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這次的土窯大許多,足足晾曬了七八日,崔玉才讓陳大樹帶了兩個打下手的過來幹活。幾個人先是把木頭按着粗細分開捆結實,然後一一塞進土窯裏,直到土窯七八分滿了,才用稭稈黃泥封了口,只留下幾個出煙的地方。
“只要點着了就行了?”陳大樹有些不敢相信,蹙着眉頭覺得那麽多粗壯的木頭被這麽糟蹋了是白瞎了。但主家的話他又不能不聽,索性幹脆就塞了玉米杆進去點火。
很快煙口就冒出了青黑色的煙氣,遍着火兒苗湧出來,直到估摸着木頭燒的差不多了,崔玉才趕緊讓人開了窯口往裏灌了帶着冰渣子的濕沙。瞧着青白色的煙氣刺啦刺啦的響起來,這才又封死了土窯,只待悶幾日。
這樣的木頭泛着白霜,而且更加精細耐用。更重要的是,重量也會比直接封住煙口悶損失的少。
也就過了一兩日的工夫,崔玉帶了陳大樹跟做工的人來扒開土窯煙口,把成捆的木炭拖出來。她用手按了按,又尋了快石頭砸開一點,瞧着裏面雖然發黑但并沒有燒透,這才放下心來。
看來以後按着這次的火候跟時間燒制就行,也不用再過多的浪費木材試驗了。
“大樹哥,你跟鐵牛、範三把木炭搬進我家院子西邊空着的那間茅草棚裏,然後咱們再燒兩窯試試。”銀碳怕潮濕,所以崔玉之前專門騰出了原主家圈養家畜的草棚子。
陳大樹瞧見從那麽個土窯裏真的燒出了木炭,當下眼都愣了,直到崔玉叫他,他才緩過了神兒。趕緊招呼人,滿臉歡喜的把東西擡進崔家。
玉娘之前就說過,只要真的燒出木炭,以後管事兒的活兒就交給他,工錢都會翻個番呢。還有就是他那眼神不好,腿腳不利落的婆娘,也能來崔家幫着給人做飯。這對于一個靠種地一年到頭得不了一兩銀子的莊稼戶來說,可不就跟天上掉餡餅似得?
果然他嬸子說的話是對的,跟崔家交好關系,必然會有好處的,誰知道人家日後還有啥大造化呢。回頭一定得跟自家婆娘好好說道說道,日後多跟李氏和玉娘拉拉關系。
這廂燒炭的作坊算是正式開工了,因着村裏沒多少人家能買得起銀碳,陳大樹又怕有那些慣會占便宜鬧騰的趁着黑夜裏摸進作坊偷柴禾,所以每日下工後都會領着自家的大黃狗過來走三四趟。就更別說,他還有心尋了幾個破門板子,臨時的按在院牆口上給上鎖了。
自打兩年多前沒了崔大郎,李氏最怕的就是過冬了,冷不說還沒糧食。一家人吃了上頓沒下頓,喝口粥都是清湯寡水的看不見幾粒米。就更別說,倆人蓋着一個硬邦邦的撕扯不開破棉花的被子了。受的那份罪,當真是她說都說不出來的。
可如今,瞧着自家玉娘放在炕桌上的零嘴,在看看邊上趴着學認字的虎子,還有供着屁股在新炕被上玩鬧的三妮,她是怎麽都不敢想這是不是在做夢呢。
“娘,我今晚想跟大姐一起睡。”三妮鬧了一會兒,也有些累了,索性就爬到李氏腿上撒起嬌來。自打家裏做了新被子,她就很少在跟大姐一起睡了,連帶着都聽不到大姐講故事了呢。
李氏就着從窗戶裏透過來的光扯了扯鞋底子上的笨頭針,笑道:“怎麽不願意跟着娘睡了?”
