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更

魏時跟劉子成聊的也是家長裏短的小事,只是稍微有一些奇怪。

“魏兄可定過親事了,家中有什麽安排嗎?”

“還不曾。”

“也是時候該考慮了,像我們家,小妹方才十三歲,家裏頭就已經物色起來了,只是這人選不好找呀。”

提了婚事,又特意提起了十三歲正在物色人選的小妹,如果這還不能讓魏時多想的話,那接下來,劉子成時不時的提及自家小妹,從相貌到品性到才學,這提及的概率大概也太多了點。

魏時就不得不多想了。

他如今這個殼子才十四歲,上輩子十四歲的時候,還只是個初中生呢,高中生談戀愛都是早戀,更何況是初中。

作為随大流的一個,魏時一直到上大學才談戀愛,這一場還沒來得及分手的戀愛也就只談了一周而已。

雖然說他現在的心理年齡已經足夠成熟了,但頂着十四歲的殼子,家裏邊又是這麽個情況,他是真的不覺得需要早早的考慮這事兒。

至于劉兄的小妹,十三歲呀,就是個小女孩,甭管有多優秀,他也實在是不敢想象自己跟人家訂婚。

要說劉子成向來也不是個急躁的人,尤其是在小妹的終身大事上,這一次他确實是看好魏時,哪怕對方是庶出小,嫡母又據說是不太好相與。

倘若嫁給魏時的話,後宅肯定是不太和樂的。

但不管怎麽樣,也壓不住人好呀,十四歲幾乎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舉人了,成為進士也不是那麽不可想象的事情。

男人只要立得住,後宅之事又算得了什麽,保不齊将來魏時的給母還要反過去讨好魏時呢。

更何況他對自家小妹也有信心,性子強硬,不會一味的被惡婆婆欺負。

所以今日才會跟魏時提起這事兒,不過一再的提起,也是因為此時等待放榜的心情太過急躁了,否則的話,不至于如此。

Advertisement

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兒,尤其他這邊還代表女方,哪能這麽上趕着。

不過他瞧着魏時好似還是個沒開竅,大概是沒聽懂他言中之意。

這也不奇怪,真要是個開竅早、有花花心腸的人,也就不會小小年紀書讀得這樣好了。

考生們雖都坐在酒樓裏,或是在榜單正前方來回踱步,看上去似乎也沒失了分寸。

不過真聽他們的談話,較之以往,那可真就是不同了,衆生百态,莫過如此。

聊的東西五花八門,有時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甚至連邏輯都說不通。

可能不管是說者,還是聽者,都沒把這心思放在上面吧。

在衆人全都心浮氣躁的時候,幾個衙役總算把大紅榜貼上去了。

這張黑字紅底的紙,仿佛也因着特殊的使命而熠熠生輝,讓人打心眼兒裏覺得它不一樣。

元寶已經站的夠靠前了,畢竟他來的夠早,身體靈活,又有看榜單的經驗,蹿在第一排,而且還是頭榜的位置。

畢竟自家少爺的水平不一般,定然是在這頭榜之上,而且肯定是頭幾名,看榜的時候也就不需要把所有的榜單看個遍。

不過想要看到名字容易,想要出來報喜,面對着越來越擠的人群,就是件困難事兒了。

魏時還沒等到元寶出來呢,就先在人群一陣陣沸騰的聲音當中,得到了自個兒高中解元的消息。

沒法子,榜首的位置總是引人注目的,大抵沒有考生會不注意這個。

今年關于榜首的位置,在這榜單還沒有張發出來之前,争議還是挺多的。

不管是作為小三元的鄭家逸,還是因守孝耽擱了幾年的劉子成,還是其他幾個州的院案首,都是極有可能問鼎今年榜首位置的。

魏時雖沒得過院案首,可算學好也算是在這一屆考生當中出了名,再加上他當年也算差一點就是小三元了,雖年紀小,可是對于解元也有一争之力。

總之在榜單沒張貼出來之前,關于解元的人選是衆說紛纭。

這也就導致不少人在看到自家人的名字之後,甚至連自家人的名字還沒見着呢,就下意識的去看榜首的位置,瞧瞧到底是哪一位力壓群雄。

魏時的眼睛原本就盯着榜單的方向瞧,幾乎是那榜單剛剛貼好,就聽着人群當中一陣一陣的“魏時~解元~”

