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出閣

? 文大老爺帶了自己身邊的小厮,還有李氏身邊的陶媽媽和綠容,把文家長房的兄妹四人連背帶扶的攙回了芳正院。

小李氏和羅氏都急急的出來迎接,幫忙扶着自己的丈夫在正院的東廂房躺下。打水洗臉,換衣梳頭,又派人叫了文錦緒文錦纾身邊的丫鬟過來服侍兩個小叔子,好不忙活。

文大老爺看着東廂房的兒媳處理的有條不紊,就去了西廂房看鬧出事來的女兒。

“到底怎麽一回事!”大老爺皺着眉看着文錦繡,心痛中帶着幾分不滿。文錦繡打了何氏罵文老太爺賣孫求榮的事,他在門外聽得一清二楚。幸好自己在場,費了不少手段才瞞下來。不然傳出去文錦繡的名聲就全毀了。

文錦繡面帶譏諷,“祖父倒貼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把我送給皇長子做妾,說給我謀求了一個大好前程!”

大老爺神色緊繃。

文錦繡慘笑,“娘那裏您知道了?我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她一個未出閣的小姐,貼身的荷包卻在別的男子手裏。憑着這個拿捏文錦繡,是被皇長子看中擡去做妾,還是品行不端清白不保只能送去給皇長子做妾,就看文錦繡怎麽選了。這個時代對女子又諸多苛刻,她的選擇只有要麽嫁,要麽一條白绫自表清白。

文錦繡怎麽能讓這一世疼愛她的父母兄弟傷心。人死如燈滅,什麽都沒有了。

大老爺長嘆一口氣。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女兒,中間還夾着為自己生兒育女的妻子,大老爺神色掙紮,艱澀道:“玉京…你呢?”

文錦繡看着這樣的父親,長呼了一口氣,似要把胸中的惡氣不甘散去,“我嫁!”

文老太爺翕了翕嘴,低頭轉身走了,背影卻佝偻了幾分,好似一下老了五歲。

李氏知道了真相,哭着捶打大老爺,“你怎麽忍心!你怎麽忍心!那可是我唯一的女兒!就要這樣送給人家任人宰割!爹他老人家糊塗了!”

“我又有什麽辦法?!說來說去只怪我無能罷!竟一點都沒發覺爹的意圖…我還不如玉京!”文大老爺安撫懷裏激動的妻子,卻被李氏感染了情緒,眼中隐隐有淚水。

“我要分家!我要分家!早知如此,我就不應該左挑右選!我應該早早的把玉京嫁出去…”李氏頹然的坐在床上,眼睛紅的跟兔子一樣。文大老爺翕了翕嘴,啞口無言。

過了好一會,他頭一扭,臉上帶着決斷,“分家!我們搬出去!”李氏才止住了哭聲,有些不敢相信,“真的?”文大老爺沉默的點了點頭。

Advertisement

文錦繡在門口看着一向崇拜祖父的父親,為了自己要背負不孝的罪名,她看着李氏,喚了一聲:“娘!”李氏看着女兒,又嗚嗚的哭了起來,大老爺忙轉過身安慰李氏。

“您不記得我前幾天跟您說的…”李氏怔住。

“不管怎麽樣,您只管孝順好老太爺就是了!”意思是不要跟老太爺撕破臉。

“我還有點用,祖父不會把我怎麽樣的…您,還要在祖父手下過日子…”文大老爺臉色複雜,李氏聞言哭的更兇了。

跟過來的梳洗好了的四兄弟,聽見文錦繡的話,都面露不忍。文錦純哽咽的喊了一聲“二妹…”

文錦繡回頭,看了由高到矮站了一排的哥哥弟弟,還有後面的小李氏羅氏,露出一個歡快的笑容,“我很好!不用擔心我!”

