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穿越前的最後1天
$$$$ 譯者注:由于從 [小藍1C 核心實驗數據庫] 中獲取的一些數據經過了加密/模糊處理,目前尚不能完全解碼,故無法獲得某些 [數值] 的 [精确值]。如無特殊說明,以下使用的單位 (如年,小時) 均為 [地球] 單位。
(16天前)
小藍1C 在它的超光速飛船中,距地球約 2億光年,正在以全曲速接近地球。
小藍1C 的飛船在它的世界中,算是比較先進的民用飛船。其最高速度可達将近 3000億倍光速,即如果飛船以全曲速飛行,可在 7天內飛過 50多億光年。而目前最先進的民用飛船,可在 7天內飛過 100億光年。
此時,小藍1C 通過了 [保護區] 的邊界。所謂 “保護區”,即 [高級宇宙文明聯盟] (高盟) 的一個 [實驗不兼容型宇宙野生自然保護區]。此 [保護區] 為一個半徑約 2億光年的近似球形,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包含于其中。
高盟的 [保護區邊界防禦多功能納米守護機器人] 發現/識別了飛船,驗證了小藍1C 的身份,及其 [保護區進入許可證]。 [機器人] 簡單掃描了飛船,确認并記錄了小藍1C 進入 [保護區] 的行為事件,并将有關數據上傳到高盟的 [全宇宙大一統網絡]。
進入 [保護區] 之後,飛船便切換至 [ 20小時近地制動] (此處 [地] 指 [地球] ) 軌道,向 [折點1] 飛去。去往 [折點1] 的軌道段,近似呈直線,但為了避開某些天體,而略有彎曲。
約 6小時後,飛船到達 [折點1]。所謂 [折點],即軌道上的一些關鍵點。此時小藍1C 距地球約 3000萬光年。飛船速度降至 1000億倍光速以下,轉向約 90°,背對着一個超大黑洞,對準 [折點2] 方向。
約 4小時後,飛船到達 [折點2]。此時距地球約 1萬光年。飛船再次轉向約 90°,速度降至 4000多萬倍光速,背對着銀河系中心,飛向 [折點3]。
約 2小時後,到達 [折點3],距地球約 500光年。速度降至 200多萬倍光速。
約 2小時後,距地球約 1光年。速度降至 4000多倍光速。
約 2小時後,飛船到達地球環繞太陽的軌道,停泊在太陽背面。
小藍1C 的飛船主體從其曲速外套中脫離出來。曲速外套是一個半徑約幾千米的球形,主要包含 [強.曲速引擎],能量源,物質倉庫,以及可以摧毀太陽大小恒星的武器,等。飛船主體長約幾百米,平時位于曲速外套的接近球心位置,具有可在氣體或液體中飛行的流線形外殼,以及多種動力/驅動裝置和混合驅動模式。
曲速外套切換至 [靜态僞裝] 模式,使得從外部以各種方式進行非接觸式探測時其表現都接近于太陽系內的一顆小行星。
飛船主體以大約 0.1 倍光速曲線飛向地球。飛船主體自帶的簡易的小型 [弱.曲速引擎],可提供不超過 10倍光速的較低速度。雖然曲速引擎主要用于超光速飛行,但由于曲速飛行無需考慮慣性,加速/減速等,故低于光速飛行時,也常常使用曲速引擎。
飛船主體開啓 [透明僞裝] 模式。首先,以飛船表面的全電磁波段高分辨率全息顯示屏和攝像頭系統,使得飛船對電磁波表現為透明。其次,開啓能夠捕獲/操控其它各類粒子的環繞偏轉力場,使得飛船對其它粒子表現為透明。如此以來,便可使目前地球人類所掌握的幾乎所有觀測手段失效。
Advertisement
約 4小時後,飛船經過了月球環繞地球的軌道高度,正式到達地球。
小藍1C 在繞着地球飛了幾圈,再次欣賞了這顆美麗的星球之後,還是決定回到月球背面,進入和地球基本保持同步的環繞太陽飛行的軌道。
$$$$ 我是分隔線 ====
“ [沙漠] 號微型掃描陣列部署啓動 ! ” 小藍1C 下達指令。
一大批沙子般大小的顆粒,從飛船中飛出,直奔地球而去。幾個小時後,這一批新補充的 [沙粒] 将會和上一次小藍1C 留下的部分 [沙漠號] 合并,從而提升這個近地軌道環球掃描器的精度。
[沙粒] 雖然數量衆多,又十分接近地球,但是卻不怕被地球人類意外捕獲。在關鍵時刻, [沙粒] 可以啓動自毀程序,從而在極短時間內變成一顆由各種元素混合而成的真正 [沙子]。
現在新的 [沙粒] 尚未就位,暫時也只能用舊的了。小藍1C 連接了目前能用的 [沙粒],開始對地球進行粗略掃描。
雖然上一次進行 [跨大時空條件下跨物種 CA3型高等靈魂移植實驗] 時,已經對地球進行了各種掃描/分析,但是已經過去幾年了,地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需要重新掃描,更新數據。另外,新/舊數據的差異/對比分析,也很有用。
