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姑奶奶帶着表姑娘進府的消息便傳到了賈母的正房。小說賈母微顫顫的要往外走。

其他人看了,心裏也不是個滋味。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自幼讀書,自今不綴的賈敏,可以和自己的探花郎夫君連詩做詞不落下風的賈敏,此時滿腦子就只剩下這句詩。

當年倚紅梅,貼黃花。閨閣女兒何等天真爛漫。一朝嫁做他人婦,雖是夫妻恩愛,兒女成雙,可終究離鄉多年,再不曾回來。

她走時,芽芽新樹牆頭高。如今只得仰頭望,滿庭關不住,皆是樹陰遮天處。

......

當年不及雙十年華,如今卻已是兩鬓猶有銀絲現。

...真的是想家了。

一時間不說賈敏在暗暗感慨,就是衆人都有些個感傷歲月流逝不等人。

雖然林如海辭了實權的官職,卻也用命換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爵位。在京城這地界,一塊牌匾掉下來都能砸死幾個權貴的地方,林如海也算是有了被砸一下的資格了。

雖然如果可以選擇,沒人會用這種方法證明自身價值。

都說封妻蔭子,賈敏這一次也算得上是因禍得福,衣錦還鄉了。

連帶着她的這一雙兒女,身份都是不同的。

別看只是個三等伯,但林妹妹也算是伯爺之女了。惜春看了一眼王夫人,也不知道這會她的心理陰暗面積用不用算了。

估計心有多少,陰暗面積就有多大了。

聽下人禀報,賈敏一行已經進了二門,惜春便跟着賈母一起迎了出去。

Advertisement

紅樓的釵黛之争,前喜釵,後就黛的湘雲,都是曾經那女兒夢中最絢麗的一幕。說來她也好久沒有見過湘雲了,也不知道她最近有沒有犯渾。

剛想到犯渾這個詞,惜春便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這個詞好像更适合她自己。

因為血緣最為相近,所以每次湘雲來榮國府,惜春為了給賈母添堵,都會主動的邀請湘雲和自己一起住。不過老太太有自己的考慮,倒是把元春的屋子收拾出來當做客房給湘雲住了。

至于住在她房裏,賈母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但是讓惜春暗地裏折騰了幾次寶玉後,賈母的精力也就顧不上了。但是又怕惜春帶壞湘雲,便只能在自己的院子裏收拾一間客房出來。

上次湘雲來榮國府,就曾抱怨過她家的兩位嬸娘總讓她做針線活的事情。

“雲姐姐,你說這些就不怕傳到兩位史候夫人的耳朵裏?你又不是她們親生的,對你好,是人情。對你不好,也是人之常情。別說你做針線活了,我們姐妹不是照樣也要學針線的嗎?你雖是史家大姑娘,可是你畢竟是個沒爹沒娘的孩子。你覺得你爹的爵位被你二叔占了,可是這也是你爹自己讓出來的嗎?

大舅舅的壽數沒辦法給你庇護,那也只能怪你自己的運道不夠。何必總是說兩位舅媽的不是呢。這對你有什麽好處?不過是讓你的處境更艱難,讓兩位舅媽更不上心罷了。你動不動就是‘但凡我有這麽一個姐姐或是哥哥,便是沒有父母,也沒妨礙的。’擡頭三尺有神靈,你就不怕這話應驗在下輩子嗎?”

這麽一段話,徹底将史湘雲說滅火了後,惜春又告訴她,與其見人就說兩位嬸娘的不好,還不如見人就說她們的好。

以她們能接觸的面,無論對誰說史家的兩位候夫人對史湘雲不好,誰也不會有那個本事或是意願為史湘雲出頭的。

而且就算是有人正義感爆棚,幫着史湘雲出頭,傷了史家夫人或是史家的臉面,史湘雲的日子估計比以前更不好過。

何必呢?

因此,那麽說了對自己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會讓兩位候夫更加對她不好。畢竟她們做多做少,壞名聲都已經傳出去了。若是不對她差一些,感覺都對不起自己。

所以,惜春給史湘雲出的主意,便是逢人便誇兩位嬸娘對她多好多好。把兩人誇上天去。

是人都會愛惜羽毛的。當然也有少數人不是這樣的。但是死馬當成活馬醫,所以礙于總總,兩位候夫人就算是做面子,也會對史湘雲好一些的,不是嗎?

