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雲亭, 蟬衣,你們說會不會是縣衙弄錯了?昨天我們不是已經得了賞銀嗎?”龔秀英心裏不安的找到池雲亭和謝蟬衣道。

池雲亭讓龔秀英先坐下,謝蟬衣給龔秀英倒了一杯水,讓龔秀英壓壓驚。

“秀英姐, 這是好消息啊, 還記得昨天我跟縣令大人咱們上元縣紡織廠的提議嗎,今天這陣仗, 想必縣令大人已經拿定主意。”

“還有就是, 秀英姐,紡織廠真要辦成, 你想不想成為紡織廠的廠長?”池雲亭看着龔秀英道。

龔秀英被池雲亭的話吓一跳, 道:“我怎麽可能成為紡織廠的廠長呢?這未免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雖然江南紡織盛行,紡織廠行業不乏女子當家做主,可是也不看看她跟人家的區別,她只是做出了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 怎麽就可能當上紡織廠的廠長呢。

“如果是私人辦的紡織廠,秀英姐你就算名聲再大也不太可能,可要是官辦的紡織廠,秀英姐卻是有很大可能的,如果不出意外, 縣令大人應該是想把秀英姐你和飛梭織布機、豎紗錠紡線車綁在一起,從今以後, 凡是知道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百姓也都會聽到你的.名字。”

就像他提議的, 把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作為上元縣的特色産業,而同樣上元縣出身的龔秀英又何嘗不是一塊活招牌。

縣令大人要是不想幫龔秀英揚名, 何必如此大張旗鼓, 還給了大半天時間在上元縣為龔秀英造勢。

聽池雲亭說完, 自己真的未必沒有可能當上紡織廠廠長,龔秀英心跳忍不住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臉頰更是發燙。

“我……我,雲亭,別人不知道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怎麽回事,難道你還能不知道。可以說我就是一個動手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能做出來,最關鍵的還在于你,你才應該是上元縣百姓們的愛戴的那個人。”龔秀英指尖摩挲着碗壁,心越來越定。

“說實話,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真要全是我的功勞,我自然不會把屬于我的東西往外推,可是雲亭,這件事上我真的問心有愧。”龔秀英定定的看着池雲亭道。

她雖然性情內斂,可是骨子裏卻不軟弱,要不然她也不會女承母業,現在負責副業慈幼局木具的修繕。

“秀英姐,你真是把我的功勞誇太大了,誠如秀英姐你說的,就算我承認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都是我的功勞,可是過後呢?我既不精通木工,也不可能涉足紡織行業,德不配位的結果就是我在上元縣的.名聲只會昙花一現,倒不如秀英姐你這個精通木工,又是紡織一把好手上,只有這樣,咱們上元縣的紡織行業才能長久。”池雲亭兩手攤道。

“對啊秀英姐,雲亭還要科舉呢,根本不能分心紡織行業,只能請秀英姐能者多勞了。”謝蟬衣也在旁邊道。

龔秀英被池雲亭和謝蟬衣兩個說的恍然,這才明白自己擔起責任才是對池雲亭最好的。

Advertisement

想通以後,龔秀英看着池雲亭笑道:“都是雲亭你幹什麽什麽出色,倒叫我差點忘記你還要讀書呢,自然是雲亭你的學業更為重要。”

饒是池雲亭臉皮不薄,此時也被龔秀英誇的臉色微熱,畢竟這都是人家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創始人的功勞。

“秀英,秀英,你在哪兒?”院子裏突然有人大聲喊道。

龔秀英不由起身,道:“娘,我在這兒呢。”

龔秀英母親快速循聲而來,臂彎處還挎着一個包袱,看到龔秀英急道:“你這孩子,這馬上就到晌午了,怎麽還有閑心在院子裏站着,快快,娘把你過年的衣服帶來了,你趕緊換上,等到時候縣令大人的嘉獎來了好歹體面些。”

“你這孩子,這麽光宗耀祖的事情怎麽沒跟爹娘通過氣呢,虧我們還是從別人嘴裏知道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是你做出來的!”

天知道龔秀英母親和龔秀英父親去縣衙門口随大流的湊熱鬧,然後就被速度飛快的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驚呆,當時龔秀英母親還打眼一掃,跟龔秀英父親說她看懂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是怎麽做的,等回去就把它們做出來。

正當夫妻兩個暢想以後家裏的布織的有多快,能增加多少收入,然後就聽縣衙的人說做出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的人叫龔秀英,夫妻兩人當時就懵了。

等反應過來,他們生怕是一個和自家閨女重名的人,仔細确認後,就是他們家龔秀英,現住在慈幼局。

整個上元縣名字叫龔秀英的人有多少夫妻兩個不知道,可是他們卻知道,整個慈幼局,精通木工和叫龔秀英的,只有他們家閨女一個。

“你可不知道,我和你爹當場樂壞了,就差站出來大吼認閨女,之後我們連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都沒看完,就趕緊回家給你拿過年穿的衣裳。”龔秀英母親道。

龔秀英看了一下,“那我爹呢?”

