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接受鋪子
鐘離謙再次考入南海書院這件事,讓王府的人都吃驚不小。他此次考學需得有睿安王所持印章加印的文書,也算是作為入考的一道保障,因而這件事早早就被整個王府傳遍了。
認為他能考中的人,幾乎沒有。
先前也提過,南海書院把關嚴格,本就不是能輕易考入學的,再加上鐘離謙參加的還是難上加難的插班考。衆人都知他這幾年來在外從軍,哪有什麽時間和條件碰文墨,這考試,懸!
但鐘離謙就這麽通過了,還幾乎考了滿分,這出乎所有人意料。連王妃一高興,當日就擺了盛大家宴,好好慶祝了一番。
家宴之上,鐘離謙趁熱提出了一個請求:欲接手鐘離家旗下一處産業。他提的很突然,連舒錦和都沒有提前知會。
連王妃尚維持不久的笑顏僵了僵,“你想接手鋪子?你既已考入南海書院,就當以學業為重。凡事輕重緩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道理,你不明白嗎?”
“孫兒知道,但祖母,孫兒重考書院并非只是為了求學。”鐘離謙看看連王妃,又轉看向祖父鐘離弘,“祖父、祖母,孫兒那點小心思,您們必然知曉吧。”
考入官學,就等于打開了進入朝堂的一條近道,是以,求學于南海書院的郎君們最終的目标,無不是為官。
祖父鐘離弘依舊少言,沒有多大反應。而連王妃本就出身勳貴世家,對此又怎會不明白呢。
“正因為知曉,才認為你操之過急了。”
“不急,相反,孫兒已經慢了!孫兒已經十八,還有兩年便能行冠禮考官名了。二叔才學淵博,十八便已得了書院的推舉,孫兒愧不能比。而與孫兒差不多年歲的個家郎君,這幾年已打磨了各自的圈子,孫兒荒廢四年,從返回京城的那一日起便已晚了。此時不快馬追去,更待何時?”
“荒廢不至于,”二爺鐘離澤接話道,“侄兒有心為宇天獻力是好事,還有祖父與二叔、三叔在,你大可不用如此擔心。”
言下之意,以鐘離家的地位,向皇上讨個職位,恩蔭恩蔭也不是難事。
連王妃贊同地點點頭,附和道:“确實如此。”
“孫兒并非心燥而盲做決定的!”鐘離謙不甘心話題就此揭下,繼續争取道,“恩蔭……”他咬着這兩個詞,不由極輕地冷笑了一聲,“鐘離家的兒郎哪個為官不都靠真才實學,即便孫兒厚着臉皮求祖父恩蔭,祖父也定不會同意,更何況孫兒并無此願。”
他說這時,祖父鐘離弘擡起眼,視線在他身上停頓了一會。
Advertisement
“男兒志向高遠,不争一時。你也知你荒廢四年,如今就更應該沉下心來打磨自己,就是吃飯也要一口一口地吃,先把該學的學好再談其他。” 連王妃不為所動,依舊維持原态度。
“祖母……”
“此事莫要再提了,”連王妃終于磨掉了耐心,露出不喜來,“你年紀還小,生意之事并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睿安王府還會連你那一點交際的錢都拿不出嗎,說出去豈不笑掉他人大牙,你需錢時能說出正當理由便盡管去庫房裏取。”
連王妃話已說到這個份上,鐘離謙也無法再說什麽。老太爺雖也在座,但府中掌事的畢竟不是他了,他也不便插手什麽,反倒可能因為這樣的偏愛而再增加反感。
但他沒想到的是,有人竟然為他說話了。
“母親,兒以為侄兒的想法并沒什麽不好。”
出言相助的,不是別人,竟是平日不喜插手府中事宜的三爺——鐘離浩。
鐘離浩今年二十有三,是庶出,不比鐘離澤任重道遠,他從南海書院結業後只考了個清閑職位度日。此人承了生母的性子,是個不喜蹚渾水的人,也不知為何今日卻替從未說上幾句話的鐘離謙說起話來。
連王妃并非鐘離浩的親母,對他的話也不甚上心,淡淡看了他一眼,道:“我已說了此事不再提,你怎又立即挑起來?”這麽問着,又瞧了沈氏一眼。
坐在一旁的鐘離浩生母沈氏身子微微一抖,她也是庶出的姑娘,娘家又不如連王妃有勢,能嫁進鐘離家也是上天恩賜的緣分,她珍惜這場緣分,嫁進來後處處謹言慎行,連王妃才沒有為難過娘兩。今日她也不知如她一般性子的兒子怎會突然挑起事端來,心裏十分惶恐,不由擔憂又責備地看向鐘離浩。
鐘離浩面色如常,倒比沈氏鎮定得很,“兒并非是要違逆母親故意挑起事端,也并非是要支持侄兒。只是兒身為過來人,對侄兒的話有些身同感受罷了。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漁。交際的開銷只增不減,庫房雖厚,但府中開銷也大啊,再者,兒也擔心如此決定會嬌慣侄兒的懶惰性子,那豈不是與母親所想背道而馳了?”