“也願意跟着娘睡,可我想聽大姐給我講猴子的故事,娘你不會講的。”
什麽故事李氏自然不知道,不過她也清楚,自家閨女會哄一雙弟妹安穩。可這些天她拘着三妮不讓她鬧玉娘,一來是心疼玉娘白天黑夜的幹活休息不好,二來也是擔心玉娘半宿裏去看菜地會驚吓了三妮。
好在這幾日種菜的活兒一直是她給看着,倒也讓玉娘輕松一些。不過想到自家月娘手上那層薄繭,還有那天吃着飯就差點眯瞪過去的模樣,她這當娘的心還是疼的很呢。
崔玉沒想到第一次弄簡易的大棚就真能種出菜來,雖說舊院子裏兩片菜地,不過就長成了五六分的物件,可在大冬日裏整天看着白菜蘿北的古代能瞅見綠茵茵的青菜小白菜、茄子跟新鮮的辣椒,哪個能不神清氣爽?連帶她都覺得胃口都好了很多。
一邊把菜分揀好,按着好壞品種用自家搓的細麻繩綁好,她心裏一邊琢磨着銷路跟價格。如今她并沒有門路,也不知道鎮上拿些酒館飯莊的深淺,如果貿然的上門推銷,就怕掙不到錢還惹了禍端。
一百文一斤的青菜,加上燒炭跟長春堂的生意,只怕她早晚都會紮眼起來。好在長春堂的生意,如今她是跟全村人搭着夥做起來的。加上燒炭作坊那邊也給了村裏不少壯年後生上工掙錢的機會,而且也用比外面高的價格收木材跟大柴,算下來也讓村裏不少人嘗到了甜頭。
這麽算下來,想要鬧騰的,只怕也沒幾家。撐死了就有幾個心有不甘,又想投機取巧的人學了當初王英行事,自以為是的學着她的模樣蓋土窯燒炭,或是冬日裏種菜。
當然若是兩方對上,她自然也有後招。
看着被收獲後的田地,崔玉琢磨趕明兒該再來上些漚爛的糞土。其實瓜果蔬菜之類的作物對磷肥,也就是如今她自制的肥料,是感覺最為敏感有效的。而且這些肥料使用後,當季只會被吸收很少的部分,剩下的則可以養育肥土,很多時候效用能持續多年。
所以,哪怕那些漚爛的糞又髒又臭,甚至讓她忍不住作嘔,都不能阻止她一瓢一瓢的潑灑在菜地裏。
說起來最初的時候,她跟李氏給菜地上糞時候,幾乎是每過一會兒就要嘔吐一次。最嚴重的那幾天,幾乎做好飯還沒吃,就能連胃裏的苦汁都吐出來。
把青菜跟辣椒隔開裝在背簍裏,崔玉又細心的在種茄子的那一小片土地周圍添了些土隔開,免得明兒上肥料時候把茄秧子根兒燒壞了。
站起身的時候,她明顯感到眼前一陣陣發黑有些暈眩,緩了好一會兒才緩過勁兒來。看着手指縫裏剛剛因為摘菜弄得泥土,還有指腹上有些發疼的皮肉,她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想要賺錢,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當真是實打實的難。雖說她有專業的金手指,奈何沒有前世那些便利的條件。
把菜地上邊的茅草蓋好,看了看天色也有些發昏了,她才跺了跺腳甩掉鞋子上的泥土,背了簍子往家走去。
心裏有事兒,加上背簍裏的青菜辣椒是稀罕東西不能随意被人知道,所以她有意挑着小路往桃樹灣繞。也虧得現在都是起火做飯的點,才沒被人纏住說些子話。
只不過也有兩個眼尖的媳婦看出崔玉今兒的不同,留了個心眼想要瞅着她這幾日還要做些什麽。至于為什麽沒人去前山那個茅草屋看動靜,自然是因為自打崔家搬了家,崔玉不僅讓人修了那邊的院牆,還讓陳大樹時不時的去逛蕩一圈。
村裏人誰不知道陳大樹家裏養的那狗瞅見偷雞摸狗的人,那可是死命的咬呢,但凡被那條狗追着滿街跑的人,誰能的了好?索性,還是別去沾惹那一身麻煩的好。
左右崔家有什麽發財的門路,遲早都會露出來的。
可話也說回來了,如今大半個村貓冬日子裏掙的錢,可不就是靠着崔家呢?
也是人家閨女有本事,不僅腦瓜子靈活,心思不少,膽子也是個頂大的。不說她是怎麽折騰出掙錢的炭木法子的,只說人家能賭了房子咬牙用聘禮給娘家置辦這麽大的産業,這村裏還真沒有人能比的過呢。
就連村裏最有家底的裏正,只怕也不敢這麽鬧嘞,那萬一賠了,那可是砸鍋賣鐵日子跌到谷底的光景呢。
崔玉回到家的時候,李氏剛蒸上饅頭,正跟虎子帶了三妮挑揀葉柴胡呢。聽她說舊院子那邊的菜長成了,李氏差點把手裏裝着藥材的簸箕扔了。
“那邊的菜我也沒摘完,就帶了幾小捆回來,估量着咱家今晚吃一頓。剩下的,等趕明兒我去一趟鎮上摸摸銷路再說。”崔玉心裏也有些拿不準,不過她也不想說出來惹了李氏着急。
李氏知道生意上的事兒自個幫不上忙,再者她也清楚自家玉娘向來聰慧有主意,如今不跟她多談,定然是有自己的心思。話到這裏,她自然也就不再多問了,恰好也到了起饅頭的時候,幹脆也就擡腳就跟崔玉一塊進了竈房。
這幾日玉娘的苦大,不論是盯着種的菜還有注意着炭木那點活,還是跟村裏人打交道,或者是跟裏正和村裏的大輩過明路,那可都是費心費力的呢。就更別說,為了教給她如何更好的種植蔬菜,玉娘可是手把手的囑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