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溫馨日子

因着趙家的門戶并不大,所以院兒裏也沒有打井,每日裏都是趙二石早起去挑了水回來。要是洗衣裳,也是崔玉端了盆子去河邊兒跟村裏的嬸子嫂子們一塊洗。

崔玉是個嘴甜的,這會兒離了原身的村子,自然也更随意了些。一來二去的沒過兩日呢,可不就跟不少人搭上了關系?尤其是鄰家的石家嫂子梅氏跟村裏潑辣爽利的劉大菊倆人,簡直算得上是對脾性的朋友了。

不說外人,只說這會兒家裏的一老兩小,可就被崔玉哄的徹底跟她貼了心。就算偶爾崔玉出去洗衣裳,回來時候就能看到真在爬門前歪脖子樹的小山一溜煙的沖着她跑來幫忙,而朵兒也歡喜的跟着叫嬸娘。

“玉娘回來了。”周氏一邊歪着腿曬被子,一邊兒跟崔玉搭起了閑話。

相處了兩日,她也看出來崔玉是個好的,只是多少有些講究。比如愛幹淨,就算是被子跟炕被時不時也要拿出來曬曬。她個老婆子是不知道自家孫媳婦咋就學了那麽多道道,但不得不說自打玉娘進了門,只兩天的工夫,家裏就像是變了個樣一樣。

倒不是說她帶了多少嫁妝,置辦了多少家夥什,而是玉娘能把小小的院子跟房子拾掇的利利索索的看着就亮堂。人是個利索的,眼裏也有活兒,便是閑下來了也會領着小山跟朵兒玩耍。

也就是過了兩日,小山那有點膽小的孩子,可就追着想要跟嬸娘一起睡了呢。原本就算是懂事的娃,在崔玉的鼓勵下,如今都能給妹妹講故事了,瞧着也精神膽大了很多。朵兒小臉也顯着白來了,哪個見了不誇一聲孩子越發的好看整齊了。

其實她也瞧出來了,朵兒不可能是兩日裏吃胖了,而是梳洗幹淨了,所以任誰瞧着也可心。因着這些,她倒也放心把家交給崔玉。

反正現在哪家來串門的鄰裏,不羨慕她家進了一房好媳婦啊?

崔玉把剛洗幹淨的衣裳搭在梯子邊上另一根晾衣繩上,把木盆抵在腰上就準備去做後晌飯了。

“奶奶,我剛剛碰見林家石家嬸子了,瞧樣子是準備來找你串門。”崔玉看着有些活潑了的孩子,把木盆放下,一個人臉上香了一下。

說起來也是第一天給朵兒小山洗幹淨後心血來潮,沖着朵兒小臉蛋親了一口,誰知道五歲的小山追了她半天,擰巴着臉也不說話,就是盯着她瞧。等到她看到小山羨慕的看着朵兒後,才明白過是什麽意思來。

打那以後,兄妹倆幹什麽事兒都喜歡纏着她香一個。

周氏哎了一聲,那笤帚拍了拍被子,就進屋去了。果然還沒等她爬上炕去歇歇腿,就聽見石鐵柱他娘在外面說話的聲兒了。

村裏這會兒人都閑着呢,石鐵柱的媳婦梅氏也是個能幹的,一進門就管起了竈臺上的事兒。所以每到了後晌,鐵柱娘就會來找周氏說會兒話。

工夫不大,只是算是讓老太太有個消磨的事兒。

這廂剛做上飯,趙二石就提着兔子回來了。開春暖和了,山裏的野物雖然越來越多,可同時也越來越狡猾了。常用的陷阱根本逮不住不說,山前的物件也被連抓帶吓的驚走了不少。偏生自打媳婦進了門,他還應過媳婦日後絕不去深山裏貓着。

“嬸娘,二叔回來了。”小山咧着嘴沖着竈房裏喊道,邊上真玩小石頭的朵兒聽着也跟着喊二叔。那眼眸彎彎的,可是歡喜的很。

崔玉笑着應了話,擡手虛點了一下小山的腦門,然後沖着趙二石說道:“進來喝口水,自個再兌點溫水洗洗,等會兒就能吃飯了。”

自打發現趙二石也有喝冷水的毛病後,每天崔玉都會在大碗裏晾上一碗,等他忙完了回來添些燙水喝。趙二石一天也是渴了,以前出門想喝水了多是尋個小河溝或者找個有山泉的山縫随便喝兩口,但現在媳婦管得緊,他自然就只能等到了家再喝滾過火兒的水。

一口氣把水灌進肚子裏,趙二石才探頭看向媳婦丢進鍋裏的菜。昨兒個媳婦挑了挑過事兒剩下的肉菜,把其他的折了折讓來幫忙收拾的嬸子們帶走,落了人情還不糟蹋東西。

家裏留下的菜也不夠他兩頓吃的,所以現在媳婦只能琢磨着做新菜了。想到自個頭一次敞開肚皮吃的時候,媳婦驚的可是半天沒緩過神兒來,趙二石就覺得臉上有些臊的慌。

他也想收着胃口的,可到底是長了個大體格,爬山走路又都是體力活兒,碰上媳婦有一手的好手藝,所以......

