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秋收

晚上吃的就是面條和悶豆角。

之前沈老頭嚷嚷着吃面條,沈老娘給堵回去了,最後還是給做了。

沈家做面條的确也是一個大工程,全家那麽多人,揉了面還要擀面皮,最後切成面條,鍋也下不了那麽多,得分幾鍋。

這次,沈老娘給的很豪爽,每個碗裏都加了老大一勺子香菇醬,輕輕一拌,整個碗裏都是油脂。

“娘,今晚的面條可好吃!”沈梅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又吃了一口。

其他人看她吃這麽香,也跟着動起筷子來,一時間,整個堂屋裏都是吸嗦面條的聲音。

沈老頭一碗面條下肚,辣的直喘氣,還是忍不住想再吃一碗,“這味兒夠勁兒,老婆子,我以前咋沒發覺你擀的面條這麽好吃呢!還有沒,我再吃一碗!”

“鍋裏頭有,自己去盛!”

“好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沈老頭這麽來了一句,這還是以前他聽沈餘這麽一說就給記住了。

一頓飯下來,個個兒吃了個肚兒圓!

“娘,今天的面條好吃,我們明天還吃!”沈谷雨靠在她娘的懷裏,撒着嬌!

沈于氏笑着道,“可你可得問你奶,你奶同意才行!”

沈老娘笑呵呵的摸摸她的頭,“明日可不行,明日開始就得秋收,掰玉米,砍玉米杆子,翻土,之後就是收麥子,收稻子,沒一兩月是忙不過來的。”

“哦!那奶,我們收了麥子再吃面條好不好?”

“好,待收了麥子,奶就給我們谷雨煮一大碗面條吃!”

“好耶!奶,你可真好!”

Advertisement

翌日,天剛剛亮,沈餘還在美夢中。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沈家院子裏,沈老頭中氣十足的喊聲就響了起來。

沈餘撲通一聲,差點沒給摔地上去,沈餘揉揉吃痛的屁股,認命的起床洗漱。

一時間,沈家院子恢複了活力,熱鬧紛紛。

該做飯的做飯,該幹活的幹活,該摘蘑菇的摘蘑菇。

沈餘是去掰玉米的成員,背着一個小背簍就出發了。

一起的有沈老頭,沈老三,沈老四,沈三媳婦沈于氏,沈老四媳婦沈江氏,還有沈雨水和沈驚蟄兩人。

沈老頭推着他的獨輪車,走在前面,其他挑着筐子跟在後面,就只沈餘和沈雨水沈驚蟄背着背簍走在後面。

沈餘看見這輛獨輪車的時候,還吃驚了一番,這不是他們前世北方人慣用的那種嗎?

而且這輛獨輪車很大,上面的車板四周訂了一圈木板,能放三個筐子,相當于一頭小毛驢兒了!輕輕松松能拉兩百多斤。

沈老頭得意的說,“當初你娘攔着不讓打,說費錢還說我那同袍是哄我高興,還是我覺得我那同袍沒騙我,硬要打的,現在你娘可沒話說了!”

看着得意洋洋的沈老頭,沈餘默默撇開眼去:行吧!你行的!

“當初找譚木匠,他可要我500文,我沒同意,給他送了木頭,他才少收了我80文!事成後,村裏人都見我這車好,都去找他做這樣的,他還倒給我二兩銀子!”

噗嗤,沈餘差點沒笑出來。

玉米地在靠近小荒山的地方,距離那也只有一座山,光走去就得近半個時辰。

路上,他們碰到不少同村的人,都是忙着秋收的,個個挑着擔子,或者背着背簍的,也有跟沈老頭一樣的,推着個獨輪車的。

大家都是急匆匆的,見了也就打個招呼,少有像別的時候停下聊兩句的。

到了地方,全家一起掰玉米,沈餘的身體有一種本能,直接就動手起來!但是看見手中的玉米時,就愣住了,無他,這玉米太袖珍了些,也就巴掌長,十多公分長,沈餘敢做保證,絕對不超過十五公分。

他以為這是個例,又掰了幾個,同樣的,也是那麽大個兒的,相比,第一次還更飽滿些。

然後,他就聽見沈老頭高興的聲音傳來,“嘿,今年玉米不錯,估計能打兩石!”

“可不是,今年的玉米棒子很滿,少有癟了!”

沈餘想到這是古代,也就釋然了,他忘記在哪裏看到的,古代畝産有300斤就算上田,能打240以上就算中田,下田打個一百多斤也是有的。

而且,那個斤只的那種十兩一斤,并不是這裏的一斤。

沈餘不動聲色,徑直掰着玉米。

待背簍滿了,就将玉米倒入筐子中,然後就挑到山下,放獨輪車上了推回去!