長房頓時一片愁雲慘霧。

文錦繡回了怡情居。文家人不敢再擾了她,怡情居的丫鬟婆子做事都生怕露出一點聲音。

李氏強撐着起來料理文錦繡出嫁事宜,卻撐不住病倒了。最後只好交由兒媳小李氏。四房雖然表面平靜,周氏卻讓丫鬟給了文錦繡一個紅漆雕步步高升的匣子。

裏面裝了兩枚鴿子蛋大的藍寶石和兩顆晶亮閃爍的金剛鑽,還有整整一本小冊子,寫了現在已是順王的,皇長子周承寅的方方面面的事宜。以周氏的家世,打探到這些很不容易。

有些人,雖然嘴上不說,可有些事,從來沒少做。文錦繡感激。

周承寅很快派了人來下聘,由王府管家擡了三大箱籠來,全是內務府造的東西,周邊人家看了不由咋舌“聽說被王爺看中了擡進府去呢!比嫁女兒都氣派!”

文錦繡冷笑。今天春上黃河決堤,周承寅被皇帝派去監督河工,國庫空虛,民工嘩變,靠着文家的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才安定下局面,得了皇帝贊賞,封了順王。區區三擡東西加養一個小妾,換離皇位更進一步,真是打的好算盤。

而且文錦繡去做妾,沒有聘禮只有買妾財。他的東西只能留在文家,文家是商賈,大多只能看不能用。他這樣大張旗鼓,不過是向京城的人宣告文家為他周承寅的做事罷了。

而文家,別的不說,光劉家和王家的擡舉,就能往勳貴圈子裏擠。何況劉皇後生了三個公主,憑着文家幫了皇長子這一條,公主怎麽可能不給文家兩分顏面。

文家劉家甚至周承寅都皆大歡喜,不高興的大概只有一個為利益犧牲掉的文錦繡,還有心疼文錦繡的長房親人。不少人都羨慕文錦繡的福氣,和妹妹争男人失敗,卻嫁了王爺,恨不得替文錦繡嫁。

事已至此,文錦繡為了父母兄弟,都得打起精神歡歡喜喜的備嫁,日子還是要過。她叫了身邊的青杏青葡還有青萍過來,問道“你們可願意随我去順王府?”

三個丫鬟互相看了看,青杏首先下定決心,跪在文錦繡面前,“奴婢願意!”接着青杏也跟着跪了下來,口稱願意。只有青葡遲疑。

文錦繡知道她老子娘都在文家做事,且只有她一個女兒,青葡已經十八了,老子娘已經給她定了親。李氏原本想着等青葡嫁了人,作為陪房跟文錦繡去夫家。文錦繡要去做妾,而妾室陪嫁只能帶兩個人。

文錦繡早就清楚,也不打算帶青葡,“我知道你境況的,不必擔憂!”說着拿了一對赤金嵌青金石手镯,一對赤金戒指,一對景泰藍簪子給青葡,“你出嫁我恐怕看不到了!”神色有些傷感。

青葡八歲入文家,從小服侍文錦繡,從小丫鬟做到一等丫鬟,伺候了文錦繡近十年。文錦繡不僅沒有別的主子的壞脾氣,還出手大方,待丫鬟婆子都很和善。青葡跪下“嘭嘭嘭”的給文錦繡磕了三個頭,“二小姐之恩沒齒難忘!”聲音已有哭腔。

青杏青萍也跟着抹眼淚。

文錦繡道:“哭什麽?這是好事啊!”說着走到牆角,開了箱籠,頓時屋子裏一片霞光。箱籠裏滿滿當當的塞了一箱衣料,全是大紅的顏色,绫羅綢緞各色都有,“這些賞了你罷!做嫁衣穿!”

青葡知道這是文錦繡準備自己出嫁後做衣裳穿的,文錦繡一向喜歡做衣裳、打首飾。想着小姐和自己如今要和自己各奔東西,文錦繡更是要奔去那不知是好是壞的前程,哭着道:“小姐…”

文錦繡卻是神色平常“你是去做人家正經娘子的,怎麽也是我文錦繡身邊的丫鬟,可不能讓人輕瞧了。何況這些個紅色,我怕是一輩子都穿不上了…”聲音有些低落。

屋子裏頓時哭聲一片,好一會才消停下來。

文錦繡本來想讓青萍叫了文錦緒和文錦纾過來,想着他們在立鶴堂跪的最久,有心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于是叫了青葡,給了一串鑰匙讓她拿給文錦緒文錦纾。

