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楚氏

底下幾個嫔妃聽了,皆是一愣。

許容華方才的話真沒錯,她們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子,平日裏也不研習佛學,有的人連達摩祖師是誰都不知道。

還好文嫔博學,經文政史都有涉獵,她略略思索片刻便笑答道:“佛學中有菩薩低眉的慈悲,也有怒目金剛的剛強。臣妾以為太後娘娘的問題與怒目金剛有共通之處,達摩祖師面目嚴厲,正是為了降妖除魔。”

太後微笑不語。

旁的嫔妃們都暗有恨意,雖然她們不懂佛,但也能聽出文嫔說得有道理。想太後娘娘偏偏是每日念佛的,她們過來陪伴着研習經文,那個恃才傲物的文嫔就占盡了便宜。不就是多讀了書,知道得多了些麽!

此時只聽太後道:“爾等可還有別的見解?”

林媛搖頭,她是真的不會。然身旁的恬小儀卻擡了眼,緩聲與太後道:“嫔妾這裏有一種說法。只是,嫔妾在太後娘娘和文嫔娘娘面前班門弄斧,若是說得不好,也請娘娘見諒。”說着又淡笑,道:

“嫔妾以為,達摩祖師留着絡腮胡子正是為了告訴世人,面目嚴厲的人并不一定是可怕的。”

諸人齊齊看向恬小儀,林媛只瞧着文嫔的面色有些變了。

太後則是笑了,道:“楚氏曾修行過佛法麽?竟能夠領悟到這樣的答案。”

恬小儀也不居功,很是實誠地回答道:“嫔妾驽鈍,并不能有什麽領悟。嫔妾年幼時府中時常請來南山寺的普賢方丈來講經,嫔妾在一旁聽了一句半句,太後娘娘的這個問題就是普賢方丈曾說過的。”

太後道:“如此你也是耳濡目染着長大。你能懂得這些,很是不錯。”太後說着頓一頓,凝神思索了片刻,又問道:“你的父親是湖廣總督楚達開?”

恬小儀稱了聲是,太後笑道:“早就聽聞楚家對子女很嚴厲,莫說琴棋書畫,就是天文地理也要請師傅來教的。果然連佛學都沒有落下。”

林媛一衆人聽着只覺得吃驚,恬小儀則越發低了頭,道:“嫔妾哪裏有多少才情,只是嫔妾的姐姐擅琴棋,嫔妾學得不如姐姐只能轉攻詩書經史。”

“琴棋上頭有韻貴嫔一個就夠了,你這樣也很好。”太後面上依舊是贊賞的語氣,心裏卻兀自思量着——楚家家教如此嚴苛,出來的女兒個個才華橫溢,這架勢瞧着就是專程為進宮準備的……尤其是佛學上頭,哪個世家會把佛學當成孩子的必修呢?怕是楚家打聽到了自己信佛的事……

恬小儀只覺着自己方才回答得精彩,太後問話又不居功不說謊,如此一來應是很完美的表現了,卻是絲毫不知太後心裏的成算。

Advertisement

林媛一衆人是黃昏時才離開長樂宮的。一下午的時光裏太後都在研習經文,除了恬小儀間或能插言一二,其餘人都只是當陪襯。

位分最高的文嫔走在最前頭,方出了長樂宮的宮門,身後五人就齊齊道:“恭送文嫔娘娘”。她們話說得恭敬,文嫔聽着,心裏的火卻是蹭蹭蹭地往上冒——

宮裏人慣會捧高踩低!方才過來的時候,這幾人因着自己得寵、位分高都對自己百般逢迎,一個個恨不能貼着自己一塊走。這會子不過是輸給了恬小儀,她們就幹脆利落地“恭送”了,簡直狗眼看人低!

再看一眼恬小儀,文嫔不由扣緊了的指尖,極力壓抑自己的憤怒。若是論容貌、論琴棋、論妩媚,輸給誰都是可以的。可今兒竟是在才學上頭跌了跟頭!

恬小儀只有十六歲,太後随意出了一個題目,她給出的答案竟然比自己要高明百倍。楚家的家教文嫔是知道的,那位韻貴嫔堪稱琵琶國手,自小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文嫔以往和她争寵總是很艱難。這一次楚家又送了女兒進宮,卻恰恰是專攻詩書的!

文嫔感覺到了恐懼。她知道自己“後宮第一才女”的頭銜已經被抹殺了。

她咬了咬唇,最終沒有動怒,只是腳步極快地上攆離去了。

此時,重華宮裏的太後正推開了窗欄,瞧着外頭的幾個嫔妃緩緩離去。

之景嬷嬷上前換了茶盞。太後接過來啜了一口,淡淡對之景道:“你看這楚氏如何呢?”

