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年下的集市一般都只有半晌,所以崔玉他們置辦好東西的時候,集上的人也開始散了。也就是這個時候,可就碰上了村裏的水根跟田翠兩口子。

李氏心裏還記恨着對方扯皮欺負他們家的事兒,所以自然沒個好臉色。倒是水根有些羞愧的先叫了聲嬸子,瞧着李氏不搭理他,當下臉上就是一陣青一陣白的。

崔玉倒是沒什麽感覺,神色只是疏離了一些,也不搭腔。而田翠瞧着他們大包小包的買了不少,眼珠子不由滴溜溜轉了幾下。念起趙二狗家的牛車,現在是被崔家租用着呢,心裏就想跟他們一塊蹭車回去。省勁兒不說,倆人還能省下四文錢。

反正她不相信,崔玉還會厚着臉皮讓她出搭車費。

“崔家嬸子,這是要回去了啊?正好我們也剛買完東西,要不一塊吧,順個路咱們還能說會兒話。”田翠臉上挂着笑,作勢就要往崔玉身邊湊。

崔玉見狀,皺皺眉,可到底也沒說什麽話。倒是李氏冷着臉道:“咱們可不敢跟你們一塊,指不定回頭還說今兒我們買的年貨,是你們掏錢置辦的呢。”

水根不是傻子,自然聽出了裏面的意思,趕緊拽了拽自家婆娘的袖子。他們剛剛買了菜種子,就等着回去種菜呢,現在碰見崔家幾口人正心虛着呢。他哪樂意跟人家一塊走吧,這沒羞沒臊的事兒做了沒的後悔的地方,可也不能還不知好賴的上人家跟前鬧啊。

田翠眯着眼,心道等種出了菜,自家也有錢了,還怕被崔家這幾個沒出息的冷眼看着?所以就洋洋得意的開口說道:“崔家妹子,你也別惱,畢竟當初是你們沒錢買下我們家那片福地不是?這會兒我想着,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就自家扒了屋子,折騰着種點莊稼糧食什麽的。之前瞧着你像是種了辣椒,正好我剛買了些菜籽兒,回去了你也教我種種呗。”

那面上的笑。自然是要多假就有多假。只是眼裏的得意,卻讓人作嘔。這種人就是不作不會死啊。她哪是真的想請教崔玉種菜的法子啊,說到底就是想着提前顯擺顯擺。

到了鎮口的時候,田翠舔着臉的就要往陳家牛車上坐。卻不想陳嬸子直接一屁股把人扛了下去,招呼了李氏幾個人上車,然後就把自家之前摞好的年貨搬下來放在空閑的車板子上。

“水根家媳婦,你看咱們都買了不少物件,這會兒可再添不上人了呢。要是再多了,我家的牛只怕走不動。”陳嬸子也不說什麽難聽話,反正就是一口咬定自家的牛車沒空地兒了。要是他們非上來,牛累出個好歹來,他們可得賠呢。

一句話,直接讓田翠黑了臉。一頭牛在莊稼戶眼裏可不是小財産呢,遍着朝河溝也不過就兩頭罷了。要是買,連着套車的車板子,也要六七兩銀子。

水根知道自家因着跟崔玉那事兒不受陳嬸子一家的待見,聽人家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自然是沒臉再說搭車的事兒。于是惱火的拽着田翠,背着簍子就往外走。

田翠再混賬,到底是個女人,沒幾步就被自家男人揪住到了一邊,連帶着還差點被摔個大跟頭。

“你個不争氣的,拉我幹啥?”她嗓門大,這會兒又帶了氣兒,自然就嚷嚷起來引的不少人看。

水根真是覺得丢臉敗興毀了,咬着牙罵道:“臭娘們,你不覺得丢人,老子還覺得丢人呢。”

接下來他們怎麽吵鬧的崔玉一行人不知道,反正牛車可是穩穩當當的往朝河溝行去了。路上也碰上幾個買的東西少的同村人,倒也捎帶了一程。最後到了村裏,人家還非要給陳二狗搭車的錢呢。

所以說,那些只愛占便宜的極品在村裏到底也算是極少數的。

回家以後,虎子領了三妮進屋去玩。崔玉跟李氏則把東西提進了竈房,準備趁着後晌有空把吃食給拾掇出來。尤其是那些肉,除去要留下凍住的鮮肉,剩下的都要過油腌制一下。

崔玉先把布料跟香燭黃紙收起來,放到屋裏的炕櫃上頭,等着用的時候再拿。然後跟着就去了西牆底下那個簡易的小棚子裏。那放着幾個翁,崔玉如今就當冰箱用呢。家裏的幹糧跟肉,基本上都在那裏扣着。

