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31)
大争議的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無論今晚奧斯卡把最佳女主角給了誰,噱頭算是賺足了。
“不知道kt會和誰走紅毯呢……”幸運抽中影迷票的西爾維娅喃喃道。
她是一名剛進大學的新生,從高中時代起就喜歡上了凱特·格蘭特。在她心中,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緋聞’都不過是今年奧斯卡引起的禍端,最後的結果也證實了西爾維娅的猜想。
而幕後黑手,當然就是醜聞和黑歷史同時被翻出來的這一位‘準’影後了。
能把二十美元扔到影迷臉上叫嚣‘誰他.媽稀罕你這點票房’的女明星,可能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麽大大咧咧嗎?
西爾維娅下意識地忽略凱特·格蘭特整個團隊在桑德拉·布洛克這件事上可能存在的推波助瀾,就聽見站在自己身邊的女孩搭話了。
“如果kt能和傑克一起走紅毯就好了。”女孩笑了笑,向西爾維娅道:“我叫漢娜,是傑克·吉倫哈爾的粉絲。”
“我叫西爾維娅。”西爾維娅回以微笑,“我看過《瘋人之女》,傑克這次拿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漢娜聳聳肩,無奈地說:“可惜今年注定只能刷刷經驗值了,《無恥混蛋》的克裏斯托弗·瓦爾茲太逆天,完全是橫掃啊,一點懸念都沒有。”
西爾維娅的臉上同樣露出了憂色:“kt的影後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無論是《瘋人之女》或者《無恥混蛋》她都演得那麽棒,只可惜她實在太年輕了,我看很多雜志專欄的影評人都不太看好她。”
“但是她确實非常酷,奧斯卡老爺爺說不定偶爾也會跟上時代的。”漢娜安慰道,“如果是桑德拉·布洛克的話那就太糟糕了,我簡直想象不出金酸梅和奧斯卡選擇了同一個人的情景。”她做了個鬼臉,誇張地說:“可真是見鬼了!”
西爾維娅看向不遠處,一身魚尾裙的桑德拉·布洛克黑發紅唇,淡定從容,仿佛此前那些鋪天蓋地的醜聞完全影響不了她一般。
‘她和她老公看起來還是那麽恩愛,那些狗仔是不是亂寫的?’
看到布洛克一如既往端莊大氣的表現,無論是在場的影迷或者電視機前的觀衆,都情不自禁地在心底打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問號。
但人們很快沒有心思去想這些了,因為三個同樣出色卻各具風情的美人兒出現在紅毯上!
攝像機第一時間将鏡頭給了紅毯前的禮車,無論是的高跟鞋還是奢華的高定禮服,抑或是令人心跳加速的頂級珠寶,都一覽無餘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kt!我愛你!”西爾維娅興奮地尖叫,雙頰染上了動人的紅暈,不過她身邊的漢娜以及其他幸運影迷也差不多是同樣的反應,倒不顯得突兀。
随着現場一浪高過一浪的尖叫聲,凱特偕同提名最佳服裝設計的瑞貝卡、為《瘋人之女》的最佳影片做陳詞的斯嘉麗,三個人手挽手踏上了紅毯。
一時間,紅毯兩側的鎂光燈争先恐後地閃動了起來。
“嗨!親愛的凱特!”臂彎中挽着黛安·克魯格的導演昆亭塔倫蒂諾招了招手,身旁是《無恥混蛋》龐大的劇組成員。
也許是對于韋恩斯坦公關策略的不滿,此次提名最佳影片的《無恥混蛋》,昆汀上報的提名者是全體劇組,而事實上他也确實把整個劇組能帶的都帶來了奧斯卡,堪稱奇葩。
不過《瘋人之女》的提名者也同樣讓人摸不着頭腦就是了,那上面空蕩蕩的只有兩個名字:。
原本也該名列制片人一欄的導演羅伯特·德尼羅表示:反正也沒希望從《阿凡達》或者《拆彈部隊》手中撈到最佳影片,倒不如賣個人情滿足某位小朋友的某些小心思。
對此,陪在一旁的阿爾弗雷德笑而不語,只是目光望向了不遠處的紅毯。
凱特微笑着走了過去,一一擁抱相熟的劇組成員。
“嗨,你好嗎?”
