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知己

“好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最是善良不過,哪裏會生得那惡毒心思。”老太太看着外孫女哭得厲害,心都跟着顫抖起來,将外孫女摟在懷中,好生安慰着,道:“是你五表妹的過錯,是她誤會了你,她從來都是那個霸道性子。”

說到這,老太太不禁回想起來自己這個五孫女的性子,暗暗氣悶。她這個五孫女的性子從來霸道,她認定的事情從來就不會改變。便是她,想要讓這個孫女辦點什麽事情,她也會推三堵四的,偏偏嘴上還不饒人,她是說不過這個孫女的,索性也就眼不見心不煩,權當看不到她就是了,反正她也不是就這一個孫女承歡膝下,讨她歡心的孫女好多,也不差她這一個。

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如今她讓這個孫女辦點事就這麽難。不過就是讓她将阿清介紹給她的那些朋友,她卻一再推脫,阿清好不容易得的才女名頭,她也要搶去,她這是見不得阿清好,不将她這個祖母的話放在眼中啊。

“外祖母,這以後可怎麽辦啊。”楊宛清哭泣地厲害,道:“京中的姑娘多數都跟五表妹交好,她們定然不會跟我交往的啊,我以後可怎麽辦呢。”

“沒事,京中貴女的圈子這麽大,她哪裏還能一手遮天了不成?”老太□□撫道:“她那個圈子裏的姑娘都是嚣張跋扈之輩,名聲也并不怎麽好,你不去也罷!”

聽到老太太的話,楊宛清不解地問道:“這是怎麽一回事?”她這次宴會也見識到了五表妹那個圈子裏的姑娘,每一個身份都是響當當的貴女,金尊玉貴這個詞用在這些貴女身上再合适不過,怎麽這些人的名聲會不好嗎?

“你不知道,她們那個圈子裏最有名的是三公主,三公主天家貴女,自是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無人約束的了。”老太太想起陸若華那個圈子裏的貴女,便皺了皺眉道:“剩下的安王府的永平郡主,和太後安家的嫡出姑娘,也都是和三公主一般,不喜愛這文人雅士的活動,偏愛騎馬狩獵。特別是這狩獵,身後還要跟着獵鷹,獵犬等等,這一個個兇猛的,哪裏是小姑娘家玩得。”

“也就是清河長公主府的長寧縣主,因着家學淵源,貞靜一些,其餘的個個都不是好性子。”老太太說到這撇了撇嘴道:“和這些人在一起,別讓這些人壞了你的名聲,以後對婚事都不好。”

“外祖母。”聽到老太太提到婚事二字,楊宛清不禁害羞地嬌嗔着,但是腦海中忍不住浮現出那溫潤的貴公子來。

“外祖母的阿清不用害羞,有外祖母在,一定會給阿清定下一門十全十美的婚事。”老太太看着外孫女害羞的樣子,不禁想起早逝的女兒來,心中慈愛之心更甚。

“你放心,回頭我就跟你大表姐說,讓你大表姐帶你今日京中的圈子。你大表姐在京中也素有才名,交往的也多是書香門第家的女兒,都是清貴的人家,你和這樣人家的姑娘交往,一來對你的性情,二來也對你的名聲好。”她的那些孫女,也就那一個敢拒絕她的要求,有她在,大姑娘絕對會用心照顧阿清的。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是老太太心中依舊不是滋味。雖說她嘴上看不上五孫女的那個圈子裏的姑娘,但是心裏卻知道,這些姑娘身份尊貴,根本就不愁嫁,就是性情再不好,求娶的人家也能排到京城的大門外去。這些貴女嚣張,是因為她們有嚣張的資本,身份夠尊貴,家中夠疼愛,甚至在宮中也有體面,這樣的女孩,如何會活得不肆意。

若是能和這些貴女交好,她的阿清自然在京中沒有人敢看低,就是性子飛揚些,也多得是人求娶。但是天不随人願,到了如今的地步,她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楊宛清得了老太太的保證,心中好受了許多,陪着老太太用完早膳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內。

“将這個送到寧遠侯府大公子那裏。”楊宛清将用心寫好的詩作交給自己從楊家帶來的貼身侍女小桃,并且囑咐了如何才能将信遞進寧遠侯府。

這是昨日周大公子告訴她的方法。昨日,她和周大公子暢談詩作,周大公子将她引為知己,并且告訴她如果願意,可以将自己新作的詩篇寫下來,送到寧遠侯府,他想要品讀一番。

Advertisement

因着她是女子,并不方便,所以對外只說這是周大公子好友送來的詩作,也好送進寧遠侯府。

一想到周大公子對她溫柔細語的樣子,楊宛清的臉上就止不住地紅了起來。雖然周大公子是五表妹的未婚夫,但是她聽周大公子說過,她和五表妹之間只是指腹為婚,連話都沒有說過,而且周大公子并不怎麽喜歡五表妹。

