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準備
距離收麥子已經過去一個月,沈餘做的第二批菌包也能出蘑菇了,不過滅菌問題沒有做到家,造成十多個菌包感染!
幸好,沈餘這只是在試做,一天到晚都盯着培養屋,即使将那批感染的菌包處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第一次用的塑料袋,雜菌混得不多,七袋都能用,讓他以為菌包好做。
這次,他去買了一匹細麻布,在沈老娘看敗家兒子的目光中,讓沈大嫂給做的菌包,雖然也煮過了,還是十多袋壞的。
這也給他敲響了警鐘,果然還是不能大意!
為了蘑菇不斷茬,沈餘有從新實驗了一次,這次找到了生石灰,感染不嚴重,一百包,也才十多包廢了,比上次五十多包壞十多包要好得多。
看着壞了這麽多,沈老娘有些失落,“兒啊,這麽多壞的了怎麽整啊,裏面可都是用谷糠做的啊!怎麽就壞了呢?”
沈餘安慰道,“沒事,等我多做幾次,有經驗了就會好些了!”
“兒啊,這些娘也不懂,算了,娘去編竹簍子去了!”
麻布不太行,沈餘他想了其他辦法,發現可以用竹簍子,上次沈老娘編的那個就很好,很密實,也能透氣,用水煮過了用來裝培養料,還是勉強可以的。
就是生長雜菌的幾率有些大。
現在,沈家幾個兄弟和媳婦都跟着沈老娘在編這個,不過沈老娘是大頭,一個人一天能編個七八個不成問題,才學的要慢點,一人每天最快的能編兩個。
沈餘想一出是一出,他之前也是想當然了,蘑菇在這古代哪有這麽好種的,首先就是滅菌問題不太好處理。
沈老大送了蘑菇回來,将一串銅錢遞給沈老娘,“這是900文,對了老五呢?”
沈老娘眼神一亮,接過銅錢,“在整那些和料包,你找他幹啥?”
“胡掌櫃今天問能不能加大供給,我不清楚,得問老五啊!”
Advertisement
沈劉氏幾個女人看着沈老大把銅錢遞給沈老娘,眼睛都直了,雖然上次已經見識過一次了,眼睛還是直溜溜的盯着銅錢轉。
她們還不敢相信,他們家現在這麽來錢的啊,一個月就能正近二兩,聽當家的說,這還是沒有準備,等準備好了會更多,這一刻他們深深懷疑他們家這是幹了什麽啊?
她們雖然好奇,但是沈老娘把那邊的新屋看得緊,她們想進去也不能。
沈老娘倒不是怕幾個媳婦把這技術給學去了,這難着呢!大兒子跟着學了多久,現在都不敢上手。
主要是怕小兒子說的會帶進去髒東西,起初他們沒太在意,後來看着那些料包一袋袋的丢出來,才知道晚了。
現在,誰進去,全部都要換新衣服和戴上帽子,為了麻煩,沈老娘自己也少去了。
孩子更是一個能沒能挨着邊。
沈餘聽了沈老大的話,搖頭,“不成,壞了太多了,家裏的都給他了,哪裏還有多餘的,如果那些沒壞,應該還能多供給點!”
提到壞的,沈老大也是一籌莫展,他小弟最先種蘑菇的都不成,他怎麽明白是怎麽回事?
“那好,明日我送蘑菇的時候,就回絕了他!”
“好!”
“老五,我也去編竹簍去了!”沈老大說完就想溜,給沈餘叫住了。
“大哥,你跟我學這個吧!不然兩月後,胡掌櫃的一天十斤可跟不上了!”
“我不太敢,你都會有壞的,我更不行了!”
“沒事,壞了就扔田裏肥田,全是好東西,也不算糟了!!”沈餘一點都不在意。
“好吧!”
這次,沈餘準備弄兩百個菌包!加上前兩天做的,家裏現在已經有了近四百個了。
木架子用了一個在發蘑菇,還有三個全部在發菌包!他琢磨着再去譚木匠那裏定幾個,到時候這批能發蘑菇了,這定是不夠的。
“大哥,這次你全部都由你來做,我給你看着!”
沈老大有點方,剛才不是說兩人一起做的嗎?
“沒事,你來動手就好了!不對我會教你!”
沈老大想着遲早也是有這麽一天的,再說有沈餘壓陣,錯了也有人看着,也就放心的做了。
菌種沈餘都已經做好了,就只要沈老大發酵料包。
沈老大看過沈餘做過四五次了,大概流程差不多都會了,就只是精确不太會而已。
比如說糖,沈餘又去稱了十斤,但是沈老大有點舍不得放,其他的倒是沒有什麽大礙。
和均勻了料,用水1:1.2的中合攪拌,等充分攪拌後,又用大陶罐子裝上,隔水蒸了,等蒸上四個小時,等他自然冷卻,便能用了。
取菌絲,做種都不難,最容易失敗的就是将菌種種在培養基中!這一步一個弄不好,就能混上很多雜菌,造成一個菌包壞掉。
“大哥,應該再起兩間培養屋!”
