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稍微又說了幾句, 顧棠就打道回府, 回到靜書縣主旁邊的院子裏去, 去休息休息, 等待着下午去湊文鬥的熱鬧。

四國大會, 要是真的一天一個比試,慢慢的下來,那時間就太長了, 于是,就有這麽樣的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一般上午比試武鬥,晌午後,就進行文鬥, 這樣下來,就可以在一天內,舉行兩次比試,節省時間。

等到顧棠離開,奶嬷嬷去把門掩上, 走到靜書縣主旁邊,“主子, 雲安郡主可信嗎?”

“可信, 雲安郡主哪次反悔過?”

靜書縣主正在書桌邊上,拿着毛筆蘸取墨汁,正按照顧棠費吩咐,把需要查探消息的人的名字給寫下來, 幾個人的名字,靜書縣主寫得很快,幾下就寫完了。

也是,雲安郡主雖然名聲不大好,但是卻從未傳出過什麽失信的事情,而且剛剛雲安郡主提到的那些消息,連她這個在內宅、後院裏,待了幾十年的老嬷嬷聽到都有那麽幾分的驚心。

奶嬷嬷想到以前雲安郡主和她們主子不對付的時候,都只有把她們主子氣到的時候,哪有輸掉的時候。

這麽一想,奶嬷嬷也就放下了心來,選擇跟着靜書縣主一起,相信雲安郡主能夠幫到她們,達成靜書縣主的所願,能夠把兩個小主子帶走撫養,最好是能夠和郭家斷絕關系。

“嬷嬷,拿給他們吧。”

靜書縣主把鎮紙拿開,把紙拿起來,輕輕吹起,等到上面的墨汁稍微幹透些,就交給奶嬷嬷,讓她傳下去。

“喏。”

這件事,事關靜書縣主的未來,奶嬷嬷不敢怠慢,拿着書信,就馬上離開,去聯系下面的人。

“娘親,娘親。”

“娘親,娘親,俊兒和妹妹來找您啦。”

“哇哇,咿呀,欸哇。”

奶嬷嬷前腳剛走,後腳,靜書縣主的兩個孩子,就來找靜書縣主,兩歲的郭俊拍打着門框喊道。

Advertisement

像是應和哥哥的話,靜書縣主的女兒月兒被奶娘抱在懷裏,咿咿呀呀地說着話。

聽到兩個孩子的聲音,靜書縣主本來冷凝着的臉也是馬上就舒展開來,帶着笑意,“進來吧。”

靜書縣主話音未落,郭俊就迫不及待地在丫鬟把門推開後,往裏面跑去,跑了幾步後,想起他是跟妹妹一起進來的,就馬上停下腳步,往回跑去,跟在抱着他妹妹月兒的奶娘身邊,一起進來。

兩個孩子都是靜書縣主親自教養的,感情深厚,連個肉乎乎的小臉看到靜書縣主,都露出燦爛的微笑。

“娘親,我俊兒跟妹妹來看您。”

“咿呀。”

妹妹月兒被奶娘抱着,吹着小泡泡,露出冒了點小牙尖,還有她紅紅小牙龈。

看着哥哥妹妹兩個肖似的臉龐,靜書縣主蹲下身子,抱起奶香奶香的郭俊,毫不吝啬自己的誇獎,“俊兒和月兒真乖。”

“娘親不難過。”

“咿呀。”

妹妹月兒一聲聲,似乎就是在附和哥哥郭俊的話。

郭俊雖然才兩歲,但是孩子對于母親的情感變化最是敏銳,昨天靜書縣主的失态,已經被郭俊記在心裏,他也從仆人和娘親的話語中知道,是父親做出了什麽事情,讓娘親難過了。

郭俊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但是還是想竭盡自己所能,安慰自己的親親娘親。

“娘親不難過,不難過,你們都是娘親的好孩子。”

