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貴人
聽到“儀仗”二字,寧溫冉眉頭一跳,當今能用上儀仗的皇親寥寥可數。
他胡亂想到江南科舉之事,頓時心亂如麻。
俞氏同樣也是一臉拿不定主意,寧家雖是殷城中的官宦世家,卻也沒有迎過擺儀仗而來的大人物。
站在他們身後的寧知晚倒是十分冷靜,她細想過朝中能用得上儀仗的貴人之後,清眸中閃過瑩瑩光芒。
當真是及時雨!
見他們二人心神不寧,小厮又催促道:“老爺、夫人可得快些,莫要讓貴人等急了。”
他們兩人才如夢醒來一般,趕緊朝正門走去。
俞氏伸手一直摸着自己油亮的發髻,生怕自己有不整齊,唐突的地方。
守在門外的方嬷嬷向俞氏小聲問道:“夫人,三小姐如何處置?”
俞氏腳步不停地答道:“先将她押回後院關着!”
寧府門前停着八人擡的軟轎,轎上蒙着紅紗,上繡金鸾。轎子後面跟着宮婢和太監、侍衛,足有二三十人。
他們執着孔雀羽做成的障扇,亦有捧着汗巾香爐的。
如此儀仗,足見天家威嚴。
寧溫冉久經官場,一見便知來人的身份,當即跪下拜道:“參見長公主!”
俞氏由丫鬟冬兒扶着,聽見長公主的名號,手指一顫,忙不疊地也跪了下去行大禮,“臣婦見過公主殿下!”
瑤月公主透過紅紗瞧着跪拜的二人,聲音含笑,卻又透着與生俱來的雍容道:“二位請起,近來尊府中的三小姐可好?”
俞氏被冬兒扶起聲,聽到瑤月公主冷不丁問起寧知晚,沒站穩的腿微微一軟。
寧溫冉還算鎮定,拱手答道:“微臣謝過公主關心,我那女兒雖受了些風寒驚吓,卻也并無大礙。”
在公主面前,他豈敢說真話!
他拱起合攏的掌心中沁出冷汗,心裏暗道聲,幸好!幸好沒有一時氣急,直接将那丫頭押去尼姑庵裏剃發。
誰能想到長公主會屈尊前來,問起三品侍郎府中庶出女兒之事。
紅帳後面的長公主微微颔首,“如此,本宮也可放心了!在本宮府邸出了這等事,也是本宮失職,讓寧家三小姐受委屈了!”
寧知晚斷發明志的事情傳遍了皇城,自然也傳到了長公主的耳裏。朝中黨派衆多,互相傾軋屢見不鮮。
江南考卷錯錄一案,她同樣有所耳聞,寧家三小姐在這風口被人推入蓮池,或許已牽扯到了朝堂中黨羽相争之事。
她若不出面平息,私下争端興許會愈演愈烈。如此長久下去,江山社稷豈會穩固?
“豈敢!這等小事,何勞公主殿下親自過來!”寧溫冉連忙說道。
瑤月公主搖着手中折扇只一笑,軟轎一側走出個打扮稍顯貴氣的宮婢,她端着手中的托盤走到寧溫冉和俞氏的面前。
“這裏面是玉如意一對,金累絲嵌寶頭面一副,還有一盒暖香丸。”宮婢一一點明,讨巧的嘴說道:“公主想要寧家三小姐早日康複,覓得如意郎君。暖香丸由宮中秘方所制,滋補調養之餘,還有潤膚明肌之效。往常宮裏只有貴妃和皇後才能用……”
俞氏聽得咋舌,目光緊盯在那副累絲嵌寶的頭面上。
頭面用了珍珠和各色寶石,雕金的工藝非民間作坊能比。再則,玉如意也是難得一見的上等美玉,更別提只有娘娘才能用上的暖香丸!
俞氏是五等渝州縣令之女,也是見過世面的。她暗中在寧家搜刮了不少珍品玩物,打算留給女兒做嫁妝,可是大大小小的物件合起來,也比不上這一頂金光璀璨的頭面!
在俞氏瞠目的神色下,宮婢不緊不慢從袖子中拿出一塊令牌,“憑着這塊令牌能随意進出公主府,還請寧家三小姐親自來收下。”
什麽?俞氏震驚得回不過神!賞給了寧知晚這麽多珍寶還不夠?竟還要再給她一塊公主府的令牌?
這……這豈不是要讓她的風頭蓋過自己的女兒去了?
俞氏尖尖的指甲掐入手心,硬是用疼痛保持自己的冷靜和端莊。
“知晚那丫頭真是了不得……”俞氏扯了扯嘴皮,笑容透着一股酸意。早知就不該答應讓她去公主宴,不知廉恥地落了一回水,沒有将自己名聲毀盡,反而大受嘉獎這是什麽道理?
公主隔着紅帳,娓娓道:“看得出寧家家風嚴謹,寧侍郎又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三小姐這種固守貞潔,不慕榮華的好女兒!”
寧溫冉心頭一緊,掌心中的冷汗越發粘膩,嘴裏謙虛道:“哪裏,哪裏!”
“還不快将三小姐請出來拜見公主!”寧溫冉轉過身,朝着俞氏身邊的丫鬟命令道。
“是……奴婢這就去通知三小姐。”冬兒一驚,誠惶誠恐地應下。
“等等!将寧府所有的小姐都請出來。”
不一會,寧府門匾下站滿了了人,在衆人欽羨的目光中,宮婢将公主賞賜的禮物送到了寧知晚的手中。
寧秀妍美眸移向一旁,像是不屑去看,臉上淡淡的沒有任何表情。
一旁的寧芳思臉上的嫉妒欽羨則展露無遺,嘴上半真半假地恭賀道:“三妹妹真是因禍得福呀!”
寧知晚舉着托盤,跪下行禮,“臣女謝過公主!”
長公主親自登門拜訪過,寧家人再想動她,也得先掂量幾分。
“上回參加宴會的賓客太多,本宮也沒機會看清你的模樣,你且近前來讓本宮仔細看看。”對這位斷然拒絕清玉候的寧家三小姐,長公主有幾分好奇。
寧知晚依言靠近,擡起了面容。
端詳片刻後,長公主出聲道:“明眸皓齒,柔婉得體,寧侍郎好福氣,教養出的女兒一個賽一個出衆!上回春日宴沒能為你選出合适良媒,本宮有愧在心。公主府與寧府相隔不遠,你得了空閑可時常去府中陪本宮說說話。”言下之意,她會幫寧知晚考慮終身大事。
長公主三十未嫁,是當今聖上的親妹妹,在晉國女子之中身份最為高貴。皇後見了她也要退避銮駕。
早年長公主曾親臨長河決堤救災一事,讓出自己口糧救濟災民,在皇宮內外素有美名。如今三十未嫁,皇上也說世上能配上子矜的男兒甚少。
聖上也曾賜過長公主二十多個美男,被長公主退回不說,還斥責皇帝胡鬧。
三十多年不近男色,和善親民,瑤月公主早已是天下女子賢德高尚的表率,也無人再催促她挑選驸馬之類的俗事。
得瑤月公主一句贊揚,不用多久就能傳遍天下。
寧知晚垂下眸光,似笑,這一回她是賭對了!一寸青絲,換一世美名,非常值得!
在寧知晚再次謝恩之後,長公主才收了儀仗起轎離開。
在黃昏斜陽下,寧知晚眯眸盯着遠去的紅帳,摩挲着指尖令牌。這塊令牌,很快就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