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舊怨起3
賀濤撫上琴面,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凝氣深思,琴音徒然響起。
神尊曾說過,操琴要求平穩,氣定神閑,不可有絲毫浮躁之氣,他師從神尊,自幼追求心靜自然,清淨灑脫,千年修為,才鍛成現在這般不悲不喜的性子。如今五族相争,塵世喧雜,于他而言,不過是過眼煙雲,得也好,失也好,不必重視。
魔君望着賀濤,喟嘆道:“他這樣的人,就适合偏居一隅,抱着琴書度日,天帝為了巴結賀氏,讓他任個司禮殿的閑職不就行了,何苦強人所難。”
杜若聲音和神情都沒有起伏:“桑和賀氏垂涎權勢,虎狼之家卻養出一閑雲野鶴,呵,這就是命數。”
經魔君這麽一提點,杜若心思又活絡了,思忖道,賀濤身為天庭司馬,兼領衛尉,掌軍政軍賦和天宮諸門屯兵,元柒殿和三清壇相當于神族的宗廟,是布防的重點,若他能在元柒殿的城防上做做手腳,或能得知三清壇外的機關法陣,這救人的難度便能減輕三分。
可他賀濤不是尋常司馬,該有的心思一點沒有,杜若不抱太大希望的問賀濤:“鎮東将軍久居司馬之職,可有看過三十三天各處的布防圖?”
琴音戛然而止,賀濤緩緩擡頭,凝望杜若:“若我如實相告,聖帝可會留洪度一條性命?”
杜若一怔,片刻後點點頭。
賀濤将雙手放于膝上,波瀾不驚道:“文房兄在任司禮殿大人前,曾在小報上給女華仙君寫過判詞,有一句我還記得,濟世難挽玉香消,青衣冷冷餘生了。”
賀濤淡然遠眺,晨曦微微,山間茵翠。
“人間水澇,一片汪洋,仙君盜天庭息壤以堙洪水,雖解人災,卻因違逆天道運數,而給神族帶來浩劫,神尊大怒,下界捉拿仙君,鎖在祁陽陣裏,酷刑不死,心脈不斷。文房兄憐惜仙君,洪度雖無此意,卻也知仙君是個好人,如今受劫多年,也算是贖盡罪過。”
杜若聽他緩聲陳訴,渾身猶如被定住,說不出話,張不開嘴。
賀濤繼續道:“我屍位素餐,不理政務,閑來無事便翻翻卷宗,填補填補毀損的地方,這布防圖,我近年來描過幾筆,大略知道,可憑記憶畫到紙上供聖帝參考。”
魔君取紙筆給賀濤,賀濤沉思片刻,垂首提筆。
一炷香的功夫,畫成。
魔君拿着圖,看着賀濤,猶如瞧着唾手可得的金山銀山,止不住的贊賞道:“賀公子果然是才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圖紙畫的堪比營造司的大匠了。”
賀濤見杜若仍肅然盯着他,不由笑笑:“聖帝不用擔心我作假,畢竟是拿命換。”
杜若眉頭依然緊鎖,冷哼一聲:“你知道就好。”
賀濤淡淡移開目光,搖指彈弦,不再作聲。
幾只烏鴉從山北飛來,嘎嘎兩聲落在枝頭,青煙冒起,又化作黑衣信使。
頭一個信使從懷中掏出信箋,單膝跪地,雙手奉上。
“這麽快就來了”魔君朝着賀濤揚揚書信,喜不自禁,“讓我來看看,你這位大公子到底值多少金銀財寶?”
魔君一行行讀下去,臉色越發難看,仿佛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冷水,笑意全無,憤而将信擲于地。
杜若将信拾起來,細細看:
“汝徒講文理,不揣時勢,以致兵敗,平生志行掃地盡矣!今東境重地,悉為敵封;冤恨之氣,外薄四海,汝西面向敵以茍晏安之事,違天逆理,此吾所不忍言者也。”
……
事已至此,盼汝自知恥辱,休要再提家中門楣。
汝之罪所以上通于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
杜若揚起唇角,對于魔君的憤懑感同身受。原以為賀氏老爺子快信一封是為保全獨子安寧,沒想到卻是催命的罵書,看來傳言不錯,這賀氏老爺子的确是狠人一個,無情無義,嗜錢如命。
魔君将信從杜若手裏奪過來,撕得粉碎,氣不過,又踩踏兩腳。
杜若陪他踩了一腳,連聲安慰道:“消消氣,消消氣。”
魔君冷笑兩聲:“他桑和賀氏這般拂我面子,就休怪我記仇,這帳,今日不算,來日必将加倍讨還!”
