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春日
? 卯正。文錦繡拖着沉重的身子在大丫鬟青杏的叫喚下起床,在四個小丫鬟的服侍下洗漱穿衣,迷迷糊糊的坐在了鏡臺前。
劉媽媽手巧,會梳許多發髻。拿着梳子的手将文錦繡的頭發梳順,手指在發間靈活的纏繞,不多久就給文錦繡绾好了一個螺髻。
劉媽媽瞧着文錦繡一副睡意朦胧的樣子,聲音溫和且恭敬,道:“二小姐,奴婢梳好了,請挑首飾。”
文錦繡睜開眼,打開妝奁,在裏邊挑挑揀揀,找出了一對新打的赤金嵌寶石蝴蝶步搖來,又吩咐青杏将前幾天新做的紫色牡丹絹花拿出來讓劉媽媽簪上。
小丫鬟冬翠來內室問文錦繡早膳擺在哪裏,文錦繡想了想便道:“算了,去娘那兒罷,正好請安,也不枉我起了一場。”冬翠低頭應諾,打了簾子出去了。
劉媽媽看着文錦繡的語氣做派,忍了忍還是沒忍住,道:“二小姐,大奶奶是您生母,請安服侍本是您做女兒的本分,您…不可如此…無禮。”
劉媽媽是文老太爺指給文錦繡在身邊服侍的,之前是文老太太身邊的人。文老太太去後,管家的大太太李氏不敢勞動她,就連老太爺身邊生了三老爺的崔姨奶奶不輕易指動她,卻沒想到被老太爺打發了過來給了文錦繡。
文錦繡觑她一眼,轉了眼睛擡頭對青杏道:“走吧。”青杏忙扶她起身,一邊的小丫鬟也忙拿傘的拿傘,打簾子的打簾子,一行人就這樣出了園子門,往大奶奶的芳正院去了。
劉媽媽內心苦澀。文錦繡是孫輩中最得老太爺喜歡的,本身也十分敬重文老太爺和文老太太,可依舊不十分給劉媽媽面子。
因為劉媽媽是文老太爺派來教文錦繡如何做一個“德容言功”俱全的封建時代的好女兒、好妻子的。
文家以絲綢起家,世代行商,老太爺更是先帝欽點的皇商,賺的盆滿缽滿。之後又幹起了海上貿易,一趟來回一本萬利,不知多少人紅透了眼睛。不過文家大老爺接手文家後,又幹回老本行,開了絲綢成衣鋪。可文家依舊是富得流油。
文家在老太爺一代才搬來京城,人丁不旺,可宅子一直在建,如今在鴻興坊占了半條街,貓耳胡同文家也勉強算是有頭臉的人家。
文錦繡剛進芳正院正門,就碰見了大哥文錦純和大嫂李氏帶着仲哥兒和筠姐兒前來請安,文錦純和李氏看見文錦繡都露出了笑容,點頭致意。
仲哥兒已經五歲了,手被李氏牽着,恭恭敬敬的向文錦繡行禮問好,而兩歲的筠姐兒在乳母懷裏不甘示弱的叫道:“二姑姑!”
文錦繡馬上抱了乳母懷中的筠姐兒,筠姐兒立即呵呵的笑了起來,文錦繡和李氏也露出了笑意,李氏道:“我們筠姐兒果然與二姑親!”
“那是自然!”文錦繡洋洋得意。
Advertisement
文錦純似乎不太喜歡在門口寒暄,便道:“先進去給爹娘請了安再說。”李氏低頭應是,牽着仲哥兒先進了內院,文錦繡将筠姐兒給了乳娘,馬上跟上,一邊還道:“大哥大嫂用過早膳了沒有?我可還沒吃呢!要是趕不上了可怨你們!”
“為何怨我們?文家少你飯食了不成?自己貪睡起晚了怪在我們身上,文家什麽時候出了你這個潑皮無賴?”文錦純笑罵。
“二妹那是真性情!”李氏附和,一行人說說笑笑進了內院,內院一下熱鬧起來。
卻不想二爺文錦紹已然在正廳。李氏松開仲哥兒的手,示意乳娘放下筠姐兒,讓兩人安靜的在一起玩,便與文錦純和文錦紹說起了話。
大家互相問候,文錦純問文錦紹:“你怎的過來了?二弟妹身子可還好?”