之景思慮片刻,才答道:“恬小主自幼苦學,懂的東西很多,陪着娘娘研習經文倒是不錯。只是刻意的博學未免太過争強好勝,不是佛門中人所應有的性格。奴婢不能分辨出恬小主是否适合陪伴娘娘念佛。”

太後聽着淺笑:“你跟了我大半輩子,真練成了個人精了,評判人的眼睛這麽毒。”說得之景低頭笑起來。

太後又道:“其實我與你想的差不多。湖廣總督是握着軍權的一品大員,封疆大吏。皇後把楚氏挑過來,我心裏是不喜的。楚家又是那樣子教養兒女的,他們對皇妃的位子志在必得,可見是熱衷權勢之人。就沖着這些哀家就不該讓楚氏繼續來長樂宮了。”

說着頓一頓,面上漸漸有了笑意:“但是話又說回來,哪個世家不是貪慕權勢呢?楚家也沒有做太過分的事情,最多是知道哀家長年念佛,這一點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哀家思來想去,楚家把心思擺在明面上,反而比那些看似忠厚、暗地裏動作不斷的人要好得多。”

說到最後,太後微微擡了擡手,吩咐之景道:“遣人去查一查恬小儀,再作打算吧。”

之景領命下去了,太後在心裏微微嘆氣——其實本不需要這麽麻煩的,恬小儀不合适,那就幹脆找個由頭貶回去。可她的父親官位顯赫,湖廣西鄰的齊州正是穆武王封地……眼下皇帝是用人之際,太後也不得不給這些重臣臉面。恬小儀都被皇後挑選了過來,太後再貶回去就是給她難堪。

但這并不是皇後的錯,她不知曉太後的心思。太後想一想,也罷,就看在恬小儀父親的面子上,多給她一次機會吧。若查出來了實在不合适,那就另說了。

***

林媛回了鏡月閣,吃過晚膳照例拿了話本子來打發時間。

這時候小成子叩門進來了,對林媛行了禮。林媛仍盯着書,懶懶道:“說吧,今兒宮裏又出什麽新鮮事了。”

小成子卻沒急着說,先就問道:“小主,您還在看話本子呀?”

林媛擡頭笑笑:“恩,你從宮外給我買的這些東西都有趣得緊,本妃給你記上一功。以後你再有出宮采買的機會,一定得給我多帶點,我看得很快。”

小成子面色暗了下去,趨前與林媛道:“奴才勸小主一句,您還是多看看佛經吧!這些閑書看多了又沒什麽用……長樂宮裏的事都傳出來了,現在人人都知道恬小儀在太後跟前得了臉面,就是靠着才學。聽說文嫔回去了就鑽進了書房苦讀,其餘在太後身旁服侍的葉良人、許容華等也開始讀佛經。小主,您日後去長樂宮的日子還多着呢,若是能博學,也會和恬小儀一樣得臉的呀……”

林媛聽着耳朵起繭子,讀什麽佛經啊,要人命啊。她皺着眉頭道:“讓你傳消息就傳消息,說這些有的沒的!總之下個月給我帶三本畫冊子進來,少一本就罰你吃蘋果皮。”

小成子一哆嗦,連忙打住了嘴,這才開始戰戰兢兢地禀報:“……今兒皇上招幸了恬小儀。”

林媛點點頭,揮手道:“行了下去吧。別忘了我的書。”

小成子低着頭退下了。阖上門後,他嘆了一口氣:“忠言逆耳呀,我最讨厭吃蘋果皮了,還好現在混成了大太監有人幫着我削平果……”

***

恬小儀在侍寝的第二日就晉封為良娣,恩寵昭然。

以往恬小儀雖是個有寵的,卻越不過白良娣。她每一次承寵都規規矩矩地,從來不刻意在皇帝面前吟詩作對,也就不表露出才情來。那些寵愛大半是看在其父的官位上。

這一次她得了皇帝注目,完全是因着在長樂宮“不小心”露了一手。

林媛知道,楚氏比白氏強上太多,她懂得不把所有的好東西一次性地拿出來。

于是第二日,第三日……皇帝接連招幸恬良娣。恬良娣與韻貴嫔同住鹹福宮,如今的招幸雖是點的恬良娣的牌子,但其姊韻貴嫔也一貫貌美得寵。這樣一來,皇帝每每駕臨都會召姐妹二人一同宴飲玩樂,鹹福宮夜夜笙歌,羨煞旁人。

皇帝這邊每夜裏都是楚氏姐妹服侍的,白天得閑了則去麟趾宮陪着祥妃,旁的佳麗們幾乎都失了顏色。平日裏以詩詞歌賦博寵的文嫔更是在一夕之間失寵,因為皇帝找到了替代她的女人,她在皇帝心裏的價值和情分正以瘋狂的速度流失。

而皇太後,自從那日傳嫔妃們服侍了一次後,之後許久都未曾有傳召。太後這人也是古怪,不知她心裏怎麽想的,前兒還挺喜歡嫔妃們過去熱鬧,這會兒又一連多日懶得見人。

總之,皇帝和太後都各玩各的,林媛這邊就清閑下來了。

這種清閑說起來挺沒臉,那叫失寵。不過現在全後宮的人都在失寵,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林媛繼續過她的宅女生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