後晌時候,崔玉跟李氏把買的肉跟骨頭鑿開,然後丢人大鍋裏煮上。瞧着煮的差不多了,就把帶肉的骨肉挑進盆子裏,放了些醬油跟醋給屋裏的虎子三妮送過去。

農家人一年也就大鍋煮這麽一次肉,所以崔玉自然拽着李氏一塊進屋吃了會兒。一家人就着盆子,連饅頭都沒有就啃骨頭,啧啧的香的很呢。

知道虎子吃飽了,崔玉才又從鍋裏撈了兩碗肉,讓他跑腿去往陳嬸子家跟王大爺家送一趟去。雖說這會兒誰家也得買了過年的肉,可這到底是崔家門裏的一番心意。

等忙和完了,三妮也受不住困睡着了,李氏才起了另外的竈火把大塊的肉下鍋燒炸。瞧着眼色發了金黃,才撈出來用粗鹽巴腌好。

這種腌肉,雖然看着費物件,可日後吃的時候,甭管是炒菜還是炖菜,都是不用再放油鹽醬醋的。直接悶上,就能讓飯菜香憤憤的。

瞧着李氏這邊燒肉用不着她,崔玉索性就在竈房裏準備起了晚上的吃食。先去了鮮肉切成小肉片,然後把新鮮的辣椒切絲兒。想了想,幹脆往面盆子裏多挖了一碗白面,等和好後,在案板上擀成片。說起來,這手好的手擀面技藝,還是跟自家姥姥學的呢,當時在山裏可是不少人羨慕嘞。

長出了一口氣,她就扒開了家裏小泥爐子的火膛口添了把柴進去。找這個工夫,李氏那邊的肉腌好了,她這邊的辣椒肉片面也就能出鍋了。

往鍋裏添了水,她笑了笑,剛來的時候哪能想到,随着日子過起來了,自個倒也開始挑起嘴來了。

一家人再次樂樂呵呵的吃了一頓,然後就着熱炕就各自睡下了。

呼呼的寒風吹了一宿,第二天天兒放亮不久,村裏可就又熱鬧了起來。說是水根家兩口子要在冬天裏種菜了。

現在村裏不少人知道崔玉種菜的事兒,可他們誰也學不到法子,偶爾去瞧也是遠遠的看一眼生怕把人家金貴的菜給弄蔫吧了。所以水根家一說種菜,可不就惹了不少人去看?

相較于李氏的氣憤,崔玉倒是淡定的多,反正她也不相信水根跟田翠兩口子真的能種出菜來。再者,現在地都上了凍,他們沒化地呢就想直接播種?還真是天方夜譚。

最後她也沒去看田翠怎麽刨地種菜的,而是提了二十六趕集買的兩斤點心,領着虎子去了裏正家。虎子開年要上學去,如果有一個圓滑的在鎮上又有人脈的人幫襯着,想必日子會好很多。

裏正家到底是最富足的人家,雖說入了冬,可牛棚裏的牛可還沒有斷草料呢。而且旁邊那頭驢子,似乎也是新添置的,瞧見有生人來還仰着脖子的叫喚了好幾聲。

這會兒天氣真是清亮,家裏也沒什麽活計了,所以吃了飯吃去溜達了一圈兒,裏正陳有福就盤腿坐在炕上抽着旱煙。邊上自然是自家婆娘,跟正吃糖玩鬧的孫子。

一聽崔玉在院子裏叫人,他趕緊磕了磕眼袋鍋讓自家婆娘去把人迎進來。

“裏正叔,嬸子,都在呢。”說着趕緊把手上提着的點心遞過去。

就算不拆開看,裏正媳婦都知道這份禮小不了。瞧那包裝,可不就是鎮上獨一家點心鋪子的?就算是他們家,也是不常買着吃的。所以當下可就笑眯眯的讓人坐到了炕沿上。

看着旁邊小六子眼巴巴的瞧着她,崔玉笑着又掏了一個小紙包出來,“這是我買的一點芝麻糖,拿給小六嘗個鮮。”

芝麻糖可比一般的麥芽糖貴的多,一般人家誰也不會為了哄孩子買那麽貴的物件。可小六到底是個孩子,并不懂那些,只知道又有好吃的了,自然拍着手就要去吃。臨了,還拉了虎子一塊去門口玩去。