再一個,無論賈母的出發點是什麽,那都是史湘雲可以借助一下的助力,除了榮國府,還是史湘雲的外家,也不是不能拉來狐假虎威的。

史湘雲不傻,心機也夠,聽了比自己小一歲的惜春如此說,當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對于惜春的提點,心中感激。而對于惜春說的,賈母不攔着她說史家二位夫人的‘壞話’的目的,也有了幾分相信。

一是為了更有理由的訓斥二位夫人,讓兩人夫人在她的面前低頭。二是為了史湘雲的感激。将來更親近賈家而非史家。

一個父母雙亡的女孩,能養成心直口快,開朗豪爽的性格。必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要麽是生活條件真的如此美好,要麽便是心機深沉到小小年紀便學習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

可明顯,史家的那個環境,根本沒有辦法讓史湘雲養成這樣的性格。所以惜春一直懷疑史湘雲的性格是到了賈家後,一半釋放壓抑的本性,一半是裝出來給別人看的。

因為畢竟是半真半假的東西,所以衆人也就沒有懷疑這性子的真實度。

湘雲也曾在知道黛玉要進府的事情後,問過她老太太會不會更喜歡黛玉。惜春給也了一個非常肯定的回答,湘雲明顯便有些失落。

“你爹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子,林姑娘的娘是老太太的親閨女。這一點上,人家就比你跟老太太親。除了這一點外,你爹娘早早就沒了,人家的爹娘和弟弟都有呢。你是孤女,人家是伯爺之女,更看重一些也是人之長情。

我聽說二太太有個娘家侄女,跟二姐姐同歲,是金陵薛家的嫡女。要是她也來了,到時候你再看,态度一定還不如你呢。畢竟沒啥血緣,又是商戶女。

別的且不說,我,二姐姐和三丫頭,還不是我跟你血緣最近,關系最親嗎?”這世上哪來無緣無故的好。

惜春不是聖母,她也沒有救史湘雲的習慣。在惜春的認識裏,就是那句話,‘有招想去,沒招死去’。救人不救命的事情,誰也沒有那個義務。

只不過是那一日在聽到史湘雲說那句‘但凡’時,心裏有些個感觸。

一個孤女,竟然說出這種話來。內心又是多麽的渴望着父母家人呢。

只有孤兒身份的感同深受,才會明白這句話中的真假吧。

很不巧,惜春就是懂了。

惜春有的時候,也會想若不是親娘有本事。是不是這個時候,她也會像是史湘雲那樣讨巧賣乖,只是為了生活更好一些呢。

想到迎春一招分筋錯骨手制住了動不動就拿她撒氣的奶嬷嬷,想到了自從那次談話後,便得更加看得清自己處境的史湘雲。惜春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她,應該惜福。

......

賈敏一身華貴不失雅致,一手牽着四歲的小少年林闕,一手牽着六歲的長女黛玉,母女姐弟三人就那麽直直地站在賈母的正院門前。

“母親,不孝女協子女回來了。”賈敏眼中含淚,幾步上前跪在了丫頭擺在前面的蒲團上。

母女相見,賈母也不禁淚流滿面。

這是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呀。

這是她小心翼翼,嬌養長大的女兒呀。

一別經年,本以為今生相見無期,卻沒有想到因禍得福。

“我的兒呀,好狠的心呀。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由着鴛鴦扶着走到蒲團處,一把将賈敏抱住,痛哭出聲。