“噢,還行吧,我想我今晚最多只能頒獎,不能拿獎。”
“至少你也摸得到小金人嘛,昆汀,不像我們連摸的機會都沒有。”
“只要克裏斯托弗能拿下一個表演獎我就感謝上帝了,如果凱特你能夠再下一城,我想我必須得再感謝一下上帝他老人家的死對頭了。”
“所以,你這叫做謝天謝地?”
“哈哈哈哈!你們懂的!”
伴随着昆汀肆無忌憚的大笑聲,《無恥混蛋》劇組不多時便往柯達劇院內走去,而凱特和瑞貝卡按例接受了主持人對于提名者們的采訪,也随之進入了劇院內。
斯嘉麗面含微笑,不動聲色地問:“攝像機離我們遠去了沒?”
瑞貝卡飛快地回頭瞥了一眼:“拍不到我們了,我肯定!”
斯嘉麗呼的一下長舒了一口氣,收了公式化的笑容,似笑非笑道:“你猜我剛剛看到了誰?”
看到她這樣的笑容,凱特總有一種有人要倒黴的預感。
“是瑞安。”沒有繼續賣關子,斯嘉麗說,“應該是布洛克給他弄的單獨的邀請函,如果坐在前排的話,很有可能和我一樣是最佳影片的陳述者。”
這可是一個極好的單獨露臉機會,一般會穿插在不錯的獎項頒發之後進行,所以盡管今年的最佳影片提名名單增加至十個,但能夠得到這十個名額的無一不是與制片方關系極好、身後經紀公司得力、或者背景深厚後臺強硬的明星。比如斯嘉麗這個名額,一開始與她競争的還有傑克·吉倫哈爾,因為他們兩個人今年暑期檔都有一部大制作(《鋼鐵俠2》、《波斯王子:時之沙》)要上映,正需要露臉的時候,但是很可惜《瘋人之女》幾乎大部分打上的都是wme的烙印,caa近期對《瘋人之女》也沒少下黑手,于是身為caa所屬藝人的傑克只好出局。
凱特和瑞貝卡循着斯嘉麗的視線看去,果然看到瑞安·雷諾茲正往前排走去,還好坐得離她們的位置很遠。
瑞貝卡聳聳肩:“這一次可真是大對決了。”
斯嘉麗瞪了她一眼,實在憋不住又笑了出來,三個人依舊手挽着手,陸續入座。
今晚的座位安排,學院絕對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的。
凱特坐在這一排的右邊,左手邊是梅麗爾·斯特裏普和她的女兒,身後坐着克裏斯托弗·瓦爾茲夫婦,瓦爾茲身邊不遠坐着一臉輕松的昆汀和黛安·克魯格,《無恥混蛋》劇組以及《瘋人之女》劇組的其他人,全部坐到了稍稍靠後的位置,包括斯嘉麗。
“凱特,你有沒有感覺到殺氣?”
坐在凱特右邊,也就這這一排最右邊的傑克·吉倫哈爾小聲問道。
凱特誠實地搖了搖頭,就看見傑克使勁吸了吸肚子,使了個眼色讓她去看隔了條走廊的對面那個人——
桑德拉·布洛克。
真是冤家路窄的真實寫照。
傑克眼巴巴地看着凱特說:“我覺得我該換個位置。”
有兩股非同一般的殺氣正鎖定着自己,一股來自右手邊,不過目标并不僅僅是自己;一股來自後方《瘋人之女》劇組的大本營,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誰……
凱特冷酷無情地哼了哼,轉頭和梅麗爾繼續讨論起了韋恩斯坦正在籌備的《鐵娘子》,梅麗爾有意讓她出演自己的少女時期。
傑克只好向自己斜後方、今晚提名最佳女配角的姐姐,瑪姬·吉倫哈爾尋求支援。
瑪姬微微一笑:“穩住,我有預感今晚給你這邊的鏡頭會有很多。”
☆、84 最終歸屬
場面維持在一種微妙的平靜當中,無論是詹姆斯·卡梅隆與凱瑟琳·畢格羅的‘前夫前妻’對壘,抑或是桑德拉·布洛克與凱特·格蘭特的影後之争。
第一個頒發的獎項是最佳男配角,克裏斯托弗·瓦爾茲從上屆的最佳女配角佩內洛普·克魯茲手中接過代表榮譽的小金人,他的表情沒有太大的驚喜,更多的是一種隐含心酸的真情流露——這一屆瓦爾茲的呼聲實在太高,奧斯卡基本上等同于囊中之物,與《真愛》的莫尼克情況相同。
然後,就是《阿凡達》與《拆彈部隊》整整持續兩個小時的分蛋糕時間。