順便連接一下地球的互聯網。小藍1C 認為,目前地球人類搞出來的東西,唯一勉強說的過去能看不是太垃圾的,就是全球網絡了。這點資源,雖然也很垃圾,但是不用白不用,如此簡單粗暴,何樂而不為呢。而地球人類的信息安全系統,對小藍1C 根本不值一提。由于地球人類沒有 [硬件物理保護] 技術,小藍1C 只需要使用一點小小的手段,就好像如入無人之境。首先,小藍1C 能直接掃描 CPU 等的電路結構,從而了解硬件。其次,小藍1C 可以獲得各種電纜/光纖中實時傳輸的數據,以及直接讀取硬盤/內存等存儲器的內容。然後,地球人類使用的 hash 等加密算法,暴力破解所需的所謂天文數字計算量,只是杯水車薪。地球人類的安全軟/硬件系統也十分脆弱,漏洞/BUG 一抓一大把。另外,難倒一大堆地球人類的正常情況下識別率不到 10% 的所謂驗證碼,對小藍1C 的一個小程序來說卻是太簡單了,識別率輕松高達 99% 以上。還有,小藍1C 可以使用 [定向誘導幹擾脈沖],使得 CPU 的計算結果出現錯誤,比如正常結果應為 0 而此時 “突變” 為 1,從而可以輕松控制程序的判斷/分支邏輯 ……
總之,小藍1C 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地球人類的 [所有] 數據,包括那些加密的,以及嚴加管控的所謂 [機密] 數據,甚至還有加密者自己都忘記密碼的數據 ……
小藍1C 設定目标篩選條件:物種:地球人類。性別:男。年齡: 17 至 25 歲。 ……
(幾天之後)
“主人 ! 請看看這個 ! ” 小藍1C 的電腦助手報告到。
$$$$ 譯者注:小藍1C 使用的其實不是 [電腦],至少不是地球人類所謂的那種 [電腦]。此處只是為了表達方便/習慣,故仍然使用 [電腦] 一詞。下同。
“哦?此人卻很有趣 …… ” 小藍1C 看了看屏幕,微笑 (略帶 [邪惡] 的笑) 到。
$$$$ 我是分隔線 ====
張先生作為一個 “簡單快樂” 的小碼農,喜歡在夜深人靜時寫代碼。
張先生寫代碼有點累了,看了看屏幕,現在是淩晨 02:13 周日。于是張先生便決定去旁邊的一個小樹林裏轉幾圈,放松休息一下,順便欣賞一下夜色。在現代化的城市裏,要找一處能被黑暗完全浸透的地方,真不容易啊 ! 從家裏出來,很快便到了小樹林。張先生愉快地在其中散步,親近自然,感受這珍貴的氣息。空氣很是涼爽,雖然氧含量不高,但微風吹過,也很是舒服。并且,因視覺受到了抑制,觸覺便更加靈敏。
突然,張先生周圍有幾個小點,微弱的閃了幾下藍光。張先生應該也看到了,但估計看的不那麽真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張先生掏出手機 -- 屏幕上顯示 02:22 -- 照亮了四周。然而什麽都沒有發現,這只是普通的小樹林,只有普通的小樹林。
可能剛才看花眼了吧 ! 于是張先生繼續散步。
$$$$ 我是分隔線 ====
( 2天後,小藍1C 的超光速飛船上 )
張先生醒了。
他發現自己躺在地板上。淡綠色的地板涼涼的,比較光滑,看起來應該是類似瓷磚的材料。地板上有寬度約 1厘米的深綠色直線,縱橫交叉,形成了地板上拼接在一起的邊長約 1米的正方形格子。張先生原以為這是一塊一塊的地板磚拼起來的,可是仔細觀察深綠色的 “接縫” 處,發現完全沒有縫隙,整個地板就好像是一塊完整的瓷磚 !
再看四周,這是一個面積約幾十平方米,高度約幾米的長方體房間。周圍是白色的漫反射牆壁,天花板的整個平面發出暖暖的柔和的黃光,就像太陽的光。長方體各面相交處,都進行圓弧連接。
那麽問題來了:門呢?窗戶呢?甚至 …… 通風口呢?長方體的 6個面,包括地面,四周牆壁,房頂,全都是平平的,光禿禿的 ! 也沒有什麽圖案/符號。整個房間中,除了周圍的牆壁,就只有張先生這一個物體 !
如果不能出去,那是怎麽進來的?
再看張先生:身着一件純白色的奇特的衣服:上衣和褲子是連在一起的,沒有縫,整個是一個面,表面光滑沒有花紋。整個衣服只有 5個小小的開口,分別伸出脖子,兩只手,和兩只光腳。衣服并不緊貼身體皮膚,留有一定餘地,但不能大幅度伸縮,沒有很強的彈性。
那麽問題又來了:很明顯這衣服脫不下來,那麽是咋穿上去的呢?另外,要上廁所咋辦?
張先生還在糾結衣服,此時後面突然出現一個聲音:
“你好! 地球人! 我是來自高級宇宙文明聯盟的藍星人。 ” -- 這是标準的漢語,發音還是普通話,不是方言。
張先生轉身,便看到一個藍色皮膚,黑色眼睛,頭戴銀色帽子,身着黃色衣服,光着腳的長得有點像地球人的人,在向他揮手。
藍星人?外星人?
張先生還沒反應過來,那人又說:
“張先生,你好! 我叫小藍1C。 ” 說着向張先生伸出右手 …… 這是 …… 要握手?
張先生終于有反應了,然而并沒有去握手,而是直接大聲叫到:
“ 我怎麽會在這裏?剛才明明還在小樹林裏散步 …… 不,這不是重點 …… 你這家夥是咋進來的? …… 不,不,這也不是重點 …… …… 重點是:這是什麽語言?我怎麽會說這種語言? ”
第 3 章 火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