文錦繡也很關心這位二嫂。大嫂李氏和文錦繡母親李氏都是出身讀書人家,按道理,這樣的人家是不願與商戶結親的,哪怕文家曾是皇商。
但是文老太爺和李老太爺曾是同鄉,李老太爺能繼續舉業完全是靠了文老太爺資助,最後做到了知府。兒子卻沒有讀書的本事,只是個同進士,外放做了縣令。正好文老太太為兒子求娶大女兒,便答應了。為此,李老太爺的兒子還跟李老太爺起了龃龉。
大奶奶李氏是大太太李氏的遠房侄女,是以府裏的人都以‘小李氏’稱呼她。二奶奶羅氏卻是五城兵馬司一個指揮使的女兒。
羅氏進門兩年才有了身孕,如今已八個月了,懷相卻一直不大好,大太太李氏免了羅氏的晨昏定省,讓她好好養胎。
文錦紹對妻子顯然也很是擔憂,眉頭都皺了起來,道:“這兩天好些了,只是産期近了,她人有些郁郁。”
小李氏聽這話便道:“這生孩子最怕就是做娘的思慮過多。等會我去瞧瞧她,不然生産的時候可難辦了。”
“那就謝謝大嫂了。”文錦紹感激不盡,給李氏作偮。
文錦繡瞧他們不再說了,就坐在杌子上問一旁服侍的丫鬟季袖:“什麽時候用膳?娘呢?”那丫鬟抿了嘴笑答:“大老爺大太太卯正便起了,正在淨房呢,已經吩咐了丫鬟婆子在正廳用膳,二小姐如果餓的話,可以吃些點心墊墊肚子。”
“拿些點心給仲哥兒和筠姐兒吧!你去與廚房說,早膳我要添個腌黃瓜和蝦餃。”文錦繡吩咐完季袖,抱着筠姐兒逗着玩。
文錦紹聽了她的話不禁搖頭笑道:“你啊!早些起不就好了?何必到娘這裏來蹭吃蹭喝,莫不是看我們來請安故意給你嫂嫂臉色看?”
做媳婦的是要在婆婆跟前立規矩的。但文錦繡母親寬厚,小李氏又是她侄女,怎麽會為難她。文錦紹這樣說不過是開玩笑。
“哪裏!娘這裏東西好!芳正院廚上的黎媽媽做出來的蝦餃和我怡情居的就是不一樣!”文錦繡幾乎要跳起來反駁,文錦純和小李氏也笑了起來,屋子裏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一邊跟仲哥兒玩着的筠姐兒卻被文錦繡頭上的蝴蝶簪子吸引住了,跑到文錦繡身邊,文錦繡一把抱住了她,筠姐兒卻在文錦繡懷裏蠕動着,口裏還叫道:“抓蝴蝶!抓蝴蝶!”
一屋子人的目光都被筠姐兒吸引了過去。小李氏回頭一看,筠姐兒在文錦繡懷裏的動作大了起來,文錦繡有些抱不住,便把她放在了地上,文錦繡的衣裳被她在掙紮中弄皺了。
擔憂女兒的小李氏松了口氣,筠姐兒卻還叫着抓蝴蝶,她不由得往文錦繡頭上一瞧。文錦繡的螺髻還好好地,簪子卻已經滑了出來。
只見赤金嵌寶石蝴蝶步搖的翅膀上,嵌了藍寶石、綠松石,蝴蝶的觸須是極細的金絲纏的,上頭還綴了兩顆珍珠。那蝴蝶翅膀看着奢靡華貴,卻十分輕薄,在空中顫巍巍的,像要飛出去似得。珍珠串的流蘇個頭雖不大,卻個個渾圓飽滿,色澤亮麗,流蘇下面更是綴了指甲蓋大的水滴型紅寶石,價值不菲。
小李氏收回眼光,抱了筠姐兒,哄着她說:“筠姐兒,娘那裏也有漂亮的蝴蝶簪子,回去拿了給我們筠姐兒好不好?筠姐兒聽娘的話。”
筠姐兒卻哭鬧起來:“不要!不要!我就要那只蝴蝶!”
小李氏不禁為難起來。簪子是小,打就是了,雖然貴重,文家不缺錢。可這樣的款式,怕是二姑娘自己的手筆。文家二小姐喜歡衣裳首飾可是出了名的,這不是奪人所好?況且小李氏與文錦繡雖是同輩,可哪有嫂子向小姑讨要東西的道理!
還沒思量完,文錦純卻板着臉道:“筠姐兒,不可胡鬧!”
可是筠姐兒聽了父親的話哭的聲音更大了。這時候五爺和六爺掀了簾子進來,看着屋裏混亂的狀況十分迷惑,五爺文錦緒忙向文錦繡幾人行禮,六爺文錦纾卻看了李氏懷裏的筠姐兒問:“這是怎麽了?誰欺負我們筠姐兒了?”
