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就算楊縣令不會紡織, 但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尤其織布是女子最盛行和必備的掌握技能。

縣令夫人閑暇偶爾也會織布打發時間,幾十年下來, 楊縣令沒少看見, 倒也知道時下女子織布的速度。

三、四息一行布對時下來說已經算是熟練女工,并且受限于精力持續時間不可能很長, 兩息就能織三四行布出來, 這怎麽可能。

當然楊縣令沒有貿然詢問,縣令夫人則心有靈犀回神, 連忙吩咐人去把她的織布機和紡線車送過來。

一同過來的還有兩個同樣會織布的丫鬟, 縣令夫人讓她們坐在飛梭織布機和她那傳統織布機前,再拿來已經紡好的棉線,給二人規定同等的時間。

很快兩個丫鬟就開始,兩臺織布機, 一臺還是傳統的手動穿梭,然後拉打緯刀固定,另一臺則是飛梭,只需要拉一下繩飛梭就迅速從一頭去往另一頭,時間幾乎都用來拉打緯刀, 速度簡直快的不可思議。

其實用傳統織布機的丫鬟速度并不慢,甚至速度還算快, 只是那也得看跟什麽織布機比。

兩人差不多的織布水平, 還有同等的時間,從一開始飛梭織布機的織布速度就選超傳統織布機, 棉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織出來, 不用等規定時間結束, 勝負就已見分曉。

縣令夫婦兩人睜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飛梭織布機的織布速度,而正在操作飛梭織布機的丫鬟則又何嘗不震驚,手上只下意識的織着,用傳統織布機的丫鬟則已經徹底放棄,直看着飛梭織布機的速度目瞪口呆。

在場所有人都震撼于飛梭織布機的速度,久久都沒回神。

最後還是縣令大人反應過來,看向和飛梭織布機一同送過來的豎紗錠紡線車,讓兩個丫鬟也試試這個。

豎紗錠紡線車,也就是珍妮機,可想其效率,等到豎紗錠紡線車也試完,縣令夫婦兩人已經不知該說什麽好。

“這,這,好驚人啊……”楊縣令自問自己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此時卻實在說不出話來。

就是他當年第一次殿試見到帝王的時候,心裏都沒這麽震撼過,因為他很自信自己的學識,可是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對他來說卻是一個未知的領域。

饒是如此,依舊讓他管中窺豹到它們出現帶來的震撼。

“秀英,你們把兩樣紡、織機帶來,應該不止是讓我們看看吧。”縣令夫人看向龔秀英道。

Advertisement

她知道龔秀英木匠的身份,今天前來的三個人裏,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改良只能是出自龔秀英的手。

“我……還是雲亭你來說吧。”龔秀英垂眸看向池雲亭道,之前雲亭和蟬衣兩個只說要把東西送給縣衙看看,沒跟她說後面怎麽做啊。

聞言縣令夫婦兩人的眸光不由落到池雲亭身上,想到池雲亭之前弄出來,現在已經開張的美食街,楊縣令不明白池雲亭怎麽紡織行業也摻了一手。

“雲亭,你們是想把這兩個紡、織機獻上,還是另有主意?”知道池雲亭雖然年紀小,主意卻很正,楊縣令就直接問池雲亭道。

如果只是單純把這兩樣紡、織機獻上,池雲亭幾個得了縣衙賞銀,過後這兩樣紡、織機怎麽樣,就再也和他們無關。

當然,作為這兩樣紡、織機的“創始人”,他們還是有一定使用權的。

“大人,無論是飛梭織布機還是豎紗錠紡線車,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容易制作和模仿,要是我們上元縣不把消息攔下來,只怕南方很快就會時興起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池雲亭道。

楊縣令點頭,“不錯,你們這兩個紡、織機改良的很精巧,可是想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個中行家基本一瞧就會,莫說是南方,就是北方也一定會時興起來。”

他們南方有一類獨特的水力大紡車,一天可紡紗百斤以上,用.的是水力推動,這在多水的南方十分時興和便利,可是去了北方,水力大紡車就不再常見,因為北方沒有南方的地利條件。

可是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卻沒有地理限制,南方人能用,北方人自然也能用。

雖然南方紡織行業盛行,可北方同樣有紡織,只是沒有南方紡織來的.名氣大。

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如此高效,從南傳到北只是遲早的事。

“實不相瞞,本官想把這兩樣紡、織機獻上去,如此利民利器,朝廷應該會大力推廣。”如此這也能算他的政績。

池雲亭聞言不由眨眼,問楊縣令:“那大人曾向上面獻過拼音字母和标點符號嗎?”

