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朝堂宅鬥“庶”長子反派5
感知到萦繞于周身的功德光點後, 蕭桓第一反應便是不可置信的驚奇。
他并不是沒有見過這等玄之又玄的功德金光, 只不過還真是頭一次被天道賜予功德, 承認他是于世有大恩情、值得贊頌稱揚的善人。這種從未有過的體驗令蕭桓覺得十分有趣, 他游歷過諸多世界, 還是第一次見到對他這麽友好的天道。
在自己最開始誕生成長起來的那個世界裏,蕭桓也是命中注定的反派命,被天道定下了與天命之子作對, 一路打壓、磨砺天命之子,最後又作為最後一枚踏腳石送那天命之子上位走上人生巅峰, 成為世界主宰。
只是蕭桓他從不認命,作為幕後大BOSS和大反派,他挑翻了一直和他為敵、且命中注定要打敗他的天命之子, 挑翻了他所出身的那方世界的天道,最後得以超脫原生世界,從藩籬中掙脫開來,踏入到全新的未來之中。
在超脫原生世界後,蕭桓便輾轉于衆多世界中游歷行走, 他已經踏破了藩籬枷鎖,不願意再把自己困于一地, 反而很有興趣四處見識一番。這一趟旅程走走停停, 往哪兒去、在每個世界停留多久,他都是随心而為,随意任性得很,并無章法。
在這些不同的世界中游歷時, 蕭桓因着自己當年的經歷,碰上反派和天命之子為敵,他多半也是站在反派那一邊的,給反派當金手指跟天命之子對着幹。如此一來,蕭桓自然從未得到過天道親自降下的功德,雖然特也并不是沒有做過善事。
倒是這個他剛剛踏足的新世界,他不過是使用術法下了場雨,稍稍緩解了一下清河鎮附近的災情,竟然就有不少功德降下,實在讓蕭桓有些始料不及——雖然說他确實輕而易舉的擋下了天道降下的雷罰,還順手敲打了天道一番,但祂也完全可以裝死不降下功德。
“有點意思。”蕭桓若有所思的輕輕點了點頭,臉上現出意味不明的笑容來,“也許這方世界天道已開靈智,并非單靠本能靈性行事,而是懂得權衡利弊,若真是如此,日後正式和天命之子江文鋒對上,就更有意思了。”
微微蹙眉,不知想到什麽,蕭桓又搖頭一笑,輕嗤道:“但也可能是這方世界的天道還未發現我是站在江文涵這邊、和江文鋒作對的人,還是不必抱有太大期待,這方世界的天道未必真的生出靈智了。”
畢竟他還未與江文涵接觸,更沒有表露出要與江文鋒為敵的意思來,也許此時天道只是把他當做一個外來者,卻還沒有正式将他當做與天命之子為敵的敵人,所以并無對他顯露出敵對之意,反而還願意降下功德。
擡手虛空一抓,蕭桓将天道賜予的這些功德收了起來放入到随身獨立的空間中去,雖然他并不打算将這些對他而言微不足道的功德融入自身,但好歹也是第一次收到天道正面的饋贈,留下來紀念一二也是好的,好歹也有那麽一點紀念價值呢。
雖然摸不清這方世界的天道如此行事是不是有被他打怕了不敢招惹他的原因,但這都不能讓蕭桓減少一點心中的喜悅。
此刻他心裏美滋滋的,看人自然也就比較順眼,本來蕭桓就打算找一兩個得用的人做道童跟在他身邊處理雜事,現在見龍王觀大殿中角落裏正好站着一個身着簡樸道袍的中年道士,未過多思索,蕭桓直接就開口問道:“本座見你也是道家之人,你可願跟在本座身邊做個道童?”
龍王觀觀主原本是站在大殿最角落哀嘆自身日後的命運,他知道,等清河鎮附近的百姓們冷靜下來,就會認真思量那位成功祈雨的道長所說的話,百姓們會認定清河中并無龍王鎮壓,日後怕是不會再虔誠信奉龍王,這處龍王觀只怕要荒廢下去。
至于他本人,作為龍王觀觀主,原本在這清河鎮附近他也是頗得百姓尊敬愛戴的高人,但經過今日他求雨失敗這一茬,只怕在清河鎮附近也是名聲掃地,不僅地位會大不如前,連能不能保住自己平穩安定的人生都無法保證,說不得就要落得被人唾棄的下場。
龍王觀觀主正心中哀嘆,預料自己接下來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裏去,正在心裏琢磨着是不是要丢下清河鎮的一切跑去其他道觀投奔師兄弟或者道友,反正他孑然一身,若真的要走也方便得很,沒那麽多顧忌。
Advertisement
就在這觀主面色沉郁、心中一陣胡思亂想中,他突然聽到蕭桓開口詢問,陡然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當他明悟蕭桓所言之事,當下又驚又疑,愕然反問:“道童?我??”