五表妹雖然會作詩,但是對詩詞上面并不精通,和周大公子之間想必沒有太多的話題。而且今日聽外祖母的話,五表妹和那些貴女一樣,都擅長狩獵這種粗鄙血腥的活動,想必和周大公子更沒有什麽共同的話題,不像她和周大公子之間。

周大公子說了,她們之間是知己。

想到這,楊宛清的臉上紅得更厲害了。

甘泉宮

皇後沐浴了一番,将身上的熏香全部洗去,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後,服下辛太醫的藥後,覺得精神上來了些,然後對着徐嬷嬷吩咐道:“今日的事情,不準許傳出去半個字,特別是純安聞出來的這毒藥的事情,更是一個字都不能傳出去。”

“奴婢明白。”徐嬷嬷應道。

皇後說完後,将身旁的陸若華拉近懷中,溫聲道:“好孩子,如今本宮連誰給本宮下毒的幕後毒手都沒有查出來,還是不要連累你了。省的那幕後之人知曉真實情況後,遷怒到你身上。”

“姨母都是為了純安的安全考慮,純安明白。”陸若華明白,皇後這是怕她被卷入後宮争鬥的漩渦之中。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好,她都明白。  “姨母對這幕後之人可有線索?”陸若華關心地問道。

“能将手伸進這內監局的人,左右就這麽幾個。”皇後提到後宮,臉上一片平靜,但是眼中卻是一片冰寒。

她是皇後,她的嫡子是太子,這後宮中盼着她早死的不過就這麽幾個人,想要排查,也不會沒有線索。

陸若華點了點頭,見皇後心中有數,也就沒有再問。這後宮中複雜地很,各家勢力雲集,明争暗鬥,但她相信皇後能穩坐中宮這麽多年,也絕不是吃素的。之前是下毒之人的心思太精巧,皇後才不小心着了道。想來如今卻不會了。

如今的後宮之中,皇後穩坐中宮,是天正帝的結發妻子,雖不是最為受寵的那個,卻也是最得天正帝尊重的,這掌管六宮的權力皆在皇後手中就可以看出皇後在後宮和帝王心中的地位。

皇後之下是靜貴妃,靜貴妃無子,只因是天正帝潛在府中的老人,又和天正帝有過共患難的經歷,又家世顯赫,因此被放在尊位,靜貴妃常年禮佛,對後宮之事并不上心,對皇後也足夠尊重。

剩下的賢良淑德四妃,賢妃乃四妃之首,孕有皇長子。太子雖是嫡子,卻只排行第三。太子年幼,而皇長子如今已經成婚,且已經入朝參政了。據說,這位皇長子似乎在朝中頗為鑽營,正在樹立賢德的名聲。

良妃雖孕有二皇子和三公主,卻是個安靜人。據說二皇子是個不愛朝政愛書畫的人,一心癡迷于畫畫上。至于三公主,那是她的好友,和二皇子正好相反,是個愛動的性子。

淑妃有四皇子和六皇子,娘家不顯,只是個五品官,能做到妃位,那是因為帝王盛寵的緣故。

最後的德妃,乃是大燕附屬國的公主,是前來和親的,自然是居于高位。不過,這麽些年,德妃也有五皇子和二公主傍身。

能将手伸進這內監局的,也就只有可能是這五位高階嫔妃,剩下的恐怕想插手內監局,內監局都不會搭理。

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就是了。

陸若華和皇後說了會兒話後,便告辭回了靖北侯府。當然,身後跟着的是皇後賜下的一大堆賞賜。

回到世安院後,陸若華看着一臉氣憤的春風,便知道她那位楊表姐又出了什麽事情了。

“縣主,奴婢的堂妹剛剛前來回禀,說表姑娘讓小桃将她寫得詩詞遞給了周大公子,周大公子還給回了信。”春風氣憤地道:“您說這兩人怎麽能如此不知羞處。還有周大公子,明明知道自己是縣主的未婚夫,還和表姑娘之間牽扯不清,如今還互通書信了,實在是欺人太甚。”

“私情這樣的事情,從來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有只怨一人的說法,楊表姐是不好,可是這周博宇又何嘗不是個小人?”陸若華嗤笑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