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笑那麽開心?”徐彬在他背後拍了他一下,摟着他的肩膀想要看他的手機。
鄧朝一面無表情地把手機收了回去。
“切,小氣。”徐彬跟他一起往前走,邊走邊跟他說,“那個老師說的比賽你要參加嗎?”
早自習的時候,導師給他們了一份今年的比賽詳情,其中最有可能拿獎的選手就是鄧朝一。
“你說九月那個?”鄧朝一問。
“對啊,你要去嗎,我有點想去。”
鄧朝一想了想跟他說:“可能不去吧,我要回國。”
“獎金很多唉,你真的不要嗎,我看還有學分加,不考慮一下嗎。”徐彬很是激動。
“去了又不一定能拿獎,現在有點搞不動比賽了。”
鄧朝一确實說的沒錯,連他這種從初三就開始跟着高中一起學習競賽的人,也有點受不住國外對待競賽的樣子。
“我要回國。”鄧朝一打斷了徐彬所有的幻想,“家裏有事。”
還要和方緒一起回去參加學校的周年慶。
“好吧。”徐彬感到了可惜,“反正還有很多比賽,你也不差這一個。”
“嗯。”鄧朝一結束了聊天。
他走回宿舍去拿自己的東西,在方緒家跟他厮混的日子太過舒服,有點沒皮沒臉了。他的室友就是徐彬,這也是為什麽他和徐彬總是能玩到一起。徐彬從高中開始就不是在國內讀書,所以在一些方面上可以說是幫了鄧朝一很多忙。
鄧朝一在宿舍裏拖地,物理系的學生分到的學生公寓是舊的,舊到天花板上的牆皮都會往下掉,廁所的水管都會滴水,但還是要付和其他學生一樣,昂貴的住宿費。對于鄧朝一來說,他根本不缺這點錢,但是比起自己在外面租房他更願意留在本校內跟同學打交道。
拖好了地,徐彬叫他一起去了Lab,實驗室被投資進了一批新的器材,價格不菲,教授發郵件叫他們一起去看。這就意味着,要去到馬路對面那個校區,沒走之前鄧朝一還是有點激動,想着會不會碰到方緒。
從宿舍到對面校區,不過十分鐘距離,鄧朝一拉着徐彬走得很快,徐彬在他後面喊:“走那麽快幹嘛?你家投的資金?”
鄧朝一邊走邊喊:“現在還沒錢,我爸知道我要搞可能真的會投,不過要投也不投物理,這麽點點地方,投了也養不出人才出來。”
“那你投什麽?”徐彬問他。
“嘿嘿。”鄧朝一笑了兩聲,徐彬看着他那張臉,就明白了,“你牛。”
到實驗室的時候,他們挑了一個後排的位置坐下,導師在實驗室介紹儀器還有使用規則,鄧朝一和徐彬就坐在下面看他擺弄。
“鄧朝一,你看!”徐彬很誇張地拍了一下鄧朝一,給他指了講臺旁邊的小桌子,“我靠,居然有人願意捐幹涉儀。”
鄧朝一擡頭看了一眼,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幹涉儀,旁邊是剛剛拆掉的包裝,厚厚的紙箱印着公司工廠的名字,是2軸到5軸的測量儀組件,價格不菲。但理工院原本就有幾個精密儀器,這種捐出來可能也只會放在實驗室落灰,說白了,就是浪費錢。
鄧朝一坐在那裏遠遠地看了一眼儀器,心頭卻狂跳起來。
介紹的時候是會感謝捐助者的,鄧朝一聽說一向很好,但此時卻只得一片混沌之中,因為聽到了“Fang”這個單詞。
介紹完畢之後,鄧朝一跟徐彬一起從實驗室往外走,下樓的時候碰到了正從打印室出來的方緒。
“學長!”鄧朝一叫他。
方緒站在原地,點了點頭,然後把目光緊鎖在徐彬身上。
徐彬長得不差,看久了就會以為他是從小長在這邊的華人,身上有加州的味道。
鄧朝一跟他說:“徐彬,我的同學,上次一起在樓梯口見過的。”
方緒這才收回了視線,點了點頭,說了一句:“Hi,我是方緒。”
徐彬追問了一句:“學長是哪個緒?”
方緒想了想跟他說:“愁緒的緒,不用跟他一樣叫我學長,有點奇怪。”
“你要走了嗎?”鄧朝一問他。
“要去圖書館,剛剛打印了東西,準備重查一下。”方緒跟他說。
鄧朝一很想問他,是不是他專門給自己捐的儀器,但突然問出來,只會覺得有些幼稚,便沒有再問。
方緒見他不說話,示意自己要離開,徐彬替鄧朝一作出了選擇,跟他擺擺手,說:“方緒拜拜!”
鄧朝一看着方緒離開的背影,有些惆悵。
“還挺可愛的。”徐彬拍了一下鄧朝一的背,“好可憐啊你。”
鄧朝一白了他一眼,跟他說:“那個幹涉儀是他捐的。”
“什麽!”徐彬很大聲地說了一句,然後連忙為自己之前說過的話道歉,“對不起對不起”
“就是沒想到,學長長得很可愛就是有點呆。”徐彬做了個總結。
D:1111
D:幹涉儀是你捐的嗎?
dbsiskl:是的,方知凡叫我捐的。
dbsiskl:是出什麽問題了嗎?
D:沒有,都還挺好的。
D:方老師這麽有錢?
dbsiskl:可能?
鄧朝一看了一眼就把手機收了回去。
對面的方緒有一些緊張,他沒有捐助的經歷,也不是很了解這一方面的東西,手頭錢湊湊就買了一臺打點工作人員捐了出去,本來還想說一說能不能多多關照一個叫鄧朝一的同學,但是想來還是作罷,怕有麻煩。
方緒看着桌上厚厚一沓紙,心一直跳得很厲害,他告訴自己要靜下心來,這是今天的任務,一定要完成,可是他以前從來都不會這樣心理暗示自己。
談戀愛會很擾亂心緒。方緒靜靜地想。
時間跳到了周一,周日的時候方緒在家裏研究了一個上午的軟件,下午把開放式廚房的一半做成了實驗臺,到最後實在不知道幹什麽,就坐在地毯上像以前一樣發呆。情緒來得莫名其妙,總是想着要是鄧朝一在就好了。