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王氏沒有立時明白過來,問:“走去哪了?”
那婆子一面哭一面将薄薄的信箋呈上來:“老奴也不曉得,四少爺今兒起得比往日要早,卯時前不叫小丫頭們拾掇屋子,以致到這晌兒才瞧見這個,奴婢就緊着溜的來報老太太您!哎喲喲,我的四少爺呀!”
王氏連忙将信箋展開,上面兩行字很是簡略:出府各處看看,勿尋,勿念,瑞哥兒留。
王氏忙叫鄭佑誠:“你快來看看!”
鄭佑誠看着這數得過來的幾個字也是牙疼,——這啥也看不出來嘛!
“可去報了老太爺沒有?”鄭佑誠先問。
那婆子抹一把淚:“還沒敢差人去呢,院裏的人都亂了心神,奴婢就先奔老太太這來啦。”
王氏一大早的好心情都沒了,緊接着問:“留了什麽話沒有?”
實際這話不用問也知道,瑞哥兒既是有心的,自不可能同丫頭婆子們說甚麽,——那婆子果然是搖頭。
王氏便“哎籲”了一聲,,倒聽得明玥溫溫軟軟的聲音道:“四哥與二哥挨得近,他昨兒可有同二哥說什麽話?”
王氏也是急的忘了,這會兒忙道:“對對,昭哥兒,瑞哥兒沒同你說麽?”
鄭澤昭仔細想了想:“四弟這兩日一直悶在院子裏,我昨日過去尋他,他也只是不吭聲的練槍法,我倒是......瞥見他桌上攤了幅并州地圖。我一時沒留心,原他早有打算了。”
“并州?”王氏腦子裏反映着距離遠近,下面坐着的二老爺卻是微微皺眉道:“我聽說并州前陣子征糧,好些人聚衆鬧事做了盜賊,那地方不怎麽太平,咱們還是派人趕緊将瑞哥兒尋回來才好。”
王氏一聽,更是心中砰跳,鄭明珠忙過來安慰,心裏卻是擔心瑞哥兒的倔性子又犯了。
鄭佑誠道:“我先去同父親禀報一聲,然後派人去尋,有了消息再說。母親也不必太過擔心,瑞哥兒年紀雖小,一身功夫自保倒還是有餘。”
王氏嘆了一聲,眼下也只好如此,只催鄭佑誠快去安排。
Advertisement
一時各人都從松菊堂出來,明玥和鄭明珠、鄭澤昭一并往鄧環娘院子請安,鄭澤昭一路反複糾結,這兩日他總是覺着柳姨娘的事該和明玥當面說點兒甚麽,或是道聲謝,或是多餘的問一句“身子好徹底了麽”,然偏說不出口,弄得他一見着明玥都有些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他心裏反複掂量,便覺腳下路短,沒多會兒便到了,又直至請過安出了院門,鄭澤昭才深吸口氣,正要開口,卻見一個小丫頭跑了過來,懷裏還抱着一只不停蹬踹的狗。
小丫鬟本是要到明玥的繡樓去等,正在這遇見了,便忙跑過來道:“七姑娘,四少爺叫奴婢把這只小雪狼送到您手裏。”
鄭明珠在前頭聽見了,立即轉身問:“你四少爺還交代什麽了?”
小丫頭一臉呆愣地搖頭:“叫七姑娘好生養着,再沒說別的啦。”
鄭明珠便瞪着明玥,明玥攤手:“大姐姐你別看我,我什麽也不知道”,說罷将小狗抱過來,狗在她懷裏嗅了嗅,不蹬踹了。
鄭明珠沒好氣的看一眼,伸手在狗頭上點點,小狗呲着牙“汪汪”兩聲,把人氣走了。
明玥見鄭澤昭頗有點兒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二哥有事?”
鄭澤昭半低着頭,聲音有點兒含糊:“你身子可好利索了?又請大夫來瞧了麽?”
明玥看他神情是少有的別扭,想了一下,試探道:“是給二哥瞧病的大夫不好麽?二哥想找給我瞧病的郎大夫?啊,郎大夫是不錯,只不過是女大夫,嗯,其實大夫不分男女,二哥也不必在意的。”
鄭澤昭聞言愕然,接不上話了。
明玥又道:“那我這便差了人去請,二哥回院子裏等着就是了。”
鄭澤昭忙擺手:“不用、不用了。”繼而一跺腳,倉皇離開,明玥在後面看了半晌,心道,這到底是用還是不用?