“你爹暫時沒來,他這會兒正高興的通知家裏的親戚和街坊四鄰呢,說一定要把人都帶過來見證你獲得縣令大人的表彰。”龔秀英母親道。

龔秀英:“……這可真不像我爹平時的性子啊。”

其實她的性子是有些随爹的,很難想象平時性情內斂的父親會情緒外露的通知大家。

“那是,你爹這輩子沒什麽大出息,他平時就是想吹也吹不出來啊,倒是你這次表彰這次過後,信不信你爹的性子一定大變。”龔秀英母親笑道。

很快龔秀英裝扮好,換上過年的衣服出來,此時院落已經清掃幹淨,連片落葉都不見,等龔秀英走向慈幼局的門口,看到諸多目光朝自己望來,眼中帶着無比的熱切,她心頭微慌,下意識垂眸。

卻不想她胳膊猛地一緊,是母親靠近,并挽住她的胳膊。

龔秀英母親聲音不再像之前那樣大,說的話隔着門都能聽見,這次只有龔秀英一個能聽到:“秀英啊,娘知道今天過後,你就再也不是爹娘的秀英,而是會變成大家的秀英,他們中有的人會盼望你好,有的人會盼望你壞,不過你不用怕,你只要知道,我們就在你身後,你只要一直往前走,別回頭就行。”

說完龔秀英母親駐足,手在龔秀英背後微微用力,把龔秀英往前溫柔一推。

“秀英,那個紅衣服的姑娘就是龔秀英!”龔秀英腳下向前一步,人群裏有認出龔秀英的人激動道。

龔秀英卻在此時回眸,看着站在自己身後的母親還有一衆親友,前方是對她态度熱切的陌生衆人,她知道他們所求,直到這時,她才隐隐察覺到自己究竟背負起什麽。

不過,這是她選擇的路,她不後悔。

龔秀英回眸,迎着前方各色目光,臉頰略顯羞澀拘謹,腳下步伐卻越發堅定。

“秀英姐,你一定能行的!”慈幼局門口,池雲亭和謝蟬衣給龔秀英加油加氣道。

很快就到晌午,縣衙的衙役們從縣衙到慈幼局一路敲鑼打鼓,熱熱鬧鬧,途中不知吸引多少人,全都湧進這條向來蕭索的青石巷。

除此之外,衙役的隊伍裏居然還有一頂官轎,看到那頂官轎,圍觀衆人嘩然:“縣令大人也來了,居然是縣令大人親自表彰!”

縣令大人親自表彰無疑是最高榮譽,圍觀衆人反應過來,紛紛後退趕緊讓縣令大人進去。

待到慈幼局門口,轎夫壓轎,楊縣令身着官服,戴官帽,掀簾出轎。

“恭迎縣令大人!!!”慈幼局衆人齊聲道。

案桌上,香爐內的香袅袅燃起,慈幼局衆人神色肅整,龔秀英站在最前面,就連管事也後退半步。

楊縣令則身着官服站在案桌另一邊,從袖中取出蓋了官印的文書,當場大聲宣讀。

“今有上元縣女郎龔秀英,作飛梭織布機、豎紗錠紡線車等社稷利器,乃天下女郎、木工之表率,故官府賞銀百兩,其人、其事入地方志……”

這些話就算不用人翻譯,大家也基本聽得懂,不由睜大眼睛,驚呼出聲:“天哪,一百兩銀子,我全家幹到死也掙不了那麽多錢。”

“入地方志啊,這是名垂青史啊!”地方志負責記錄當地的人和事,非大事不可上,而現在龔秀英已經是其中一員。

“她娘,我們閨女真是太有出息了!”慈幼局外面,龔秀英父親緊緊抓住龔秀英母親的手,兩人一起看着女兒,激動的熱淚盈眶。

等楊縣令念完文書上的內容,龔秀英雙手恭敬接過,随着文書一同送過來的還有一百兩銀子。

看到銀子,龔秀英眉頭微皺,有些欲言又止,可是這裏不是說話的好地方,龔秀英只能把一百兩銀子從衙役手中接過來。

等之後龔秀英才知曉縣令大人已經給了她賞銀,今天又給了一筆,因為縣令大人想要她教導上元縣的木工們,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傳統的穿梭織布機和橫紗錠紡線車都換成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那一百兩,大半都算龔秀英的工錢。

