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沒水
林景蘭心中忐忑,緊張萬分地等待着洪澤的答案。
她一方面希望洪澤說不喜歡她,省得她因為無法回報洪澤的感情,而感到愧疚,又覺得洪澤要是真說出我沒有喜歡你是你想多了之類的話,她會覺得太尴尬。
洪澤側頭看着林景蘭,秀氣的眉毛蹙起,良久的沉默後,洪澤點頭,“是。”
“是的,我喜歡你。”
林景蘭追問道,“那你要去北京上大學,也是因為我?”
洪澤輕輕嗯了一聲。
林景蘭長嘆口氣,“你還是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你為了去北京,放棄更好的大學,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使我們都在北京上大學,我也不會回應你的感情?我不會喜歡上你,而是喜歡上了別人。”
林景蘭問道,“那你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耽誤了自己的前途。”
林景蘭繼續假設,“更有甚者,你也去了北京上大學,但過上那麽幾個月之後,你發現自己已經不喜歡我了。那豈不是要白白後悔?到那時候再後悔也晚了。”
洪澤聞言笑了,“你不必擔心這個。既然我做出這個選擇,就不會後悔的。即使到時候你不喜歡我,或者幹脆我也不喜歡你了,我都不會為這個選擇後悔的。”
“因為這是我自己做出的選擇。”
“退一步講,即使我現在做出了其他的選擇,不去北京,報考一所更适合自己分數的大學。我難道就不會後悔了嗎?”
“萬一我高考失利,和我報考的大學生失之交臂,我會不會後悔自己沒有報考北京工業大學?那樣的話我就能被錄取了。”
“或者我去了其他城市上學,看着你在北京愛上了別人,和別人結婚生子,我會不會後悔,當時沒有跟着你去北京?這樣或許就能有不一樣的結果。”
林景蘭聽着洪澤的話,一時間竟找不到言語來反駁。
洪澤仔細地看着林景蘭的神色,“是不是因為你知道,我是因為你而選擇了北京,讓你覺得有壓力了?”
Advertisement
林景蘭點頭,她确實這麽想,如果不是因為她,洪澤本可以進入更好的大學。
她是想勸洪澤趕緊去找校方,改一改志願的。
洪澤神色凝重,“你千萬別這麽想,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和你沒有任何關系。”
“這是我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洪澤慢慢道,“做人不能太貪心——”
“我知道什麽是我最想要的,所以可以為之放棄一些對我來說不那麽重要的。”
洪澤眼中亮閃閃的,不知道是不在操場上的路燈映在了他眼中。林景蘭突然低下頭,不敢再看洪澤的眼睛,從臉到耳朵,開始慢慢的發燙。
林景蘭心中慶幸,還好在一片黑暗中,洪澤看不清她臉上的顏色。
。
林景蘭最終還是放棄說服洪澤更改志願,既然他說這是他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即使是年少輕狂,他本以為的深思熟慮并沒有那麽可靠,或許他多年後會後悔。
林景蘭想,那也是洪澤自己的事,再說,誰還沒有後悔過自己年少輕狂時的幾個選擇呢?
每個人說“我深思熟慮後想好了”,其實只是意味着,要是以後後悔這個決定,那就不能抱怨別人,只能怪自己了。
事實上林景蘭覺得洪澤說的很對,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最想要的,而放棄一些不是那麽重要的。
而那些弄不清自己最想要什麽,本末倒置的人,才是活的最糊塗最凄慘的。
。
趙玉梅端着茶缸回來,嘆氣道,“又沒有熱水,鍋爐師傅說天氣熱了,大家喝水喝的越來越多了,來不及燒那麽多水。”
林景蘭皺眉,“這大熱天的,連口水都喝不上。”高考越來越近,加上天熱,本就容易上火,更不能缺水。
趙玉梅悶悶不樂地抱怨,“這都快一個禮拜了,缺水的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兒啊。”
林景蘭十分納悶,“去年夏天開水也是夠喝的啊?去年九月不比現在天氣還熱,水怎麽沒斷頓?”
趙玉梅撇嘴,“誰知道呢。”
林景蘭實在想不明白,自己走去鍋爐房裏看,鍋爐師傅看林景蘭進來,直沖她喊道,“沒水,沒水。”
林景蘭沒有轉身離開,而是往前邁了兩步,伸頭往鍋爐那裏看去。鍋爐不冒一絲熱氣,顯然是根本沒在燒水。
林景蘭詫異地問道,“不是說水都燒不過來嗎?怎麽這鍋爐還停着不燒水?”
