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舊怨起
長風勁吹,遠方九子山浮雲缭繞,青翠空靈。山下軍營連綿數十裏,炊煙袅袅,鼓聲震蕩。
杜若一身戎裝,手持承影劍橫眉冷對階下衆将士。
“鎮東将軍呢?”
為首副将低垂着頭,小眼滴溜溜轉,擡頭眉疊起三層,左顧右盼艱難答道:“鎮東将軍領二牙将,便衣往,往九子山探查敵情去了。”
杜若眉頭緊皺,一股火直沖頭頂:“戰火在西,魔族主帥率二十萬大軍駐紮清流關,清流關在西部州穆山中段,離九子山八丈遠,他探查哪門子消息?出去胡鬧也不知編個高明的理由!”
副将苦着臉,頭低得久了,頭盔歪了也不敢扶。
杜若擡手揉揉眉心,低頭見人還杵在原地,面色更為難看,不由喝道:“還愣着作甚,趕緊派人去叫呀!”
兩偏将聞聲急奔走,副将走不成,擡頭瞄一眼杜若陰沉不定的臉,只得僵着笑,躬身奉上茶水。
杜若一向瞧不起那些所謂的仙家氏族,外看滿門權貴高高在上,實則就是一群靠着祖上蔭庇的愚昧膿包,這鎮東将軍還是其中數一數二的纨绔,想想就惹人生厭。
鎮東将軍姓賀名濤字洪度,是桑和賀氏的大公子,與天帝沾些親故,尊為司馬,卻總與優伶為伍,常寫些琴曲,故有琴師司馬之稱。
杜若喝着溫茶,想着不久前羽化歸天的神尊,神尊一生平四海,收兇獸,臨走前還不忘把她勸降歸了天庭,可憐他老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轉手就能被這幫昏庸後輩拱手相送。
如今魔鬼妖三族聯軍來犯,朝堂之上,百餘名門士子縮頭縮腦竟無一人敢領帥印,懦弱之姿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天帝無奈,不得不派她這個剛被削了名號的外族任大将軍去收拾破敗局面,如此作為,也不怕把神尊他老人家給活活氣醒。
帳外窸窸窣窣一陣聲響,燭火微晃,杜若眯眼去看,兩便衣牙将迎着一藍衫公子款款而至。
藍衫公子背着一張琴,眉目風流,身形修長,環顧四周,笑容滿面,片刻後,視線落定在杜若身上,拱手進禮道:“聖帝。”
杜若半垂着眼,面色不虞:“我早已投誠天帝,為天帝臣屬,如今承蒙天帝器重,受封為大将軍,聖帝之名早已煙消雲散,擔不得鎮東将軍如此稱呼。”
藍衫公子莞爾:“我今日上山會友去了,不知大将軍造訪,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口中說着失禮,面上卻無絲毫歉然之色,杜若不再掩飾神情中的輕蔑,淡淡道:“鎮東将軍深受天帝恩寵,下人谄媚,定多獻美言。杜某久在軍中,說話直來直往,比不得您身邊人口吐蓮花,戰事急促,今日抽空前來怕是講不得幾句好話,冒犯之處也請您見諒。”
賀濤擡手,一副謙虛求教的姿态:“您請講。”
杜若蹙眉道:“您身為一方統帥,理應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日日游玩賞景彈琴飲酒,着實不妥。我不知您之前當司馬時是何情形,但如今領兵守疆,肩上擔的可是萬千性命,戰場不是兒戲,更不是聽憑您左右的一紙話文,現在烽煙還未燒到這裏,并這不代表以後不會,東境防線尚未建起,若敵軍突襲,您該如何應對?”
