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仙逝
砰——
這個時候三個彪形大漢重重地打開大門,同時大叫:“師父。”
蕭逸塵看到,雙手舉起,驚恐萬狀地說:“不關我的事,是他自己。。。。。。”
三條大漢看起來都不是善類,個個面目猙獰,虎背熊腰,劍眉上揚。
吟——
一道清脆的劍聲,清越入耳,一道劍光劃過,蕭逸塵只覺脖子一涼,一把劍明晃晃地出現在身前。
“真的不跟我事,他吐血與我無關的。”這次他真的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誰叫他無緣無故闖進別人的精舍內?
“放開他,他現在是你們的師弟了,如果我去世了,你們得悉心幫我照顧他,況且掌門之位現在傳給他。”
三個大漢同時一楞,片刻後反應過來,同時道:“是,師父。”
蕭逸塵從他們的眼神中卻看到了一絲詭異,不管怎麽說這都有點不正常,突兀出現的師弟,還有論資格他們應該是最有資格當掌門的,可是玉虛散人的命令,他們三個人居然并沒有懷疑,也沒有争勢。
“難道這就是仙人?
這下論到蕭逸塵糊塗了,雖然大漢已經将劍放開,不過心中依然驚悸,剛才他一閃而過的殺機将他吓得不輕,說:“他的傷不關我事。”
“我們知道,涼你也沒有此種實力能夠傷得了他。”還是剛才用劍指着他的大漢,冷冷地回道。
奇怪的是玉虛散人此時突然間躺在地上,口中喃喃着就是說不出聲音來,對着蕭逸塵招手,示意他過去。
蕭逸塵能夠感受到其他三名弟子熾熱的目光,仿佛将他當成敵人一樣。
“哦。”蕭逸塵将耳朵探到玉虛散人口中,可是依然聽不到他的任何話聲。
片刻過後,玉虛散人便重重地倒在地上。
衆人沉默。
“你給我滾。”
真是兔死狐悲,玉虛散人剛剛倒下,屍骨未寒,那三個弟子馬上将蕭逸塵轟出這方圓之地,看得出來他們對這位師父都不是很尊敬,對蕭逸塵這位師弟更是愛理不理的。
來到異地,身無分文,安全未得到保障,食不果腹的情況下,面對三個大漢他連大氣都不敢喘,只能幹睜着。
躲在遠方,盯着他們三個人,奇怪的是三名大漢手粗,腳壯,心不細也就算了,連明顯的墓碑都沒有幫玉虛散人立,草草地挖個坑,連棺材板都沒有替他蓋上就填泥回坑。
“不可以這樣的,這也太粗心了吧。”蕭逸塵每次看到他們三個人出手大力,似乎在面對一具陌生人的屍體,沒有任何感情。數次看不過眼,走上去指點一二。
卻不想三個大漢,回頭冷冷地盯着他,話聽不進去不說,有一個還想出手打他,幸好另外一個出手阻攔。
不過當蕭逸塵聽到他出手阻攔的理由時,對他的好感蕩然無存。
“快找找師父的九鼎真訣,別理那個廢物師弟。”
蕭逸塵心中一個頭兩個大,說又不是,不說又過不去,自知不是他們三個人的對手,只好辜辜坐着,雖說只是半天不到的徒弟,可畢竟是拜過師的師父,他仙逝自己未能盡到一個弟子的責任,心中不禁有點愧疚。
三名大漢對玉虛散人的葬禮很是潦草,三下兩下便擺平,草地之中突兀突起的山墳最為突出。
三名大漢緊接着在方圓之內開始忙碌地搜尋起來,那心急火燎的表情宛如看到了未日到來。不到半響他們三個人互相點了點頭,瞬間即逝消失于原地。
蕭逸塵最是無辜,便宜師傅半天不到便倒得如此徹底,人在他鄉那種孤獨感油然而生。
看着他們驚人地消失,心中不禁暗罵一句:走得好,最好就是別回來。“
可是細細一想,這樣又不好,畢竟自己初來咋到,人生地不熟的,沒有他們指點,到時自己怎麽死都不知道。
“玉虛散人師傅,雖說我當你的徒弟沒多久,可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句話我還是會謹記的。”
當即跪拜下去,向着他的墳墓拜了三拜,方才站起來,看着空無一人的四周,擡手胡亂對着虛空中一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北,好就是這一邊的南方。”
回身一指面前,沒有辦法蕭逸塵大學主修的是生物學,對方位這些一直以來都是文盲,其實對于現在的他來說這也是最好的選擇。
不會進入二重選擇,這種艱難的決定,相當于白紙一張,不管如何寫畫,都一樣。對于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師傅,蕭逸塵只覺得如發夢一樣。
嗖——
說時那時快,在他剛剛想走時,三名粗壯大漢自九天之上飛回來,禦着神虹,降落在他的跟前。
二話不說,先将他團團圍住,其中一名一把明劍架在他的脖子上,問:“九鼎真訣在那兒?交出來可免你一死,否則殺了你。”
“我可是你的師弟啊!你們就這樣對我?師傅屍骨未寒。”蕭逸塵當真是哭笑不得,什麽九鼎真訣,他從未聽說過,就連這兒是什麽地方都不知道。
“這個便宜師傅還真的是麻煩多多。”蕭逸塵扭過脖子,不理他們。
吟——
一把利劍,三個人的氣勢咄咄逼人,論不到蕭逸塵向前踏多一步,對他們三個人的好感從來沒有過,但是又不敢随便造次。
“我身上沒有你們想要的九鼎真訣,倒是你們對九鼎派的掌門如此大逆不道。”
“什麽掌門?你少給我們裝樣擺款,我們之所以拜他為師完全是為了他的九鼎真訣,要不然的話誰會入一個沒有任何名氣身份的門派?”
“哼,識趣的交出來,九鼎真訣不是你這種廢物能夠掌握得了的。”
“可我根本上就沒有如何給你們?”
對于蕭逸塵掌門的身份傻子都看得出,在此處沒有用處,他們三個人早已不把他放在眼內,對此地一無所知的他,現在也想不到好的辦法擺脫他們三個人。
不過可以看得出,他們三個人現在是站在同一戰線,但是每一個人都各自為政,意合神離,孫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計——挑撥離間計最為适用。眼看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話,只走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