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 沈嫣正苦惱着如何能幫蘇卉瑤再度出國公府并見到顧含風,卻聽說顧含風自己來了,即是前去憑風園告訴了蘇卉瑤,本想着與她一起想想法子怎麽見到他,誰想蘇卉瑤卻是不管不顧地急急趕了過去。她不好跟着去,只能在憑風園裏焦心等待着。

蘇卉瑤去了有大半日,遲遲沒有要回來的跡象,還讓人将顧含風的兒子給送了過來。衆人詫異之餘,當然是要問上一問前頭的情形。顧儒說不出個具體究竟,大夥兒卻都知道了老太太是帶着盛怒離開會客廳的。衆人本就七上八下的心此刻更是懸到了嗓子眼。尤其是趙嬷嬷與秋瀾,在聽到顧含風來了國公府之時就已經是心下不安,蘇卉瑤要去找他的時候她們千攔萬阻,可最終沒能阻止得成。這一下聽了顧儒的話,更是急得不知道怎麽是好了。

“都是我欠了考慮,沒思慮周全就告訴了瑤兒善王爺來府的消息。”沈嫣後悔不疊,自責地說到。

沈嬈是跟沈嫣一道來的。她很是擔心自己的卉姐姐,可在她看來,沈嫣是一心想要幫助蘇卉瑤,就算疏忽了什麽,也不能怪她。聽她這樣說,又見衆人都愁眉苦臉的,即是出言安慰道:“卉姐姐不可能出得了國公府,但是她要想請善王爺取消這樁婚事,又必須得當面把話說清楚,這可是唯一的機會了。卉姐姐一貫是個有主意的,這下去了,定是有了把握,咱們且不要這樣亂了陣腳,還是等她回來再作打算吧。”

秋冬也忙是說道:“是啊二姑娘,你是為了咱們姑娘好,咱們這些做下人的都能明白,姑娘定然也明白。”

“話雖如此,到底是我失了妥當,只盼着瑤兒能早些回來才是。”沈嫣的心結并不是旁人幾句安慰就可以使之釋懷的。這個時候,唯有親眼見到蘇卉瑤才能讓她安心,其他人亦是如此。

顧儒并不能完全理解今天發生的事,只記得剛才老太太生氣,這會兒滿屋子的人又都是擔心不已,他再不理解也能感覺到事情的嚴重了。他乖乖地去到了一邊,不去打擾她們任何一個人,心裏念着顧含風能早些來接他,告訴他蘇卉瑤是不是真的可以做他的娘親。

…………………………………………………………………………………………………

老太太不在房裏,蘇卉瑤跟着芸香去往佛堂。到了入口處,芸香替蘇卉瑤打起了簾子,躬身待她進去後便離開了。

蘇卉瑤入到佛堂,老太太正跪坐在案前,一面轉動着手中的佛珠串一面口中念念有詞,每隔一陣子還會敲幾下左手邊的木魚。蘇卉瑤在老太太右後方雙膝跪了下去,對着前頭的佛像拜了三拜,才是直起上身,靜靜地等着。

蘇卉瑤來的時機不太湊巧,她進來的時候,老太太的這遍經剛起頭。等老太太念完,她的兩邊膝蓋都有些痛了。老太太放下珠串後既沒有起身,也沒有轉過來面向蘇卉瑤,只問她道:“王爺走了?”

老太太沒有起來,蘇卉瑤就得繼續陪着她跪着。她忍着不适,略低着頭回答道:“是,已經走了。原想着該與老太太說一聲,芸香說您在這兒,王爺道自己不便打攪,托我轉告一聲,自己帶着小公子回府了。”

老太太哼笑了一聲,說道:“來國公府的時候倒不見他這般講禮數。”

聽了這話,蘇卉瑤不由地将頭低了三分:“都是瑤兒惹出的麻煩,連累老太太受氣了。”

老太太沒有對此再說什麽,轉而問起了她最關心的:“你所說的誤會,都解釋清楚了?”

從顧含風那兒了解到此番太後賜婚的隐情,蘇卉瑤雖然仍是心不甘情不願,可也清楚自己的抵抗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要她在這裏一日,只要她還是國公府的表姑娘,是太子洪洛的心上人,便是這一次推了顧含風,下一次也還會有旁人。比起最終嫁給一個一面都不曾見過的人,顧含風倒也算得上不錯的選擇了。

蘇卉瑤掩下心事,盡量平靜地說道:“我請求王爺去找太後娘娘收回成命,王爺卻與我分析了許多道理,教我受益良多。這親事,老太太既已答應了下來,沒得再生出旁的事端,一切都聽太後娘娘與老太太的安排。”

老太太一開始沒有表情的臉上終于是有了變化。她沉默了片刻預備起身,蘇卉瑤見了,忙是率先站了起來,顧不及膝蓋上的酸痛,走上前将老太太扶了起來。等老太太站好,沒有聽到她發話,又見她神色不悅,蘇卉瑤只得重新在她面前跪好。

蘇卉瑤的懂事與體貼老太太看在眼裏,她的那番話她也是聽進了耳中,聽到了心上。看着眼前這個對自己低眉順眼的孩子,老太太仿佛又看到了當年愛女苦求自己最後決絕離去的場景。那個時候老國公亦是絕情得很,老太太思女心切卻是從來不敢當着丈夫的面有所表現,只能趁他不在家的時候,背着人偷偷地抹淚。現下雖是老太太自己應下的婚事,到底不是她親選的,蘇卉瑤的應允裏也多有被迫的成分,她的眉頭皺了起來:“你當真願意嫁給那個無俸無爵的王爺?”

蘇卉瑤點了點頭:“善王爺無俸無爵,又是外姓,便不會涉及朝堂政事。比起旁人,不知多了多少安穩自在。他家境殷實,又是皇親,富貴聲名亦是足夠。瑤兒去了他身邊,日子終究是好的。”

蘇卉瑤的神态自若,言語間也是實情,然而,老太太隐隐聽出些深意來。她想了想,問道:“你所指的旁人,也包括你舅舅?”

蘇卉瑤如實回答道:“是。舅舅身處朝堂,多有無奈之時。此番賜婚,太後有太後的考量,老太太與舅母有自己的立場,都是難以自主的。”

聽到這話,憑着這将近一輩子的生活經驗,老太太已能大概猜出顧含風與蘇卉瑤分析出了什麽情由。蘇卉瑤的話不錯,無論是皇家還是國公府,都各自有立場。老太太原先就對蘇卉瑤有些歉疚,聽她這樣說,心裏也是不好受:“你是在怪我。”

“外孫女兒不敢,也不能。” 蘇卉瑤連忙搖了搖頭,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當年驟失雙親,孤身無依,若非老太太疼惜,我斷不會有今時今日的衣食無憂。這幾年,老太太對我的好,是真真切切的情分,瑤兒都感受得到。如今惹出了這許多的麻煩,,全是因為我自己處事不周,還勞動老太太與舅母費心奔波,瑤兒只有抱歉和感激的份兒,哪裏還有埋怨的道理?”

老太太的眉頭皺得越發緊了,之前對蘇卉瑤的不快卻是消了許多。她示意蘇卉瑤起身,待她站好後,說道:“你能這樣想,可見你是個有心的孩子。答應太後的賜婚雖有為了沈府的因素在,但正如你方才所言,善王爺那兒不是什麽壞去處。關鍵我看他對你是上了心的,他那個兒子對你也是親近得很。你去了,必不會吃虧。這事兒,暫且就這樣定下吧。”

“是。”蘇卉瑤沒有異議。福身應了一句後,老太太又囑咐了一些話,便讓她出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