“說話是輕巧,書院學業繁重,生意想做好也要花心思,還要分出精力來與京城郎君打交道。你也是過來人,難道不知其中困難?”連王妃已然十分不悅,眉頭也蹙了起來。
“自然知道。”鐘離浩刀槍不入,依舊老神在在,慢悠悠說道,“這不是還有侄媳嘛,家中産業原就大多是母親與二嫂嫂辛苦打理,正因有母親和二嫂嫂分擔,父親與二哥才能無憂地專心于朝堂,獻力于宇天。想來,侄媳日後也能成為侄兒的後盾呢。”
這一記馬屁當着家裏所有人的面,拍的連王妃很是舒服,她的面色緩了緩,到底不再陰沉了。
“你也明白媳婦将會是夫君的後盾?你年紀也到了,卻只曉得巴在那閑職上虛晃度日,既然為官沒有心思,那就早點成親,也好為鐘離家開枝散葉。沈氏,這事你得多傷心,盡早地相些個不錯的姑娘家給三爺。”
沈氏忙點頭稱是,鐘離浩也是不氣不惱地謝過連王妃的關心。
在旁個事上撒了些氣,連王妃的口氣終于松了松,對鐘離謙道:“既然你三叔替你說了話,确實也在那麽些理,這事我便允了,如此,你也能安心去讀學了吧?”
“多謝祖母。”
連王妃轉向吳敏蓮,“這事交由你辦,”繼而又轉向舒錦和,“孫媳婦,往後謙兒去書院求學,你在家無事便多跟着你大嬸嬸學。”
二人自是應好。
第二日,吳敏蓮便遣人來傳話,讓舒錦和去她院裏一趟。
“要我陪嗎?”鐘離謙有些擔心。
“不用擔心,”舒錦和寬慰他,“大嬸嬸不會為難我一個小輩的。”
她帶了兩個丫鬟陪着,随來傳話的人一起前往二爺所配的院子。進院入廳,吳敏蓮坐在八仙椅上,正由旁邊丫鬟伺候着吃果子。
“來了?坐。”今日的吳敏蓮沒有往日那般熱情,懶懶的。她是長輩,無迎接小輩的規矩,只是擡擡手讓丫鬟給拾好座位來,讓舒錦和坐下,并讓丫鬟送了個四方盒子進她手裏。
“我叫你來所為何事,你應也明白吧。”
“侄兒明白。”
“好,那廢話也不多說,你把盒子打開吧。”
舒錦和依言抽開盒子的頂蓋,盒中安然躺着幾本賬本、一張地契還有一張寫完字蓋了紅印的紙。
她掃了眼紙上內容,不由微蹙了蹙眉頭,複松開擡頭問吳敏蓮:“大嬸嬸這是何意,侄兒愚笨,看不太明白。”
“無礙。”吳敏蓮吃下一瓣果子,懶懶道,“既然侄兒打算學做生意,我想了一宿,如何才能教好。結論就是讓你直接投入商海,自己的體會總是最真實的,教再多都不如自己親手來做要印象深刻得多。”
“這盒中是鐘離家旗下一處産業往年的賬本和地契,至于另一張,是份協約。協約內容想必你也看見了,莫要怪大嬸嬸心狠,這也是為了讓你能快些成長才想的法子。這間鋪子今後的主子便是你和謙兒了,全權由你們負責,盈自賺虧自補,也能有些緊張感。”
“……也就是說,若是盈利也無需交分紅給家中嗎?”
“是呢,你剛學着做生意,有盈利就不錯了,家中自不會貪那些錢。但相應的,往後除了院中仆從及主子的月錢外,你們便再不能從庫房支錢。三爺說得對,如此會助長謙兒的依賴心,這可是萬萬要不得的習性。”
“大嬸嬸考慮周到,不知這處産業位于何處,是什麽店呢?”
“是間食肆,在城西臨近城中,鋪子算不得大,地理位置不錯,拿你練手正好,具體的賬本上寫的比我說的清楚,你一看便道。”
……
舒錦和裝作感恩地垂下頭,抖了抖唇角。吳敏蓮倒是說的在理的模樣,好似真的是為了她好,可只要人不笨,又如何看不出這協約是份霸王條約呢?
好個盈自賺虧自補!
太後賞賜的東西被他們收入庫房了,府上管賬的大多是吳敏蓮,又怎會給鐘離謙存下積蓄的機會,能自補的也就只剩下舒錦和嫁進來時的嫁妝了。
且不說這間食肆生意慘淡,接下手的一刻起就是往裏貼錢。僅說一個什麽都未上手的生意新手,直接上來就經營一間鋪子,這做法可真真是新鮮吶!好一個貼心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