賀濤左手一抖,險些錯了音。
下一位信使顫巍巍上前,硬着頭皮瑟瑟道:“君上,賀公子的消息不知被誰給透露出去了,現在,東境大亂,城下吵吵嚷嚷,說是,說是讓把賀公子交出來。”
魔君撐着額頭,回身看一眼賀濤,心中煩亂,似乎都能聽到東境的喧鬧,呵斥道:“這點小事都需要我來處置嗎,養你們何用!告訴楚河,他若壓不住,就把自己當賀濤,扔下城樓受人指罵吧,廢物!”
信使戰戰兢兢,又變作烏鴉,抖抖翅膀,驚落下幾片黑羽。
正午豔陽。河邊柳蔭垂碧,微露着茅屋幾座。
澄澄清水,湛湛微波。身着破衲的老者坐在岸邊柳蔭下,喝着涼茶,吹着暖風。
一白衣秀士模樣的男子從村口向這邊走來,瞧見老者,大步流星的趕過來。
“老人家可是擺渡的?”
老者撚着胡須:“這年頭的年輕人,總把漁夫當梢公,欺負我老人家打不來魚嗎。”
“不敢不敢”白衣秀士笑得溫雅,說起話來也是溫和,“我看您紅光滿面、精神矍铄的,真不像是上歲數的人。”
老者哈哈笑笑,放下茶壺:“小公子,我看你既不像獵戶也不像醫家,不打獵不采藥,這上山去做什麽呀?”
白衣秀士随口應道:“蒼山奇秀,在下想上山觀景,閑游賦詩。”
老者聽罷搖搖頭:“這山中昏冥便有魔侵,天下名山何其多,小公子何苦來這冒險。”
白衣秀士不聽勸,仍執意道:“老人家,正午剛過,天色還早呢,您就渡我過去吧,江邊也沒有別的船舶了。”
老者板着臉,哼了一聲,趿拉上鞋,柱杖站起來。
短棹分波,輕桡泛浪。
老者搖着槳,不時看一眼白衣秀士,見他神情輕松自在,倒真像是來游山玩水的,不由問道:“小公子可是修仙的術士?”
白衣秀士搖搖頭:“在下凡人一個,并無修仙的潛質,生平惟願做位俠士,游歷山水,遍走天下。”
老者幽幽嘆道:“小公子家境富裕,才能這般逍遙度日,若生在貧寒農戶,耕地種田,幫扶老小,這一輩子也就圍着幾裏地折騰了。”
白衣秀士想到自己這一路所見,神色唏噓。
無論天子腳下,還是荒郊野嶺,繁華少見,多是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分波而過,轉眼船便行到了石橋之下。
老者将船頂岸,用手拖上跳板,白衣秀士将幾枚銅錢放在船艙,步上石階,同老者作揖拜別。
老者彎腰收跳板,回身瞧見銅幣,拿起來,正要扔進水裏,卻見那銅幣在掌心化作符咒,不是鬼畫符上的潦草字跡,而是工工整整瘦直挺拔的四個金字,福壽安康。
老者托着符咒,半晌,擡頭望了望石橋。
白衣秀士在山間走走停停,瞥見亂石堆裏的竹筐就随手撿起來,沿路采花拔草,到了山頂,紅黃翠綠竟滿了一筐。
林中寂靜,幾只烏鴉撲騰而過的聲音在空谷裏回響。
白衣秀士駐足聽了片刻,淡淡一挑嘴角,從地上拾起幾顆小石子,夾在指縫間,瞄準方向,刷刷刷,但聽風聲折枝過,重物落地,三柄彎刀破竹而出,直向人來。
“什麽人!”魔君打斷信使講話,豎耳細聽。
杜若同魔君對看一眼,提劍,騰雲直上。
石橋邊的竹林黑雲騰騰,迷霧陣陣,刀劍刺出白光,東一道西一閃,變化莫測。
杜若阻住雲頭,念咒,一股強風自雲下旋起,罩向山頭,風卷雲霧散,杜若看定白影,拔劍,沖進戰局。
白衣秀士側身閃過兩柄彎刀,旋身之際踢掉偷襲的第三柄,腳尖剛點地,一股煞氣刺空便來,劍打偏枝,掠身再起。
劍刃擦臉而過,白衣秀士踉跄幾步站穩,正要擡手擦腦門上的汗,又一波攻勢起,跺腳暗罵一聲,只得甩甩遮眼的碎發,舉劍格擋。
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杜若盯着白衣秀士出劍的姿勢,花裏胡哨,故作姿态,一看就是神族獨有的作秀劍法。
兩人從竹林打到石橋,又從石橋對峙到澗溪,兩把劍從水起,引得滔滔澗水激石岩,經水過,又揚得千丈波高漫山腰。
白衣秀士左沖右撞,後抵前擋,就是掙脫不開杜若的攻勢,那劍影好似棉絮纏身,藤枝縛人,越掙紮越掙脫不開。
無計可施,白衣秀士把劍梢一指,氣喘籲籲道:“姑娘劍法了得,陸某,陸某甘拜下風。”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