旁邊的人見此,無論是不是真的感動于母女情深,都是一副‘太感人了,我好感動’的樣子拿着帕子擦着眼角。

至于眼角濕沒濕,就要看個人的演技了。

又哭了數聲,母女才被衆人勸解住。

“母親,這是我的長女,黛玉。那是幼子,闕哥兒”賈敏起來了,可是她的一對兒女卻還在那裏跪着呢。于是連忙向賈母指了指兩人。然後又示意兩人趕緊磕頭問好。

當年黛玉進府,都是禮儀出衆,進退有度。此時和母親一起入府拜見,又怎麽會失禮,小手輕輕地拉了拉弟弟林闕,便拜見了賈母。

賈母看見性子伶俐,小模樣又精致的林家姐弟,立即便喜歡上了,連忙親自扶了姐弟二人起來。嘴裏不住的說好。

此時畢竟是初冬了,衆位娘子軍也沒有在外面多呆,而是在賈母扶起林家姐弟後,便一起進了屋子。

賈母上房的下人非常的能力,一群人進了屋子,熱茶便都端了上來。林家三口都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熱茶,這才有了一絲暖和氣。

南方的冬天濕冷,北方的冬天卻是幹冷幹冷的,一大早就坐車過來的三人,都有些個寒意。

喝了兩口茶,賈敏又讓自己的一雙兒女見過邢王兩位夫人,三春姐妹又拜見賈敏。待長輩拜見後,林家姐弟又與三春姐妹互相見禮。

“這便是四姑娘吧。長得倒是玉雪可愛。記得從前,與表姐書信往來,如今卻天人永隔。也怪讓人心疼的。快過來,到姑母這裏來。”賈敏看到惜春小小的人,嬰兒肥的臉上,滿是小女兒的嬌蠻可愛,心下一動,便叫了惜春到跟前。

“姑媽好,姨媽也好。”

“噗嗤”一聲,賈敏就笑了出來,“還真是這樣。”拉起惜春的手,賈敏仔細地端詳了一番。

胖呼呼,滿是肉窩窩的手,看起來就是福氣相。

“在家都讀什麽書?平時喜歡吃什麽,玩什麽?”

惜春看着面前的溫柔和氣的賈敏,甜甜地說道,“唉,讀得什麽書,不過是認上幾個字,不做睜睛的瞎子罷了。”那一副老成的語氣一出來,便知道惜春學的是誰了。

衆人被惜春這副搞怪的樣子,弄得哭笑不得。

“她們姐妹幾個,就數她年紀最小,又最是頑劣。”賈母對于這些孫女本就沒有什麽情義,對于惜春也不過是礙于面子情和心裏那不能說的想法。所以此時看到惜春如此,也不過是一笑置之。

賈敏倒是挺喜歡惜春的性格,摟到懷裏一陣親香。而領着弟弟坐在賈母另一側的黛玉姐弟倒都是驚奇地看着惜春。

她們姐弟還從來沒有見過惜春這樣的姑娘呢。

因為賈敏身體好,黛玉也時常會跟着賈敏出去應酬。往來那麽多的官家女眷,就沒有幾個像是惜春這樣調皮得讓人難以形容的。

不過,怪好玩的。

而林闕呢,冷着他那張俊俏的臉,悄悄地打量起了這個略微有些個胖的小表姐。

聽娘說,這是他最小的表姐。

......很可愛。

林家是一家四口一起來拜訪的,不過林如海是直接進了前院的。這會兒兩個舅兄都在一處,三人話不投機地各說着各的。

賈赦:“妹夫自揚州來,那裏商賈衆多,自古又是美女如雲的地方。想來見識過不少古董珍品和美女,為兄甚是羨慕。”

賈政:“自古江南便是文人學子的聚居地,錦繡文章,随處可見。”

林如海:“多年不回京城,京城真是大變樣。想當年......”你們把江南當成什麽地方了?

林如海是了解自己這兩位舅兄的,所以倒也應付得來。只是這心裏卻還是為岳家的情勢感到可惜。

相較于前院各說各的,後院倒是正常了許多。一直到用了午膳,寶玉叔侄提前回來,這祥和的省親氣氛才有了一絲詭異的發展。

“林姐姐,你可有玉沒有?”

惜春從來都不是耐得住性子的人。在見過了賈敏,黛玉和林闕後,好奇心就已經得到了滿足。吃過午膳,本來惜春都要找理由先跑路了。哪知道寶玉叔侄竟然提前回來了。

不過寶玉回來了,惜春倒也有了留下來的新的動力。

于是在寶玉叔侄見過賈敏,轉身去前院拜見林如海時,惜春便問出了自己那句唯孔天下不亂的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