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這會兒也算是在她這個東家跟前說一聲,也免得吃酒的人多,拿吃食跟那些小偷小摸的弄亂了套。

豬肉跟雞鴨都是買的現成的,處理起來并不費事兒,大鍋裏炖上就行。邊上也有人利索的把膘肥肉厚的豬肉塊切巴好,連帶着白菜蘿蔔的一股腦炖上。

最後陳嬸子粗粗的炒了幾個韭菜雞蛋,又熬上米湯,這就算全和了。

農家人的酒席都簡單,有肉有酒那就是好的。更何況崔玉這次可是牟足了勁兒的準備原料,生怕大夥兒吃的不盡興。畢竟這些在她看來都是小恩小惠,根本不值當的特意拿出來說,但是放在人情來往裏,這可就算是能讓人記住的事兒了。

莊稼戶人家看似不講究,可心裏卻是明白善良的,你對他好,只要不是那種昧着良心的白眼狼,大家都會記住的。就好比在社會上時候,很多人不怕遇到嗆口的人,就怕遇到不停對你好的人,因為那可都是人情呢。

說是村裏大夥兒都來,其實算下來也不過六七桌人,還連帶上在客堂專門給村裏的大輩跟裏正擺的那一桌。畢竟誰家來吃席,也不會真的豁出臉面來,拖家帶口的吃。頂多就是當家的爺們或者在家的婦人帶了孩子來。

李氏看着女客們來的多了,趕緊拿了之前買好的瓜子準備跟麥芽糖招呼起來。

而男客那邊,則有陳嬸子的男人陳二狗跟王大爺幫着照看。說是照看,其實也算不上,畢竟農家漢子一年到頭舍不得痛快的喝幾壺酒,如今桌上的雖然只是常見的高粱酒,但貴在量足夠。這不,還沒等飯菜上桌呢,他們已經吆五喝六的拼起酒來。

“崔家媳婦可真是個好命的,男人活着的時候是個有能耐的,如今雖然沒了男人,卻養出了個能幹的閨女。”瞧着李氏跟崔玉忙裏忙外的張羅,邊上的一個媳婦啧啧兩聲感嘆道。

“這就是命啊,老天爺說了才算的,不服還真不行。早半年的光景,誰能想到崔家還能翻身啊?早知道崔家大閨女是個能耐的,當初我就該早早尋了媒婆去崔家提親呢。”這廂方家媳婦聽見這閑話,也搭了腔。

最早時候,自家兒子還的确是看上過崔玉娘,雖說崔大郎當初見過趙家村來的媒婆,但到底是沒真的定下那樁事兒。只可惜,後來有人說崔玉娘命硬,生來不帶福氣,只怕克親克夫,這才讓她給推了兒子的祈求。

話說回來了,這村裏多少人等着看崔玉娘的笑話呢,那些說不起媳婦的莽夫為啥不敢上門提親,還不是怕沾染了崔家的晦氣?

可哪知道人家崔家的日子,竟然一天天的紅火起來,甚至比崔大郎在的時候還要熱鬧。

裏正媳婦在崔玉這可是得了不少好處,別說是賣藥的事兒了,誰不知道崔玉每次帶着虎子去裏正家,哪怕是去請人吃飯,都會帶了東西?早些時候只是白面饅頭,可現在每次去都是實打實的肥肉跟雞蛋。

一來二往的她可不就品出味來了,自家交好崔家只有好處沒壞處的。若是崔家發達了,指不定要記住她一份人情,若是再落魄了,也算是給自家男人掙了一個拉拽同村鄉親的好聲名。

“可不就是這麽個話,如今咱們村在家挖藥的婦人,比以前給人打絡子繡荷包輕松多了,比外村那些去鎮上當粗使老媽子的人掙得也不少呢。”裏正媳婦給自家孫子夾了一筷子大肉塊,滿臉是笑的說道,“今早還聽玉娘提了一句,還有個什麽門路能帶着大夥兒賺錢呢。”

這話一出,可就又有不少人豎起了耳朵。不過裏正媳婦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她剛剛說那麽一句,也不過是顯擺一下自個知道的多罷了。

原本還有幾個心裏酸呼呼想要說不中聽話的婦人,瞧見平常眼高着的裏正媳婦都跟崔家攀起了矯情,話裏話外可都是對崔玉娘的維護呢。這會兒倒也不敢明着說難聽話了,多也就是挑剔一下桌上的菜老了或者炖過火候了。

雖說是擺桌,不過也是小打小鬧的給熱一下宅子。等到衆人吃飽喝足了,來幫忙的嬸子跟媳婦們可就都下手幫着拾掇倒騰起來。趙二石跟幾個沒喝多的漢子,也勤快的給拆了鍋臺把桌椅羅列起來準備還回去。

崔家門裏如今沒有能用得上力氣的男人,唯一一個算得上是男人的也不過八/九歲。最後還是陳嬸子讓自家男人趕了牛車,把四五張桌子跟那些長凳綁在一塊,挨家挨戶的給人送了回去。

瞧着竈房裏還有剩飯剩菜,崔玉幹脆就招呼着大夥兒直接拿了自家借來的碗裝回去一些。

今兒的席面雖然不算豐盛,可也是有肉有油水的,放在別人家哪舍得下這血本。所以大夥兒也沒推辭,都一邊感謝一邊張羅着分了下。吃的滿肚子油水,現下又沒有空着手,哪個一開口不樂呵?