賀濤面無表情茫然聽着,杜若的聲音在他耳邊轉了轉便飛到別處,等一會兒聲音斷了,才回過神,端起笑:“大将軍擔心東境防線,洪度又何嘗不是,只是洪度才學淺薄,肚子裏不過兩三本兵書,心有餘而力不足,所幸幾位副将聰慧敏捷有才謀,便将一應事物交由他們商議決斷,這樣既不耽誤事,我呢,還能落個清閑。”
恬不知恥,杜若瞧着這人毫不在意的态度,火也騰不起來了,只是太陽穴突突,思來想去,還是多語道:“鎮東将軍應該知道,這鎮東軍在收編之前皆是與我浴血奮戰過的手足,他們随我征戰多年,戰績可觀,算得上是虎狼之師,雖說烽煙之處皆白骨,但我身為此次戰事的最高統帥,由衷希望沒有一個将士是白白犧牲的,尤其是這些與我有恩的東境軍,他們浴血奮戰,便是戰死也該有一方墳冢。”
賀濤定定看了眼杜若,一時品不出這話裏暗含的是告誡警示還是奉勸懇求,思之無果也就不再多慮,便收斂神情微微笑道:“大将軍一片仁心着實感天動地,洪度固守一方,自然不能允準忠良熱血蒙受冤屈,若東境有難,洪度也定不會低頭折節,茍且獨活。”
杜若握緊手中承影劍,拱手道:“鎮東将軍能說出這番話,杜某便心安了,杜某臨時領命,從天庭一路趕來已将東境防線的布置看個大概,心中也算有數,西境戰事緊急,我需及早動身,若無事,便就此告辭。”
賀濤拱手回禮:“巧了,我今日會面的友人也要匆匆趕往西境去,他素來仰慕大将軍,興許還能在道上碰見一面。”
杜若自嘲道:“你這友人定是聽了市井上的胡言,殊不知那些傳奇大都編的離譜,當消遣聽便算了,豈能當真,若他真見到我,定會哀嘆名不屬實,俗人一個罷了。”
賀濤故作神秘的眨眨眼:“您可別妄自菲薄了,我那友人可是親眼瞧過您的,之後更是心折,說您是女中豪傑,若有緣機,恨不得鞍前馬後,常伴您左右。”
杜若呵呵笑笑,不以為然。
數月後,乾元山金光洞。
萬丈巍峨上,幾間茅屋,一座小橋,香風馥郁,玄鶴聲名,一身着練甲的斥候于紫竹林下徘徊,時不時往紫林深處瞧上兩眼。
不多時,竹葉嘩嘩作響,一垂髻小童從小徑鑽出,上前進禮。
“師姐,師姐,又有斥候來報軍情了,這回足足有五封呢。”金光洞外,尚且年幼的林陌從小童手裏接過信,嚷嚷着往裏面跑。
杜若正受不住真人沒完沒了的道經,聽到聲音,來了精神,栽着的頭猛一擡,險些掉了發上綸巾。
真人對她這樣子見慣不怪,哼了一聲,擡手便把經書給擲了過去,正正砸中杜若額頭,拂袖起身道:“為師去看看丹爐,你好好參悟參悟我方才講的那段,多大的人了,還不如陌兒有長進!”
林陌同真人進了禮,方才颠颠跑到杜若面前。
杜若獎賞似的拍了拍林陌的臉,拆了信看,沉吟半晌,提筆勾勾畫畫,林陌墊腳看看信又看看杜若,一派天真道:“師姐,您如此關心戰事,為何不親到前線去指揮,斥候報的再及時,也難免耽擱一兩日,而且您在山裏出謀劃策,軍中的人也不知道啊?白惹得別人閑話。”
杜若提筆蘸墨,笑看一眼人小心眼卻多的小師弟:“師姐這是故意為之,那些人啊,師姐去了,他們反而就不會用師姐的計策了,還不如不去,軍功難立,很多人希望師姐打勝仗,但又不希望這功勞裏有師姐的一份。”
林陌偏頭琢磨一會兒,不得其解:“他們這樣想,不矛盾嗎?”
杜若看向窗外疏疏修竹,低聲喟嘆:“人心本就矛盾,遇事不過都是憑喜好權衡罷了。”
林陌聽她自言自語,便不再發問,撇撇嘴,随手拿起桌上的《陰符經》看了起來。
“阿陌,阿陌!”方才傳信的垂髻小童縮在門邊,探出半個腦袋小聲叫着。
林陌聞聲扭頭,看一眼閉目沉思的師姐,小碎步跑出門,輕聲道:“阿奇,你怎麽還這麽怕師姐啊,師姐雖然常常板着臉,但其實并不可怕的,咦,這是什麽?”
小童攤開手,搖搖頭,心有餘悸道:“方才我去打水的時候,一個黑衣人突然出現在井邊,他蒙着臉,把這個看不出是什麽東西的木雕交給我,讓我轉交給大師姐,說完就化作烏鴉飛走了,啊,大師姐!”
杜若不知何時走到兩人背後,瞧見木雕,心中一震,擡手接過。
林陌瞧着杜若陰沉的臉色,小心翼翼的問道:“師姐,這是什麽呀?”
杜若沒回答他的話,只将這木雕揣進袖中,擡手将綸巾摘下,囑托道:“陌兒,一會兒師父過來,你同他說,我應約去蒼山一趟,若一月不歸,便去陰司三生池尋我。”
蒼山是何處?林陌眼睜得大大的,略一思索,杜若已走出長廊,趕忙追上幾步,又岔氣扶牆咳嗽起來,待擡起頭,郁郁野林間再尋不得師姐人影。
杜若騰雲駕霧,逆風而行,不知過了多少白草黃原,她低頭看着,卻瞧不見一草一木,思緒若滾滾浮雲,始終難以平複。
那木雕,是以崇德山赤華木為材,旁人看不出來,她杜若卻知道,而剛才最後一封軍報,封內素箋上,只有昔日手下副将李磊血書的寥寥數字——
九州失守,全軍玉碎,主将畏戰身退,納降。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