最佳音效和最佳音效剪輯給了《拆彈部隊》,但《阿凡達》包攬了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瘋人之女》将最佳服裝設計收入囊中,《無恥混蛋》亂中撿漏拿了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剪輯,‘前夫前妻’的戰争中意外崛起《無恥混蛋》這樣一匹不容小觑的黑馬,局面定格在了3:2。
最佳男主角由上屆的影後凱特·溫斯萊特頒給了在好萊塢打拼四十餘載的傑夫·布裏吉斯,雖然《瘋狂的心》上映的時間很晚,但前期公關工作做得十分充足,他也确實奉獻了精彩絕倫的表演,所以盡管《在雲端》的喬治·克魯尼、《單身男子》的科林·費爾斯、《成事在人》的摩根·弗裏曼等人的表演均有影帝水準,但布裏吉斯的獲獎依然沒有太大的意外。
然後,背景屏幕上滾動播放出了五位最佳女主角候選女星的影片片段。
《朱莉與朱莉娅》的梅麗爾·斯特裏普、《成長教育》的凱莉·穆裏根、《真愛》的加布蕾·絲迪貝、《弱點》的桑德拉·布洛克,以及《無恥混蛋》的凱特·格蘭特。
當播放着索莎娜或在漢斯上校輕佻的‘再見,索莎娜’中亡命狂奔、或如同走鋼索般步履維艱地與漢斯上校對峙、或在黑白幕布上對着慌亂的德軍高層張狂諷笑、抑或是最後時刻軟倒在血泊中的絕美,心情緊張到極點反而變得冷靜的凱特也忍不住流露出一絲微笑。
坐在凱特身邊的梅麗爾會心一笑,輕輕拍了拍凱特的手背,說:“看,表演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不是麽。”
畫面上,由梅麗爾扮演的一代名廚茱莉亞·柴爾德朗聲大笑,完全找不到之前與凱特合作過的《媽媽咪呀》中唐娜的影子。
音樂又一次響起,最佳女主角五位候選女星的提名致詞人一同走上了舞臺,凱特的思緒卻飛向了悠遠記憶的最深處——
在學會獨立閱讀之前,凱特就被她的母親路易莎指導着開始學習模仿或者說是表演。
盡管很多年過去,當初的記憶早已模糊不清,凱特卻仍然如此清晰地記着那樣一個場景:
西56號大街的斯特拉·阿德勒表演學校的教室裏,可以容納近百人的屋內只坐着兩個人,一個是她小心翼翼甚至帶着讨好的母親路易莎,另一個是她第一次見面的曾外祖母斯特拉·阿德勒。
凱特——或者說是凱瑟琳——一個人站在教室的一小塊舞臺上,有些拘謹。
她剛剛按照斯特拉的要求描述了走廊上的一朵玫瑰花,但效果顯然并不好,她的母親路易莎眼中閃過了難堪,連帶看向她的目光當中都沒有掩飾地流露出失望。
“你想象着你的玫瑰花,要把它還原出來。”斯特拉·阿德勒說道,“當你把想象中的玫瑰花給我時,這就成了你的一幕戲——要具備某些能量,才能使他人看到你所見的一切,并理解你想要表達的內容,這就是獲取視像的重要。”
這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是個出色的美人兒,曾經有一段時間與派拉蒙電影公司簽約,笑容甜美,眼神明亮。
開辦了這家表演學校之後,斯特拉因為教學工作不可避免地變得嚴謹許多,但最近幾年她早已漸漸放手給了接任者,老邁而松弛的面容上反而漸漸展現出了年輕時的眉目彎彎,十分可親。
她今年90歲?還是91歲?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神态端莊,眼神清明,即使在時光長河中慢慢老去,卻也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改變她骨子裏的優雅從容。
小小的凱特無法理解斯特拉的諄諄教導,路易莎卻忍不住帶上了些許歡欣的色彩。
斯特拉對路易莎說:“我很高興,路易莎,這孩子會是個好演員。”
路易莎喜極而泣。
很多年後,凱特才得知關于那一位總被緘口不提的外祖母的堪稱傳奇或者說是奇葩更恰當一些的往事。
