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篇論文

自從周惠在教職工宿舍裏住下後,林景蘭隔上好幾天才去看她一次,一來是她自己實在忙,二來她心虛,害怕周惠發現自己的女兒換了個芯子。

不過她留了足夠的錢和糧票給周惠,叮囑她不要委屈自己。

林景蘭是禮拜五晚上得知自己考了市狀元的,禮拜六一大早又直接被拉過去報喜,折騰一番後回到學校,早已過了午飯的時間,食堂裏飯菜一空,窗口被收拾的幹幹淨淨。

林景蘭嘆口氣,現在和她前世的時候沒法比,物資匮乏,就算她想在宿舍裏屯些零食也做不到。這一錯過了飯點,只好餓着肚子等到晚飯。

沒想到剛一回宿舍,趙玉梅就對林景蘭說,“你媽媽剛才來找你,說讓你回來後直接去她的宿舍。”

林景蘭一路上心中都在打鼓,周惠是不是開始懷疑什麽?要是周惠問起她學習怎麽突然變得這麽好,她要怎麽回答?

她心中越來越慌亂,預考全市第一,實在是太乍眼了。而且她在周惠搬到學校住之後,只去見了周惠寥寥幾面,她自欺欺人地覺得這樣就不會被發現異樣,現在卻猛然驚覺,女兒突然和媽媽如此疏遠,明明更令人懷疑。

林景蘭忐忑不安地推開周惠住的單間門,一下子愣住了。

面前的桌子上擺着一蓋簾兒的餃子,整整齊齊地碼着,周惠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圍裙上粘着面粉。

看見林景蘭進來,周惠一臉驚喜地站起身,“你回來了?我去下餃子。”

林景蘭這才注意到,一旁的爐子上支着一口鍋,裏面的水正咕嘟咕嘟地沸騰着,周惠手腳麻利地将餃子下鍋。

林景蘭愣愣地問道,“怎麽包餃子了?”

周惠滿臉的笑意,“你預考考了市狀元,當然要好好慶祝一下!”

“而且我估摸着你今天中午就趕不上飯點兒,食堂肯定沒飯了。正好包餃子。”

白色的蒸汽不斷地從鍋裏冒出來,林景蘭透過蒸汽,看到周惠專注的臉,視線越來越模糊。

白花花的餃子在鍋裏上下翻滾片刻後,就都漂了上來,周惠把餃子撈起來,又下了一把面條在鍋裏。

Advertisement

林景蘭一愣,詫異地問道,“都煮餃子了,怎麽還煮面條?”

周惠極為自然地說道,“你吃餃子,媽吃面條就行了。”

周惠将面條盛在碗裏,連鹵都沒有,直接往碗裏放了一勺鹽,随便拌上兩下,白花花的沒有任何顏色。周惠将滿滿一盤的餃子往林景蘭面前一推,就用筷子挑起自己碗裏的白面條,大口吃起來。

林景蘭從來沒見過這麽幹吃面條的,沒有鹵,連菜葉都沒有一個。

林景蘭從剛才滿身疲憊、饑腸辘辘地推開門,見到腰系圍裙的周惠忙着将包好的餃子下鍋,就一直在強忍淚意。現在她再也忍不住,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

周惠吃了兩口面,擡頭看見林景蘭正在哭,猛地放下飯碗,手足無措地問道,“這是怎麽了?”

林景蘭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麽,或許是見到周惠這樣,想起了她前世的父母。

自從穿越過來後,她時時刻刻緊繃着,努力争取到複讀的機會,努力學習,告訴自己必須得考上一流大學。她覺得自己在這個世上孤身一人,什麽都只能依靠自己,讀書的機會要靠自己,讀書的錢也得靠自己。

而現在林景蘭對着性格軟弱的周惠,竟然感到從未有過的輕松,生出了一種自己可以暫時靠在周惠身上,歇上一歇、喘一口氣的感覺。

周惠被林景蘭哭得慌了神,不停地追問林景蘭究竟怎麽了。

林景蘭勉強止住淚水,将餃子夾一個個地夾到周惠碗裏,“一起吃餃子。”

周惠一愣,“唉,你就為這個哭?媽吃面條也挺好的,真的,媽愛吃面條。”

林景蘭咬了一口餃子,發現餡兒裏的肉着實不少。林景蘭估摸了一下,問道,“糧票和肉票還有嗎?包這一頓餃子花了不少的肉票吧?”