……………………………………………………………………………………………………
沒幾日,去尋鄭澤瑞的人得了信說瑞哥兒去了範先生的書院一趟,只沒消半日便走了,範先生給老太爺捎了封書信,大意是瑞哥兒自己闖蕩兩年不是壞事,老了老了就少操些心吧。
老太爺這兩日本還猶豫要不要給毅郡王徐璟帶個信兒,他琢磨鄭澤瑞有可能去投黑騎衛,可徐璟在雍州,鄭澤瑞去的卻是并州,如今一想,也罷了,只叫人去打聽,知曉他平安就算。
鄧環娘出了月子,鄭家便開始操辦十哥兒的滿月宴。
剛是這一日天公作美,天朗風輕,花廳裏珠翠绮羅的坐了好幾桌,外頭是二夫人和三夫人照應着,王氏和鄧環娘則抱着孩子在裏間,裏間坐的要麽是和鄧環娘親近的,如游氏,要麽是王氏專請進來說話的,有裴夫人和清河來的崔二夫人。
鄭明珠乖巧的陪坐在鄧環娘身旁,明玥原也在,後因外頭和她年紀相仿的半大姑娘不少,便和鄧素素一并被差去了花廳。
崔家二夫人親親熱熱地和王氏說了會兒話,便過來瞧着鄧環娘懷裏白白胖胖的小子,将一大金鎖帶到孩子脖頸道:“瞧着虎頭虎腦的,真個兒稀罕人!”說着伸手:“夫人叫我抱抱?我也沾沾喜氣。”
鄧環娘自月子下來,整個人都胖了一圈,珠圓玉潤的,她雖在之前只同崔二夫人見了兩面,不過也曉得這多半就是以後的親家,遂小心翼翼的将兒子放到她手裏,笑道:“可沉着呢,夫人仔細胳膊酸。”
“不妨礙”,崔夫人瞧着性子十分溫和,鄧環娘不由看了看鄭明珠,心道這大概是拿捏不住鄭明珠的,王氏給她選這門親事也是費了心了。
一旁的裴夫人也湊過來,取了一對金腳環給孩子過禮,她也覺着這胖小子煞是可愛,但沒好意思抱,——沒過百日的孩子一般不好叫外人抱的,她也不知崔夫人是不是不曉得這個禮。
鄧環娘收了禮,道了謝,裴夫人啧啧道:“你瞅這眉眼,和夫人生的多像。”
王氏在一旁聽了心裏就有點兒不大樂意,崔夫人倒是端詳了一下:“我瞧着倒更像老太太呢,想是随了大老爺。”
裴夫人一時覺得自己失言,倒也沒太在意地跟着笑了,結果崔夫人話才說完,孩子“哇”一聲就哭了起來,崔夫人抱在懷裏怎麽哄也不好,頗是尴尬,鄧環娘忙接過來,說:“大抵是餓了,先叫奶娘抱去喂奶吧。”
崔夫人附和兩聲,便拉了鄭明珠問些閑話,左瞧右瞧,眼中都是滿意之色。
這會子孩子抱出去喂奶,倒也不怕沖撞了,崔夫人就道:“剛沒敢叫煜哥兒進來,怕他不知道輕重,這會子還在外頭等着給老太太磕頭見禮呢!”
王氏便道:“哎喲喲,快請進來。”
片刻,鄭澤昭便領着一個十八、九歲,一身錦衣的少年人繞過屏風進來,少年眉眼風流,進來便給王氏磕頭道:“給老太太問安。”
王氏親自上前扶了,拍着手道:“真是一眨眼的功夫,煜哥兒這般精神啦!”
崔煜彎着眼睛一笑,說:“上回見老太太還是兩年前,如今倒懷疑是否煜兒記錯了,老太太您可是比那會子還年輕。”
王氏哈哈一笑,心話怒放,指指鄧環娘和明珠,說:“這是你嬸嬸和明珠世妹。”
——鄭家和崔家不沾親,但鄭家同葛家是世交,葛家的大兒子娶了崔家長房嫡女,所以兩家也算親近,一聲“嬸嬸”和“世妹”是完全擔得的。
崔煜便又給鄧環娘行禮:“嬸嬸”,然後又沖鄭明珠拱手作揖:“世妹。”
鄭明珠俏臉一紅,回了一禮,低着頭不做聲,崔煜卻暗暗打量了她幾眼。
王氏道:“還有兩位嬸嬸在外間,幾個妹妹也在。世叔都在前面呢。”
崔煜笑笑:“剛已見過老太爺和各位世叔了,兩位嬸嬸和幾位妹妹剛二郎也給我引見了。”
王氏一樂:“那就好,今兒來的姑娘小子們都是相熟的,你們也不必拘着,叫昭哥兒帶着轉轉。”
崔煜忙應了聲“是”又朝衆人團團一禮,跟着鄭澤昭退出去時又偷偷瞄了鄭明珠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