陳有福兩口子見自家孫子高興,也被人看重自然是歡喜的。尤其是裏正媳婦,直接拉了崔玉的手說道:“都是一個村的,可不敢這麽見外,來就來呗還總拿東西。以後有事兒,你知會一聲就是了,可不許再破費了。”

這話說的漂亮,但崔玉卻并沒有往心裏記。任誰都能聽出來,這不過是場面話罷了。

“嬸子,今兒來還真有一件事兒跟叔商量呢。”崔玉柔聲道,“虎子年紀不小了,加上我爹當初有心要供他去讀書,所以就想來問問叔的意思。”

這話一出,陳有福忍不住瞧了一眼崔玉,心道這閨女當真是個實心的。就算是快到了婚期,還這般惦記這娘家人,崔家養出這樣的孩子,還真是天大的福氣呢。

“讀書可不是小事兒呢,裏面還有許多花費,咱們農戶裏幾代人也數不出幾個識文斷字的來。”陳有福說道,“鎮上倒是有私塾,可去的都是員外跟吃官飯人家的孩子,你可得想好了啊。”

供個孩子讀書,可不是鬧着玩過家家,連帶着買物件捐束脩,算下來一年就得往裏糟踐十幾兩銀子呢。這還不算下場考試。

“叔,實話說吧,我爹當初有心讓虎子去讀書,如今我爹雖然不在了,可我卻不能讓他記挂着這事兒。”崔玉覺得什麽話都得往明處說,只有她現在鋪設好了路子,以後李氏他們的日子才會更好過,“而且我也想着,送他去正經的私塾跟着先生讀書,如果以後有了出息,是咱們村的喜事兒。就算沒有成大事兒,也能回來免費教村裏人識字兒,也好過一代一代的當睜眼瞎不是?”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有福心裏也有了主意。他之前聽說崔虎子跟着村東的假秀才識字兒,好像還被誇過,這樣說起來虎子真就指不定有成了臨近幾個村唯一的秀才老爺的命呢。

而且崔玉說的也對,不說別的,只說要是讓自家孫子跟着崔虎子學幾個字,那也是一件好事兒不是?

“那你可得提前準備好束脩,落霞鎮私塾就有一個先生,每年要五兩銀子二十斤豬肉做束脩。”陳有福到底跟鎮上的人打交道多了,消息自然也多。他也知道,崔玉今兒帶虎子來這一遭,只怕也是李氏同意了的。

幾個人又說了些客氣話,陳有福就再次把話頭扯到了水根跟田翠那件事兒上。

“說起來那事兒真是水根家做的不厚道,可叔這當裏正也不好開口說啥。畢竟地兒是人家的,就算是撕破臉眛了心眼,咱也只能認倒黴。”裏正把煙袋鍋子別在腰帶上,有些無奈道,“你也就當給叔個面子,別真把事兒鬧僵了,咱們村的事兒可不敢傳到外邊去讓人笑話。”

崔玉挑眉,這是要給水根家的說情?不說她心裏樂不樂意,面上自然都要巧笑着,“叔您說的是,到底是鄉裏鄉親的不好真撕破了面皮,只要日後他家不再上門欺負我們孤兒寡母的,這事兒我以後也就不提了。”

她心裏也明白,陳有福是擔心這沒臉沒皮的事兒傳出去丢了他這當裏正的面呢。話說回來了,想必他當初沒出面,也并不是說為難那塊地方,而是不願意得罪了水根家,畢竟當初水根跟裏正家小子是一塊做過工的。

其實她本來也沒指着跟村裏的誰為敵,最多是見了面扭臉不說話罷了。只是如今陳有福提起來,她自然也要買個乖。

陳有福幹咳了一聲,臉色有些不好看,倒不是說對崔玉有怨言。而是覺得水根家兩口子當真不會做人,裏裏外外的理兒可都被別人占了。說起來崔家雖然是外來戶,可在村裏卻沒跟多少人真的結過梁子,如今水根媳婦瞧着人家家裏沒了頂梁柱就上去搶着占便宜欺負人,也不想想日後怎麽辦。

不說崔玉本身就是個有本事有心思的,以後指不定就成了大事兒呢。只說崔虎子,日後識文斷字了,還愁沒有造化?這人情的事兒要是做絕了,以後可得吃大虧。

說完了正事兒,崔玉又跟裏正媳婦說了幾句客氣話,這才起身出了院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