好嘛,元寶都還沒趕回來呢,這消息就已經先得到了。

魏時雖心裏覺得,這解元的位置已經十成十了,但是元寶還沒回來呢,報喜的衙役也還沒來,這心就不能落下去。

不過,周圍的考生已經在恭喜他了。

劉子成自認為心态已經夠好的了,也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是在聽到消息的時候,也忍不住一愣,笑容要多苦澀有多苦澀。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可如今方才過了兩年,他跟魏時就反過來了。

院試的時候,他是案首,魏時是第二名,如今到了鄉試,人家是解元,他能不能得第二都還不知道呢。

其實從院試那時候,他就知道魏時一定會趕上來,便是兩個人可能做不了同一屆的進士。

可是人家年紀小,他已經二十多歲了,倘若一些順利的話,三十歲之前能中進士。

但魏時卻有可能在二十歲之前就中進士,十年的差距,哪怕他曾經壓了魏時一頭,日後也是會被趕上來的,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不過兩年而已。

哪怕他自己也很看好魏時,甚至起了讓魏時做他妹夫的心思,可是兩個人名次的轉變,再加上九歲的年齡差,實在是有些意難平。

元寶的發髻都被擠歪了,這才從人群當中擠出來,一路狂奔而至。

“少爺高中榜首,恭喜少爺,賀喜少爺……”元寶有些語無倫次的道。

作為書童,哪怕他并沒有入奴籍,可前程和性命也都綁在了自家少爺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少爺高中,他這個做書童的也跟着水漲船高,這些裏頭的歡喜之情不下于任何一個人。

塵埃落定,魏時态度謙和的謝過衆人,又等着相熟的幾個人成績出來,一一道喜。

第二名是小三元鄭家逸,第三名便是劉子成了。

這樣的排名倒也不算出乎意料。

參加鄉試的有兩千八百六十三人,榜上有名的不過一百一十人,這樣的淘汰率,能夠榜上有名就已經算厲害的了。

等待放榜的考生,雖然緊張急躁,但是好歹還能端得住,榜單張貼出來之後,狂喜的、痛哭的、擊掌的、擁抱的……

已經取得了功名的讀書人和尋常百姓也沒什麽不同。

魏時也不過是俗人一個,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得了解元,自然是躊躇滿志。

哪怕依着規矩,鄉試放榜第二日便是鹿鳴宴,由考官宴請新科舉人,到時候是免不了要飲酒的。

可這頭一日,魏時還是應了劉子成和鄭家逸的邀約,在酒樓吃酒,好好慶祝一番。

除了剛開始知道成績的時候,情緒明顯之外,很快就又都穩下來了。

就算是鄭家逸這個鄉試之前一直順風順水的小三元,這會兒也瞧不見低落,很是能夠穩得住。

其他人或許沒有這麽好的養氣功夫,但也着實見不到範進中舉的癫狂之态。

三個人也沒換地方,還是在酒樓的大堂裏,不過桌子倒是換了張大點兒的。

本次鄉試的前三名坐在了一塊兒,原本就是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更何況這最後一波來報喜的衙役,地方都不用挪動,先恭喜了解元,再恭喜第二名,再恭喜第三名,賞錢也收了三波。

也算是個奇景了。

大家好歹還顧忌着明日的鹿鳴宴,即便是叫了酒水,也不敢敞開了量喝,只能小酌。

不過哪怕是小酌,對于沒怎麽喝過酒的魏時來說,也實在是不适應的很。

前世今生他都沒怎麽喝過酒,對于酒的度數也沒什麽太大的概念,就只知道——不好喝。

帶着一股子無法言說的辛辣感,還不比白開水呢,大概在他把這白酒喝習慣之前,是感受不到酒水的美妙了。

每喝一口酒,都得吃好幾口菜壓一壓嘴裏的味道。

“習慣就好了,不過你現在年紀小,酒水還是少喝為好。”劉子成忍不住開口道。

倘若不是為了友人間的應酬,他也不會飲酒的,不過酒喝多了,确實能夠咂摸出其中的味道來。

只是很難理解那些嗜酒如命的瘾君子們到底是怎麽想的,酒再好難道還比得過性命。

鄭家逸沒比魏時的情況好多少,少年得志,縱然天賦好,但也少不了自己的努力。

所以過往那些年,他沒多少閑情逸致與人飲酒,心思都放在讀書上,如今還是不甚習慣這酒水的味道。

不過今日中舉,雖只是第二名,甜酸苦辣百般滋味兒都在心裏頭,倒正好配上了這酒水的味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