“有,”周惠害怕林景蘭不放心,特地掏出糧票和肉票,“你看,多着呢。”

林景蘭看到周惠剩下的肉票,一瞬間就計算出來,周惠這些日子根本沒在食堂吃過肉菜,肉票只在這頓餃子上用了一些。糧票也剩了很多,林景蘭不知道周惠是飯量小,還是節省着吃。

林景蘭心中一酸,“你別舍不得花。”

周惠笑着連聲答應,但林景蘭心中清楚,周惠肯定依舊舍不得自己吃喝。

林景蘭連着吃下好幾個餃子,才停了下來。前世裏不愛吃餃子的她,竟然覺得如今的餃子格外合口味。

吃個半飽後,林景蘭堅持不再動筷子,周惠只得将剩下的小半盤餃子吃下肚。

林景蘭心中下定決心,她會照顧好周惠,成為周惠的依靠。

林景蘭覺得手中的糧票肉票還是有些少,原本她一個人用是足夠的,但現在還得加上周惠那一份。而且顯然,糧票肉票要是少了,周惠就更舍不得花。

打聽一番後,林景蘭得知其實糧票飯票也是能買來的,有些人家裏用不完這些票,就會私下裏賣掉換錢。

得知這一消息的林景蘭很是驚喜,決定再寫一篇論文投稿,掙些稿費。而且林景蘭早就計劃好,她上大學去的路費學費、吃飯穿衣的錢,都得自己提前掙出來。

可這篇論文寫什麽,卻令林景蘭苦惱不已。

前一篇論文誤打誤撞,正好有了現成的實例,就發表了一篇其實算是教育學領域的論文。

但要是再寫一篇,林景蘭肯定不會再寫這個領域的了,畢竟她對這個領域不了解。

林景蘭打定主意,寫自己前世的能源專業領域內的論文。可要是想要發表工科的論文,就得有實驗數據做支撐,而她現在又沒有做實驗的條件。

想來想去,林景蘭只好放棄寫需要實驗的論文,決定寫一篇綜述。所謂綜述,就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總結一番,再做一番點評與展望。

但凡寫過綜述的人都知道,綜述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簡單在幾乎不需要理論計算,不需要實驗數據,只要看上一堆前人的論文,總結到一起寫出一篇就可以了。

而難就難在,要不是對一個領域一個行業,真正有既廣泛又深刻的了解,寫出的東西就只是東拼西湊,沒有任何價值。所以一般來講,都是領域裏的大牛才會寫綜述,也只有大牛寫的綜述才能發表。

而如何認定誰夠資格寫綜述?自然是看作者在這個領域裏發表過多少篇論文。

一般都是在一個領域裏研究上幾十年,發表過許多論文的資深科研工作者,才算得上是大牛,才有資格發表綜述。

林景蘭如今在能源領域裏一篇論文也沒發表過,上來第一篇就寫綜述,簡直是令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可她偏偏就選擇了寫綜述,而且相信她的綜述一定能發表。

并且她不是純粹為了發表掙稿費而寫論文,前世她在學術垃圾上浪費了無數時間與精力,總是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耗費心神,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資料,因而她最鄙視的行為就是制造學術垃圾。

她是真的要寫一篇具有科研價值,能讓剛進入能源專業的人盡快了解這一領域,能讓已經在能源專業鑽研的人得到啓發與引導的綜述。

這并不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情,但對于經過很多年科研訓練的她來說,努努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現在國內的科研可謂是百廢待興,停滞甚至倒退了許多年,又才剛剛起步。縱使不論這一點,如今畢竟是八十年代,國內國外能源的發展,對于在二十一世紀鑽研這一領域的她來說,實在簡單的很,有太多的工作都還沒有人做,太多的發明進步都尚未誕生。

林景蘭在系統中調出那些她前世看過的文獻,開始挑選、她現在特別感激自己修過能源史這一門課,否則八十年代以前的文獻,她根本都不會看。

出乎她意料的是,她越看就覺得需要寫的東西越多,能源管理、一次能源消耗、煤炭生産、主要工業、能源消費構成……

幾乎每一方面都能需要好好寫上一篇綜述,來總結之前的成果,指導今後的研究。

林景蘭苦思冥想了好幾天後,終于做出決定,她就從最基礎的寫起!

最基礎的,往往也就是最需要的、最實用的。如今連這些最基礎的地基都沒建造好,她不能在上面搭建空中樓閣。

林景蘭動筆,在紙上寫下她的論文題目——國內外能源工作動态綜述。

林景蘭的手幾乎沒有停頓,論文開頭的句子從筆尖流暢地寫出,“能源問題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問題,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問題解決得如何……”

只用了幾天時間,林景蘭就将這篇論文完稿了。論文并不長,一共十頁,但将國內外能源狀況的關鍵點都囊括了進去。

雖然默認的規矩是,沒在一個領域發表過十篇以上論文的人,根本不可能發表綜述。何況她如今在能源領域連一篇論文都沒發表過?

但林景蘭滿意地看着自己的論文,堅信它能夠發表。

她心中想到,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她的論文發表後,她如何解釋這些參考文獻的來源?

畢竟她一個在鄉鎮中學的高中生,是完全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文獻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