楊縣令:“……”自然上獻過,要知道拼音字母和标點符號可事關上元縣教化政績。

只是結果嘛,看上元縣都推廣的不容易就知道其他地方了。

楊縣令心頭微哽,道:“飛梭織布機、豎紗錠紡線車和拼音字母、标點符號不一樣……”

後面的話楊縣令怎麽都沒說出來,怎麽不一樣,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對紡織行業的影響力不用說,可拼音字母和标點符號也不是什麽無足輕重的存在。

終于,楊縣令想到理由,道:“教化和紡織行業其實有很大不同,就像拼音字母等,不是事關己身,百姓們基本不會主動去學,因為他們覺得那對他們無益,可是紡織行業不同,如此高效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信不信就算朝廷命令禁止,依舊有大量百姓頂風作案。”

百姓們對文化不熱衷,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和預期太過長久,一個專業的讀書人想讀出成績,都得十年苦讀打底,這麽長時間的投入,對百姓們來說是很得不償失的。

可是紡織行業不同,只要紡、織機到手,當天就能生産盈利,都不需要朝廷主動,百姓們就會積極學習。

想到拼音字母和标點符號是池雲亭交上來,這些年卻“明珠蒙塵”的境遇,楊縣令以為池雲亭是擔心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也會遇到同樣的待遇,楊縣令告訴池雲亭,不會的。

“大人,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是否能變成咱們上元縣的特色?趁着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還沒有向周邊縣城傳開,我們可以在上元縣開辦紡織廠,讓以後用上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人人人都知道它們出自咱們上元縣。”池雲亭索性直接道。

“我們上元縣開辦紡織廠?”楊縣令對池雲亭的提議愕然道。

“雲亭啊,你的想法是好,可是咱們上元縣地方太小,真要弄紡織廠,布織多了,堆壓起來怎麽辦?”縣令夫人愁道。

他們沒有做過生意,并沒有相關的門路,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如何處理?

不過不得不說池雲亭的提議讓楊縣令十分的心動,想也知道只單純的把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獻上去,和用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帶動整個上元縣,哪個政績來的更大。

“市面上的布匹數量增多,價格降下來只是必然,我們上元縣的紡織品可以用價格取勝,我們的确沒有門路,可是商人們有啊。”池雲亭道。

只要價格便宜,商人們就會主動找上門進貨,根本不需要他們操心。

縣令夫婦因為接觸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時間太短,還來不及想更多關于這兩樣紡、織機的事情,聽到池雲亭這麽說,他們猛然反應過來。

“對,不管是什麽東西只要多了就不值錢了,随着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傳播開,市面上的布匹的價格也會随之降下,不過總得來說,還是利大于弊。”楊縣令道。

布匹的價格降價,自然會損失一些利益,可是同時織布的速度上去,除非布匹價格能降以往布匹價格的一半,要不然織布的人就是賺的。

更不用還有商人們,數量多了自然帶動上元縣經濟發展。

而一家一戶的織布量,如何能吸引更多商人?必須得有走量的紡織廠才行。

其他人池雲亭也不了解,還不如把開紡織廠的事交到官方手裏,從之前調稅一事就能看出,楊縣令肯定是想在上元縣做一番建樹的。

“雲亭,這樣,你回去給我寫一篇關于紡織廠的文章,紡織廠的事讓本縣好好考慮考慮,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楊縣令跟池雲亭道。

臨走前池雲亭把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圖紙留給楊縣令,楊縣令目送池雲亭幾個離去,目光盯着同樣被留下來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凝眸不知在想些什麽。

縣令夫人不由疑惑,“真就那麽難以抉擇嗎?”