玉米小個了,自然也就不重,一背簍沈餘就掰了一大片地方。

八個人掰,沒一會兒,也就掰了兩擔,沈老頭就推回去了,來的時候給帶了早飯,一大筐的玉米面窩頭,還帶了昨天熬的香菇醬。

将窩頭掰開,加一點香菇醬,那味道真是一種享受!吃上一口,似乎剛才用掉的勁兒又回來了般,整個人都又有了力氣。

美美的吃了一頓,衆人的幹勁兒就更足了。

六畝玉米地,沈餘他們八個人上午就掰了近三畝,下午走了沈老大兩兄弟幫忙,不到天黑也就掰完了。

累了一天,沈餘傍晚回去都是懵的,熱懵的,不過當回到院裏看見堆了一院子的玉米棒子的時候,整個兒都活了過來。

這年代的玉米還不若以後,玉米棒子不大不說,粒兒還小,都是芯大,這麽大一院子看着唬人,實際也只能打個一千多斤。

玉米掰了這活兒不算難,難得的怎麽砍玉米杆子,還要搬回來,然後将地翻整

好,養上半年,明年才能有個好收成!

在家裏三個女人也并不輕松,既要做家務,還要整吃的,要給蘑菇澆水,還要給玉米脫粒,這年代的玉米粒小,又沒有脫粒的機器,一切全靠手工。

幸好沈梅跟沈立春也十三歲了,可以幫忙做很多事情了,不然決計忙不過來的。

之後就是男人出去翻地,帶地翻好,沈餘就提議說,“爹,把家裏的種蘑菇的料給搬地裏撒上吧,天兒正好,可以曬曬!”

老三一聽,哈哈大笑,“這注意好,老五總算想要處理那一堆了,別說那亂木根兒味道忒臭了!”

“也不能怪我呀!家裏沒空地,上次收冬麥那地,我不也堆了,只能說種蘑菇這活好處多,能賺錢還能肥地!”

“費料也是真的!”

“這個我贊成,冬麥的麥積杆子我們家八畝地,能燒好幾月,結果那一批三上個做下來,還去隔壁祥叔家買了三捆!”

“等把麥積杆子收了,我們就又做料吧!這次再多做點,用玉米芯試試?”

沈老四不敢相信的看着他,“老五,大家沒仇吧!玉米芯這麽硬,怎麽給剁碎?”

沈餘一愣,這的确有點難辦啊!

“那還是算了,就繼續用麥積杆子吧!不夠都去村裏收點,要我說,最好把村裏的麥積杆子收起來,待稻谷收起來後也一并收了!”

“這得收多少呀!”

沈餘說,“不算多,我們一月就要用料三千斤,還是幹的,一年就是三萬六千斤,這麽多,我們家是不夠的,還得去收!”

其他人一聽,可不是嘛!

“老五,你是不是忘記了柴火?每次篜料就得用一大堆柴,這還是個問題啊!”

沈餘一愣,有些懵逼的問,“我是不是沒有告訴你,種完蘑菇後的料,曬幹後能燒火!”

老三沒好氣的看了沈餘一眼,看不準這弟弟是不是說真的還是假的。

“老五,你還真沒說,你直說能肥地,沒說能燒火!”

“反正都是麥積杆子,肯定能燒火的。就是火力不大,不過,我們篜料也不了那麽大的火!”

“若是你們閑火力小,我有時間問問胡掌櫃,看看哪裏有煤炭賣,聽說這東西耐燒,倒是能省了人看火!”

“哪裏用找胡掌櫃,你說的是那種黑色的煤石?能燒火用的?”看見沈餘點頭,沈老二接着說道,“這個我知道,隔壁鎮上就有人賣,500個錢一車,夠一家人用一月了,不過有人閑這味兒不好聞,聞到了還頭暈,用的人也不是很多!”

“沒關系,我們又不需要有人守着,暈也暈不着我們!”

“那我們就去買一批回來試試,若用得好了,以後就用這來篜料!”

“好!”

老三狐疑的問,“我們不是在讨論蘑菇包能不能燒嗎?怎麽你們居然在讨論買煤炭!”

衆人一愣,也是哦!不是說蘑菇包能不能燒的問題嘛!

“咳咳,那就不買煤炭了,就先把蘑菇包曬曬,看看行不行,反正這時候天氣熱,沒兩天就曬幹了!”

沈老頭看幾個兒子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把事兒給定下來了,完全沒有顧忌他這個老父親,一時間欣慰之餘不免有點心塞塞。

沈家往地裏撒蘑菇廢料的事情,很快就有人知道了,就有個走得比較近的人說,“沈二啊!這都長黴了,你咋往地裏扔啊,這不是糟蹋地嘛!”

說真,沈老頭心裏也有些惴惴的,以前他也沒有幹過這種事情,不過想到小兒子種的長勢明顯比他要好的稻子,又不确定了,他覺得這小兒子在種田上面明顯要比他有天賦,天生是個種田的料啊。

這時候沈餘說,“這太陽毒,這黴過兩天就給曬沒了,沒事的!”

“餘小子啊,你還小,沒啥經驗,這地可不能亂折騰啊!來年還得靠它吃飯呢!”

作者有話要說:  唠叨一句喲,今天傻作者自己種的西瓜已經能吃了,甜甜滴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