“我庫房的鑰匙,讓他們兄弟兩平分。”想到平日裏文錦纾向她讨要東西的模樣,不禁露出了笑容,“讓纾哥兒不要搶!”又道“怕是你替我跑的最後的差事了!”說的青葡又要哭起來。

順王府依舊請了王四奶奶來和李氏商定進門日期,小李氏接待了她。李氏想定在四月末,王四奶奶卻要定在四月初二。

“那不就是後天?也太趕了些!”李氏反駁。

王四奶奶卻道:“您家二小姐是去做妾,有什麽趕不趕的!早點過門,說不定還能趕上清明和王爺同去乾陵祭奠王爺的生母溫惠皇後呢!”

說的小李氏漲紅了臉。又不好拿主意,問過李氏才回了王四奶奶,“最早四月初十!”王四奶奶本意不過要定早些,才拿了話壓小李氏,這個日子剛好,就滿意的走了。

文錦繡只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年幼的文錦纾才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姐姐嫁出去,以後很難回家一趟,跑到怡情居抱着文錦繡大哭了一通,“姐姐不嫁了!姐姐不嫁了!”

文錦繡愛憐的摸了摸他的頭,“你以後都要娶媳婦,怎麽就不準我嫁人?”文錦纾凝噎,下定了決心道:“那我娶了姐姐你吧!”說的文錦繡一掃往日的陰霾,心情明亮了起來。

到了初九晚上,先是四房的人來看過文錦繡,周氏和文錦繡聊了一會,走的時候到了門口,又回頭對文錦繡說了一句,“繡姐兒,日子是人過出來的!”文錦繡不知道前半生順順暢暢的周氏怎麽會給了她這樣一句話,卻也知道是她好意,笑着點點頭。

然後是三房的人,文玉妝到最後都面帶不解,何氏想要譏諷文錦繡幾句,卻被文錦繡一句“三嬸臉好全了嗎”殺的閉住了嘴。而林氏自始至終只沉默的跟在何氏身後。

最後是長房的家人。父親母親哥哥嫂嫂還有弟弟侄子侄女,本來應該熱熱鬧鬧的怡情居卻彌漫着一片哀戚,還是文錦繡勸着才好了些。文錦繡看着才一個月大的笙姐兒,因為文錦繡出嫁的事連滿月都沒有辦,二嫂羅氏卻沒有一句怨言。

文錦繡愧疚,羅氏卻說:“我雖嫁進文家不久,大家待我如何我心裏清楚,不過是個滿月,還有百日、周歲、以後更是有及笄、壽禮,”想方設法勸文錦繡,“我們不只争一朝一夕!”

文錦繡笑着應了,讓青杏拿着自己的首飾匣子,給了羅氏,“笙姐兒和筠姐兒各一個,要是以後再生了女兒,我可不管了!”意思是讓羅氏生兒子。

羅氏不受,文錦繡勸她:“我以後用的是內務府的東西,不知好多少!”羅氏見她說的毫無芥蒂,就收了,“可是姑姑送的,給我們笙姐兒做嫁妝!”

最後大家都走了,只有李氏留了下來,手裏還拿着一個匣子。李氏把丫鬟遣走,才把手裏的匣子給了文錦繡。

文錦繡打開,裏面是一本書。拿在手上翻了翻,有各種姿勢打架的妖精。李氏就坐在文錦繡床邊,準備說些什麽。

文錦繡卻把書合上,放在匣子裏,“娘,我看過了,你回去罷!”李氏欲言又止,神色有些尴尬,“你看懂了?”

文錦繡“哎呀”一聲,推了李氏,“早些回去歇着吧!明天還有得忙呢!”李氏不動彈,文錦繡只好道:“娘!我想一個人靜靜。”

李氏的眼淚倏然就落了下來,文錦繡拿了帕子給她,李氏哽咽道;“好!好!娘不打擾你!”擦着止不住的眼淚,出了屋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