斯特拉五十歲高齡時生下了自己與第二任丈夫的女兒斯蒂芬妮,自然愛若珍寶、寵愛有加,而斯蒂芬妮也沒有辜負母親的寵愛,從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表演天賦,十五歲時已經成為了內百老彙的首席女主角,好萊塢向她敞開富麗堂皇的大門,各大電影公司紛紛向她遞出鍍金的橄榄枝。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聽起來似乎那麽美好,也那麽熟悉。
然而斯蒂芬妮生性清高倨傲,不僅認為好萊塢整個圈子流于媚俗,拒絕了電影公司開出的優渥合約,更公開調侃當年憑借《欲海情魔》獲得奧斯卡影後的瓊·克勞馥‘病床上接受小金人的表演才真正配得上奧斯卡’,起因是斯蒂芬妮更喜歡另一個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者,曾出演過《傲慢與偏見》的葛麗亞·嘉遜。
只可惜這樣一位本該名留影史的明日之星,因為口出狂言直接得罪了好萊塢的大明星以及背後的電影公司米高梅,不僅掐斷了斯蒂芬妮原本就沒有多大興趣的好萊塢之路,也令她在百老彙的事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路易莎少女時期所接受到的管教也許就不會那麽嚴苛得令她難以忘懷了。
斯蒂芬妮瘋狂地愛上了一個男人,甘願為這個與自己父母年紀相仿的男人毀掉自己的事業,最終由于生下女兒路易莎時難産而亡,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痛失愛女的威爾遜夫婦懷抱女兒留下來的襁褓之中的路易莎,卻沒有料到她母親斯蒂芬妮的歷史會在十多年後于這個無辜的女嬰身上重演。
路易莎之于斯蒂芬妮,或許是個情感寄托、向往自由以及代表叛逆的愛的結晶,那麽她自己之于路易莎呢?
是愛的結晶嗎?然而路易莎·威爾遜與霍華德·米爾頓這一對曾經失之交臂的愛侶,再一次的結合,卻首當其沖碎裂了她生命當中最美好的那個被稱為‘家’的存在,緊接着又傷害了原本就是這樁騙局之中最大受害人的安格斯。
這就是‘愛’麽?這更像是以愛為名的肆無忌憚的傷害。
那麽她是作為什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呢?一個可以為路易莎獲取優渥生活以及斯特拉原諒的工具?
而表演至于她自身又是什麽呢?是獲取母親關注的最有效手段,抑或是拯救父親的唯一選擇?
凱特輕輕嘆了口氣,長長的睫毛遮住了眼中的陰郁,被左右手的梅麗爾以及傑克同時用手肘小幅度撞擊了兩下,才從沉思當中回過神來,連忙随波逐流地與所有人一樣鼓起了掌。
傑克苦笑:“別告訴我剛才你一直在發呆。”
凱特剛想回答,就聽到不知何時站在舞臺中央的上屆影帝西恩·潘念道:
“ris——”
“,《rds》。”
轉播畫面上,桑德拉·布洛克面色不變,正側過臉去和依然‘恩愛’的丈夫傑西·詹姆斯說着什麽,這位想要效仿茱莉亞·羅伯茨一舉封後的‘甜姐兒’,單從鏡頭上看不太清楚她的表情;一度被視為黑馬種子的英國新生代女星凱莉·穆裏根笑容甜美,毫不吝啬自己的掌聲;原本只是個平凡大學生的加布蕾·絲迪貝沒有女演員們的‘職業素養’,鏡頭中難掩失落,垂眸掩去淚光——她的星光之路基本止步今晚了,像她這樣的特型演員,很難有第二次機會坐在這個星光璀璨的大廳當中。
而笑得最燦爛的梅麗爾·斯特裏普就如同自己封後一樣将喜悅溢于言表,正捧着仍有些恍惚的凱特·格蘭特那張再一次魂游天外的臉蛋,熱烈地親吻她的臉頰。
洛杉矶的一間單身公寓中,西爾維娅先是爆發出一聲尖叫,然後才是一陣感謝上帝的歡呼聲。
她的兄長弗蘭克從手頭的資料當中擡起頭,忍無可忍地說:“噤聲!西爾維娅!”