蕭桓瞥了這龍王觀觀主一眼,還以為他心裏不願意,畢竟他看起來是個三四十歲的中年道士,确實很難抹下臉皮做什麽道童,思及此處,蕭桓動作随意點了點頭,無所謂道:“你若不願,那邊算了。”他再尋人也無所謂,反正也不急。
“不不不,我不是說我不願意,我願意,我很願意!”反應過來後,龍王觀觀主臉上染上狂喜之色,使勁點頭大聲說道,他一連中了大獎的夢幻表情,似乎懷疑自己在做夢,又或者他直接幻聽了,但不管他怎麽不可置信,機會還是懂得抓住的,當下就毫不猶豫的應道。
別看這位道長長得年輕俊秀,好似二十出頭的青年,但人家能求得雨降,定是修煉有成的真人,他跟在真人身邊做道童,就算沒有學得一招半式的機緣,但跟在真人身邊總是少不了好處,至少不至于在被清河鎮附近的百姓遷怒輕視了!
蕭桓也不去探究這位年過中年的道長怎麽這麽快就點頭答應了,居然能拉得下臉以中年之身做道童,再問過這位道長的道號,征詢過他本人的意見後,日常仍稱呼他的道號靜和,并未更改。
這場大雨來得很快,但去得卻并不快,一如蕭桓所言一直下到酉時三刻方才停歇。這場雨囊括的範圍并不是廣,只把清河鎮及其附近的幾個村子囊括了進去,差不多正好就是這二千百姓耕種田地的範圍。
——這自然是蕭桓計劃過後的結果,他說過了,祈求不存在的龍王無用,要想求雨不如求他。但這雨他也不是白白降下的,沒求過他的人,他也沒那麽好心專門為他們下場雨緩解旱情。他一個外來者,還是個反派,那等一心助人的好事他才懶得去做。
這一日清河鎮舉辦的祈雨大典上發生的事情很快便傳播開來,很快以清河鎮為中心四面八方的傳開,人人都知道清河中沒有龍王,這次降下大雨緩解災情的不是什麽龍王,而是突然出現在祈雨大典上的一位得道真人。
這位真人一言便令大雨滂沱,足見其修為高深莫測,有呼風喚雨之能,當下信了此事的百姓便在默默希望道長能繼續祈雨,灌溉四方緩解旱情。清河鎮附近下雨之事傳出去後,周圍的一幹鎮子村落可是眼紅得很,就盼着也能得道長垂簾,降雨緩解災情。
有真人于祈雨儀式上出現,駁斥龍王之說,并一己之力求雨成功的事情傳播開來後,不是沒有人懷疑過此事的真假,但當時在場的兩千人具是親眼所見,都可以作證,豈能弄虛作假?更何況,別的不說,那雨可是真的下了,沒見清河的水位都漲了一些嗎!
清河鎮所屬的縣城中,蕭桓帶着被充作道童的靜和正被本地縣令殷勤招待着。這位縣令是親眼見過蕭桓能耐的人,對他得道真人的身份完全不懷疑,只有尊崇敬畏,絕無半分亵渎利用之心,就怕惹了道長不悅取了他的性命。
原本這縣令只打算好生招待蕭桓,根本不敢對他提什麽要求,可是無奈蕭桓暫時留在縣衙的消息傳了出去,縣城附近的百姓頓時朝縣城趕來,自發聚在縣衙附近,想要懇求蕭桓這位道長再行祈雨之事——清河鎮附近下了雨災情緩解了,其他地方仍在大旱之中呢。
蕭桓正在縣衙後院中思索着,自己先刷聲望再謀求國師之位的路線是不是走錯了,有些浪費時間,他要是直接于當今帝王面前展露非人超神的一面,速度應該會更快一些吧?絕對能省卻中間一茬事直奔主題。
“不過耽誤也有耽誤的好處……”蕭桓歪頭想了想,研究了一番命運線,打消了放棄刷聲望的想法,“我先把旱情給緩解了,天命之子只怕沒辦法借這大旱立下大功、吃血饅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