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思慮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用過午膳後,柳隽卿手撐着小巧的下巴,正望着院外的花草發呆。

她大概已知曉了齊玉山那事的來龍去脈,原以為只是一件意外的倒黴事。卻沒想到真相竟是那樣的。若讓她自己想,怕是想破腦袋都不會懷疑到楚秀身上去,明明兩人就只見過幾次,也并沒有過多的交集...

越是這樣,她便越能感到背後的陰冷,人心究竟有多難預料?同為女子怎麽就狠得下心來做那樣的事情!

“小姐,前院丫鬟來報,說六皇子在廳內候着呢。”紋丹剛從外邊回來,手中還捧着一盆茂盛美麗的蝴蝶蘭。

柳隽卿只看了一眼,便知道花肯定是楚蘅帶來的,他這人讨好女人的手段一套一套的,今天又不知道是要搞什麽幺蛾子了。

“他有說什麽事嗎?”她這時的确沒什麽心思出去見他,畢竟兩人算是老熟人了,所以柳隽卿一點也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麽禮數不周的地方。再說了,楚蘅一天天沒個正形,也不用擔心他有什麽正經事要講。思來想去,總該是為了讓自己同周鎮淩傳話罷。

可人在哪兒呢?柳隽卿嘆了口氣,又問道“将軍還沒有回來嗎?有沒有派人回來傳話?”

“沒有呢...”

周鎮淩最近是愈發忙碌了起來,以往隔幾日還能在書房裏邊找到人,現在竟是一連十多日都沒有回府內。雖然如今柳隽卿已經不會再胡亂猜疑他,但這麽長時間不回來卻也令人十分擔心惦記。

不僅如此,最近将軍府附近的守備明顯是加強了不少,局勢大有一種蓄勢待發的緊張意味在,叫人這心裏七上八下的。

“罷了,出去看看他有什麽要說,順便也好問問将軍最近在忙些什麽。”柳隽卿起身理了理衣裙上的褶皺,和紋丹一同出了桐輝院。

此時楚蘅在前廳內坐着,臉上俱是忐忑不安的神色,但那不是害怕擔憂的表情,而是一種深深的糾結。

的确,若被周鎮淩知道了他今日的來意,恐怕會當場把他撕了。

門外腳步聲響起,他猛地回過神來,臉上換了副讨好的笑容迎了上去。

“卿卿~你來啦。”

Advertisement

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果然無論何時見着美人都會令人賞心悅目,心情愉快呀。

“...”柳隽卿則是一副嫌棄的模樣,真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家夫君的扶持對象啊,日後江山落到他手上,真的不會被敗光了麽?也不知有多少好姑娘要遭殃了,反正她從小到大對楚蘅的印象就是不靠譜。

“不知六皇子今日來找所為何事?”

“真冷淡啊卿卿,好歹咱們也算青梅竹馬。”楚蘅讪讪笑着,仍想盡量緩和氣氛,好将今日來的目的自然地插在話題中。

柳隽卿輕移蓮步,徑直到他旁邊的楠木椅上坐下。“你就趕緊說吧,我也有事要問你。”

這真是嫁什麽随什麽,現在她那眼神像足了周鎮淩,仿佛要将他看透似的。楚蘅被這股懷疑的目光盯得渾身不自在,無奈嘆了口氣,什麽都招了。

“其實吧,今日我來時想帶你去見一個人...”

九重宮闕之內,帝王那身明黃金龍袍張牙舞爪。空氣中彌漫着緊張壓抑的氣氛,其肅殺之威嚴,似乎連大殿內八根參天鍍金梁柱都無法承受。

老皇帝坐在九階高臺的龍椅上,那張滄桑的老臉滿布了思慮過重的皺紋,整個人都浮着一種病态的蒼白。

“算來朕守着這江山也快有四十餘年了。”

周鎮淩垂眸不語,只在殿下靜靜等待着老皇帝的下文,恐怕這也是今日被私下召來的目的。

“看着大寧由衰漸盛,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當真令人難忘...想當年我與你父親還一同出生入死征戰過...”他語氣中有一股懷念的感情在,似在同周鎮淩訴說,又似夢中呓語那般。