沈老大看着還有一截空着的屋子,不解的問,“這不還有空地方嗎?”
“如果要供應胡掌櫃的要求,得要四百個個到六百個的樣子,壞得那麽多,大伯那邊到時候要,就要做更多,如果我們賣蘑菇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了,別的不說,三叔四叔,嫂子娘家那邊怎麽說?”
沈老大若有所思,“這種肯定不能教人的!”
“暫時是不能,這個不好做,壞得多,到時人家沒做好,說我們留一手又怎麽解釋!”
“那你要怎麽辦?”
沈餘說,“其實,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想辦一個蘑菇加工廠。”
“蘑菇加工廠?什麽意思?”沈老大眉頭皺起,這老五說話怎麽想一出是一出的。
“就是我們做蘑菇包,然後以三十文一個賣給村民,然後他們種出了蘑菇,我們再以四十文或者四十文收購,然後轉賣給胡掌櫃!”
“不成,這樣我們就會被打入商籍!”
沈餘一拍腦袋,怎麽把這事兒給忘記了!
沈餘對商籍不商籍不在乎,但是他還想把幾個小侄子送去學堂,特別是沈驚蟄,這小子鬼精的,不讀書識字有些浪費。
“那這樣,我們還是把蘑菇包賣給村裏人,一個三十文,然後讓來拿貨物的村人只能把蘑菇賣給胡掌櫃!就是不知道胡掌櫃能不能吃下這麽多蘑菇!”
“這賣得會不會高了點!”沈老大問。
“不高,現在的麥積杆子和谷糠、糖還有竹簍子我也打算收,這樣成本就上來了。”
“再現在做的蘑菇包都是裝了五層菌種的,一般能出五茬,一茬半斤,一茬就是兩斤半,他們能賺多少?!”
“不過,到時候蘑菇一多,蘑菇的價錢勢必會大跌!”
沈老大就在一邊聽着,思忖着他話裏的意思。
“這事兒還得跟爹和大伯商量一下!”
“先不急,還是等你把料和均勻了再說吧!”
沈老頭面無表情的看了沈餘一眼,回頭繼續翻料。
這弟弟一點都不可愛!
…………
很快,就過了半個月。
第三批做的菌包菌種已經再次繁殖,就能催蕾了。
沈餘就都給移到了養菇房,一天幾次水的澆,沈老娘十分擔心水多了,蘑菇會不會壞,“兒啊,水多了,蘑菇還能要嗎?”
沈餘不擔心蘑菇壞,他擔心這土做的屋子壞。
要不,下次建菌房還是用青磚吧!不過聽說這玩意兒只有縣城附近有,價格還貴得很。
“不會,你看是不是越下雨,蘑菇長得越多?”
沈老娘想想,也是這麽一回事。
沈餘催蕾了二十二個菌包,按照與胡掌櫃的要求,這種一次能出半斤,二十二袋能多點,有壞得也能補上。
第二天就沒有,因為頭一批的,沈餘算過了,剛剛能接上,第三天他又催蕾了二十二袋,第四日,他又催蕾了二十二袋,第五日,只有二十袋。
自此,第三次做的菌包已經全部催蕾完畢,只要每天堅持澆水,就能根據時間的不同,陸續出菇!
又過了八日,第四批用竹簍做的菌簍也成了,情況理想,成功率有八成接近九成的。
沈餘很是高興,就很沈老頭商量,“爹,我們跟村裏人收竹簍子吧!跟他們商量一下,提前說明要求,按照你們這樣的來!”
“兒啊,這竹簍子自家人就能做,隔壁要去買?”
沈餘不太贊同,“娘,你看小丫和立春的手,你們的手上都割了不少口子,再說,而且你們一天能編幾個,我要的數量多,一次就要上百,你們一天也只能編二十幾個!人還沒個閑!又能省下幾個錢?”
沈老娘還想再說什麽,沈老頭畢竟見識不短,打斷了,“我們一家不能把好事都給占了,沈老幺家做豆腐,還得在本村收豆子呢!我們賣蘑菇這麽賺錢,什麽都不在村裏收,說不過去!”
“我們還在村裏收谷糠個麥稭杆子呢!”沈老娘不服氣的說。
“娘,我想讓大家輕松一點,您沒事可以到處去找大嬸子們唠唠嗑,這竹簍子傷手還費眼睛,也省不下幾個錢。”
“就這麽定了,老五,你說這竹簍子多少錢一個合适?”
“四文五文,您說了算!”
“這麽一個竹簍子就要四文,兒啊,多了多了!”
沈餘:……!
“那随你們吧!”
作者有話要說: 有莫得人看呀!大家可以多讨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