫忙。也不光是她們倆幫忙,閑着的知青都過來幫忙的。除了那幾個奇葩,還有萬剛。

“你們聽說了嗎?萬剛要結婚了?”這天,大家都在豆腐坊裏推豆子,張美娟這個包打聽,又來提供新的小道消息了。

“萬剛?結婚?跟誰啊?”孫小雲在八卦和消息靈通這方面,跟張美娟簡直是吞造地設的一對好搭擋。

“跟李敏慧。啧啧。”張美娟說的時候還一臉的嫌棄。

“啊?”全都是問號臉。這怎麽話兒說的呢?王八配綠豆嗎?

“聽說是明天跟範書記交的結婚申請,誰知道什麽勾搭到一起的,鬼鬼祟祟的。”很是看不上的語氣。

這時候結婚登記确實是要介紹信的。城裏要單位或是居委會的介紹信,農村要大隊上的。他們當然就得找農場領導給開了。

“呵呵,那點兒心思還當誰看不出來呢?萬剛還不是看上了李敏慧的先進身份,想要推薦上大學嗎?李敏慧是想要分房子,不想在豬圈邊兒上住。”不知道誰說了這麽一嘴,也算是把那兩人給看得挺透的了。

雖然不過元旦,但是年底嘛,工作總結還是要做的。李敏慧得了個先進。因為往年當年豬能長到兩百斤就了不得了,今年人家也沒喂啥特殊的東西,那豬一個個的跟吃氣兒似的,最大的都長到三百多斤了。這可不就是先進嘛!

其實她就是多了一道手續。以前夏天的時候,挖回來的豬菜都是當天喂當天剁的。李敏慧不是。她是提前半個月剁出來,然後在豬圈邊兒上修了兩個特別特別大的木槽子,先把菜放在裏面,又跟豆腐坊要了些做豆腐濾出來的廢料回去,跟那些菜放在一起,發酵。之後再喂豬。

別人不知道,方淮心可是知道,她這麽操作,其實就是書說的飼料的喂法,只不過是簡單的發酵,比較原始罷了。書上有飼料的介紹。李敏慧腦子活,會利用現有條件罷了。

不過人家這先進也算是挺腦子得到的。

那萬剛呢,果然還是一樣的鑽營。知青這邊兒的先進可不只是李敏慧一個人。一半都是先進。孫小雲跟李英都是。本來實驗小姐裏都能得的,但是方淮心跟羅玄林援還有夏天因為請過長假,都評不上了。只高明和趙雅麗江彩霞得了。許三喜也得了。但是吧,這些個姑娘,跟他都不可能了。

“其實他應該找一個本地的姑娘的。”許三喜這麽評價。

沒說的是,要是能娶麽趙雅麗或是範書記家的閨女,那上大學的事兒可就更有把握了。

“人家心高着呢,怎麽能看上我們這樣的土妞兒呢。”趙雅麗笑着接話,她可不想被那樣的人看上。心裏也明白,那些個男知青們,就壓根兒沒有考慮本地姑娘的。哪個心都不底。

“那是他配不上。”一個嬸子不愛聽那話,她家裏好幾個閨女呢,兩個大的天天的眼睛恨不能粘在男知青的身上去,她這個當媽的過來人,心裏明鏡兒似的,不是自家閨女不好,就是因為農場出身,人家知青看不上呢。哪有不氣的。自家的孩子,總是好的。

“對對對。”趕緊結束這個話題吧。

“聽說這次農場裏要辦集體婚禮?”孫小雲就轉移了話題。

“是啊,十對兒呢。不過都是場裏的,沒有知青。”張美娟就接話,自動把萬剛跟李敏慧給排除在知青之外了。

這次的其他九對新人,其中一方都是農場的。另外一半,有農場的,也有林場的,還有江灣屯的。也有嫁到外面雲,或是從外面娶進來的。不管是娶還是嫁,都統一在農場辦婚禮,然後再各回各家。

婚禮在農場辦了,也不收禮金什麽的,席面都是農場給出的。這樣正好,既沒有舊風俗,又給個家省下一筆開支,對哪方面都能說得過去。

參加完集體婚禮,就快要過小年了。進了小年就是年。

今年全家都已經在京城團聚過了,因此,過年就都沒動地方,誰也沒提回京城的事兒。方淮心已經把黃芪拉到農場,今年娘倆要在農場過年了。

“主人,主人,出事兒了。”本來在高高興興準備過年的時候,臘月二十六的晚上,小酒盅火急火燎的把方淮心叫了起來。

“怎麽了?”大過年的,咋呼啥呢。

“你爸,方南國,吐血昏迷了。”小酒盅也磨叽,直接說事兒。

“啥?為什麽呀?”好好的人,小年兒的時候還接到信說是爺倆在拖拉機廠挺好的,年貨都備好了準備過年呢,怎麽突然就吐血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本還沒定,這一本應該會寫很長……

我打算寫到她六十歲呢。

下一本,到時候再說了。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燈吃掉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m..  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