小李氏不由漲紅了臉。不好意思道:“六叔,不礙事!筠姐兒有些調皮!”顯然不願多說。
文錦繡解了自己腰上的翡翠噤步哄了了筠姐兒道:“筠姐兒,瞧這個,姑姑把這個給你好不好?你還小,那簪子太利傷了我們漂亮的筠姐兒怎麽辦?”
文錦緒和文錦纾才知道筠姐兒吵鬧着要文錦繡的簪子。
那翡翠噤步顏色雖不十分翠,卻是帶了青綠兩色,浮雕的牡丹十分應景。金絲做蕊,上頭飛着蝴蝶,與步搖上的一致,只是嵌的是紅寶石和粉寶石。噤步下的一排流蘇是金鏈子串着形狀不一的翡翠,價值不輸步搖。
小李氏的眼神暗了暗,老太爺和公公婆婆可真寵小姑!收斂了心思,又不好意思起來。
筠姐兒看着翡翠噤步漸漸的止住了哭聲,嘟着嘴哼哼的接了翡翠噤步,摸着上面的蝴蝶道:“蝴蝶!漂亮!”
大家的心都放了下來。
文錦纾腆着臉往文錦繡身前湊:“二姐,你好東西多,給了侄女哪有不給弟弟的?我可是你嫡嫡親的弟弟啊!”
大太太李氏生了四子一女,文錦繡有兩個哥哥兩個弟弟。小她三歲的文錦緒有些內向,小她六歲的文錦纾卻異常開朗活潑,十分得文錦繡喜歡。也就他敢問文錦繡要東西了。
文錦繡一指他額頭:“居然都算計到我頭上來了!還不請了安去上學?”說着轉頭對着一屋子人道:“前頭二哥還說我到娘這裏來蹭吃蹭喝,大哥還說我是潑皮無賴,我哪有什麽好東西?好東西都給了筠姐兒這個小潑皮了!”
兄弟幾人都笑了起來,李氏卻暗暗皺了眉。
文錦繡湊到文錦纾跟前,在他耳邊小聲道:“你不是喜歡我那個鎏金竹節孔雀博山爐嗎?回頭來拿。”聽得文錦纾笑開了花。文錦緒回頭看了他們兩一眼,垂下了眼睑沒有說話。
大老爺文河和大太太李氏從內室出來,大太太李氏吩咐人擺膳,大老爺問道:“出了什麽事?怎麽筠姐兒哭了?”
男人們說給他聽,小李氏卻低了頭。大太太瞧她那樣便招手讓她過去服侍。文大老爺笑着道:“文家女兒少,我們長房更是。你們娘生了四個兒子,可不寶貝玉京?連帶着玉京也寶貝筠姐兒。”
文家長房和四房都只得了一個女兒,三房雖有兩個女兒,可長女卻是庶出。大小姐由于是第一個孫女,盡管是庶出,文老太太還是給取了名叫‘玉微’,已經出閣。文錦繡出生的時候文大老爺和文大奶奶想着從玉字輩,便取了名叫‘玉京’。可文老太爺喜歡這個二孫女,取了名叫‘錦繡’,卻是從了孫子的輩分,大老爺和大太太不好拂了長輩的好意,玉京就成了父母兄妹間稱呼的小名了。
“爹爹!爹爹!可惜我沒投做女兒身!”文錦纾叫道。
“你要是女兒身,可折騰死我們了!”文大老爺和大太太笑着落座,文錦繡招了文錦纾坐了下手,文錦緒也坐了下來。小李氏帶着丫鬟安箸布菜。
食不言。
大家吃過飯,文錦緒和文錦纾去昌茂書院上學,小李氏帶着仲哥兒和筠姐兒去看望二奶奶羅氏。文大老爺有事商量文錦純和文錦紹,大太太便和文錦繡避去了內室。
“那個噤步我補給你。”李氏拉着文錦繡的手說,顯然從小李氏那裏弄清楚了來龍去脈。
文錦繡卻笑着搖了搖頭:“娘,不用了,祖父常有賞賜,不過一個小挂件罷了,大嫂也不是故意的,筠姐兒那樣可愛,還是我侄女。”
小李氏是李氏的遠房侄女,也是她的長媳,可文錦繡更是她的女兒,手心手背都是肉不過如此。李氏還欲說什麽,文錦繡卻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沒必要為了些小事傷了感情,便問道:“爹爹和哥哥們說些什麽?”
李氏嘆了口氣,知道女兒不願計較,道:“你祖父要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