靜書縣主因為郭俊的安慰,一下子就紅了眼眶,但是依舊強忍着,不想讓孩子繼續擔心,沒有哭出來。

靜書縣主把在奶娘懷裏的女兒月兒也抱在懷裏,還有兒子俊兒一起,母子三人,享受着久違的溫馨時光,暫時忘記外面的不開心事情。

奶嬷嬷辦完事情,看到屋子裏的場景,也默默退了出來,不敢打擾。

在這個時候,有兩個小主子在身邊,主子想必也會好受些。

說到這裏,都怪那個負心的郭賢通,膽敢欺騙她們的縣主,絕對不會放過你的。

奶嬷嬷這邊咬牙切齒地想着,郭賢通這邊。

“阿嚏!”

溫香軟玉在懷,正抱着自己的“真愛”在那裏溫存的郭賢通突然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被唾沫星子噴了個正着的方曼柔:“……”

郭賢通趕緊道歉,用手帕擦拭着方曼柔的臉頰,“對不起,我鼻子突然一癢,這才……”

“賢通,沒事兒,”方曼柔被郭賢通那不知道放輕手勁兒的手給擦得臉頰有些生疼,哪裏還敢讓人繼續擦下去,趕緊制止,嘴上卻還說着,“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柔兒。”

被方曼柔那柔情似水的眼眸一盯,郭賢通半個身子就都酥掉了,抱着方曼柔的嬌軀,心癢難耐,口幹舌燥。

“賢通,現在才是白天吶。”

方曼柔坐在郭賢通的腿上,被郭賢通這“灼熱”的眼睛一看,嬌羞地窩進郭賢通的肩甲,用她的手輕錘着郭賢通的胸膛,拉長着聲音,嬌滴滴地喊着。

“柔兒。”

郭賢通這個時候,哪有外人眼中的溫文爾雅的郭家長子的樣子,抱着不依不饒的外室,往床榻上一倒,拉起被子。

侯在外面的丫鬟聽着裏面的大動靜,端着熱水,羞紅了臉蛋,大少爺既然能夠背着靜書縣主又了外室,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她也是……

身為郭賢通身邊的大丫鬟,她忍不住有些浮想聯翩起來。

作為這些大戶人家的丫鬟,能夠被主子開恩,婚配給府邸裏其他的家生子已經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看慣了這些富貴,大多數眼皮淺的丫鬟就算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裏都會有那麽些許的渴望,能夠一步登天,成為一個主子。

以前是有靜書縣主在,郭賢通又表現得不近美色,大家有心也只能放在心裏,這幾年,在靜書縣主不在時,大少爺就會帶着這個外室回來。

這一來二去的,大家的心思也就浮躁起來,沒瞧見,就連靜書縣主留在府邸裏看着的那幾個心腹裏,都背了主,不就是看上了大少爺後院的位置,想在大少爺面前買個好。

手底下丫鬟的心思,郭賢通不知道,但是掌管着家裏大大小小事物的郭母卻是知道,但是她都暗地裏壓着,沒有表現出來。

“人之初,性本善……”

四五歲大的孩子正梳着童子發髻,坐在郭母面前,搖頭晃腦地背誦着《三字經》,一直到背完。

“博兒正乖,祖母給你吃糖。”

郭母喜笑顏開地聽完郭賢通和方曼柔的私生子,她的第一個孫子,取名為郭博的孩子背誦完《三字經》,就抓了一把糖過去,讓郭博吃着。

“謝謝祖母。”

郭博嘴甜地說道,一點也不和郭母顯得生疏,郭母給了糖,他就吃着,一點也不緊張和拘束,看着就知道是和郭母熟悉,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了。

看郭博乖乖地吃糖,郭母喝了口茶,問道:“靜書那邊有什麽動靜?”

