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妙計

拓跋彥自然不會開口告訴她,但是既然聽了那話,便說道:“兩百萬兩是何用意,本将也十分好奇。這個疑惑在本将心中困擾多日,不知公主有何想法,與本将說說。”

薇寧算是知道了,從他嘴裏撬不出什麽想要的信息。她輕嘆了口氣,低眉呢喃:“赈災銀兩,确實用不上兩百萬。國庫銀兩雖不多,左不過明日才要,晚上本宮再好好想想要送多少過去。”

薇寧站了起來緩緩往門外走去,開口喚來青奴。

門被打開,薇寧往外走時聽到拓跋彥的聲音。

“公主,赈災不一定非得銀兩,缺多少糧,就給多少糧。兩百萬兩養十八萬兵,支出賬單,本将會每月派人送到公主手中。”

薇寧停下腳步,心中想法已然成型,也用不上那銀兩了。于是她側過半個身子回頭一看,會心一笑,施施然颔首謝道:“将軍之恩,小女銘記于心。”

半柱香時間後,拓跋彥還沉浸在她的笑意裏。她喜悅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風,恰似雪山上的積雪,初遇冬日暖陽,好不容易才被陽光融出溫柔的細水淙淙。那高山融水的寒意自不比平常溪河低,可拓跋彥想明白了,只要肯用心,早晚有捂熱的那天。

“終于肯對本将笑了,這算不算近了一步?”說完拓跋彥自嘲一笑,無奈搖了搖頭。不想他堂堂一個大将軍,贏下千軍萬馬也面不改色,竟會因為小姑娘的一個笑而傻開心。

第二日薇寧率百輛馬車前來送魏延安,載的糧食看起來不僅能解決桃源鎮虛報的災情,整個桃源鎮都可以再吃一周。薇寧的豪爽迎來百姓的推崇,只是臨別前,薇寧給魏延安下了道密旨:未到受災地點,糧食不可開封,否則,後果自負。

魏延安恭恭敬敬應下,帶着疑惑快馬加鞭将糧食送到災區,查驗災情後對于身後的巨量糧食正發愁,地方官員就迫不及待地要分配糧食。

“魏大人,不知哪兒個環節出了錯,多報了那麽多受災人。可你也看到,公主發糧,若非知情,否則怎會多發?再者說,糧食拉來,斷沒有再讓你拉回京城去的道理,是不大夥?”在糧草堆前說話的這個官員叫陳樹,圓滑奸詐是出了名的。

“對啊!對啊!”陳樹身後的七八個地方官應道。

魏延安感到十分奇怪,那陳樹瞥了魏延安一眼就明了,勸道:“唉,魏大人有何不解。新官上任,無論多廉潔,也是少不了要應酬疏通上下。公主和皇上嘛,也一樣。”

魏延安無話可說,但從目前來看,公主的意思确實和陳樹說的一樣。真是令人失望了。

“哎呀,沒銀兩,糧草也一樣。小的們,拉糧喽!”陳樹亮着眼得意洋洋,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說道。

看着一車車糧食被運走,魏延安背着手退到一旁,有些擔憂大邺的将來。那些害蟲,貪無止盡吶。

Advertisement

一炷香後,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幾輛馬車奔馳而來,率先下馬車的是陳樹,他怒瞪着魏延安的背影大吼:“魏延安!這糧草怎麽是空的?!”

魏延安皺眉回過身去,“陳大人在說什麽?本官聽不懂。”

“魏大人!糧草是空的!”陳樹拍了拍大腿說道。

見說空的人越來越多,魏延安這才緊張起來。等到清算下來,真正的糧食剛剛好夠那個受災村莊所用。

陳樹領頭質問魏延安:“魏大人!這件事你該如何解釋!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休怪小人們認為是魏大人監守自盜喽!”

魏延安反駁道:“本官怎知!哼,你們來時封條還在,拉走的是你們,開封的也是你們,現在出了事,怎能怪得到本官身上?!笑話!”

就在這時,魏延安想起臨別前薇寧的密旨:“未到受災地點,糧食不可開封,否則後果自負。”

魏延安突然反應過來,笑道:“本官出發前,可是得到公主旨意,開封者,後果自負。”

公主這招出其不意!在百姓面前保全了所有人的顏面,又不讓那些貪官得逞,真是妙,太妙了。

果然聽到這些話,陳樹等人癱坐在地上不知該如何是好,忙着爬到魏延安的面前跪地求饒:“魏大人救命啊!魏大人!求魏大人救小的們啊!”

魏大人低頭,看陳樹等人磕頭磕到頭破血流的樣子,感到十分解氣。

“剩下的糧食,随本官送往災區。同意的,本官保證你們的脖子定然不會搬家。可若不同意,大可現在就走。”魏延安眯着眼看向衆人。

陳樹不甘心,可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他暗捶一下地,将薄雪都砸結實了一個拳坑。

“魏大人,陳樹,這就帶您前往受災地。”

見陳樹帶頭,其他人也不敢有異議,赈災之事,順順利利。等魏延安回京時,對陳樹說道:“陳大人,公主和皇上不一樣。他們是君主,只有別人臣服于他們的道理。懂了嗎?”

陳樹臉色難堪,卻不得不道:“大人說的是,大人說的是。”

這時魏大人才安心回京,可還未入京,便聽說了件事:太後染了風寒,公主忙于朝政,請來遠房表姐知晴替她照看太後。

這不,薇寧好不容易抽出點時間迎接知晴,宮檐下寒風徐徐飛雪飄飄,搖曳的宮鈴伴随着薇寧的步伐游進清寧宮。

一簾之隔,進入後,兩重天般暖氣和笑聲将薇寧團團包圍。青奴伺候薇寧脫下外袍,薇寧臉色柔和了幾分。

“表姐,母後,你們在聊什麽這麽開心?”薇寧笑了笑,給太後請安後,看向知晴。

那人氣若幽蘭,一颦一笑皆帶溫柔,穿着一條略為簡單的素綿裙,嬌柔可人,惹人憐愛。見薇寧進門,知晴忙着起身要給她請安。

可薇寧更快,扶住知晴後帶她入座,邊聽太後說:“你表姐正說她在鄉下的趣事,說呀,有一只京巴狗,有一天掉了半個身子進墨河,結果一起來連它的主人都認不得它了。”

薇寧笑笑,說道:“那表姐再講講,還遇到什麽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本宮與母後,都喜歡聽聽宮外的趣事。”

知晴眼神一滞,被薇寧抓了個正着,她笑問:“表姐可是想起了什麽?可否說出來聽聽?”

知晴不敢隐瞞,對薇寧道:“知晴确實想到了一件事。那年秋天,主母病重毫無胃口,差知晴上山采蘑菇,不料遇到歹人,好在遇到一位高人,他赤手空拳就将知晴救下。可惜這件事不算是個趣事。”

“好孩子,大邺有人路見不平,哀家聽了一樣高興。”二夫人當家成主母,生個病竟要一個嫡出小姐采蘑菇,太後實在心疼,果然這孩子在府中舉步維艱。

薇寧也說話安慰:“表姐,本宮聽了也高興。”

知晴問道:“公主,知晴也就知道這麽點事,說完了,就沒了。咦?怎麽不見皇上?”

薇寧道:“皇上課業重,太傅還在授課,晚點下學了一起吃飯就見着了。”

知晴點了點頭,心中暗在盤算,如今來到宮中也算得上是半個主子,往後有機會,定要找到那恩人好報答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