林景蘭心思一轉,“難道不是水燒不過來,而是煤不夠用?”
鍋爐師傅沒想到林景蘭這麽敏銳,一下子就猜中了真相,只得坦白道,“确實是煤不夠用,這兩個月上報的份額,只批下來了一半兒。鍋爐沒辦法一直燒水,一天也就能燒一次,否則食堂做飯就沒有煤用了。”
林景蘭聞言眉頭緊皺,“這快高考了,水都不夠喝。”
鍋爐師傅也嘆氣,“煤不夠用,實在沒辦法啊……”
林景蘭心思一轉,“您剛才是不是說,煤得先緊着食堂做飯用,剩下的才給鍋爐房燒水?”
鍋爐師傅點頭,“當然,總得保證師生們有飯吃。”
林景蘭扭頭就走,鍋爐師傅看着林景蘭快步離開的背影,一臉莫名其妙。
林景蘭徑直走進食堂,此時不是飯點兒,只有工作人員在食堂裏忙碌。
林景蘭問道,“師傅,能不能讓我進後廚裏,看看你們的爐竈?”
食堂裏的師傅将林景蘭往外轟,“後廚哪裏能随便進,別礙事。”
最終師傅耐不住林景蘭的百般哀求,終于答應讓林景蘭進去看一眼。
林景蘭匆匆看兩眼,就從後廚裏退出來。她一下子就能看出來,後廚裏現在用的爐竈,就是最簡單最普通的那種——也是耗煤最多的那種。
林景蘭已經開始在心中思索,要是改進一下爐竈,或許就能做飯的時候同時燒好水,甚至還能省下不少的煤。
。
據林景蘭所知,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發展,到她前世為止,大約能分為四五個階段,而其中第一個階段的代表産物,就是節能竈和小沼氣。
如果學校食堂裏能換上節能竈,能節省下很多煤,做飯的同時順便就能将開水燒好了,根本用不着鍋爐房。
林景蘭心中唏噓,她在前世的時候,專業裏的老師都竭盡全力将他們專業的內容與“燒煤”撇開關系,拼命往高大上裏靠。但眼下的年代,卻是一個連煤都還沒有燒好的年代,林景蘭覺得在燒煤上還有太多工作要做。
學校裏的這種爐竈,實在是白白多耗費了太多煤。
林景蘭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設計一個節能竈出來。就算學校裏不允許改造食堂,她申請專利、發表論文後,要是能早一點推廣節能竈,只在青山鎮這麽一個小鎮子裏,預計每年就能省下三萬噸的煤。
晚上,林景蘭躺在床上,閉目進入系統空間。
她先将節能竈的需要實現的創新點依次寫下,一是合理分配竈膛有效熱能,二是充分利用餘熱……
。
林景蘭将節能竈的設計方案寫好後,又跑進食堂後廚,将原有爐竈的各種尺寸,以及食堂裏的空間尺寸量好,開始進行設計計算。
多虧她有系統,像傳熱系數等她需要的各種數據,直接能從文獻裏查閱到。
林景蘭花費好幾天的功夫,終于将各種尺寸計算完畢,可以進行設計圖紙的繪制了。
林景蘭其實并不習慣手繪圖紙,繪制的進度有些慢,而且她白天的高考複習不能耽誤,因此足足用了快半個月,才将圖紙繪好。
此時距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了。
林景蘭猶豫一番,決定繼續往下做。一方面她對自己的複習足夠自信,不在乎每天花費兩個小時在這上面,另一方面她也不忍心前功盡棄。
林景蘭找到校長,試圖說服他改造學校裏的爐竈。
校長不同意,“都快高考了,你胡鬧什麽?”
林景蘭據理力争,“怎麽是胡鬧呢?我設計的爐竈能省下不少煤,現在煤不夠用,開水就不夠喝,同學們要麽是忍着口渴,要麽是直接喝井裏的生水。”
“我這個方案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改造就可以,用不了多少材料,也不會太麻煩。”林景蘭不死心。
校長堅持道,“這事兒沒有商量的餘地,你回去好好複習。當初膽子那麽大,堅持報考清華,現在還不拼命學習,是想再複讀一年?”
林景蘭嘆氣,她堅持考清華的舉動,令校長很不滿意。
林景蘭只好放棄說服校長,決定忍耐一番,反正高考距離高考也不遠了。
可她又不甘心自己之前的心血白費,就整理了一下,就她設計的節能竈寫了一篇論文和一篇專利申請,一齊拿到郵局。
她找到中國專利局的地址,就将專利申請寄出去,此時她根本不知道,中國專利局才剛剛成立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