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半夢半醒半浮生

對于百裏雲的登門挑戰,無雙雖是并不是很喜歡。所以對他,幾乎毫無機會可言。

百裏雲與無雙,各自下了三十餘手後,百裏雲便陷入了一陣沉寂。

“想不到,無雙姑娘棋藝竟然如此了得。才開局并無多久,便将我這片棋逼得沒有一絲活路。”

“大叔過獎了。無雙只是依照棋數落子而已。”

無雙雖然言語很是謙虛,但是她的神情,卻是彰顯出些許的自得與不屑。

至于坐在一旁觀棋未言的無塵師父,神情一直淡定。雖然他發現了無雙已經開始使用璟華公子的萬念歸一棋陣。他意外的是,無雙能夠在短短幾天之內,便已經能夠通曉慣用。假以時日,這萬念歸一,定能再出,震驚天下。

“早前,我也只是聽聞無雙姑娘如何如何?今日與你對棋,當真是教我領教了姑娘棋術。大師,以無雙如今的棋藝,怕是能與大周七大圍棋國手大戰一番了吧。”

百裏雲略帶着自嘲向無塵師父說道。

“無雙棋藝尚未精透,歷練過少。若是現在要與幾位國手對弈。只怕勝算不大。”

“就算是不大,也是相差無幾了。”

百裏雲略帶着有些沉重的語氣,拿捏兩子置于棋盤角落。

“大叔,你我才下了六十餘手,局勢還未明了,為何要棄子認輸?”

百裏雲的行為,讓無雙很是疑惑。

不過百裏雲卻并沒有表現出什麽沮喪的樣子。反倒是甩袖朝後一仰。神情輕松地與一旁的無塵師父開起了玩笑。回避無雙的疑問。

“世人皆傳,無雙姑娘棋藝如何精深。今日一弈,果不其然。我百裏雲下了三十多年的圍棋了,今日算是輸的最心服口服的一次了。”

“百裏施主之言,老衲無以茍同。這盤棋局,若是依照老衲的猜想。最後收官時,百裏施主尚能以三子贏了無雙,緣何要在此時投子認輸?”

Advertisement

無塵師父的疑問,引來百裏雲連連擺手的爽朗笑聲。

“哈哈哈,在下心裏想的。以無雙姑娘如此年紀便能有如此造詣。我長她二十餘歲,區區三子,又有何用?”

兩人輕松交談,倒是坐在一旁的無雙,有些微微皺眉,觀察着百裏雲的言行。

她不明白這個百裏雲的來歷,她也很好奇。無塵師父所說的,無雙認真審視了一番。如果收官,百裏雲是能贏她的。但是,他卻無所謂的放棄了。

“喂,大叔。我與你也算是相識一場了。無雙心中好奇,大叔,是什麽人?”

無雙一聲輕問,讓百裏雲頓然尴尬。撓着頭,向無雙介紹自己的來歷。

而無雙這時才知道,原來百裏雲竟然是東陽棋院院主李陽的大弟子。因為平日裏散漫慣了,也期望游歷天下與各家名手博弈,所以他就選擇了四處游蕩,擇機與他心中的圍棋高手博弈一番。而無塵師父也是百裏雲的忘年之交,兩人倒是偶有對弈,輸贏各有。

剛巧那日他在清水鎮設弈擺局,巧遇了無雙。

而無雙在聽了他的介紹後,自然也是有些驚訝。

“想不到看你一副平常模樣,竟然也會有如此身份。無雙方才,冒昧了。”

“哎,不知者無罪,況且我也沒有一開始便透露身份。”

三人爽朗清笑,很快,無雙便知道了兩人的計劃。

“此次請你來,老衲是有要是相托。萬念歸一棋譜你可還記得?如今,已在無雙手中。”

無塵師父的輕言淡語,讓百裏雲驚訝之餘,卻也點頭應許。

“璟華公子當年所著棋譜,普天之下,只怕唯有她才有緣分吧。”

“璟華公子所留的四部棋譜,如今無雙已是得了一卷。剩餘的三卷,老衲便是想請你,陪着無雙,一同前去找來。”

“公子的棋譜竟然會有四卷?”

坐在一旁的無雙,滿臉錯愕的望着無塵師父發問道。無塵師父點頭應承。

“璟華公子所留四卷棋譜。黑白慧智,萬念歸一,玄千迷宗,碧落黃泉。這萬念歸一,當為第二卷。”

一邊的百裏雲解答了無雙的疑問。

似乎略帶着些許的不确定,無雙略顯心急的取出棋譜翻看。

“怪不得,無雙總是覺得那夜夢中公子所傳授。在這棋譜之上無雙不能參透,沒想到卻是還有另外三卷。”

無雙沮喪的樣情,一時不知如何。

“黑白慧智,應當是在幽州蒙諾手中。玄千迷宗,據傳是在長安一帶。至于那最為重要的碧落黃泉棋譜,世間已有百年未見了吧。”

無塵師父說出了自己所了解的情況,百裏雲撫着自己的胡須,并不能給出答案。

“四卷棋譜,缺一不可。況且還是最為重要的最後一卷不知下落。”

“那我該如何去尋得那三卷棋譜?”

無塵師父與百裏雲對視一眼。無塵師父閉目颔首沉思。百裏雲倒是先給出了建議。

“依我看來,先去幽州取了第一卷。再去長安尋得玄千迷宗,如何?”

“也好,這樣也順道趕得上國手大賽。”

無塵師父表示贊成。

無雙在一側微微發愣,似乎在想着什麽。

“無雙,你在想什麽呢?”

“沒想什麽,沒想。”

或許有心的掩飾,無塵師父卻是發現了未再追問。

而無雙的腦海裏,浮現的背影。

她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自己和曾經的他們再次見面。會是如何的場景與心情。

帶着笑,還是沉默。亦或許,帶着恨。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人生至此,會因為你,而改變成此。

閑聊了幾句,無雙便先請辭離開了。留下無塵師父與百裏雲,促膝長談,燭火一夜未滅。

周史文昌帝十二月中

臨近年關,長安城顯得更是繁華昌盛之景。

江東凱旋歸來的大軍統帥秦宇君,受到了帝王般禮遇的迎接。

文昌帝更是率領百官出城十裏相迎。

城內軍民争相擁擠以期一睹明王英姿,更有甚者喊出了明王萬歲的呼聲。

雖然大逆不道,但是文昌帝似乎并沒有在意。對于秦宇君,同母的親兄弟,文昌帝對他的信任超過了大周任何一位親王貴親。

然而,風華背後。卻是沒有人看出秦宇君的悲涼與酸楚。

秦宇君也不會想到,這一次的歸來,命運為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未來。

大周建國五百年,最為沉重的內争,在他踏入長安城的那一刻,便已悄然蓄勢待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