楊縣令回神,目光灼然道:“不是難以抉擇,而是激動夫人你知道嗎,上一次我心裏這麽激動,還是殿試前,因為我即将參加殿試,很快就能獲得功名。”

“再往前就是我們兩人成婚時……總之,這件事是能和前面兩件事并列的,夫人你理解嗎。”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能和這兩個齊名,縣令夫人終于了解自己夫君心中的激動。

“你這是決心在上元縣辦紡織廠了,剛才不是還跟雲亭說要考慮考慮嗎,虧我已經把勸你的話都想的差不多了。”縣令夫人嗔怪楊縣令道。

“是啊,我從雲亭說完就已經決定了,也是想看看雲亭既然提出這個計劃,又能拿出什麽章程來,要是雲亭真做出能拿得出手的文章,那可真不得了。”楊縣令眯眼道。

雖然按照規定,他是上元縣的父母官,上元縣無論是教化、經濟、民生等出色成績都會成為他這個父母官的政績,可是那只是對上而言。

上面那些人看不到底下的那些人,他這個得了便宜的人卻不能當什麽都不知道,心安理得的讓別人成為他的助力。

這已經不是池雲亭第一次在他面前露臉,以前的事也就算了,可是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要是成了,将會成為他官場生涯最輝煌的履歷。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我可跟你提前說好,無論是飛梭織布機還是豎紗錠紡線車都是龔秀英做出來的,等到紡織廠開辦,我想讓龔秀英管理紡織廠。”縣令夫人道。

楊縣令聞言睜眼,看向縣令夫人道:“還不夠,憑借龔秀英現在的威望,不足以鎮壓住紡織廠,所以我們要幫她一把,要讓她成為我們上元縣的‘黃道婆’。”

“只有這樣,哪怕我們離開以後,也能确保紡織廠繼續安穩。”

而不是紡織廠他在任時風風火火,等他一走就悄無聲息的消失,那樣是打他的臉。

慈幼局,池雲亭回去後就開始寫關于紡織廠的計劃書,當然現在算是文章。

只是一動筆,文章的格式就自動切換成八股,這讓池雲亭眉眼直跳,卻沒有試着去更改這一點。

關于紡織廠的計劃書,從池雲亭決定讓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面世的時候心裏就有了腹稿,是以不到半天時間,池雲亭就把關于紡織廠的文章寫好。

寫完後,為防突生變故,池雲亭打算及早把文章交給楊縣令,卻不想第二天池雲亭打算吃完飯就前往縣衙去找楊縣令,慈幼局的外面突然傳來喧嘩之聲,熱鬧的宛若過年,直從牆外傳入慈幼局的院子。

管事的不由皺眉,“走,跟我出去看看怎麽回事。”

他點的都是十幾歲,身材高壯,眼看就能離開慈幼局的少年。

一群十來歲的大小夥子,管事心裏分外踏實的走向門口,一些坐不住的孩子也暫時擱下飯菜跟在後面。

只是出乎預料,門口喧嘩歸喧嘩,卻不亂。

池雲亭幾個已經吃的差不多,洗完碗筷以後,加快速度,就跑到了慈幼局門口處,只見慈幼局大門口,管事的正在被一群人團團圍住,臉上滿面紅光的。

看到不是有人來鬧事池雲亭就放心了,聽了一會兒,池雲亭終于理清楚,原來這些人都是為龔秀英來的。

準确來說,是為了龔秀英做出來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

聽他們說,今天一大清早,楊縣令就把飛梭織布機和傳統織布機,一股橫紗錠紡線車和多股豎紗錠紡線車擺到縣衙大門口,分別讓四個婦人當衆演示操作,再沒有比實打實,肉眼可見的效率讓縣衙附近的百姓們來的震撼。

誰家還沒有個織布機和紡線車,等看清楚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效率,事關切身利益,百姓們都瘋了。

他們感覺自己體內就像燃起一把火,迫切的想要得到更多關于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一切消息,期盼着自己家也能擁有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

這樣他們家裏就能織出更多的布,擁有更多的收入。

“聽縣令大人說,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都是慈幼局的龔秀英做出來的,所以我們就過來慈幼局想見見那位大家,聽說等到晌午,縣衙還會給龔秀英大家送來表彰和賞銀,你們慈幼局可得提前準備一下啊。”上元縣的百姓們道。

管事早就笑得合不攏嘴,連忙吩咐大家把慈幼局打掃的更幹淨,還讓人把案桌和香爐拿出來。

龔秀英就在慈幼局,不過并沒有出來看,倒是有小女孩聽到關于她的事情,跑回來跟她說。

“縣令大人的表彰?可是昨天我們已經領過賞銀了啊,這會不會弄錯了?”龔秀英驚訝。

昨天他們三個從縣衙離開,她得了二十兩銀子,池雲亭得了十兩銀子,謝蟬衣得了五兩銀子,按理來說這事應該過去了才對。

那又是怎麽回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