“大人放心,民女定不辱使命。”龔秀英堅定道。

“縣令大人真是愛民如子啊!”圍觀的百姓們激動道,原來那一百兩銀子是縣令大人為他們上元縣的百姓出的。

想想他們家裏傳統的織布機變成飛梭織布機,織布速度變得飛快,衆人全都期待起來,心裏對楊縣令這個本地父母官越發崇敬愛戴。

其實百姓們想要的并不多,只少許一點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楊縣令的舉動無疑讓他徹底虜獲了上元縣百姓的心,讓連任兩屆的楊縣令在上元縣聲望達到頂點。

青石巷裏裏外外很多人,楊縣令就沒有在慈幼局久待,臨走前楊縣令環視了一下,并沒有看到池雲亭的身影,正當他準備離去,池雲亭帶着昨天寫好的文章終于趕上。

楊縣令看到池雲亭有些想笑,等池雲亭近前道:“這麽快就把文章寫好了?”

他今天是特地來表彰龔秀英的,并沒有想着池雲亭能這麽快就完成一篇文章,可池雲亭就是完成了,楊縣令接過後粗略一掃,就把文章收好準備等回去再看。

臨走前,楊縣令低聲跟池雲亭說了一句話,“雲亭,你記得跟龔秀英說,上元縣紡、織機改良一事,她一定要親力親為。”

只有這樣,龔秀英才能把官府給她的表彰徹底落到實處,從而奠定自己穩定的基礎。

“是,雲亭一定把話帶給秀英姐姐。”池雲亭笑着應下道,笑的十分開心。

因為從楊縣令重視龔秀英的态度可以看出,紡織廠的事應該是成了。

楊縣令不知道紡織廠的事已經被池雲亭看穿,紡織廠畢竟不是小事,也不是池雲亭這個小孩子能參與進去的,所以楊縣令并沒有過多留意。

直到他回去看到池雲亭那篇關于紡織廠的文章,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太小看池雲亭,因為池雲亭的文章對于紡織廠的計劃并不稚嫩,具有很高的可行度。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不是楊縣令的錯覺,總覺得池雲亭的文章內容十分适合龔秀英,簡直就像是為龔秀英量身打造。

可是怎麽可能,就算池雲亭聰慧,應該也猜不到他的心思才對。

“怎麽了?”縣令夫人問道。

“沒什麽,要不是只有咱們兩個私下說過讓龔秀英負責紡織廠類的事,我可能都要以為這篇文章是雲亭為龔秀英寫的了。”楊縣令笑道。

池雲亭不是楊縣令肚子裏面的蛔蟲,并不知道楊縣令的想法,池雲亭剛開始想的是為龔秀英造勢,想辦法把龔秀英推上去,可是楊縣令的舉動卻讓池雲亭确定,楊縣令真的有培養龔秀英的意圖。

畢竟也是,龔秀英精通木工和紡織,再加上龔秀英現在的聲望,整個上元縣都找不出來比龔秀英更為合适的人選。

現在就差龔秀英帶着衆木工改良上元縣的紡、織機,以及等到紡織廠的落成。

一天的喧嚣退去,青石巷重歸沉寂,慈幼局房間的窗戶隐隐有光透出,是方寧等人正在記賬,池雲亭幾個也過來圍觀,因為就在今天,他們慈幼局和福田院聯合弄出來的美食街日收益達到歷史之最。

今天的收益比之之前不是多了一星半點,算下來比之前擺攤收入的總和還要多。

美食街開在慈幼局和碼頭附近,平時也人來人往,可是要說人數衆多,美食街生意火爆,那基本沒有。

可是就在今天,随着慈幼局附近湧入大量前來圍觀龔秀英的百姓,他們少部分在巷子裏,大部分則還在巷子外,哪怕看不見巷子裏面的情況,人随大流的天性還是讓他們不舍得離去,而他們不遠處就是美食街。

正看着熱鬧呢,突然飯菜飄香,被風送到衆人鼻子裏,當即就有人聞着味道找到了美食街,畢竟為了看到縣令大人表彰龔秀英,不少人都錯過了飯點,等到了美食街,看到美食街兩邊攤位讓人眼花缭亂的美食,瞬間就讓人感到饑腸辘辘,再也走不動道,很多人都選擇坐下吃飯。

所以今天美食街的攤位難得的全部營業,從早上到傍晚,就沒停歇過,攤位上的人都輪換了好幾班。

自然是累的,可是看着美食街今天掙到的銅板,所有人都感覺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