這算是暮年帝王對往事的緬懷吧,聽起來是有些情真意切的意味在,但周鎮淩不會與他産生什麽共鳴,即便是提到了自己父親也不能觸動他半分。

面對帝王的熱絡最是不能掉以輕心,有些話聽聽就好了,畢竟将軍府頹靡那幾年發生的事情,他可還記得清清楚楚。

哪有那麽多舊日情誼可說。

無人應答,老皇帝的話在空曠寬敞的大殿內獨自消散着,他忽然深深地嘆息了一聲,已是一副老态龍鐘的模樣。

“你同你父親一個性子,都太過心軟了。當年若不是為了保住洛城裏那二十六萬百姓,也不至于去得那麽早,損失周家名将,真乃我大寧之悲痛...”

“但洛城保下來了,且這個中樞位置連同着殷城、上蕪、北連。周家為人臣子,未曾悔恨。”周鎮淩心裏嗤笑了一聲,他不想同旁人深究往事,但把父親娘親和哥哥們都搭進去的一役,若還有悔恨那就太令人絕望了。

這次換老皇帝無言,只是以疲憊的目光靜靜地俯視着殿下的年輕人,過了好一會兒才道“朕乏了,你先下去吧。”

又是這般沒有始終的談話...

但周鎮淩并不感到意外,自從老皇帝身體抱恙以來,便時常會像今日這般單獨召見自己。昔日帝王垂垂老矣,有些事情确實該好好思慮了。

“陛下,臣有要事未禀報。”他并未像往日那樣悄然告退,而是抽出一本備好的折子。

老皇帝似早有所料,只是疲憊地笑道“朕也算個惜才的君主罷,為還你夫人一個公道,甚至允了處置流光公主一事。這還不夠?”

周鎮淩背挺得筆直,面上波瀾不驚“臣只是依規矩辦事,公主不會受到一絲不該承受的傷害。但今日要參的這人,可是意圖謀逆毒害陛下,其罪又當如何定奪?還請陛下明示。”

老皇帝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原是被楚耀做了手腳,畢竟面對有兵權加持的楚蘅,東宮之争時間拖得越長勝算越小。于是他铤而走險,想逼迫病重的老皇帝盡快塵封太子。以免日後還要同楚蘅堂堂正正争個你死我活,太過棘手。

這件事情...老皇帝未必不知道,但楚耀是他鐘愛的原配皇後所出,其能力氣度都在楚蘅之上,也是一直傾注心血培養的繼承人。

他會如何選擇,是繼續選擇狠戾果斷的楚耀,将大寧吞并四國的野心傳承下去?還是選擇身後有周鎮淩支撐的楚蘅,收兵撫民,只守山河安穩?

“若你能盡心輔佐耀兒,那朕便沒有後顧之憂了。”

“陛下恕罪,臣不敢輔佐一個對君主對父親用毒的人。”周鎮淩這話擲地有聲,也算是頭一回在老皇帝面前公開承認了自己的立場。

空氣凝固了好長一段時間,最終老皇帝無奈嘆息了一聲,疲憊不堪地擺手示意周鎮淩退下。

殿外一名太監像算準時機似的進來說道“今日陛下乏了,将軍請吧。”,同時雙手過去接住了周鎮淩那份折子。

看來老皇帝還是猶豫不決,周鎮淩知道這背後根本原因興許不是信不過楚蘅,而是信不過自己。但如今他沒有已經除掉自己的精力了...

今日所呈遞的那份折子只是一個契機,他也不指望單憑那個就令這對帝王父子反目。

因所謂收集到楚耀毒害皇帝的證據,也只不過是其在對老皇帝的滋補用藥上下手重了些,身體承受住了就是藥,承受不住便是毒,作為父親若真要為犯錯的兒子找借口,這點瑕疵大可随意遮掩過去。說到底他還是有征戰兼并四國的宏願在。

周鎮淩轉身退出殿堂那剎,眸中隐隐泛起寒意,如果老皇帝執意要立楚耀,那太平的日子便快要結束了。

作者有話要說:  楚蘅: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周鎮淩:不,你想,你必須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