崔玉切好的土豆絲炒了下水,瀝幹了撒上點鹽巴,然後嗆了個辣椒油澆上去。來回攪拌了幾下,辣椒的香味伴随着土豆的香味就出來了。家裏如今就剩下土豆跟蘿蔔了,而炒土豆絲家裏人吃的都有些不新鮮了,她自然得想着法的給大夥兒做。

拿起家裏僅有的一點醋,往裏倒了一勺,然後品了品味道這才開始準備做別的。酸辣土豆絲,說起來簡單,可勝在清爽利口,而且還可以開胃。

瞧着鍋裏蒸着的苞米面混着白面的發糕還不到起鍋的時候,崔玉又騰手燒了個幹豆角。說起來,這豆角還是她從娘家帶過來的,當時一拿出來的時候,可是詫異壞了周氏。

好在周氏不是個眼界淺顯的,聽說那手藝是崔家家傳的,所以也并沒有尋思着讓她去偷師回來。在周氏心裏,做人是要有底線的,別人家的東西她羨慕也就羨慕了,斷沒有搶人的說法。孫媳婦進了門,就是趙家的人,還真不好去跟弟弟搶手藝。

等着飯菜要出鍋了,外面梅氏就隔着院牆喊自家婆婆回去吃飯了。聽到聲音,崔玉趕緊從竈房出來。

“嬸子,幹脆留下吃飯的了,家裏剛做好呢。”擦了擦手,崔玉往外走了兩步挽留人。經過兩天的了解,她也知道石家對自家不薄,而且她跟梅氏感情也算得上號,留人的時候自然也就帶了真心。

石嬸子也知道人家是新成的家,自然不會留了,一邊推辭就一邊往外走。倒是崔玉反應的快,嘴上說着等會兒,轉腳就去了拿了個碗,往裏起了幾塊發糕端出來。

“嬸子,這是我剛蒸出來的發糕,也不知道好不好吃,您拿回去給孩子們嘗嘗。”崔玉把碗遞過去,還是老話,鄰裏間有來有往才能長久。而且她也是打心底裏想把這個家過起來,自然就不能只靠着別人接濟他們了。

“這話說的,小山跟朵兒正是長個的時候,你家本來也不寬裕,辦了喜事兒只怕口糧上得更緊巴了,這東西我可不能要。”石嬸子也是個心軟的人,瞧着崔玉是個會辦事兒的,心裏也是喜歡的。可要是說收東西,她還真不能收。她家雖說也不富裕,可到底有自家老頭子跟兒子一塊幹活,她身子骨也結實家裏沒有累人的事兒,可趙家不一樣啊。那是恨不得一文錢分開花的,而且趙家奶奶的腿腳說是只是拐着,可常年離不了湯藥養着,這一筆筆的算下來,她能不知道人家日子的苦?

“嬸子這話可就見外了,我奶奶當初傷了腿,可不就是石大叔跟石大哥忙着送到醫館的?再說小山跟朵兒也沒少在您跟前蹭吃喝的,如今我做出了點吃食,哪能不孝敬着您啊?”說着她就把碗塞進了石嬸子手裏。

見趙家媳婦心裏知道冷熱,也感念着大夥兒的情誼,所以石嬸子心裏越發的喜歡起來。笑着接了發糕,一邊往外走一邊跟周氏說,她可算是熬出頭了,娶了這麽個懂事兒的孫媳婦......

晚飯還是苞米粥,可因着好吃的發糕跟稀罕的豆角,這會兒大夥兒各個吃了個肚朝天。歪在炕櫃上歇着的周氏,嘴角也上揚着,她現在瞧着崔玉是,沒有一處不滿意的地方呢。

想到外面那些老人對自個的羨慕,她心裏越發覺得孫媳婦又能幹又會做人了。

“二石,玉娘,明兒就是你們成親三天了,按理說也該回門了。”周氏笑着說道,“咱家日子能不好過,可禮節上卻是不能少的,我琢磨着明兒你們就搭了村裏的牛車去集上置辦些回門禮。”

說着她還從身後的炕櫃裏摸出個小包,從裏面到處點碎銀子跟銅板說道:“這是半兩多錢,是你們成親時候村裏老少爺們上的禮錢。”

沒給崔玉推辭的機會,她接着開口:“奶奶老了,管不動事兒了,以後村裏的人情來往,咱們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都得靠你們倆了。今兒奶奶也給新媳婦交交賬。”

見崔玉還要說什麽話,周氏直接笑着拍拍她的手,“你也別覺得為難,更不用說什麽好聽的話哄奶奶高興。奶奶今年已經七十多了,只求不給你們拖後腿添麻煩就知足了,哪還能拿捏着一個家不撒手啊。”

再說了,自家孫子的性情,她是清楚的。能吃苦受累,只會埋頭苦幹,哪是個能攢下家底的人啊。而玉娘在半年工夫裏,能把娘家操持的像模像樣,怎麽能說是個不會過日子的人?

昨兒個思來想去翻騰了大半宿,還是覺得把家交給玉娘,她是放心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