他真是昏了頭了,才特地去柯達劇院把這個小魔女接回自己清淨無比的家,他明天還要上庭為自己的當事人辯護……
西爾維娅朝弗蘭克做了個鬼臉,抑制不住興奮拿起手機與相熟的kt粉絲交流這個消息。
‘omfg!第一個80後的奧斯卡影後!’
‘!’
‘歷史性的一刻!歡呼吧!’
‘桑德拉這一次真的是笑對金酸梅,哭對奧斯卡了,sry:>’
‘kt感謝了一大堆人,還特別感謝了拿了男配的瓦叔和對她幫助非常大的老羅,怎麽不感謝a.a呀?’
‘是啊,今天他們兩個都沒有坐在一起,除了表演獎項以外的基本都坐在後面sosad’
‘因為拿獎的不是《瘋人之女》吧o/順便一句,等一下最佳影片頒獎的時候鏡頭一定會給後排的a.a,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只有我覺得傑哈坐在那個位置還蠻可憐的嘛,桑德拉剛才臉好黑!’
‘kt今晚的裙子真漂亮’
‘奧斯卡老爺爺終于趕了一回時髦!’
西爾維娅與朋友們聊了一會兒,又忍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客廳唯一的雙人沙發上一通亂蹦,直到錯過了本屆看頭更足的最佳導演頒獎之後,才歇下來盤腿窩在沙發上,就聽到弗蘭克發出一聲輕咦——
只見電視直播畫面上,頒獎嘉賓湯姆·漢克斯掩不住驚訝,甚至可以稱得上詫異非常,圓睜着眼,與臺下表情各異的人們一樣,俱都流露出一些罕見的呆滞表情,正擡眸念道:
“……獲獎的是,《瘋人之女》。”
☆、85 塵埃落定
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幕後工作人員們急匆匆趕往後臺,告知凱特《瘋人之女》意外斬獲最佳影片時,她剛剛結束了《名利場》對新科影後的采訪,得知這樣一個令人猝不及防的巨大餡餅,無疑比早有心理準備的影後桂冠更加令她神暈目眩。
“噢,上帝!這是真的嗎?我們拿獎了?”
面對着随之而來的攝像機鏡頭,凱特并沒有特意發揮表演天賦,因為此時此刻她的心中原本就已經驚喜得無法言喻。
她的面色由于激蕩的心情染上了分外嬌豔的緋紅,漂亮的冰藍色眼睛顯然比平時雲淡風輕的模樣要睜大一些,唇角抑制不住地彎起,怎麽也壓不下臉上帶着的發自內心的笑意。
她被一大堆人圍繞着,手中還捧着新鮮出爐的代表影後榮譽的小金人,她的公關pr朱蒂·克萊門特則勉強保持着冷靜,護着她往舞臺方向走去,只不過朱蒂心裏到底吶喊了多少次‘ohmygod!’或者‘ohmyfvckinggod!’,那也只有朱蒂本人才清楚了。
從後臺特意隔出來的采訪間到前面燈光炫目、星光璀璨的主舞臺,即使緩步而行也可以在一分鐘內抵達,所以當凱特又一次回到了明亮到幾乎令人眩暈的燈光下,阿爾弗雷德也只是擁抱完今晚前來的《瘋人之女》劇組成員、誠懇相邀羅伯特·德尼羅與自己一同站上舞臺卻被婉拒、從後排的位置一路走到了舞臺上孤獨伫立的麥克風前。
仿佛心有靈犀一般,凱特剛剛走下舞臺上裝飾的臺階,阿爾弗雷德也适時回過了頭,毫無意外地望進了她那雙飽含情緒、幾乎難以自持的眼睛裏。
這個時候,站在這樣一個他從來沒有奢望過的舞臺上,看着自己心愛的女孩兒華服盛裝卻略失了一貫以來的從容,步履帶着些許急促朝自己走來時,阿爾弗雷德腦海中卻只浮現了往日曾讀過的一首詩:
她走過,在一片贊美的中央,
但她全身卻透着謙遜溫和,她似乎不是凡女,而來自天國,
只為顯示神跡才降臨世上。
她的可愛,使人眼睛一眨不眨,一股甜蜜通過眼睛流進心裏,
若不曾嘗試過它,你絕不能體會:
從她櫻唇間,似乎在微微散發一種飽含愛情的柔和的靈氣,
它叩着你的心扉命令道:“嘆息吧!”