見大夥兒都走了,剛讓人搭手把門窗安置上的趙二石自然也不好多留。原本麥麸色帶着黑黝的臉,如今因着多喝了幾杯酒有些泛紅。臨出門時候,木讷少言的男人,哼唧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麽甜言蜜語。最後還是大着膽子,握了一下崔玉的手,然後飛快的放開說道:“有事兒就給我捎個信,別擔心以後的事兒。嬸子跟虎子他們,都有我呢。”

崔玉愣了一下,呆呆的看着那憨子頭也不回的,順手順腳的離開,半晌才回過神來。眼底裏蕩出一個笑意,她是明白那個男人說的話,他是說日後一輩子,兩家人他都會負責的,不會像別人家娶了媳婦就生怕媳婦把婆家的物件往娘家扒拉。

“真是個憨傻的......”

剛離開崔家的趙二石,緩了半天才緩過勁兒來,繼而臉上就挂起了傻乎乎的憨笑。他剛才握了她的手,而且她沒有反感。這讓他心裏好高興,恨不得明天就是初六,明天就能來下聘。

攥了攥拳頭,許久他才勉強壓下心底的悸動。

腳下的速度越來越快,在村裏時候還能勉強跟人打招呼,可一出了村緊接着就開始大步往家裏跑去。他都快要高興壞了,或者是說歡喜壞了。

現在的趙二石滿心想的,就是要風風光光的把崔家玉娘娶回家,好好待她,一定要努力幹活絕對不讓她受委屈。

一路跑着回了家,進門的時候才緩下心頭的炙熱。這會兒的點還不算太晚,趙家奶奶剛哄了自家重孫子重孫女睡覺。從窗戶口裏瞧見孫子興高采烈的回來,就連最不待見喝的水,也是連着灌了兩大碗,趕緊撩開門簾出了屋。

“二石,可是幫着崔家娘幾個把門窗弄好了?”自家孫子去陳河溝的事兒她是知道的,趙家奶奶周氏雖說只是個丫鬟出身,可心底裏卻很是明白事兒的。

自家男人走的早,加上大房兩口子的喪事兒,可是讓她看明白了過一家子的日子不容易。崔家孤兒寡母的,如今也只有那麽一個大閨女能指望的上,她就算再計較,也不能狠着心腸攪合的人家活不下去。

再者以後若跟崔家結了親,那就是一家人,自家孫子是個寬厚的,他看上的孫媳婦定然不是個差的,她自然也樂的把媳婦當孫女親。所以盡管家裏不算寬裕,她也沒阻了兒子去幫忙。

左右倆小的感情好了,以後才能把日子過踏實。如果現下她真就那麽不講理的斤斤計較,傷了和氣不說,指不定就傷了孫子跟人家閨女的情分呢。

話說回來了,當初自家老頭子不也拉扯了自家娘家那邊的日子麽?當初自家爹娘老了,還是老頭子給養的老送的終。這一輩子他們趙家在村裏沒讓人戳過脊梁骨,更沒被人說過什麽不是,總不能在老頭子走了這麽多年以後,讓人說道沒個人情味。

趙二石就着盆子裏的冰水抹了一把臉,笑道:“恩,今兒她們就住進去了。”

看着自家孫子身上還帶着木屑子,袖子挽着,臉上還淌着冷水渣子,周氏趕緊拿了布巾上前,心疼的責怪道:“你這孩子,多大了還讓人操心,大冷天的也不知道兌點熱水再洗涮。趕以後你媳婦進了門,我可得讓她好生看管着你,看你改不改。”

男人家真過起日子來,總歸是會聽媳婦的話。如今周氏別的不盼着,就希望孫媳婦趕緊進門,也好在她走了之後給孫子屋裏張羅了一個知冷知熱的暖心人。

原本心裏正美滋滋的趙二石被奶奶這麽一打趣,忍不住輕咳了兩聲,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腦袋也不知該怎麽回話了。

周氏知道自家孫子的脾性,再看他這姿态,哪裏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當下心裏就又喜又覺得好笑。

“後日可就該去說媒下聘了,咱家如今準備了十斤肥肉,兩斤白糖,算上前幾日奶奶攢下了兩籃子雞蛋,也算不得少了。趕明兒一早,你再去鎮上轉悠轉悠,看看還缺什麽物件直接置辦齊全了。雖說你崔大叔不在了,但咱們也不能輕視了人家閨女。”周氏半佝偻着身子,任由趙二石扶着說道,“哪家的閨女嫁一次人不是跟重新投一次胎一樣?你可不敢像別人家的禍頭子一樣,覺得娶個媳婦就是要給你暖炕頭生孩子的,那是跟你過日子的人。以後我走了,小山跟朵兒長大了,可就只剩你跟你媳婦才是最親的了。”

周氏上了炕頭,靠在炕櫃上又說道了幾句,這才放了趙二石離開。

她起先還擔心過孫子娶不上媳婦,畢竟家裏老的老小的小,只靠着孫子一個人撐着。再說跟崔家說過親事,也架不住當時沒來得及換八字下聘書啊。

更何況,崔家姑娘是個有本事的,前後幾個村誰提起來不羨慕李氏命好?

想到自家如今的光景,她心裏又是難受又是高興。難受自個這麽個累贅,生生霍霍了家裏不少銀錢。反過來又高興自家孫子,終于能定下一個好媳婦成個家了。

崔玉并不知道,還沒等她進門了。如今趙家最說得上話又向來和善慈愛的奶奶周氏,可已經極為喜歡她了。也只等她進門,過全家的光景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