“回禀主子,靜書縣主去了四宜園後,因為身體不适,就在院子裏歇息。”

郭母一問,馬上就有人禀告底下邊的人傳過來的消息。

“那就好,你們繼續盯着,別讓她提早回來,還有老爺那邊也是,一有什麽情況,就馬上禀報。”

郭母看着乖乖吃糖的郭博,還有郭博那張肖似郭賢通,又或者說是肖似郭父的臉蛋,心裏一陣滿意,靜書是縣主,身份高又這麽樣,身為她的兒媳,連她兒子的心都沒有拉攏住,還被人瞞在谷底,生下的孩子也不和她這個做祖母的親近,就知道癡纏着靜書縣主,可見,從小就是個養不熟的。

在這個時候,郭母已經忘記了她見到靜書縣主那兩個孩子時,她臉上的敷衍和不鹹不淡的态度,她都這個樣子,還期待俊兒和月兒親近她,簡直是在做夢。

別人都可能不知道,瞧着一派貴婦人做派,在外面經常誇獎靜書縣主的郭母,是多麽的厭惡靜書縣主,恨不得靜書縣主馬上消失在她的面前,別來糾纏她的兒子,根本配不上她的通兒,生下的孩子還比不上一個外室,仗着身份天天在她這個做母親的面前炫耀,不就是個小小的縣主嗎?連皇家公主都比不上她的派頭。

郭母到處給靜書縣主挑刺,在這個時候,靜書縣主在她的眼裏,根本是一無是處,是個蠢鈍如豬的女人,只要稍微哄騙哄騙,就能夠乖乖聽話。

一想到郭賢通,還有外室方曼柔以及眼前的孫子郭博,郭母心裏就是一陣快意,有種報複靜書縣主成功的舒暢。

沒有人知道,郭母是多麽的嫉妒靜書縣主,能夠有個好家世,有個好婆家,當初未離世的公公上門求娶時,許下那樣的諾言時,她心裏的煎熬,她的通兒合該三妻四妾,紅袖添香,靜書縣主就不是仗着有個好出生,才威脅着她的通兒許下那樣的諾言,讓她的通兒與方曼柔痛苦分離,連她的乖孫博兒都見不得光。

郭賢通和方曼柔幼年時,本來是青梅竹馬,只是後來在方曼柔十歲時,家道中落,随着父母去了外地,哪裏想到,在路上遇到了賊盜,方曼柔更是被拐賣進了煙花柳巷。

後來,郭賢通和方曼柔機緣巧合下重逢,幹柴烈火,青年男女間難免會犯下了錯誤,郭賢通也不計較方曼柔的過往,幫着方曼柔贖身,安置在了外面,準備等到成親後,選個合适的時機,再把方曼柔給帶回去,做個小妾。

郭賢通也沒有想到,他要求娶的是靜書縣主,還發下了那樣的誓言,更不敢說了,就這樣拖拖拉拉的拖了下來,又舍棄不下方曼柔,心裏滿是對方曼柔的憐惜和不舍,兩個人只能夠偷偷摸摸地見面,有了郭博這個孩子。

郭母在知道這件事情時,先是害怕,但是很快就是一腔慈母心腸,幫着郭賢通遮遮掩掩,暢意地看着被蒙在鼓裏的靜書縣主,這一瞞就是好幾年,連郭父也被郭母隐瞞着。

而這麽多年沒有被發現,郭母也是逐漸放肆起來,郭賢通也敢稍微僞裝,就帶着方曼柔和郭博外出行走,這才有了靜書縣主那天看到的那一幕。

“祖母,博兒還想吃。”

郭母正快意地想象着靜書縣主知道這一切的真相後,痛哭流涕,跪在通兒和她的面前,祈求不要合離,離不開他們時的反應,臉上就激動得泛起薄紅。

被郭博打斷了那份暢想,郭母也不氣,笑着又給了一塊糖,囑咐道,“慢慢吃,祖母這兒還有。”

“嗯嗯。”

郭博嘴上應着,眼睛卻怎麽也離不開郭母手邊的那糖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