手中傳來獎杯有些冰冷的金屬觸感,他的心尖不由地随着她越來越近的步子微微地顫抖了起來。
阿爾弗雷德不由地地露出一個幾乎能把人無條件融化的微笑,彎着嘴角的弧度,朝凱特張開了自己的雙臂。
什麽形象定位、表情管理、偶像包袱、事業規劃等等等等,全都讓它們見鬼去吧!
站在後臺遠遠望着自己的客戶在全好萊塢甚至是全美的矚目下,沒有任何遲疑地投入阿爾弗雷德·亞當斯懷中,并且情不自禁地親吻彼此,朱蒂只能無奈地翻了個白眼、飚了句髒話,可這卻也沒有比起凱特以二十四歲的年齡成為史上第三年輕的奧斯卡影後、緊接着由凱特主演的《瘋人之女》拿到最佳影片,對她造成更大的心靈沖擊了。
朱蒂深深呼出一口濁氣,之前竭力保持冷靜的緊繃心髒不免松懈了下來,這讓她感覺自己的眼眶似乎也有些熱熱的。
最佳影片得主的公布所造成的短暫靜默,早已在詹姆斯·卡梅隆第一個回過神來、帶着說不清道不明的微笑第一個鼓起掌而消弭于無形,底下坐着的最懂得追逐利益的好萊塢人們當然不會吝啬獻給舞臺上這顯然是一對俊男靓女更加熱烈的掌聲。
對于今晚火力最強的勝者組——《阿凡達》以及《拆彈部隊》——來說,這個結果似乎也并不是那麽令人難以接受。
哦?《瘋人之女》拿了最佳?
謝天謝地還好不是《阿凡達》/《拆彈部隊》……
這一對堪稱今年頒獎季狗血大劇的‘前夫前妻’對決,早在一月初的美國導演工會獎公布了提名名單,《阿凡達》與《拆彈部隊》雙雙入圍最佳影片時,就已經初露端倪,
盡管凱瑟琳·畢格羅接受采訪時稱與前夫詹姆斯·卡梅隆仍是好友,兩人在各個頒獎禮上碰面也從來是微笑從容,也掩蓋不了自本屆金球獎揭曉了最大懸念——劇情類最佳影片歸屬時,卡梅隆發表得獎感言特別感謝了現任妻子之後,《阿凡達》與《拆彈部隊》之間愈演愈烈的局勢。
《阿凡達》不僅在短時間內全球總票房達到13億美元,成為影史票房第二名(第一名同樣是卡梅隆的作品《泰坦尼克號》);更以動作捕捉、表演捕捉、3d攝像等全新技術的應用,掀起了一場關于電影工業的革命風暴。
顯然,《阿凡達》所代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這部電影本身。
而《拆彈部隊》所走的路線則與《阿凡達》截然相反。
沒有大牌明星、沒有炫目特效、全球票房僅僅1600萬美元,但《拆彈部隊》在北美評獎季上所獲得的贊譽令人震驚。
這對‘前夫前妻’似乎志同道合地選擇了創新,只不過詹姆斯·卡梅隆天才般的狂想體現在對于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上,而凱瑟琳·畢格羅的創新則體現在用一種新聞報道的手法拍攝《拆彈部隊》上,她所追求的是這樣所帶來的影像的真實感。
總的來說,《阿凡達》在影史的地位必然要高過《拆彈部隊》,但《拆彈部隊》所代表的政治意義是《阿凡達》所沒有的。
更确切地說,在《阿凡達》中,美國入侵者同現實世界中的布什政府緊密聯系在一起,出現的有些詞語諸如‘先發制人的戰争’、‘以恐反恐’等,更形容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兇惡的企業雇傭軍而不是未來美國政府的強有力武器,這顯然使現實中的美國當局感受到了深深的‘惡意诋毀’。
不要以為在美國這樣一個‘自由國度’,政府就不會把好萊塢當回事,事實上,早在1941年參議院的調查小組就把影業公司形容為‘巨大的宣傳機器’,正如曾任美國電影導演協會主席的傑克·瓦倫提所說的那樣:‘好萊塢與華盛頓來自同一個dna’——國防部特設的好萊塢聯絡官,菲爾·斯特魯布就是一個佐證。
所以當分屬不同陣營的媒體們,今天攻擊《拆彈部隊》‘政治傾向過分正确’或者‘票房低到令人發指’,明天攻擊《阿凡達》‘左翼陣營發怒的毒蛇’或者‘反美*’,卡梅隆也最終不得不在福克斯新聞節目的采訪當中做出了澄清。
顯然,美國電影業只會宣傳那些有利于右翼勢力的思想。
奧斯卡當然也不會例外。
但正如德國戲劇家、詩人貝爾托·布萊布特所說,藝術不是一面用來映照現實的鏡子,而是一把打造現實的錘子,《拆彈部隊》與《阿凡達》從頒獎季開始就沒有停止的明争暗鬥也暴露了它最大的不足:标榜現實主義的《拆彈部隊》充其量只能說是能夠提供一些安慰性的精神食糧,其影片故事結構未能有助于揭示為西方正統思想普遍接受得體制性濫用武力現象——盡管,這也是許多主旨在于抨擊時政的影片總會有的弊端,畢竟不是每個導演都是邁克爾·摩爾,也不是每部影片都能成為《華氏911》。
在這樣的情況下,《瘋人之女》所要表達的人文主義就顯得無比可愛可親起來了。
事實上,最佳影片的評選标準也不過就是——
噢,導演的手法還不錯;嗯,劇本寫得蠻精彩;唔,演員的表演也算得上精彩;咦,配樂/服裝/剪輯正讓人眼前一亮……總之公關也做得不錯,影評人的反響也都還可以,各方面挑不出大錯還挺對評委的胃口。
于是,在《阿凡達》和《拆彈部隊》的公關戰之下,《瘋人之女》亂中撿漏的意外勝出,只要回過神來稍微一想,絕大多數人也能理解其中的奧秘了。
“噢,上帝啊,”凱特推辭不過,首先站在了麥克風前,手裏一左一右,捧着兩座小金人,“噢!我的上帝啊!我該說些什麽呢?感謝《瘋人之女》這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傑克、湯姆、麥德斯、瑞貝卡……再次感謝我們的導演、我的恩師,羅伯特·德尼羅,沒有你就沒有這一切——”
臺下的羅伯特笑得滿臉皺褶,忍不住遙遙豎起了大拇指。
“最後,阿爾弗雷德,”舞臺中央,凱特微微側過臉,眼含水光,凝望着始終站在自己身側的那個已經成長為‘男人’的那個人。她的聲音柔軟了下來,緩聲道:“謝謝你,不僅僅因為這一部電影,也因為你站在這裏。”
——站在,我的身旁。
凱特的眼淚再一次滾落了下來,曾經她以為總會褪色的恍如夢境的那一段時光,在這一次變得清晰無比,年少時的執着原來從未離去。
她情不自禁地抓住了那人的手,退後半步,将時間留給了快要用笑容将她融化的阿爾弗雷德。
阿爾弗雷德微微一笑,與凱特十指相扣,仿佛孩童般炫耀地舉起了兩人交握的雙手,說道:“美好的時辰,美好的瞬間,親愛的羅伯特,我不能更加感激您的慷慨了,為此我必須承認我曾在私底下埋怨您的不近人情,請務必接受我虔誠的忏悔。”
人們爆發出一陣善意的哄笑聲,羅伯特也适時對着掃過來的鏡頭做出自己标志性面無表情的表情——噢,看起來還真是挺冷酷無情的。
阿爾弗雷德吻了吻代表今晚最高榮譽的小金人,繼續道:“很多年前,有個女孩曾經問過我,她問我,以後想要成為什麽——當然,我沒有回答想要成為‘世界之王’——那個時候,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是什麽樣的,或許依靠父輩餘蔭,遵循父母的規劃成為一個最大的指望是信托基金或者巨額遺産的富二代?不,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而今天,我能站在這裏,當然,當然必須要感謝我們劇組的所有人,還有米拉麥克斯……以及向我發問的那個女孩。”他将凱特的手放在唇邊一吻,目光之中帶着毫不掩飾的深沉愛意,專注而布滿柔情,“時至今日我仍然萬分遺憾地不甚明了自己有生之年想要或者可能成為什麽,但我清楚地知道:‘即使收獲了全世界,如果沒有人與你分享,你将倍感凄涼。’——”
“所以,你願意成為陪伴我繼續前行的那個人麽,親愛的?”
凱特的回答是,再不矜持地撲入他的懷中,主動獻上了自己的紅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